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博物馆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略论岩溶地质馆的性质和任务
1
作者 杨萼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6-81,共6页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橱窗,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本文讨论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专业展厅和科普展厅的陈列重点,使陈列内容、形式,以及讲解效果等,达到完美的统一。文中强调自然科学博物馆必须...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橱窗,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本文讨论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专业展厅和科普展厅的陈列重点,使陈列内容、形式,以及讲解效果等,达到完美的统一。文中强调自然科学博物馆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反映新水平和传播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岩溶地质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建华 王福星 +2 位作者 黄俊发 黄基富 王晶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22,T003,共13页
桂林岩溶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形态可分为四类:(1)微溶孔,包括壳状内生地衣微溶孔和藻类微溶孔;(2)溶孔,藻类成因的口小腹大的囊袋状溶蚀;(3)溶坑,藻类、地衣、苔藓及腐殖土成因的柱状、锥状、半球状溶蚀;(4)溶盆,各类生物及腐殖土... 桂林岩溶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形态可分为四类:(1)微溶孔,包括壳状内生地衣微溶孔和藻类微溶孔;(2)溶孔,藻类成因的口小腹大的囊袋状溶蚀;(3)溶坑,藻类、地衣、苔藓及腐殖土成因的柱状、锥状、半球状溶蚀;(4)溶盆,各类生物及腐殖土共同作用而成的壁陡底平的盆状溶蚀。经对桂林靖江王墓群石灰岩雕像上生物岩溶溶孔的粗略统计计算,本地区最大直接生物岩溶溶蚀率为17.87mm/ka,约占区域混合岩溶溶蚀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生物 藻类 岩溶 溶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穴类型及岩溶洞穴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德浩 覃厚仁 《旅游学刊》 1988年第S1期41-46,共6页
虽然人们长期地使用洞穴这一术语,洞穴学也已发展成一门学科,但时至今日,对洞穴仍然没有一个获得一致公认的较为确切的定义。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是:洞穴为人所能进入的天然的地下空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于水和小型洞穴动物说... 虽然人们长期地使用洞穴这一术语,洞穴学也已发展成一门学科,但时至今日,对洞穴仍然没有一个获得一致公认的较为确切的定义。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是:洞穴为人所能进入的天然的地下空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于水和小型洞穴动物说来(常为若干毫米),岩石中更小的空间和裂隙都是它们存在和活动的场所,因而将小裂隙、甚至人工开凿的地下通道和掘穴动物所造成的地下孔洞也归入洞穴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类型 岩溶洞穴 成因研究 洞穴学 洞穴动物 地下通道 天然 地下水位 术语 掘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康彦仁 梁彬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对岩溶地下水的形成和地下河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地下洞 岩溶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 被引量:114
5
作者 袁道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25,共9页
广泛的全球岩溶对比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方法的解决,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从而显示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现代岩溶学的新发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岩溶作用在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中的... 广泛的全球岩溶对比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方法的解决,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从而显示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现代岩溶学的新发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岩溶作用在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中的效应,初步估算全球岩溶作用每年可由大气回收6.02×108t碳;二是由岩溶记录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我国大陆岩溶不但面积辽阔,而且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以及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因而保留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信息量很大。我国季风区水热配套,岩溶作用的季节和地区反差明显,极有利于进行岩溶作用与大气CO2源汇关系研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种地域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 碳循环 岩溶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成因研究和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德浩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5-291,共7页
岩溶洞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数以十万计。岩溶洞穴是岩溶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岩溶地貌与其他地貌类型最重要的差别所在。
关键词 岩溶 洞穴 成因 地形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洞岩溶地下河水温场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明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30,共12页
本文以通过水温场研究来获取含水系统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就南洞地下河系统水温季节性变化特征、各分区水温差异、钻孔测温曲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形成原因及所包涵的水文地质意义作了探讨,认为水温场特征的形成与含水系统内部结... 本文以通过水温场研究来获取含水系统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就南洞地下河系统水温季节性变化特征、各分区水温差异、钻孔测温曲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形成原因及所包涵的水文地质意义作了探讨,认为水温场特征的形成与含水系统内部结构间存在密切联系,温度场的测试与研究可以作为探测含水层内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场 地下水 岩溶 地下河 时空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我国几个典型岩溶地区为例 被引量:49
8
作者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结合水化学的野外观测及室内计算,作者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四川黄龙风景区和贵州乌江渡坝区3个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的性质、系统中CO_2的来源、碳酸盐沉积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动力分馏、水化学和钙华的成... 结合水化学的野外观测及室内计算,作者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四川黄龙风景区和贵州乌江渡坝区3个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的性质、系统中CO_2的来源、碳酸盐沉积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动力分馏、水化学和钙华的成因及热水钙华的^(14)C测年等地球化学问题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桂林岩溶试验场属于表层岩溶作用动力系统,其中的侵蚀动力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溶解土壤中的CO_2;四川黄龙风景区属于深部岩溶动力系统,侵蚀动力来自大气降水溶解幔源的CO_2;贵州乌江渡坝区岩溶系统,虽然属于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但其中一部分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已受到人类活动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动力系数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发育史及岩溶环境变迁 被引量:5
9
作者 翁金桃 章程 +2 位作者 蒋忠诚 谢运球 郑治芗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1-48,共8页
根据地壳运动所遗留的地貌形态,本区可划分为古生代和新生代二个岩溶发育期。由于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岩溶发育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继承性。据此,新生代岩溶发育期又可划分为三个亚期:早第三纪岩溶发育亚期、晚第三纪岩溶发育... 根据地壳运动所遗留的地貌形态,本区可划分为古生代和新生代二个岩溶发育期。由于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岩溶发育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继承性。据此,新生代岩溶发育期又可划分为三个亚期:早第三纪岩溶发育亚期、晚第三纪岩溶发育亚期、第四纪岩溶发育亚期。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形成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洞穴化学沉积物和碎屑沉积物及具有代表性的洞外沉积物的性状、所含化石、孢粉组合、粘土矿物和重矿物组合及其化学成分和扫描电镜分析、稳定同位素和古地磁测定以及大量的测年资料,综合研究了本区晚第三纪以来的岩溶形成环境及其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岩溶发育史 古环境 西山地区 岩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发育过程中的改造与建造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自强 林玉石 +1 位作者 刘功余 张美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32,共10页
在地壳运动和岩溶作用中,改造和建造的两个作用过程,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岩溶地质研究常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岩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岩溶地质特征及其发育规律、岩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都有赖于改造与建造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岩溶作用 改造 岩溶 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管道水系统物理模拟——以岩滩水电站板文地下河系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文兴 郭纯青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从物理模拟的角度出发,论述应用相似原理概化岩溶管道水系统和建立符合能量转化、质量守恒的等效水箱,并采用变径管束组合等效岩溶管道。还介绍了改变模型结构和不改变模型结构的两种模型预报。
关键词 岩溶 管道水系统 物理模拟 地下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生物岩溶微观形态与岩溶地貌宏观形态间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建华 王福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运用信息熵、信息维描述了生物岩溶研究最新进展——似岩溶地貌的生物钻孔溶蚀微观形态与宏观岩溶地貌形态间存在的相似性,以及某一特征尺度的(生物)岩溶形态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对比用不同方法取得的信息熵、信息维... 运用信息熵、信息维描述了生物岩溶研究最新进展——似岩溶地貌的生物钻孔溶蚀微观形态与宏观岩溶地貌形态间存在的相似性,以及某一特征尺度的(生物)岩溶形态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对比用不同方法取得的信息熵、信息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岩溶 岩溶形态 信息熵 岩溶地貌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技术在贵州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祖陆 茹锦文 刘光慧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4期5-13,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TM图像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我国南方一个地类多、地块小而分布零散的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并简介了提高计算机模式识别精度的几个措施。通过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TM图像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我国南方一个地类多、地块小而分布零散的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并简介了提高计算机模式识别精度的几个措施。通过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调查精度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 调查 模式识别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洞地下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地下河发育演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祖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3-283,共11页
本文从地貌学的角度,着重研究了云南南洞地下河流域地貌特征和地表水系的变迁及其与地下河发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洞地下河具有继承地表河(干谷、盲谷)发育的新的认识。
关键词 地下河 岩溶干谷 古河道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德浩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2-339,共8页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峰林平原,岩溶峡谷,高寒地区灰华堆积形态。石林等类型皆为世界其他地区所罕见。岩溶洞穴地下河和岩溶大泉亦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 岩溶 旅游资源 中国 地位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治理方案设计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新华 朱学稳 李广贺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47,共7页
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机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并根据“八五”期间我国的攻关经验提出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方案。认为岩溶地下水系统油... 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机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并根据“八五”期间我国的攻关经验提出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方案。认为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包括两部分:首先进行污染源控制,然后对包气带和含水层的残油进行治理,两个部分可以综合防治。将物理化学法、微生物法与水力控制净化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该方案具有综合性、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油类污染 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系统降水入渗的随机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兴 刘建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以焦作岩溶水补给区为例,将降水有效入渗作为降水量等随机变量的函数。通过多年的统计分析,求出补给山区降水有效入渗、超渗溢洪等降水阀值的上下限及不同雨强的滞后参数,建立起一个能反映上述特征的随机数学模型。大大深化了对... 本文以焦作岩溶水补给区为例,将降水有效入渗作为降水量等随机变量的函数。通过多年的统计分析,求出补给山区降水有效入渗、超渗溢洪等降水阀值的上下限及不同雨强的滞后参数,建立起一个能反映上述特征的随机数学模型。大大深化了对不同雨强状态下不同补给区补给方式的认识,也为北方岩溶水系统资源评价提供预测边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补给区 随机模拟 降水 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及储存量计算的多输入单输出模型——以山西临汾龙子祠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储量计算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连炎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依据子系统理论,以水中所含氘原子数为信号值,得出了新的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利用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了临汾地区龙子祠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的平均滞留时间及储量。
关键词 地下水 滞留时间 储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土、溶洞的初步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覃政教 钟晓群 +2 位作者 陈滋康 朱其光 刘文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6-62,共7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土、溶洞的物理前提以及反映这些异常的波形特征。文中的工程勘察实例说明,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洞穴效果良好。
关键词 溶洞 土洞 地震反射法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地区重晶石矿床的成因及分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美良 邓自强 +1 位作者 刘功余 林玉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碳酸盐岩地区的重晶石矿床,是在浅层条件下,以岩溶地下热卤水溶液为介质,岩溶作用为主导成矿作用形成的。本文主要从碳酸盐岩的含矿性、可溶性和成矿介质来源、矿液性质和迁移、沉淀作用等,探讨了重晶石的岩溶成矿过程。并根据矿床的产... 碳酸盐岩地区的重晶石矿床,是在浅层条件下,以岩溶地下热卤水溶液为介质,岩溶作用为主导成矿作用形成的。本文主要从碳酸盐岩的含矿性、可溶性和成矿介质来源、矿液性质和迁移、沉淀作用等,探讨了重晶石的岩溶成矿过程。并根据矿床的产出形态和成矿特征,将岩溶型重晶石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岩溶洞穴充填型、岩溶(溶隙、孔隙)充填一交代型和岩溶砂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成因 类型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