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宗祜 刘平贵 +3 位作者 钱方 闵隆瑞 王强 宗冠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8,共18页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第四纪下限(N/Q界限)的各种标志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元谋盆地第四纪下限为2.48MaB.P.左右,并对该盆地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作者认为过去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所谓“元谋组”,实际上是一套跨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地层。作者根据不同级别岩石地层单元划分方案和命名原则,将这套河湖相地层按地层规范定为元谋群,其中的下部地层沿用周明镇最早提议的名称“沙沟组”,上部地层称为“元马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盆地 晚新生代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世纪8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8-379,共2页
1990年11月,在广州—海南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这是继1981年召开的全国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以后,第二次专门讨论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问题的学术会议,同时,又时值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地质大会召开的前夕。因此。
关键词 海洋 地质 第四纪 东南海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3 位作者 李双保 毛德宝 骆辉 金文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与...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与绿岩带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可划分为三类:即片麻状花岗质杂岩体、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底辟岩基以及钾质花岗岩。花岗岩-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2.5-2.9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绿岩带 太古宙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系团山子组火山岩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7
4
作者 李怀坤 李惠民 陆松年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8,T001,共7页
蓟县中-上元古界典型剖面之邻区平谷县境内,长城系团山子组连续发育两层厚度各为1m左右的富钾粗面安山岩,发育气孔构造和绳状构造。其中存在三种不同成因类型锆石,应用颗粒锆石U-Pb测定年龄技术,得到:(1)自生锆石,其U... 蓟县中-上元古界典型剖面之邻区平谷县境内,长城系团山子组连续发育两层厚度各为1m左右的富钾粗面安山岩,发育气孔构造和绳状构造。其中存在三种不同成因类型锆石,应用颗粒锆石U-Pb测定年龄技术,得到:(1)自生锆石,其U-Pb不一致上交点年龄为1683±67Ma,代表该火山岩形成年龄;(2)捕获锆石,多为原碎屑锆石,较年轻的一种捕获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823±68Ma,这限定了长城系底界年龄应新于1823Ma;(3)后生热液锆石,其U-Pb年龄为460Ma左右,反映后期热液事件发生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山子组 颗粒锆石 铀-铅年龄 火山岩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西部熊店加里东期榴辉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64
5
作者 简平 杨巍然 +1 位作者 李志昌 周慧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以UP-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Sm-Nd全岩及矿物等时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造山带西部熊店榴辉岩的峰变质年龄,可能的原岩年龄和退变质年龄,建立了这一榴辉岩的构造-变质时间序列,提出... 以UP-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Sm-Nd全岩及矿物等时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造山带西部熊店榴辉岩的峰变质年龄,可能的原岩年龄和退变质年龄,建立了这一榴辉岩的构造-变质时间序列,提出了大别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榴辉岩的确凿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同位素地质学 造山带 地质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离质谱(TIMS)U-Th年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韦刚健 李献华 +3 位作者 李惠民 聂宝符 梁美桃 孙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74,共7页
尝试了用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南海第四纪珊瑚的U-Th年龄,并利用国家铀系年龄标准物质GBW04413来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显示,GBW04413的TIMS年龄与作为推荐值的α记数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反映出其可靠性;... 尝试了用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南海第四纪珊瑚的U-Th年龄,并利用国家铀系年龄标准物质GBW04413来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显示,GBW04413的TIMS年龄与作为推荐值的α记数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反映出其可靠性;而年龄在1ka左右的珊瑚样品的TIMS年龄与14C年龄一致,>5ka样品的TIMS年龄老于14C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离质谱 年代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岭石及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鲍学昭 关雅先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8-333,共6页
通过对偏岭石和相应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发现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偏岭石中不存在非晶态SiO_2相,其中Si—O_4四面体同Al—O_6八面体是相互聚合的:煅烧高岭石(600~995℃)中则不同,其中Si大部分是以独立的... 通过对偏岭石和相应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发现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偏岭石中不存在非晶态SiO_2相,其中Si—O_4四面体同Al—O_6八面体是相互聚合的:煅烧高岭石(600~995℃)中则不同,其中Si大部分是以独立的非晶态SiO_2相存在,而同其中的Al_2O_3相分离。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的关系是:对偏岭石进行一定温度的煅烧,它可以转变成像煅烧高岭石一样的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岭石 煅烧 高岭石 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清原太古宙变质岩系的含金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8,共8页
通过对辽宁清原太古宙地体中代表性剖面的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太古宙上壳岩浑南群和清原群金含量明显低于地壳金丰度值,反映了金在后期成矿能量作用下,发生了迁移,聚集成矿的趋向,形成了各种类型金矿床。地层中金和其它微量... 通过对辽宁清原太古宙地体中代表性剖面的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太古宙上壳岩浑南群和清原群金含量明显低于地壳金丰度值,反映了金在后期成矿能量作用下,发生了迁移,聚集成矿的趋向,形成了各种类型金矿床。地层中金和其它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表明,金常与亲铁和亲铜元素形成多元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变质岩 含金性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介质中锆—安替比林—硝基磺酚M络合吸附催化极谱波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惠民 卢巽珍 《岩矿测试》 CAS 1987年第1期54-58,I0010,共6页
目前报导微量锆的极谱测定法的文献尚不多见。文献[1—3]报导过锆的极谱测定法。文献[1]报导的方法灵敏度较低,文献[2]报导的方法在应用中需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干扰元素。对于锆这种电活性特殊的元素,寻找一些灵敏度及选择性都较好的... 目前报导微量锆的极谱测定法的文献尚不多见。文献[1—3]报导过锆的极谱测定法。文献[1]报导的方法灵敏度较低,文献[2]报导的方法在应用中需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干扰元素。对于锆这种电活性特殊的元素,寻找一些灵敏度及选择性都较好的极谱测定法,这在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文献[4]曾提出,含胂羧基的偶氮化合物与锆形成的络合物,能产生较灵敏的导数示波极谱波,无肿羧基的偶氮化合物则无此特性。我们发现,在一定浓度的硝酸介质中,在安替比林存在下,许多不含胂羧基的偶氮化合物,例如硝基磺酚M、硝基磺酚C、硝基磺酚K、氯代磺酚C、偶氮硝羧、偶氮氯膦Ⅲ、偶氮氯膦mk等与锆形成的络合物,也能产生较灵敏的导数示波极谱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化合物 硝酸介质 极谱波 方法灵敏度 偶氮硝羧 安替比林 干扰元素 极谱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8亿年古陆壳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学昭 陈松年 李忠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0-415,T001,共7页
本文从锆石晶体形态、环带及晶体从核部至边缘的成分演化等特点,论述了中国最老(38亿年)两个锆石样品的岩浆成因属性,并发现它们的母岩在成因上存在差异;鞍山花岗靡棱岩是地幔或地幔来源为主的花岗质岩石,而冀东铭云母夕线石英岩... 本文从锆石晶体形态、环带及晶体从核部至边缘的成分演化等特点,论述了中国最老(38亿年)两个锆石样品的岩浆成因属性,并发现它们的母岩在成因上存在差异;鞍山花岗靡棱岩是地幔或地幔来源为主的花岗质岩石,而冀东铭云母夕线石英岩中铁石的母岩则属壳源或壳幔混合型花岩质岩石,这些差别表明38亿年华北古陆壳岩石类型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晶体形态 成因矿物学 古陆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铬黑T-OP配合物双波长光度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长发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对铝-铬黑T-OP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6时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至少稳定一周。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在波长625与688mm处分别出现正负吸收峰,两峰之和在5—80/μg/100ml范围与铝量呈线性关系。铝与铬黑T的组成比为1:3,表观摩尔吸光... 本文对铝-铬黑T-OP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6时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至少稳定一周。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在波长625与688mm处分别出现正负吸收峰,两峰之和在5—80/μg/100ml范围与铝量呈线性关系。铝与铬黑T的组成比为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10~4。而铁的配合物在628和688mm处吸收值相等,基于此测定铝时可消除铁的干扰。本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适中,可作为硅酸盐矿物中测定铝的例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铬黑 T-OP配合物 双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新动向
12
作者 孙大中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3,共2页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结晶 前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临江地区早元古代老岭群叠加变形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国巍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5-21,共7页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榴皱组合,由斜卧诏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相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诏皱和轴面招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Ⅰ...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榴皱组合,由斜卧诏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相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诏皱和轴面招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固Ⅲ世代构造的改造,现今多变位为北东东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老岭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地区 老岭群 早元古代 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碧溪岭石榴橄榄岩-榴辉岩体的原岩性质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启示 被引量:54
14
作者 刘若新 樊棋诚 +3 位作者 李惠民 张旗 赵大升 马宝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3-256,共14页
碧溪岭橄榄岩一榴辉岩体的原岩为形成於岛弧环境并经受结晶分离作用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它们形成于2210±39Ma或更早,于800~1000Ma时经受超高压变质之后上升于壳幔边界附近,并经受多期次高压退变质作用及... 碧溪岭橄榄岩一榴辉岩体的原岩为形成於岛弧环境并经受结晶分离作用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它们形成于2210±39Ma或更早,于800~1000Ma时经受超高压变质之后上升于壳幔边界附近,并经受多期次高压退变质作用及韧性变形(660~410Ma),于210~250Ma时折返上升至地壳并伴随发生石榴石的重结晶以及随后在地壳条件下榴辉岩的角闪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橄榄岩 榴辉岩体 原岩性质 同位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吕梁群和其主变质作用的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61
15
作者 于津海 王德滋 +1 位作者 王赐银 李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3-408,共6页
本文用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山西吕梁群的火山岩和宽坪村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吕梁群上部的双峰式火山岩喷发于大约2100Ma前,表明吕梁群形成于早元古代。而其主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晚期,即1806Ma左右。
关键词 铝石 年龄 变质作用 吕梁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 被引量:36
16
作者 沈保丰 彭晓亮 +1 位作者 骆辉 毛德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8-220,共13页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与现代岛弧-大陆边缘活动带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绿岩带 绿岩 类型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老虎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20
17
作者 钱青 王岳明 +3 位作者 李惠民 贾秀琴 韩松 张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0-528,共9页
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的老虎山闪长岩侵位在晚奥陶统阴沟群砂板岩中,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23.5±2.8Ma,是中志留世侵位的。老虎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e... 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的老虎山闪长岩侵位在晚奥陶统阴沟群砂板岩中,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23.5±2.8Ma,是中志留世侵位的。老虎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e/Yb比值大于13,Th/Ta比值大(13~42),在微量元素分布图中呈现明显的Nb负异常,具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的特征。虽然老虎山闪长岩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但并不能认为它就产于岛弧环境,因为,在奥陶纪末期,早古生代的北祁连洋盆已经发生闭合,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已发生碰撞。因此,老虎山闪长岩是造山后侵位的,其成因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地球化学 甘肃 老虎山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蒙高级地体孔兹岩系的时代 被引量:46
18
作者 吴昌华 钟长汀 陈强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9-302,共14页
华北陆台北缘近千公里的麻粒岩带不是同为太古宙的一个带,其西的晋蒙高级地体以含有孔兹岩系而有别于其东的冀东地体。若以中下地壳出露的孔兹岩系划界,其东、西两块地体的界限大致在赤城-阜平一线。本文只讨论了孔兹岩系时代问题。... 华北陆台北缘近千公里的麻粒岩带不是同为太古宙的一个带,其西的晋蒙高级地体以含有孔兹岩系而有别于其东的冀东地体。若以中下地壳出露的孔兹岩系划界,其东、西两块地体的界限大致在赤城-阜平一线。本文只讨论了孔兹岩系时代问题。根据孔兹岩系①富含大理岩(太古缺大理岩);②所含石墨为生物成因;③地球化学特征与显生宙的而不与太古宙的沉积岩相似;④与下伏太古宙麻粒岩套为两大构造层;⑤与冀东太古宙麻粒岩的PT轨迹不同;⑥仅有早元古代的同位素年龄;⑦区域地质构造讨论;⑧中元古代的不变质辉绿岩墙群所限定;⑨晋蒙地体不变质盖层为寒武、奥陶系,而不同于冀东地体为中元古的长城、蓟县系等,结论认为不但孔兹岩系的变质期为早元古代,而且原岩时代也为早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体 孔兹岩 时代 变质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的^(40)Ar/^(39)Ar成矿年龄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3 位作者 骆辉 翟安民 曹秀兰 桑海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排山楼大型金矿床产于辽西高级变质太古宙花岗岩 -绿岩带中 ,受绿岩中、上部层位的基性 -中酸性火山岩系和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是变质安山质 -英安质火山岩类。为解决主矿体的形成时代 ,选取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中的... 排山楼大型金矿床产于辽西高级变质太古宙花岗岩 -绿岩带中 ,受绿岩中、上部层位的基性 -中酸性火山岩系和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是变质安山质 -英安质火山岩类。为解决主矿体的形成时代 ,选取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中的石英测定了 4 0 Ar/39Ar年龄为 2 1 0 5.2± 1 0 .4Ma。谱线特征为马鞍型 ,其底坪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由此提出排山楼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40)Ar/^(39)Ar年龄 排山楼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4Ma来孢粉植物群气候的多重旋回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童国榜 郑宏瑞 +4 位作者 杨振京 曹家栋 孔昭宸 严富华 罗宝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1-96,共16页
本文应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近4Ma来的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确定存在准120,30(或40),10(或6)万年的周期。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4Ma来气候划分为3个1.2Ma的气候幕,... 本文应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近4Ma来的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确定存在准120,30(或40),10(或6)万年的周期。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4Ma来气候划分为3个1.2Ma的气候幕,12个0.3(或0.4)Ma的气候期,48个0.1(或0.06)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及季风气候兴衰的关系。指出在冬、夏季风交替活动过程中,夏季风兴盛于2.0-1.8Ma及0.8-0.2Ma两个时期;冬季风活跃于2.5-2.3Ma及1.2-0.8Ma两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气候旋回 气候模型 孢粉植物群气候 晚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