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林郭勒遥感环形影像在地质及矿产勘查中的意义
1
作者 余学中 丛丽娟 +1 位作者 贾志业 赵廷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71-,共1页
近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金属矿产勘查中,遥感资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永生等,2007)。研究发现:中亚成矿域已发现的一些大型-超大型金、铜、铁等多金属矿床,如Muruntau巨型金矿床、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Oyu Tolgoi超大型... 近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金属矿产勘查中,遥感资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永生等,2007)。研究发现:中亚成矿域已发现的一些大型-超大型金、铜、铁等多金属矿床,如Muruntau巨型金矿床、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均与直径几千m至几十km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余学中等,2015),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遥感影像 多金属矿床 遥感资料 铁矿床 铜矿床 区域地质调查 下古生界 矽卡岩型 超大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书《矿产资源定量化评价:一种综合的方法》简介
2
作者 左仁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9-779,共1页
《矿产资源定量化评价:一种综合的方法》(Quantitative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s—An Integrated Ap-proach)(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社出版)一书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Donald A.Singer教授和W.David Menzie教授合著的(... 《矿产资源定量化评价:一种综合的方法》(Quantitative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s—An Integrated Ap-proach)(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社出版)一书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Donald A.Singer教授和W.David Menzie教授合著的(Singer, D.A. and Menzie,W. D., 2010. Quantitative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s--An Integrated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2 pages. ISBN-10: 0195399595, ISBN-13: 978-0195399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地质调查局 定量化评价 矿产资源 INTEGRATED Oxford 牛津大学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与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少涌 马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940,共21页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较之区域钨锡等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程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尚未进行系统的成矿作用和成因机制总结。华夏地块内发育的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包括东华夏武夷山地区的双旗山和何宝山金矿,西华夏云开地区的河台与海南岛的抱伦金矿等。本文重点对上述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已有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阐明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发现,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发育浸染状与石英-硫化物型矿化,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为H_(2)O-CO_(2)-NaCl±CH_(4)±N_(2)体系,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集中于220~280℃,成矿流体可能具有变质、地幔或岩浆热液来源;而流体不混溶、热液体系氧逸度升高和铋熔体捕获是金沉淀的重要机制。华夏地块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期造山型金成矿事件,分别对应陆内造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华夏地块 时空分布 成矿机制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约束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
4
作者 高子越 邱昆峰 +5 位作者 罗炳程 刘鑫 龙政宇 于皓丞 张靖源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1996,共25页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进步,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理论计算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以精度高、效率高、应用灵活且所得结果可以媲美实验等优势,为构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提供了一个有力途径。本文归纳总结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梳理了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领域取得的新认识,侧重论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性质、深部熔体性质、同位素分馏机理、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为微观机制的计算模拟研究提供帮助。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增强了人们对地球系统微观机制的理解,为未来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晶格振动频率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深部地球 矿物结构 流/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天山二叠纪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被引量:62
5
作者 张招崇 董书云 +4 位作者 黄河 马乐天 张东阳 张舒 薛春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7-1839,共13页
选择3个典型岩体,即位于西南天山东段的拜城县英买来岩体和位于西段阔克萨岭区的川乌鲁岩体、巴雷公岩体(为了对比,也选择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麻扎山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英买来... 选择3个典型岩体,即位于西南天山东段的拜城县英买来岩体和位于西段阔克萨岭区的川乌鲁岩体、巴雷公岩体(为了对比,也选择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麻扎山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英买来岩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弱过铝,高的Sr同位素初始值(约0.710)和负的εNd(t)值(-4~-6),属于S—A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麻扎山岩体由正长岩组成,属于碱性岩,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和其他岩体明显不同的是没有明显的Nb和Ta的负异常。川乌鲁岩体是一个由3个不同期次岩石组成的杂岩体,主体为正长岩-二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不同程度混合形成的。位于同一构造区的巴雷公岩体则与川乌鲁岩体中的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南天山东段的英买来岩体是地壳熔融的结果,没有任何地幔物质加入的地球化学信息,西段的阔克萨岭地区酸性岩浆的形成则可能是来自于幔源底侵的基性岩浆导致薄的地壳发生熔融的结果。麻扎山岩体则完全是不同构造背景的产物,有可能与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二叠纪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因此,二叠纪岩浆活动的性质主要受地壳成分和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地壳厚度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地幔 底侵作用 西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矿集区成矿与未成矿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特征的异同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耀明 蒋少涌 +4 位作者 朱志勇 周巍 孔凡斌 孙明志 熊永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91-4310,共20页
江西九瑞矿集区主要发育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三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斑岩型与矽卡岩型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产在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白云岩界面之中,但多数也均位于侵入体附近,通常认为岩浆热液... 江西九瑞矿集区主要发育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三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斑岩型与矽卡岩型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产在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白云岩界面之中,但多数也均位于侵入体附近,通常认为岩浆热液对层状黄铁矿体的叠加作用对其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区内同时发育有大量与成矿岩体岩性相似的未成矿侵入岩,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出成矿侵入岩的判别标志和侵入岩成矿与否的原因。本文对区内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的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主量元素分析以及造岩矿物电子探针测试工作,结果显示,九瑞地区岩浆活动的时代相对集中,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8.21.8Ma至148.01.0Ma之间,未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9.01.3Ma至149.63.0Ma之间,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侵位时代基本相同,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二者的SiO2以及其它9种主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都非常接近,或有很大重叠,表明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主要岩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通过造岩矿物成份计算了岩浆开始固结的温度和侵位压力,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69℃与未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23℃在误差范围内大体一致,但成矿侵入岩的温度变化范围(580~915℃)明显大于未成矿侵入岩(656~796℃)。侵位压力方面,未成矿侵入岩的压力值(平均5.7kbar)显著大于成矿侵入岩(平均1.4kbar)。因此我们认为,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相比,前者经历了更为显著的减压过程,该过程也许对形成岩浆热液矿床非常重要,可能是产生独立热液相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且能够在岩体内及围岩中造成大量裂隙,为热液循环提供通道。但是,数据同时显示,并非经历了显著减压过程的侵入岩都能够成矿,最终成矿与否是受到不同阶段多种因素联合控制的,因此显著减压并不是成矿的充要条件,而更可能是前提条件。由已获得的未成矿侵入岩数据来推测,在九瑞地区,侵位压力大于4kbar的中酸性侵入岩,成矿潜力可能较小。由黑云母成份估算的氧逸度显示,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变化较大并且覆盖了未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范围,但是未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均没有超过HM(Fe3O4-Fe2O3)缓冲线,而成矿侵入岩中有一半左右的数据点高于该缓冲线,表明较高的氧逸度对成矿更为有利,在九瑞地区,氧逸度高于HM(Fe3O4-Fe2O3)缓冲线的侵入岩,其成矿潜力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主量元素 矿物化学 温度 压力 氧逸度 中酸性侵入岩 九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南赤土店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4 位作者 冯启伟 高炳宇 刘国印 燕长海 宋要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7-441,共15页
豫西南栾川地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显著进展,显示出良好的资源前景。赤土店铅锌矿床是新发现的铅锌矿之一,从控矿要素和矿体产状看,有两种矿化类型,即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石宝沟岩体外围矽卡岩带中的铅锌矿,并以前者为... 豫西南栾川地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显著进展,显示出良好的资源前景。赤土店铅锌矿床是新发现的铅锌矿之一,从控矿要素和矿体产状看,有两种矿化类型,即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石宝沟岩体外围矽卡岩带中的铅锌矿,并以前者为主。在空间上围绕斑岩体往外,构成近斑岩体发育矽卡岩型钼矿化,远斑岩体接触带的围岩矽卡岩中发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在斑岩体外围的断裂带中发育脉型铅锌银矿床的空间分布或分带规律。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阶段温度较高(290~340℃),流体含大量CO2,并发生过流体不混溶分离。S同位素组成(0.20‰~8.30‰,平均3.93‰)显示,硫有深部岩浆(区内斑岩硫集中在2‰~4‰)和地层(分别集中在-13‰~-8‰和6‰~11‰两个区间)两种来源。被矿相学研究证实共生的方铅矿-闪锌矿矿物对计算出平衡温度为388.29℃,亦显示高温特征。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005~l7.953,207Pb/204Pb=15.414~15.587,208Pb/204Pb=37.948~39.03)反映,脉状铅锌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斑岩,部分来自地层。综合分析认为,赤土店矿床为与燕山期斑岩有关的铅锌矿,其脉状矿体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S、Pb同位素 铅锌矿床 岩浆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赤土店 河南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志丹 薛春纪 +2 位作者 张舒 石海岗 王思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3-998,共16页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西南天山地区的典型矿床。矿床以晚古生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为容矿岩石,矿体呈板状、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岩性段灰岩层位中,宏观及微观现象均显示后生成矿特点,围岩蚀变较弱。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西南天山地区的典型矿床。矿床以晚古生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为容矿岩石,矿体呈板状、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岩性段灰岩层位中,宏观及微观现象均显示后生成矿特点,围岩蚀变较弱。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以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英为主。黄铁矿Co/Ni比值<1,指示其成因与盆地流体相关,闪锌矿浅色、贫铁〔w(Fe)0.652%~1.797%〕,反映中低温成矿。矿石中热液方解石、白云石δ13CV-PDB=-1.9‰~2.6‰,δ18OV-SMOW=22.41‰~24.67‰,流体包裹体δDV-SMOW=-102‰~-77‰,平衡流体δ18OH2OV-SMOW=9.97‰~13.35‰,反映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中的封存水,而其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围岩碳酸盐岩。矿石中硫化物δ34S值多数集中于16‰~24‰,指示硫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847~18.173、15.586~15.873、37.997~38.905,与围岩碳酸盐岩地层具有可比性,而明显不同于矿床附近二叠纪侵入岩体,指示围岩提供了成矿物质。铅同位素组成和相关参数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者认为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造山期逆冲推覆作用使盆地流体大规模活化、运移形成的MVT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地质 矿床地球化学 MVT型矿床 霍什布拉克 西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凹山铁矿床辉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9
作者 段超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李延河 侯可军 袁顺达 张成 刘佳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9-1171,共13页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是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模的基地。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的约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凹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选择...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是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模的基地。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的约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凹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选择矿区发育的两种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赋矿辉长闪长玢岩成岩年龄为131.7±0.7Ma,后期穿切矿体的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6.1±0.5Ma。凹山铁矿床成矿年龄在131.7~126.1Ma之间,属于早白垩纪。成矿作用伴随盆地早期岩浆作用而形成,受区域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作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C-ICP-MSU-Pb年龄 辉长闪长玢岩 花岗闪长斑岩 凹山铁矿床 玢岩型铁矿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石英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10
作者 曹华文 张寿庭 +3 位作者 邹灏 方乙 张鹏 王光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8-894,共7页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酸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主要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萤石矿床中共生有大量同期形成的石英(脉),运用石英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对萤石矿床中8件与萤...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酸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主要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萤石矿床中共生有大量同期形成的石英(脉),运用石英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对萤石矿床中8件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年代学研究,来探讨林西萤石矿床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林西萤石矿床中的石英ESR年龄范围为126.6~157.3Ma,平均年龄为137Ma,表明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与全球其他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对比,并结合本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林西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板内构造体制转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林西 萤石矿床 ESR年龄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3 位作者 李法岭 潘思东 陆建培 任爱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92,共14页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变化很小(5.26‰~6.30%),显示规模较大、硫同位素相对均一的岩浆热液体系特征。成矿岩体显示明显较高的δ34S(+16.86‰),可能反映岩浆强烈的H2S脱挥发分作用。成矿岩体和矿石的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t:16.876~16.732,(207Pb/204Pb)t:15.206~15.321,(208Pb/204Pb)t:37.570~37.271,和成矿岩体极低的εNd(t)(-20.1)、高(87Sr/86Sr)i(0.7237)和极高的T2DM(2.4Ga),表明成岩成矿物质形成于中下地壳古老大别杂岩的熔融作用。根据大银尖成矿岩体低Sr丰度(<50×10-6)、高Yb(1.8×10-6)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5)和较低的(La/Yb)N(7.8~9.6)海鸥式稀土配分模型和最新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大别造山带伸展减薄后正常厚度陆壳的熔融作用密切相关,是大别造山带岩石圈拆沉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浅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二长花岗岩 硫同位素 Sr—Nd—Pb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大银尖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卡房矽卡岩型铜(锡)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4
12
作者 杨宗喜 毛景文 +4 位作者 陈懋弘 童祥 武俊德 程彦博 赵海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37-1944,共8页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是一个驰名中外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卡房是该矿田的一个重要的铜(锡)矿床。本文利用 Re-Os 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卡房矽卡岩型矿体中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辉钼矿 Re-Os 同位素模式年龄为82.95&...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是一个驰名中外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卡房是该矿田的一个重要的铜(锡)矿床。本文利用 Re-Os 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卡房矽卡岩型矿体中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辉钼矿 Re-Os 同位素模式年龄为82.95±1.16Ma~83.54±1.31Ma,等时线年龄为83.4±2.1 Ma。该年龄和老卡岩体的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85±0.85Ma 相吻合,表明成岩和成矿关系密切。辉钼矿 Re 含量显示成矿过程有地壳和地幔的共同参与。该 Re-Os 定年结果显示个旧卡房矽卡岩型铜(锡)矿床与云南都龙锡锌矿床、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以及广西王社铜钨矿床的成矿年龄接近,表明这些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同为华南中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卡房矽卡岩型铜(锡)矿 RE-OS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13
作者 韦萍 莫宣学 +3 位作者 喻学惠 黄雄飞 丁一 李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81-3992,共12页
甘肃西秦岭夏河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内发育较多暗色微粒包体。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O2和全碱含量(分别为66.07%~69.18%、7.18%~7.69%)高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60.18%~66.22%、4.73%~6.7... 甘肃西秦岭夏河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内发育较多暗色微粒包体。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O2和全碱含量(分别为66.07%~69.18%、7.18%~7.69%)高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60.18%~66.22%、4.73%~6.72%),而Al2O3和CaO含量(分别为15.21%~16.37%、2.23%~3.04%)则低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16.60%~17.39%、3.54%~5.86%),两类岩石的K2O/Na2O比值均大于1,Mg#偏高(平均为55),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1.1,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夏河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a/Yb)N比值介于8.97~33.48,无或弱负Eu异常,以富集Rb、Ba、Th、U、K并相对亏损Nb、Ta、P、Ti、Zr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确定夏河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44~248Ma,属印支早期。夏河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87Sr/86Sr)i(0.70714~0.70743)、较低的εNd(t)(-6.21^-8.36)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17.850~18.003,207Pb/204Pb=15.489~15.510,208Pb/204Pb=37.815~37.931)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花岗岩主要来自中元古代下地壳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且幔源岩浆的参与可能对该岩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该区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夏河岩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推测西秦岭地区阿尼玛卿-勉略洋盆的闭合时间晚于24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Sr—Nd—Pb同位素 夏河花岗岩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肯登高尔铜钼矿地质和S、Pb、O、H同位素组成及Re-Os测年 被引量:23
14
作者 贾志业 薛春纪 +2 位作者 屈文俊 赵强 张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86,共13页
肯登高尔是新疆西天山备受关注的一处铜钼矿,它处于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带。矿体呈板状、不规则脉状和透镜状产在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与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铜矿、辉钼矿为主,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钙铁榴... 肯登高尔是新疆西天山备受关注的一处铜钼矿,它处于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带。矿体呈板状、不规则脉状和透镜状产在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与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铜矿、辉钼矿为主,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钙铁榴石为主;硫化物矿物呈自形晶或他形结构,网脉状、浸染状分布于矽卡岩中。内生成矿作用明显经历了矽卡岩和石英-硫化物2期。肯登高尔铜钼矿石中辉钼矿、黄铜矿的δ34SV-CDT值介于-0.55‰~1.90‰,集中在零值附近;206Pb/204Pb=17.963~18.256,207Pb/204Pb=15.549~15.605,208Pb/204Pb=36.802~38.271;成矿物质显示上地幔与下地壳混合来源特点。石英-硫化物铜钼矿石中石英的δ18OH2O(V-SMOW)=-2.82‰~3.65‰,δDH2O(V-SMOW)=-96‰~-82‰,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铜钼矿石中辉钼矿的w(Re)介于11.13~59.72μg/g,Re-Os等时线测年获得(313.9±2.5)Ma的晚石炭世成矿年龄。铜钼成矿与早石炭世中期依连哈比尔尕小洋盆向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铜钼矿 S、Pb、O、H同位素组成 Re-Os法测年 肯登高尔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晚石炭世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的岩相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志逊 赵寒冬 +3 位作者 马丽玲 韩振哲 谭成印 侯玉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小兴安岭晚石炭世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岩浆包体发育,主要为细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包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与寄主岩石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包体的矿物组合明显不平衡,如出现了寄主岩石中的碱性长石捕虏晶,有时... 小兴安岭晚石炭世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岩浆包体发育,主要为细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包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与寄主岩石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包体的矿物组合明显不平衡,如出现了寄主岩石中的碱性长石捕虏晶,有时可见其具暗色矿物镶边,发育针状磷灰石。这表明小兴安岭晚石炭世花岗岩的岩浆混合表现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混合。这为探讨这些花岗岩的成因提供了岩石学依据,同时也暗示晚古生代佳木斯—松嫩古陆可能发生过地壳的垂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晚石炭世花岗岩 岩浆混合 暗色包体 地壳垂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矿田下鲍Ag-Pb-Zn矿床地质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卢燃 毛景文 +2 位作者 高建京 苏慧敏 郑佳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21,共17页
下鲍大型Ag-Pb-Zn矿床位于江西冷水坑矿田西南部。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以分三个阶段:(Ⅰ)闪锌矿-黄铁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岩矿石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下鲍矿床主要金... 下鲍大型Ag-Pb-Zn矿床位于江西冷水坑矿田西南部。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以分三个阶段:(Ⅰ)闪锌矿-黄铁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岩矿石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下鲍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银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金属硫化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或呈粒间银分布于铁锰碳酸盐粒间和早期硫化物晶隙间;另有少量硫银锡矿、含银黝铜矿、淡红银矿、金银矿及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等银矿物,呈亚显微粒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粒间或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主要银矿物大量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表明银矿化与铁锰碳酸盐可能存在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 成矿阶段 赋存状态 下鲍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火山岩盆地凹山铁矿床侵入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段超 李延河 +2 位作者 毛景文 侯可军 袁顺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74-1884,共11页
凹山铁矿床是玢岩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中发育有辉石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两类侵入岩。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类岩浆岩中锆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型相似,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较辉石闪长玢岩中锆石具有较高的U含量,较高的U/Y... 凹山铁矿床是玢岩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中发育有辉石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两类侵入岩。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类岩浆岩中锆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型相似,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较辉石闪长玢岩中锆石具有较高的U含量,较高的U/Yb比值以及相似的Yb、Hf和Y含量,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两者的源区具有一致性,均源于富集地幔,并在其上涌就位过程中混染了壳源物质,其中花岗闪长斑岩混染了更多的壳源物质。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的Ce(Ⅳ)/Ce(Ⅲ)比值集中于0~100,远低于斑岩铜矿成矿岩体Ce(Ⅳ)/Ce(Ⅲ)>300的特征,具有较弱的形成斑岩型铜金矿的特征,但在宁芜地区发育的这类花岗闪长斑岩是否具有形成铜金矿化的潜力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微量元素 Ce(Ⅳ) Ce(Ⅲ)比值 凹山 玢岩铁矿 宁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三江”地区高镁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勇 莫宣学 +2 位作者 喻学惠 黄行凯 和文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10-2518,共9页
本文报导了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中段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与稀土微量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成因和起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这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属于钾质碱性-钙碱性系列,依SiO2含量包... 本文报导了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中段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与稀土微量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成因和起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这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属于钾质碱性-钙碱性系列,依SiO2含量包括超基性、基性(或中基性)岩类。岩石的Mg#值较高(54.53~79.81),属于高镁火山岩。所有岩石样品具有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Sr-Nd-Pb同位素显示,源区具有具有较明显的Dupal异常和EMⅡ型富集地幔端元的特征。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一致表明,本区多数暗色基性火山岩具有原生岩浆性质,其成因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源区显著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可能是扬子古陆和古特提斯洋的双向俯冲及俯冲的下地壳物质和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的再循环的物质记录。这套岩石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剪切和拉张构造环境,软流层地幔的上涌与俯冲的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和扬子古陆壳物质的混合,是诱发源区发生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强烈的剪切和拉张,使这些岩浆直接快速喷发至地表,因此形成具有原生岩浆性质的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火山岩 富集地幔 原生岩浆 壳幔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邓格庄金矿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 被引量:21
19
作者 薛建玲 李胜荣 +4 位作者 孙文燕 张运强 张旭 刘春岚 任曙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邓格庄金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内典型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矿体产于荆山群和昆嵛山岩体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地带,赋矿主岩为昆嵛山二长花岗岩,近矿围岩蚀变类型多样,分带明显,成... 邓格庄金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内典型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矿体产于荆山群和昆嵛山岩体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地带,赋矿主岩为昆嵛山二长花岗岩,近矿围岩蚀变类型多样,分带明显,成矿阶段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受与金牛山断裂带呈"入"字型的NNE向次级断裂控制。根据"三位一体"找矿模式,提出了与成矿同期的侵入岩和早白垩世岩浆岩二级成矿地质体概念。荆山群变质岩是金成矿的催化剂,胶东群提供了部分金等成矿物质;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成矿热液;断裂构造提供导矿和容矿空间,在断裂构造转折处,产状急剧变化处和分支复合的部位,以及不同断裂交汇处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聚集。结合矿体金品位和厚度等参数填图结果,探讨了矿化富集规律,推测Ⅰ2-2矿体94线北东向深部-400~-1 100 m标高可能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三位一体 找矿标志 邓格庄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沙里塔什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舒 张招崇 +2 位作者 黄河 张东阳 薛春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6-865,共10页
沙里塔什铅锌矿床是新疆南天山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铅锌矿床。矿床位于南天山造山带迈丹—阔克萨勒古生代陆缘盆地,含矿层位为中泥盆世托格买提组,单个矿体呈透镜状、巢状和筒状分布在白云岩构造破碎带内,围岩蚀变较弱。矿石中金属矿... 沙里塔什铅锌矿床是新疆南天山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铅锌矿床。矿床位于南天山造山带迈丹—阔克萨勒古生代陆缘盆地,含矿层位为中泥盆世托格买提组,单个矿体呈透镜状、巢状和筒状分布在白云岩构造破碎带内,围岩蚀变较弱。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3.6‰^-12.0‰,指示硫主要来自海相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矿石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7.897 9~17.962 5,207Pb/204Pb为15.598 1~15.602 3,208Pb/204Pb为38.186 3~38.197 1,结合矿石、围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判断,铅主要来自古生代沉积盆地高金属背景值的中泥盆世托格买提组。综合沙里塔什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判定其为MVT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里塔什 南天山造山带 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 S、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