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沿海晚第四纪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我国的海洋地质科学起步于陆架浅海水域和海岸带,近十多年来逐渐拓展到半深海以及深海大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某些分枝学科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家水平.但是,由于海洋地质工作耗资大,需要某些高技术装备和仪器为依托,往往不是单... 我国的海洋地质科学起步于陆架浅海水域和海岸带,近十多年来逐渐拓展到半深海以及深海大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某些分枝学科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家水平.但是,由于海洋地质工作耗资大,需要某些高技术装备和仪器为依托,往往不是单一部门所能承受.况且,国内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缺乏统筹规划,力量分散,浪费低效,部门界限难以打破等等,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这些决策性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不做讨论.这里仅就我国沿海晚第四纪海洋地质研究中,见诸文献上对某些客观现象的鉴别和某些研究方向问题,提出一点很不成熟的意见,或许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会有所裨益.不妥之处,请不吝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晚第四纪 海岸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地质与第四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2
作者 王兴国 莫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5-100,共6页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着重从我国第四纪全球变化;应用第四纪地质;第四纪突变事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诸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海洋地质 第四纪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永吉 吕厚远 +2 位作者 衡平 苍树溪 冯志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 植物硅酸体 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势在必行 被引量:3
4
作者 莫杰 刘守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9-108,共10页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洋地质基础工作和未来海洋开发中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对开展这项调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进行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洋地质基础工作和未来海洋开发中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对开展这项调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进行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项目内容、技术方法和提交成果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区域地质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与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建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54,共12页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降变形大和蠕变性是危及建筑物稳定的主要因素。海湾、泻湖软土位于地下水位下,具低透水性,掩埋后短期不易排水固结,软土下为强度较高的冲积物,对一般建筑物,利用强夯、粉喷搅拌桩、碎石桩等地基加固方法,能取得经济、快速的效果。黄河三角洲区为粉土-软土地层结构。粉土层强度较高、具触变性、软土强度低,对滨海插桩构筑物,会造成刺穿、沉降量过大等工程地质灾害。利用原位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能较准确评价滨海软土,而确切了解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治理软土地基和防治软土造成工程地质灾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滨海 软土 工程地质灾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Nd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季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42,52,共9页
海水、海洋沉积物中的自生组分、生物壳体乃至全岩的Nd同位素组成(143Nd/144Nd或∈Nd)可以反应大洋水体和沉积物的来源及大洋水体循环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综合近20年来关于现代世界大洋海水、Fe-M... 海水、海洋沉积物中的自生组分、生物壳体乃至全岩的Nd同位素组成(143Nd/144Nd或∈Nd)可以反应大洋水体和沉积物的来源及大洋水体循环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综合近20年来关于现代世界大洋海水、Fe-Mn沉积、热液、热液沉积物及其它组分的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洋区、不同深度海水的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同时,依据Fe-Mn结壳及岩心中有孔虫的Nd同位素组成资料,总结了新生代以来世界海洋中Nd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和古海水的演变历史;进一步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同位素组成 地质意义 水体 大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外海洋地质科技发展概述
7
作者 莫杰 《地质通报》 CAS 198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地学领域中有国际性的“上地幔计划”(UMP),进行地质(包括超深钻、地震、古地磁、古微生物、地热、地球化学、高压物理、同位素等)多学科性的综合研究。海洋地质科学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六十年代末深海... 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地学领域中有国际性的“上地幔计划”(UMP),进行地质(包括超深钻、地震、古地磁、古微生物、地热、地球化学、高压物理、同位素等)多学科性的综合研究。海洋地质科学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六十年代末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实施,使海洋地质科技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在涉及全球构造——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边界 板块边缘 海洋地质 岩芯分析 白云岩化作用 板块构造理论 新全球构造理论 大洋钻探 成矿理论 海底矿产 地球科学 发展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DP/ODP在大洋地质构造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
8
作者 郭玉贵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9期5-8,共4页
本文在对DSDP/ODP调查与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大洋地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述了DSDP/ODP在全球大洋地质构造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DSDP/ODP 大洋 地质构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氧空位浓度及其地质计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业渝光 梁鸿德 +2 位作者 王仁厚 刁少波 戴春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7,共3页
用ESR技术测试了辽河坳陷下第三系沉积物13个样品中石英的氧空位浓度,发现它们随接受的环境物质β和γ辐射总剂量的增加(即埋藏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因此,沉积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浓度可作为百万年级时间尺度的地质计时计,为... 用ESR技术测试了辽河坳陷下第三系沉积物13个样品中石英的氧空位浓度,发现它们随接受的环境物质β和γ辐射总剂量的增加(即埋藏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因此,沉积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浓度可作为百万年级时间尺度的地质计时计,为解决所谓“哑层”的地质年代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地质时代测定 石英 氧空位 ESR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光鼎 王学言 雷受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3-97,共5页
1959年5月,地质部提出并组织实现在中国海域内进行以油气为主的海洋地质工作,迄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当时,我们对于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内开展海洋地质工作选取了这样的途径:1.任务与方法(1)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进行表层取样和钻... 1959年5月,地质部提出并组织实现在中国海域内进行以油气为主的海洋地质工作,迄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当时,我们对于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内开展海洋地质工作选取了这样的途径:1.任务与方法(1)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进行表层取样和钻探,坚持进行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研究.(2)以油气资源勘查为主要目标,在区域普查的基础上,发现沉积盆地,并探索其含油气性.(3)以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认识中国海域的地质特征,演化历史及其成因机制,发展海洋地质科学.在这三十年中,海洋地球物理装备和技术方法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最近十年内已经广泛使用.2.装备与技术(1)综合卫星导航(Mx—200B)与无线电定位系统(Argo和Maxiran),来实现对数据采集的位置测定与控制.(2)质子旋进磁力仪,进行海洋与航空磁测的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球物理图 海洋地质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东部断阶带的地质结构与演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建明 陈国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8,共6页
通过对横穿断阶带的地震剖面的认真研究发现,作为西湖凹陷东部边界的断阶带在渐新世末之前并不是一个统一体,只是在经过龙井运动一幕(T42)之后才形成今日之面貌。断阶带东侧的钓鱼岛隆褶带中部存在经岩浆侵入而复杂化的早第三纪... 通过对横穿断阶带的地震剖面的认真研究发现,作为西湖凹陷东部边界的断阶带在渐新世末之前并不是一个统一体,只是在经过龙井运动一幕(T42)之后才形成今日之面貌。断阶带东侧的钓鱼岛隆褶带中部存在经岩浆侵入而复杂化的早第三纪地层。断阶带上的局部构造大多数形成于渐新世末(T42),以断背斜、逆牵引背斜为主,大部分局部构造因岩浆侵入和断裂作用而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凹陷 地质结构 断阶带 地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域及邻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与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9
12
作者 蔡乾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积盆地。从区域广度阐述了盆地沉积的有利相带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性,尤其是陆架盆地的成藏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富集油气藏,包括已发现的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更具有最佳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成藏地质条件 开发前景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TiO_2/Al_2O_3值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蓝先洪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27-232,共6页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TiO_2和Al_2O_3的化学分析资料,探讨了该地区TiO_2/Al_2O_3值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表层样品TiO_3从河道、河口向外海逐渐减小,其TiO_2平均值为:三角洲平原1.517,三角洲前缘1.201,潮汐河口湾...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TiO_2和Al_2O_3的化学分析资料,探讨了该地区TiO_2/Al_2O_3值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表层样品TiO_3从河道、河口向外海逐渐减小,其TiO_2平均值为:三角洲平原1.517,三角洲前缘1.201,潮汐河口湾1.001,浅海内陆架0.834.珠江三角洲钻孔岩芯样TiO_2值与沉积时间(7500a以来)呈正相关关系,并且TiO_2值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极可能是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的延伸进积作用和河流作用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三角洲 第四纪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国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3-72,共10页
南海北部大陆架发育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属大陆边缘的被动盆地.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断陷、拗陷和整体沉降三个发育阶段,早第三纪为断陷充填的陆相沉积;晚第三纪为拗陷的封闭海至广海的海相沉积.主要生油层为下第三系陆相... 南海北部大陆架发育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属大陆边缘的被动盆地.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断陷、拗陷和整体沉降三个发育阶段,早第三纪为断陷充填的陆相沉积;晚第三纪为拗陷的封闭海至广海的海相沉积.主要生油层为下第三系陆相地层,储集层除下第三系地层外,上第三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体和生物滩以及三角洲前缘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油气盆地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的地质演化与断裂活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延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34,共10页
本文将渤海的地质演化分为:前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大时期,并论述各个时期的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渤海的断裂系统主要有北北东—北东、近东西和北西向三组,每组断裂既有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规率,同时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 渤海 地质演化 断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区区域地质编图中重磁图的编制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训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5-100,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局控项目《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编图(大连幅)》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的编制过程,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编图自动化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与以往编图方法的不同和优点,以国际分幅在中国海区开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局控项目《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编图(大连幅)》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的编制过程,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编图自动化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与以往编图方法的不同和优点,以国际分幅在中国海区开展区域地质编图尚属首次,在既无海区地质调查规范,又无海区地质调查编图规范的情况下,这一工作无异具有开创性。从理论上系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编图方法,对于编制中国海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图规范以及今后的海区区域地质编图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 区域地质图 编图 重磁图 编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图的几点说明
17
作者 张明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本文公布了试编的1∶500万(缩小一倍)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图。
关键词 海岸带 晚第四纪 地质灾害 类型 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分析在西沙群岛琛航岛碳酸盐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曲高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文在琛航岛碳酸盐沉积物样品X射线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析结果做了认真总结,分析和对比,得出了较有价值的规律,为现代生物礁相碳酸盐沉积作用,地层划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 碳酸盐 X射线衍射 沉积地质学 西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浅层地质调查概述
19
作者 杨子赓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2期1-2,5,共3页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为了完成"中国浅海及大陆第四纪层型地层对比研究",继完成南黄海三个钻孔及苏北沿海两个钻孔的全取芯钻探任务之后,又组织了对南黄海浅层地质的调查,以期利用物探方法将海洋中重点钻孔的研究从面上联结起...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为了完成"中国浅海及大陆第四纪层型地层对比研究",继完成南黄海三个钻孔及苏北沿海两个钻孔的全取芯钻探任务之后,又组织了对南黄海浅层地质的调查,以期利用物探方法将海洋中重点钻孔的研究从面上联结起来,并获得大面积第四纪沉积地层展布特点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全取芯钻探 第四纪沉积地层 南黄海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架的残留沉积及第四纪地质编图
20
作者 刘锡清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2期3-5,共3页
一、残留沉积的概念"残留沉积"是现代海洋地质学阐述陆架底质沉积所用的一个十分成功的术语。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关于海底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由近岸向着海洋方向,由粗到细的见解,几乎成为地质学家的信条。但是,随着海洋... 一、残留沉积的概念"残留沉积"是现代海洋地质学阐述陆架底质沉积所用的一个十分成功的术语。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关于海底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由近岸向着海洋方向,由粗到细的见解,几乎成为地质学家的信条。但是,随着海洋调查的开展,终于发现了大量的与上述信条相违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 残留沉积 海洋地质学 陆架底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