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勘查地球化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6
1
作者 谢学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6-356,共11页
勘查地球化学在过去50年发展迅速,并取得巨大成功。从它近年的发展及在中国北京与澳大利亚Townsville召开的第16届及第17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讨论会上所表现的创新与非传统性看来,勘查地球化学正在从经验式阶段向革新技术与加强理论... 勘查地球化学在过去50年发展迅速,并取得巨大成功。从它近年的发展及在中国北京与澳大利亚Townsville召开的第16届及第17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讨论会上所表现的创新与非传统性看来,勘查地球化学正在从经验式阶段向革新技术与加强理论研究的新阶段过渡。其主要标志是由于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研究的进展及各种宽阔地球化学模式的认识,地球化学勘查将逐步成为能左右矿产勘查部署的战略性方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使隐伏区找矿特别是找巨型矿床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的地球化学图还将使今后的环境研究更具全球眼光,中国的工作是这些方面的先驱。而澳大利亚对热带地区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理论研究将为国际化探界作出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地球化学填图 环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性与战略性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 被引量:98
2
作者 谢学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多年来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圈定出露及亚出露矿化四周的地表次生分散晕和分散流找矿或圈定盲矿上方地表的原生晕找矿,取得极大效果,但对被厚层运积物或厚层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由于地表次生异常与原生晕皆被掩蔽而显得... 多年来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圈定出露及亚出露矿化四周的地表次生分散晕和分散流找矿或圈定盲矿上方地表的原生晕找矿,取得极大效果,但对被厚层运积物或厚层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由于地表次生异常与原生晕皆被掩蔽而显得无能为力。80年代以来发展了一些新的能有效探索被厚达数百米运积层及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澳大利亚的MMI方法,加拿大与美国的酶提取方法,前苏联的CHIM方法,瑞典的GEOGAS方法及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是用于详查中,用在地质预测认为深部有远景或地球物理方法发现深部有某种异常,但又无法取得可靠的矿化直接证据的地区,而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则既是战术性的,又可在找寻隐伏的大型、特大型甚至巨型矿床上发挥巨大的战略作用。文中列举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巨型金矿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巨型铜铀金银矿周围进行的战略性深穿透NAMEG与MOMEO测量的结果,笔者认为这种战略性与战术性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将会加速在隐伏区找到大型至巨型矿的进程,并为勘查地球化学在21世纪开拓广阔的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穿透 地球化学方法 汞气测量 金属活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铅 被引量:5
3
作者 任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研究了铁氰化钾碱性体系下痕量铅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的方法.本方法克服了在酸性样品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后对样品分析所产生的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分析结果重现性好等特点.对二十六个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铁氰化钾 原子荧光 地球化学样品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1)─—深反射地震 被引量:94
4
作者 杨文采 程振炎 +2 位作者 陈国九 胡振远 白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52,共12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研究陆一陆碰撞俯冲和壳幔作用的最佳地质场所之一.为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折返和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必须了解该区的地壳和浅地幔构造.本文介绍了该区北部的地质情况和进行深反射地震调查取得的成果...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研究陆一陆碰撞俯冲和壳幔作用的最佳地质场所之一.为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折返和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必须了解该区的地壳和浅地幔构造.本文介绍了该区北部的地质情况和进行深反射地震调查取得的成果,包括(1)在五莲─青岛断裂南侧超高压变质岩片向北倾斜,呈现叠复组构,反映岩片的折返;(2)根据地震资料推测在146Ma前后胶南地块的隆升一伸展构造内幕;(3)超高压变质岩片厚约12km,由于含有大量相辉岩透镜体,地震波速高达6.8─7.3km/s;(4)莫霍面附近有许多楔形反射体,反映陆一陆碰撞;(5)石门地区7km深处存在高波速的强反射体,可作为在该区进行大陆科学钻探的候选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深反射地震 地壳构造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被引量:99
5
作者 杨文采 胡振远 +3 位作者 程振炎 倪诚昌 白金 方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在穿过苏鲁地体的郯城-涟水剖面上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调查,剖面全长139.5km,取得了高质量记录,一级品记录高达85%。结果表明:(1)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片向北西倾斜,表现为高速高阻岩片,并受到强烈的变形... 在穿过苏鲁地体的郯城-涟水剖面上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调查,剖面全长139.5km,取得了高质量记录,一级品记录高达85%。结果表明:(1)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片向北西倾斜,表现为高速高阻岩片,并受到强烈的变形,反映了超高压岩片的俯冲与折返;(2)杨子克拉通向北俯冲在苏鲁地体之下,表现为常速、中低阻的挠曲板状体,内部有大量反映碰撞的反射楔形体;(3)嘉山-响水断裂带向南陡倾,低阻带直通浅地幔,具有燕山期裂谷的特征,估计有可能是与沂沭断裂带同期的中生代裂谷;(4)印支期俯冲扬子地壳的古Moho面与期后形成的新Moho面都有强反射,表明中新生代在地壳底部有强烈的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促使新Moho面的形成;(5)超高压变质带下方有一组南倾的逆断层,与折返有关,在此处进行科学钻探对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和折返机制很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 大地电磁 郯城-涟水剖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被引量:50
6
作者 杨文采 方慧 +2 位作者 程振炎 徐宝利 白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8-519,共12页
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UHPM)上开展了深反射地震的同时,进行了大地电磁、地磁、放射性测量和重磁编图.本文介绍用这些方法取得的结果.两条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剖面总长126km,经过二维反演取得了电阻率和磁性体剖面.结果表明:(1)... 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UHPM)上开展了深反射地震的同时,进行了大地电磁、地磁、放射性测量和重磁编图.本文介绍用这些方法取得的结果.两条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剖面总长126km,经过二维反演取得了电阻率和磁性体剖面.结果表明:(1)大地电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推断结果基本一致,同样反映了UHPM岩块的俯冲折返与后期的隆升.(2)非地震地球物理资料不仅为地震解释提供约束,还可以提供地热流上涌、断裂和磁性体分布等更多的信息.(3)新发现莒南─海州北北西向断裂,对研究本区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4)根据地热流上涌、侵入体多和高波速体埋藏较深等特征,认为在本区进行科学钻探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地球物理调查 非地震法 变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泛滥平原沉积物中铂、钯丰度值及地球化学省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成杭新 谢学锦 +4 位作者 严光生 沈夏初 顾铁新 赖志敏 陈方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根据中国泛滥平原沉积物中Pt、Pd的分析结果,求得泛滥平原沉积物中的Pt、Pd近似丰度值分别为0.46ng/g和0.40ng/g。据泛滥平原沉积物中Pt、Pd的空间分布模式,初步圈出滇黔Pt、Pd地球化学省、新疆Pt、Pd地球化学省和西藏雅鲁藏布江Pt... 根据中国泛滥平原沉积物中Pt、Pd的分析结果,求得泛滥平原沉积物中的Pt、Pd近似丰度值分别为0.46ng/g和0.40ng/g。据泛滥平原沉积物中Pt、Pd的空间分布模式,初步圈出滇黔Pt、Pd地球化学省、新疆Pt、Pd地球化学省和西藏雅鲁藏布江Pt、Pd地球化学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省 泛滥平原 沉积物 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 被引量:40
8
作者 鄢明才 迟清华 +1 位作者 顾铁新 王春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9-424,共16页
在中国各构造单元共选采了10364件火成岩样品组合成1131个分析样,采用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原子吸收法(AA)、原子荧光光谱法(AF)、催化波极谱法(POL)和分光光度法(COL... 在中国各构造单元共选采了10364件火成岩样品组合成1131个分析样,采用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原子吸收法(AA)、原子荧光光谱法(AF)、催化波极谱法(POL)和分光光度法(COL)等15种可靠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对一些难测痕量元素(铂族元素等)采用了最新的分析研究成果,以同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同时在未采样地区(主要为西部)收集了质量合乎要求的5191件样品的739个主成分平均值数据[1-4]。依此计算了中国11种酸性岩、19种中性(含正长)岩、8种镁铁质岩和4种超镁铁质岩的10个主成分和68个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对主要火成岩类元素的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度 分布 化学元素 火成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方法在断层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明才 高景华 +3 位作者 柴铭涛 王广科 刘建勋 荣立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9-284,共6页
地震方法是评价断层活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调查活动断层所使用的地震方法有反射纵波和剪切波分裂法.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系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剪切波分裂所确定的... 地震方法是评价断层活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调查活动断层所使用的地震方法有反射纵波和剪切波分裂法.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系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剪切波分裂所确定的Q3地层内的各向异性.当基岩断层向第四系延伸幅度较大,即第四系地层内断层落差较大时,可采用反射纵波法;当基岩断层活动引起的第四系地层内的断层落差较小,反射纵波法不能对其分辨时,可采用剪切波分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 剪切破裂 活断层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研究(一)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杭新 谢学锦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89-295,共7页
运用1个样/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样/(100~1000)km2、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通过对Sb、As、Ag、Pb、Sn、Na2... 运用1个样/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样/(100~1000)km2、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通过对Sb、As、Ag、Pb、Sn、Na2O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W的地球化学特征在不同采样密度间的信息传递,证明了用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滥平原 沉积物 超低密度 采样代表性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浅层水资源调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满延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04-610,共7页
用航空电磁法进行浅层水资源调查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与技术条件。并指出,HDY-3型双频航空电磁系统,用中比例尺进行航测,在平原的“有咸水”水文地质分区中,圈定咸水、淡... 用航空电磁法进行浅层水资源调查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与技术条件。并指出,HDY-3型双频航空电磁系统,用中比例尺进行航测,在平原的“有咸水”水文地质分区中,圈定咸水、淡水、半咸水,是一种快速、经济而有效的新的水文物探手段。该方法不但能划分咸、淡水及半咸水的界线,还能预测淡水的相对富水程度、研究古沉积环境和土壤粒度。文中还讨论了充实和改进该方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调查 航空 电磁法 水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河南等地提高某些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朱立新 任天祥 +2 位作者 周国华 王徽 张连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47-147,共1页
河北、河南等地提高某些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应用研究朱立新,任天祥,周国华,王徽,张连生(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102849)关键词农业地球化学,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我们从1990年起,先后在河... 河北、河南等地提高某些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应用研究朱立新,任天祥,周国华,王徽,张连生(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102849)关键词农业地球化学,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我们从1990年起,先后在河北、河南等地开展农业地球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球化学 农作物产量 农作物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立 杨辟元 +6 位作者 段波 李艳军 金国元 钟清 刘玉华 万明浩 高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9-196,共8页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东秦岭河南叶县—湖北南漳地区的岩石层由4个电性单元组成,其中华北地块南缘为相对高温的低阻区;秦岭北部为低温的高阻异常区;南秦岭为高温的低阻区,岩石层平均厚度仅80km,南秦岭的南部推覆到扬子地块之上...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东秦岭河南叶县—湖北南漳地区的岩石层由4个电性单元组成,其中华北地块南缘为相对高温的低阻区;秦岭北部为低温的高阻异常区;南秦岭为高温的低阻区,岩石层平均厚度仅80km,南秦岭的南部推覆到扬子地块之上达40—50km;扬子地块为相对低温的中等电阻率区,岩石层厚度150—200km.利用秦岭地区地壳上地幔岩石样品高温高压条件下电阻率的测定结果推断了各单元岩石层内电性层可能的岩石组成类型,并建立了剖面通过地区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岩石层 大地电磁测深 电阻率 地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密度差异多尺度反演 被引量:59
14
作者 侯遵泽 杨文采 刘家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42-651,共10页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原理,在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的基础上,反演了各种尺度意义下中国大陆地壳的密度差异,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壳中相对密度差异的空间分布,为研究中国大陆地壳构造、进行深部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结果.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尺度反演 大陆 地壳 相对密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63
15
作者 侯遵泽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5-95,共11页
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利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并从其中划分出有意义的剩余异常.模型结果证明方法有效.由于本文方法可以将重力异常分解成各种几何尺度意义下的不同成分,这为重... 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利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并从其中划分出有意义的剩余异常.模型结果证明方法有效.由于本文方法可以将重力异常分解成各种几何尺度意义下的不同成分,这为重力解释和研究地壳的结构提供更多更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分解 小波变换 多尺度分析 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岩石放射性元素与现代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和温度分布 被引量:47
16
作者 迟清华 鄢明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8,共11页
在华北地台1.4×106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12193个岩石样,组合成1207件分析样,对放射性产热元素K,Th,U进行了测试,同时由国家一级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根据岩石中K,Th,U的含量和地壳各结构层的岩石组成,计算... 在华北地台1.4×106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12193个岩石样,组合成1207件分析样,对放射性产热元素K,Th,U进行了测试,同时由国家一级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根据岩石中K,Th,U的含量和地壳各结构层的岩石组成,计算了地壳各壳层放射性产热元素的含量,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台岩石与各时代地层的平均热产生率及其变化,并建立了华北地台现代大陆岩石圈的热结构和温度分布.应用一维稳志热传导模型,求得了华北地台岩石圈的深度-平均地温分布曲线.地表热流密度分布和岩石圈深度-地温分布曲线研究表明,现今华北地台壳内熔融作用不明显。与世界上其他大的稳定克拉通区相比,华北地台地壳活动性较大,具有准地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放射性元素 大陆 岩石圈 热结构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成像新算法及其在工程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72
17
作者 杨文采 杜剑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基于走时和振幅的层析成像反演涉及大型稀疏矩阵方程的求解,当矩阵严重病态时,目前流行的正交分解型迭代算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LSQR算法,即带阻尼的LSQR迭代算法,它应用在北京机场高速公路桥墩施... 基于走时和振幅的层析成像反演涉及大型稀疏矩阵方程的求解,当矩阵严重病态时,目前流行的正交分解型迭代算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LSQR算法,即带阻尼的LSQR迭代算法,它应用在北京机场高速公路桥墩施工质量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工程质量 检测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地震CT中的逐次线性化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牛彦良 杨文采 吴永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8-386,共9页
非线性问题的逐次线性化方法的每个线性化过程可通过最小二乘QR分解算法求解.为了精确地描述和控制逐次线性化迭代过程,引入迭代阻尼系数.首先根据模型拟合表最小的准则确定满足最佳一次线性化效果的最佳初始迭代阻尼系数;然后随... 非线性问题的逐次线性化方法的每个线性化过程可通过最小二乘QR分解算法求解.为了精确地描述和控制逐次线性化迭代过程,引入迭代阻尼系数.首先根据模型拟合表最小的准则确定满足最佳一次线性化效果的最佳初始迭代阻尼系数;然后随遂次线性化迭代而减小迭代阻尼系数,并加入松弛因子对每次迭代输出的波速修正量进行控制;最后根据混沌理论,采用Lyapunov指数和模型拟合差的变化,描述第k次迭代所处的状态,在解估计的方差急增之前及时停止迭代,获得可信度和分辨率最佳的解估计.模型计算与实例证明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地震 CT 逐次线性化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评价活动断层的地震方法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明才 高景华 +3 位作者 柴明涛 王广科 刘建勋 荣立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在上海市区开展地震调查深埋活断层的实例,讨论了在都市区强干扰条件下开展断层活动性调查的地震方法技术。认为: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纪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Q3... 以在上海市区开展地震调查深埋活断层的实例,讨论了在都市区强干扰条件下开展断层活动性调查的地震方法技术。认为: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纪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Q3地层内界面反射横波确定的各向异性。当基岩断层向第四系延伸幅度较大,即第四纪地层内断层落差较大时,可采用反射纵波法;当基岩断层活动引起的第四纪地层内的断层落差较小,反射纵波法不能对其分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 剪切波分裂 活动断层 地震勘探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磁交互解释及区域与局部异常的分离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振民 陈少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05-711,共7页
探讨了三维重磁交互解释的方法技术,提出构制任意形状三维物体模型的用于计算机的橡皮膜技术.针对通常分离区域与局部异常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异常交互解释过程中同时进行异常分离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算法.最后介绍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重磁交互解释 局部异常 磁法勘探 区域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