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端头站单线双向运行模式客流疏运分析研究
1
作者 贾艳华 丁伟 +1 位作者 李孝普 王瑞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2-187,共6页
为了给地铁运营单位制定单线双向运行模式客流组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端头站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员动力学模拟软件Legion进行客流疏运模拟,对比计算双线运行模式和单线运行模式下的客流疏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上行单... 为了给地铁运营单位制定单线双向运行模式客流组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端头站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员动力学模拟软件Legion进行客流疏运模拟,对比计算双线运行模式和单线运行模式下的客流疏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上行单线时,南站厅付费区瞬时客流密度最大值增加了2.4倍,上行站台瞬时客流最大值增加了2.69倍;下行单线时,下行站台客流平均密度增加了32倍,站台层非付费区客流平均密度增加了9.5倍。研究结果可为运营单位制定行车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客流疏运 客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通道下穿燃气管道安全性Peck公式修正计算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杰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186,共5页
为了研究在下穿工程中管道沉降的问题,结合某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下穿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实例,对Peck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修正的合理性,综合分析出入口通道下穿管道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圆形隧道,采用等效面... 为了研究在下穿工程中管道沉降的问题,结合某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下穿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实例,对Peck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修正的合理性,综合分析出入口通道下穿管道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圆形隧道,采用等效面积法计算地层损失,计算上部位移是合理的,可推知对经典Peck理论计算公式的修正是合理的,其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均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方法。另外,大跨度暗挖施工下穿高压燃气管道危险性较高,不建议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管道 安全性 公式修正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一)—四节编组地下两层岛式车站 被引量:7
3
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2 位作者 胥旋 石杰红 陶建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9期48-54,共7页
利用全尺寸热烟测试(Hot SmokeTest)的方法,在一个四节编组、安全门系统制式下的地下二层地铁车站,开展了防灾系统安全性的火灾热烟测试实验,检测了地铁防灾系统的联动效果、事故模式切换状况和综合安全性能,实验得到了闭式全高安全门... 利用全尺寸热烟测试(Hot SmokeTest)的方法,在一个四节编组、安全门系统制式下的地下二层地铁车站,开展了防灾系统安全性的火灾热烟测试实验,检测了地铁防灾系统的联动效果、事故模式切换状况和综合安全性能,实验得到了闭式全高安全门系统下的烟气扩散特点、楼扶梯开口向下流速、有效疏散时间,分析了排烟量的非对称性设计导致的烟气非对称流动特点。实验数据可为国内类似的采用四节编组(80m长)的站台、闭式系统设计的地铁线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防灾系统 现场 火灾 热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天然气燃爆火焰自强化及冲击危害性
4
作者 王丹 史聪灵 +6 位作者 车洪磊 张西西 李建 任飞 李佳 王琛 郭少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揭示管道密闭空间天然气燃爆自强化机制和冲击危害性,搭建长径比为27.5的水平燃爆实验管道,开展真实天然气-空气燃爆传播特性实验,并评估其冲击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 J的点火能量下,自加速火焰激发的压缩波速率远高于火焰传播速度... 为揭示管道密闭空间天然气燃爆自强化机制和冲击危害性,搭建长径比为27.5的水平燃爆实验管道,开展真实天然气-空气燃爆传播特性实验,并评估其冲击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 J的点火能量下,自加速火焰激发的压缩波速率远高于火焰传播速度,管道内宏观压力分布相对均匀;由于反射压力波对火焰前锋的交替压拉效应,火焰传播速度曲线均呈现双峰模式;初始压力高于0.06 MPa时的峰值超压均已超过超压准则的人员死亡临界值,而依据超压-冲量准则,当量比1.0~1.2范围内的冲击效应导致人员的致死率介于50%~99%。研究结果可为受限空间天然气燃爆灾害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火焰强化 燃爆后果 毁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站设施服务水平累积时间的地铁换乘车站风险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胥旋 刘国林 史聪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7,共5页
为研究地铁换乘车站风险,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基于Fruin设施服务水平划分标准,提出通过比较各级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对地铁换乘车站风险进行分析。以北京地铁1,5号线换乘站-东单站为研究对象,对单向换乘及双向换乘2种方案下,早高峰1 h的客... 为研究地铁换乘车站风险,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基于Fruin设施服务水平划分标准,提出通过比较各级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对地铁换乘车站风险进行分析。以北京地铁1,5号线换乘站-东单站为研究对象,对单向换乘及双向换乘2种方案下,早高峰1 h的客流疏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向换乘方案时,客流平均密度高峰值对应区域发生变化,站台北端上行扶梯入口的E,F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共增加68.5倍,站厅北端楼扶梯附近E,F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共增加4.9倍,成为新的客流风险点,早高峰期间在该区域应加强客流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车站 客流风险 设施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筑物周边爆破施工安全控制距离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杰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为研究在居民区附近开展大面积爆破施工的安全可行性以及安全控制距离标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地铁车辆段爆破施工对周边高压线及居民楼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安全控制距离及关键控制指标,说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适用于类似... 为研究在居民区附近开展大面积爆破施工的安全可行性以及安全控制距离标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地铁车辆段爆破施工对周边高压线及居民楼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安全控制距离及关键控制指标,说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适用于类似工况的可行性。另外,研究发现,在居民楼附近进行地铁车辆段爆破施工风险较高,建议在距建构筑物100 m范围内采用静态爆破或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爆破 安全控制距离 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深基坑工程施工及降水过程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田双 骆寅 +1 位作者 李雨株 侯正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0-135,共6页
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的影响问题,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对周围地铁结构的安全影响性评价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对既有地铁线路及附属结构的变形及... 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的影响问题,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对周围地铁结构的安全影响性评价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对既有地铁线路及附属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地铁保护区内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降水会对深基坑开挖作业给既有轨道产生的形变进行叠加,使形变量变大。在降水过程中需注意降水深度,以免超深抽排影响周围地层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基坑降水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 数值分析 安全影响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绕行效应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胥旋 史聪灵 +1 位作者 李建 车洪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传统的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行人只考虑临近的4个网格状态以做出运动决策,而在实际疏散过程中,每个人会从更大的感知范围内收集信息,并会主动避开障碍物,从而选择更合理的路径。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绕行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DCA模... 在传统的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行人只考虑临近的4个网格状态以做出运动决策,而在实际疏散过程中,每个人会从更大的感知范围内收集信息,并会主动避开障碍物,从而选择更合理的路径。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绕行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DCA模型),模型引入行人感知范围参数,用于反映行人对障碍物的反应程度或绕行倾向;通过建立单门疏散场景,研究绕行效应对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绕行效应时,行人能够更好地绕过障碍物,在出口前形成典型的拱形聚集形态;感知范围越大,拱形聚集形态形成的越快;通过将DCA模型与经典的无后退的有偏随机行走模型和场域模型分别进行比较,DCA模型可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后退运动行为,这与实际更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分区疏散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胥旋 史聪灵 +1 位作者 伍彬彬 何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在疏散过程中,出口利用不均现象时有发生,距离最短路径并不一定是最快的路径。提出了大规模人群分区疏散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综合考虑了人群分布、出口位置、出口宽度等因素,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每个行人的最优出口选择... 在疏散过程中,出口利用不均现象时有发生,距离最短路径并不一定是最快的路径。提出了大规模人群分区疏散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综合考虑了人群分布、出口位置、出口宽度等因素,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每个行人的最优出口选择,从而得到优化疏散分区结果。以具有多个出口的某大型步行商业街区疏散为例,利用经典的无后退有偏随机行走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是否采用优化分区的疏散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分区疏散时,部分人员放弃路径最短的疏散出口,而被导向选择宽度较宽和附近人员密度较低的出口,从而提高整体疏散效率。该算法解决了以距离最短为目标的疏散分区方式导致的出口利用不均和不充分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疏散效率,对于区域分区疏散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疏散 优化算法 疏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仿真技术的轨道交通多线换乘车站设计研究-以广州天河公园站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元广 杨乃莲 +1 位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以广州地铁多线换乘车站—天河公园站为例,利用行人仿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车站行人仿真模型,选取适当的仿真参数和评价指标,对初始方案、中间方案及最终方案的车站客流组织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贯通式站厅方案客流组... 以广州地铁多线换乘车站—天河公园站为例,利用行人仿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车站行人仿真模型,选取适当的仿真参数和评价指标,对初始方案、中间方案及最终方案的车站客流组织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贯通式站厅方案客流组织效果较好。对站厅和站台设计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的客流仿真结果表明,站厅客流流线清晰,客流组织有序,13号线侧站台客流疏散顺畅,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运营 换乘车站 行人仿真 客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井壁座的受力特征对宽度计算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晶晶 史聪灵 +2 位作者 李东阳 何理 石杰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2-114,共3页
壁座是建井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起到承托井筒质量,防止井壁破裂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家规范和设计手册中关于壁座宽度计算的规定不相同,对适用的地质条件也没有详细说明,本文基于壁座-井筒-基岩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三者相互作用的受力平衡... 壁座是建井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起到承托井筒质量,防止井壁破裂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家规范和设计手册中关于壁座宽度计算的规定不相同,对适用的地质条件也没有详细说明,本文基于壁座-井筒-基岩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三者相互作用的受力平衡方程,根据壁座承压面法向应力必须小于岩体容许应力的强度条件,推导出壁座宽度计算公式,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壁座在井筒与基岩共同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及最终对壁座宽度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井井筒 壁座 承压面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