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3 位作者 李法岭 潘思东 陆建培 任爱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92,共14页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变化很小(5.26‰~6.30%),显示规模较大、硫同位素相对均一的岩浆热液体系特征。成矿岩体显示明显较高的δ34S(+16.86‰),可能反映岩浆强烈的H2S脱挥发分作用。成矿岩体和矿石的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t:16.876~16.732,(207Pb/204Pb)t:15.206~15.321,(208Pb/204Pb)t:37.570~37.271,和成矿岩体极低的εNd(t)(-20.1)、高(87Sr/86Sr)i(0.7237)和极高的T2DM(2.4Ga),表明成岩成矿物质形成于中下地壳古老大别杂岩的熔融作用。根据大银尖成矿岩体低Sr丰度(<50×10-6)、高Yb(1.8×10-6)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5)和较低的(La/Yb)N(7.8~9.6)海鸥式稀土配分模型和最新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大别造山带伸展减薄后正常厚度陆壳的熔融作用密切相关,是大别造山带岩石圈拆沉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浅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二长花岗岩 硫同位素 Sr—Nd—Pb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大银尖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矿集区铁山铁矿床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伟 王敏芳 +4 位作者 郭晓南 魏克涛 柯于富 胡明月 刘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1-465,共15页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温度、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等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依据。本文在详细研究铁山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磁铁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铁山铁矿床主要存在镁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复合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型岩浆。这些研究为深入阐明鄂东南矿集区铁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铁山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华北克拉通南缘至华夏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郝泽江 胡祥云 +1 位作者 徐珊 周文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07-2123,共17页
在华北克拉通南缘至华夏地块之间完成了两条大地电磁长剖面,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获得了沿剖面100 km深的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质含义.研究发现:(1)江... 在华北克拉通南缘至华夏地块之间完成了两条大地电磁长剖面,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获得了沿剖面100 km深的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质含义.研究发现:(1)江山—绍兴断裂带深部低阻异常成因可能是受南华纪裂解事件影响以及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作用、深部热物质上涌造成的;(2)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部分地区中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低阻异常,可能存在大范围的软弱层或发生局部熔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壳内高导体可能是由含水流体引起;(3)华夏地块电阻性地壳与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上地幔顶部的高阻异常可能与玄武岩浆活动有关.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是华夏地块晚中生代构造活动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大地电磁探测 电性结构 高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深地地磁总场连续观测与时变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良辉 王博 +4 位作者 宋晓林 王赟 金承奕 姚硕 史钰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0-828,共9页
深地实验室具有电磁干扰小的"超净"地磁观测优势,已成为地磁观测的新平台和研究热点.为了评估淮南深地实验室地磁环境、认识地磁总场时变特征及地下与地面耦合性,我们于2022年在地下巷道(-848 m)和地表(+22 m)同步实施了地磁... 深地实验室具有电磁干扰小的"超净"地磁观测优势,已成为地磁观测的新平台和研究热点.为了评估淮南深地实验室地磁环境、认识地磁总场时变特征及地下与地面耦合性,我们于2022年在地下巷道(-848 m)和地表(+22 m)同步实施了地磁总场长期连续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小波谱、地磁总场变化特征的分析及与附近的蒙城地磁台比对.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无(或弱)磁干扰点位的地磁环境较优越,与蒙城地磁台相媲美,适用于地磁场变化的高精度、长期连续观测;(2)地下地磁观测可有效过滤地表上由工业与人类活动等的电磁干扰,其记录的地磁总场变化与蒙城地磁台具有较好的耦合性;(3)地下磁测可清晰记录地磁总场的平静变化、不同周期磁暴、地磁脉冲等丰富的时变信息,可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地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实验室 地磁总场 时间变化 观测 地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力改正的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及福建地区的应用
5
作者 唐晗晗 郭良辉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68-2682,共15页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是获取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参数的一种有效手段,重力数据的引入可改善传统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在壳内多次波信号不清晰时估计不准的问题.在大地热流较高的地区,热重力扰动成为布格重力异常的不可忽略的...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是获取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参数的一种有效手段,重力数据的引入可改善传统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在壳内多次波信号不清晰时估计不准的问题.在大地热流较高的地区,热重力扰动成为布格重力异常的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常规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并不适用.本文给出基于热重力改正的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通过热重力改正削弱热异常对重力数据的影响,同时采用接收函数Ps震相与重力数据的联合约束算法,避免多次波不清晰而引入误差的问题,实现高热流背景地区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有效估计.模型测试验证了本文技术的有效性和稳健性,给出了启动热重力改正的阈值(-10 mGal).典型高热流背景的福建地区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地壳向沿海地区减薄(约28 km),闽西和闽东南地区泊松比偏高(>0.26),暗示其下方存在地壳减薄的同时伴随着幔源物质的底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力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 福建地区 地壳厚度 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黑色金属矿床谱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夏庆霖 谢蕴宏 +3 位作者 刘俊来 冯庆来 李定平 陈永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32,共7页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具有丰富的富铁、优质锰、铬铁矿、钛铁矿等黑色金属资源。在系统收集和整理该区矿产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南半岛5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矿...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具有丰富的富铁、优质锰、铬铁矿、钛铁矿等黑色金属资源。在系统收集和整理该区矿产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南半岛5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矿产地数据库,初步厘定了黑色金属矿床谱系,并对其找矿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谱系 找矿潜力 黑色金属 中南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皇城山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识别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2 位作者 任爱琴 万守全 陆建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9-1066,共8页
经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热液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并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皇城山银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为特征,组成矿石的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 经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热液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并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皇城山银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为特征,组成矿石的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铜蓝和辉铜矿等高硫金属硫化物组合为标志。矿石中闪锌矿的低Fe高Tl和强内反射显示低温闪锌矿标型特征。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50~200℃)、低盐度(低于5% NaClequiv)性质。多孔状石英岩和高级泥化蚀变反映酸性岩浆蒸气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银及贱金属元素是由岩浆蒸气迁移并因岩浆蒸气随后的冷却冷凝作用而沉淀。金属硫化物较强的重硫亏损(δ34S:-11.7%~-22‰)特征反映成矿体系在近地表相对较开放的高氧逸度环境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发生较强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皇城山银矿床总体显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体系成矿特征。分析了成矿的地质制约因素以及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特征 高硫化型 银矿床 河南 皇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耿庄黄铁矿晶须形貌的显微观测及其标型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菲 寇大明 +4 位作者 宋丹 王永钱 成秋明 高文元 谭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86-1492,共7页
黄铁矿的晶须状生长是一种特殊的结晶类型,本次运用激光显微镜,对耿庄重晶石晶体中不同部位黄铁矿晶须,进行了微形貌三维观测。数据显示:在重晶石晶体的不同部位,晶须尺度差异较大。长度一般150~1700μm,直径3.504~113.720μm;晶须表... 黄铁矿的晶须状生长是一种特殊的结晶类型,本次运用激光显微镜,对耿庄重晶石晶体中不同部位黄铁矿晶须,进行了微形貌三维观测。数据显示:在重晶石晶体的不同部位,晶须尺度差异较大。长度一般150~1700μm,直径3.504~113.720μm;晶须表面起伏程度从0.349~35.128μm。从a到d区表现出晶须长度逐渐均匀,直径逐渐减小,表面起伏高度逐渐降低的规律。根据晶须产状、重晶石中共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数据等,综合分析了晶须形貌与热液状态和演化过程的相互关系。认为粗大、长径比相对较小、表面结瘤突出、杂质含量高的晶须,是相对高温、高浓度条件的形貌标志,代表不稳定的生长环境;直径变化大、形貌复杂是温度波动较大,组分浓度相对较高,亚稳定状态的形貌标型;直径较小、均等,形貌简单的晶须是温度稳定,组分浓度相对较低,稳定状态的形貌标型。加粗的晶须形貌,指示热液演化过程中具有脉动特点和重复作用过程。晶须微形貌特征,对热液作用特点有明确标识,为热液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矿物形貌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晶须 微形貌观测 标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尾亚钒钛磁铁矿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凡 王敏芳 +1 位作者 郭晓南 陈继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95-5006,共12页
尾亚矿床是东天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床—磁铁矿(钴)矿床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野外宏观地质现象为基础,通过对尾亚矿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具有Nb,Ta负异常,Ce正异常,w(La)/w(Nb)比均大于1,w(Nb)/w(U)较小(<... 尾亚矿床是东天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床—磁铁矿(钴)矿床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野外宏观地质现象为基础,通过对尾亚矿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具有Nb,Ta负异常,Ce正异常,w(La)/w(Nb)比均大于1,w(Nb)/w(U)较小(<30),w(Th)PM/w(Ta)PM较大(大多数大于1)等特征,说明成矿岩浆起源于受俯冲物质影响较小的亏损型地幔,在侵入地壳过程中,发生地壳物质混染。同时,对矿石中的磁铁矿进行氧同位素测试,δ18OSMOW>6‰,也说明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为弄清贯入式矿体的成因,尝试从氧化物熔体不混溶的角度探讨这种矿体的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就尾亚矿床而言,地壳物质混染、偏基性矿物分离结晶、岩浆体系P含量增加和较高氧逸度等因素,共同促使氧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的发生,为贯入式矿体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尾亚矿区内黑云母辉长岩中锆石U-Pb成岩年龄为(253.16±0.8)Ma,形成于晚二叠世,指示成岩构造环境为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聚合之后的后碰撞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氧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 尾亚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有机磷农药固相萃取的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创举 曹菱 +2 位作者 王焰新 贺珊珊 华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132,共7页
有机磷农药由于在环境中相对于有机氯农药容易降解,而成为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尽管有机磷农药已经被证实了低环境持久性,但由于具有生物毒性、高毒性、再生毒性、免疫毒性和基因毒性,造成的残留仍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样... 有机磷农药由于在环境中相对于有机氯农药容易降解,而成为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尽管有机磷农药已经被证实了低环境持久性,但由于具有生物毒性、高毒性、再生毒性、免疫毒性和基因毒性,造成的残留仍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样品前处理是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过程的重要步骤,该过程耗费时间,其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固相萃取相对液-液萃取由于具有诸如快速、简单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及较强的选择吸附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吸附材料是决定固相萃取过程效能的关键因素。文章介绍了常见的硅吸附材料、碳吸附材料、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及磁性吸附材料在有机磷农药固相萃取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材料 固相萃取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地层中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及其在古海洋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常晓琳 黄元耕 +1 位作者 陈中强 侯明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65,共16页
草莓状黄铁矿是黄铁矿的特殊形态,其定义为由相近大小、相似形态的黄铁矿微晶颗粒组成的球形、亚球形聚合体。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环境恢复研究中,但其形成机理、判别标准与实验方法仍存在分歧。... 草莓状黄铁矿是黄铁矿的特殊形态,其定义为由相近大小、相似形态的黄铁矿微晶颗粒组成的球形、亚球形聚合体。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环境恢复研究中,但其形成机理、判别标准与实验方法仍存在分歧。因此对沉积地层中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在古海洋环境恢复中的指示意义及判别标准、实验与数据分析方法等进行总结阐述,有助于理解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大小与形态对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意义。草莓状黄铁矿在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的形成机理存在差异,其粒径大小、数量以及分布范围可综合反映沉积时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而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几何形态及整体形貌特征也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密切相关。此外,虽然有学者指出该方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在分析过程中结合沉积特征、古生态特征、地球化学指标等多方面证据对环境进行综合判别,甄别特殊条件下沉积的草莓状黄铁矿,则可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最后,针对后期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后期氧化作用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很小,不会对其在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应用上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状黄铁矿 形成机制 古海洋 氧化还原环境 黄铁矿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厂白泥制备橡胶填充剂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匡少平 赵辉 +2 位作者 陈红 王凤英 曹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56,共5页
以青岛碱厂白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橡胶实验及产品性能测试,证实了用碱厂白泥制备橡胶填充剂的可行性。与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轻质碳酸钙和超细轻质碳酸钙相比较,由白泥加工成的粉体填充剂对丁苯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能够达到普通轻质碳酸钙... 以青岛碱厂白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橡胶实验及产品性能测试,证实了用碱厂白泥制备橡胶填充剂的可行性。与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轻质碳酸钙和超细轻质碳酸钙相比较,由白泥加工成的粉体填充剂对丁苯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能够达到普通轻质碳酸钙的水平,对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能够达到超细轻质碳酸钙的水平。天然橡胶的混炼实验表明,增加白泥粉体在配方中的用量,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由于白泥粉体分散性下降,增加了橡胶混炼时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厂白泥 橡胶填充剂 橡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相微萃取装置的研制及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涛 帅琴 +3 位作者 高强 肖红艳 朱丹 汤志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6,共6页
使用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针对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自制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固相微萃取(SPME)探头,探头涂层呈多孔状。同时取用廉价易得的气相色... 使用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针对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自制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固相微萃取(SPME)探头,探头涂层呈多孔状。同时取用廉价易得的气相色谱进样针,设计了一种新的SPME装置。研究了SPME-GC/MS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甲拌磷、乙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5种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1.2~3.9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7.4%。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3%~112%。建立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快速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自制的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探头能重复使用达100余次,性能优于商用聚丙烯酸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的萃取效果,通过更换探头,装置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 固相微萃取装置研制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地区发现罕见的恐龙足迹群和古大象足迹群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华舟 李炎桂 +11 位作者 Junaid Khan Asma Tahir 安志辉 赵赫 张磊 吕政艺 王向东 赵来时 王建雄 何垚砚 安显银 张仁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24,共6页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罕见的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频密共生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产于中侏罗世达布卡组滨湖相沉积中;昌都市江达县雪集拉山发现古近纪大象足迹化石群,产于贡觉组湖相、三角洲相地层中.这两个化石群是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质...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罕见的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频密共生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产于中侏罗世达布卡组滨湖相沉积中;昌都市江达县雪集拉山发现古近纪大象足迹化石群,产于贡觉组湖相、三角洲相地层中.这两个化石群是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质演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恐龙、古大象的迁徙、演化、古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中侏罗世 大象足迹 古近纪 藏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欧阳永棚 夏庆霖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1-332,共2页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岩与成矿年代学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来探讨该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地区 成岩 成矿物质来源 薄竹山 花岗岩体 钨锡多金属矿床 燕山期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属性空间变异的差分进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插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雷能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提高煤层属性空间变异的插值精度,建立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预测模型。为提高差分进化算法(DE)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基于非均匀变异的最优克隆算子,使之融入DE,形成最优克隆差分进化算法(OCDE);并应用OCDE优化RBFNN的参数,构成... 为提高煤层属性空间变异的插值精度,建立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预测模型。为提高差分进化算法(DE)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基于非均匀变异的最优克隆算子,使之融入DE,形成最优克隆差分进化算法(OCDE);并应用OCDE优化RBFNN的参数,构成了差分进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插值方法。以贵州省织纳煤田为例,应用于煤层属性预测,分别设立插值方法的拟合精度评价指标——标准均方根误差(ENRMS)和预测精度评价指标——平均相对误差百分比(EMRP)。差分进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在84个样本时,煤层厚度属性插值的ENRMS和EMRP值分别为23.31%和11.63%。在样本容量为84、74、64、54、44、34个训练样本集条件下,该方法的ENRMS和EMRP值都小于相应训练样本集的Kriging方法,插值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都显著好于Kriging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属性 插值 最优克隆差分进化算法(OCDE)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煤储层随机建模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能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4-1149,共6页
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非条件模拟,改进估计加模拟误差法(ESE)随机模拟技术,在Arc-GIS和MATLAB软件平台上进行煤储层随机建模。在贵州省织纳煤田实例研究中,获得了与煤层气资源量有关的煤层厚度、空气干燥基灰分、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等煤... 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非条件模拟,改进估计加模拟误差法(ESE)随机模拟技术,在Arc-GIS和MATLAB软件平台上进行煤储层随机建模。在贵州省织纳煤田实例研究中,获得了与煤层气资源量有关的煤层厚度、空气干燥基灰分、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等煤储层属性随机建模多个实现。利用50,100次两组随机建模实现计算煤层气资源量,进行概率资源量分布特征研究,煤层气概率资源量分布类型相似,基本呈正态分布,资源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4.972×108~16.964×108,14.972×108~17.047×108m3,平均值分别为15.92×108和15.97×108m3。利用100次随机建模实现获得的资源量数据制作累积概率分布图,得到P90,P50,P10三个概率资源量。研究区煤层气实际资源量大于P90(15.389×108m3)的概率是90%,大于P10(16.611×108m3)的概率为10%。提出基于栅格像元的煤层气资源量概率空间变异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获得了由50次随机模拟实现得到的栅格资源量概率空间变异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建模 煤储层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估计加模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湖北大冶鸡冠咀铜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8
作者 邰文星 金尚刚 +2 位作者 何彦南 杨梅珍 刘万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0-1025,共16页
以湖北大冶鸡冠咀铜金矿床深部及其外围找矿预测为目标,在深入认识鸡冠咀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力、磁测、电法测量资料进行精细反演,研究含矿地质体与物探异常的对应关系,获取矿区深部和外围物探异常信息。研究证实研究... 以湖北大冶鸡冠咀铜金矿床深部及其外围找矿预测为目标,在深入认识鸡冠咀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力、磁测、电法测量资料进行精细反演,研究含矿地质体与物探异常的对应关系,获取矿区深部和外围物探异常信息。研究证实研究区岩矿石物性差异明显、与矿有关的地质体与重磁异常具有良好的吻合性,研究区内断裂接触带、大理岩俘虏体、隐伏岩体表现出重磁同高、重磁异常梯度带等特征,是寻找深部盲矿体的有利部位。总结了5种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构建了“一个主要目标,两种分析,三种方法,五个找矿标志”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对鸡冠咀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靶区优选,指导鄂东南矿集区矿产勘查工作,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咀铜金矿床 物探异常 找矿预测 吻合性 大冶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柿竹园超大型W-Sn-Mo-Bi矿床研究进展与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思源 马星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3-806,共14页
湖南柿竹园矿床位于华南钨锡成矿省中部,是一个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以千里山花岗岩为中心,由内向外金属矿化组合依次为W-Sn-Mo-Bi和Pb-Zn-Ag。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野外工作认识,基于已有的成岩成矿地质年代学、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 湖南柿竹园矿床位于华南钨锡成矿省中部,是一个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以千里山花岗岩为中心,由内向外金属矿化组合依次为W-Sn-Mo-Bi和Pb-Zn-Ag。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野外工作认识,基于已有的成岩成矿地质年代学、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数据,对柿竹园矿床地质特征、岩浆演化期次、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系统总结了柿竹园矿床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1)千里山复式岩体的主体和补体花岗岩的成因联系尚不明确,二者之间是结晶分异关系还是多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尚需要一些关键证据的支持;2)不同成矿金属元素耦合及差异性成矿的控制机理还不清楚,例如W、Sn等成矿元素可以同时矿化形成钨锡矿床,也可以以某个成矿元素单独成矿,形成独立W矿床或Sn矿床,控制W和Sn耦合成矿与否的机制尚不明确;3)挥发分对金属成矿作用的影响机制有待查明,F、Cl等挥发分被证实直接或间接影响成矿作用,利用非传统型卤素同位素对成矿岩体和含卤素矿物进行示踪可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竹园矿床 成岩成矿作用 研究进展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黑东部两类侏罗纪长英质岩体的成因及成矿潜力分析:以东宁和福洞岩体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石磊 马星华 陈忠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9-816,共18页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岩浆构造活动发育。本文选取吉黑东部延边地区的东宁、福洞两个侏罗纪岩体,对其成因及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东宁花岗岩(198.6±2.6 Ma)具有...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岩浆构造活动发育。本文选取吉黑东部延边地区的东宁、福洞两个侏罗纪岩体,对其成因及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东宁花岗岩(198.6±2.6 Ma)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较低的MgO含量,富集LILEs和LREEs,亏损HFSEs和HREEs,此外显示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εHf(198.6 Ma)=+1.0^+6.0),具有较高的锆石饱和温度(796~902℃),推测其为玄武质岩浆底侵新生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成。福洞黑云母石英闪长岩(173.6±2.8 Ma)和其内部的暗色包体(173.8±7.4 Ma)形成年龄一致,但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组成,表明福洞岩体为壳幔两端元岩浆混合成因。东宁和福洞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在侏罗纪时期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有关,分别代表了地壳重熔和地壳增生的两种过程。与中亚造山带内大型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岩浆相比,延边地区的岩体普遍具有较低的锆石Ce4+/Ce3+比值,指示岩浆偏低的氧逸度可能是导致区内不发育大规模斑岩成矿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活化 岩浆混合 地壳演化 Ce4+/Ce3+ 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