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边家大院、毛登、宝盖沟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雪旎 张宇飞 +2 位作者 彭蓉 杨颖 曾庆栋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60,共18页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边家大院、宝盖沟和毛登锡多金属矿床是其中典型代表,其矿体均与燕山期花岗质侵入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对上述矿床含矿花岗侵入岩,即边家大院石英斑岩,宝盖沟花岗岩以及毛登花岗斑岩进...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边家大院、宝盖沟和毛登锡多金属矿床是其中典型代表,其矿体均与燕山期花岗质侵入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对上述矿床含矿花岗侵入岩,即边家大院石英斑岩,宝盖沟花岗岩以及毛登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测定,结果显示成岩年龄分别为(136.9±0.8)Ma,(143.6±0.8)Ma和(135.0±1.4)Ma,均侵位于早白垩世。全岩主量元素分析显示,这些花岗侵入岩都具有高硅、钾和钠,低钙、镁和钛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花岗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它们均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根据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TZr温度(753~796℃)判断,这些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研究表明3个岩体_(εHf)(t)为–0.86~13.7,T_(DM2)=307~1240 Ma,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为新元古代年轻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纪高分异I型花岗岩具有较大的寻找锡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锡矿 高分异花岗岩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日县M_(s)6.8级地震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减灾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铁永波 高云建 +6 位作者 张宪政 史安文 黄文洁 秦雅东 李宗亮 董磊 宁志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4,共13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M_(s) 6.8级地震,诱发同震地质灾害并导致部分已有地质灾害发生变形。为深入研判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基于现场应急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此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M_(s) 6.8级地震,诱发同震地质灾害并导致部分已有地质灾害发生变形。为深入研判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基于现场应急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此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结果表明:(1)震区震前发育有868处地质灾害点,灾害规模以小型和中型为主,此次地震新增同震地质灾害91处,主要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2)地震还导致107处震前地质灾害点发生进一步变形;(3)此次地震虽未引发大量的同震地质灾害,但仍会对高位山体、冰川、冰湖等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需进一步开展详细调查评价,并深化砂土液化成因机制及其对城镇和工程建设带来的潜在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定日县震区地质灾害排查及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县地震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控灾条件 防灾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地质特征及金银赋存状态
3
作者 刘晓峰 次琼 +4 位作者 吴松 李淼 侯依涛 孙文博 欧阳海涛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资源量约为8 t,矿体分布在英安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的强硅化蚀变带。该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Ⅲ)... 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资源量约为8 t,矿体分布在英安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的强硅化蚀变带。该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Ⅲ)。通过毒砂温度计相图估算出Ⅰ阶段和Ⅱ阶段的形成温度为(366±4)℃和(263.5±80.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罗布真矿床银主要以可见银赋存于碲银矿中或以不可见银赋存于含银黝铜矿中,少量分布于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中,其中在含银黝铜矿、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中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在方铅矿中主要以超显微包体银存在;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于微粒(<50μm)黄铁矿中,其中Ⅰ阶段金主要以固溶体金或晶格金形式赋存,Ⅱ阶段金主要以纳米级微颗粒金形式赋存。罗布真Au和Ag元素的富集和活化受硫逸度、温度和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硫化作用是金银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矿物温度计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罗布真 冈底斯西段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日M_(s)6.8和积石山M_(s)6.2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对比研究
4
作者 董磊 铁永波 +5 位作者 高云建 张宪政 秦雅东 李光辉 宁志杰 史安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2025年定日M_(s)6.8地震和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是最近分别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的两次强震事件。两次事件均导致了比较显著的同震地质灾害现象,但是由于断层类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差异,两个地震影响区内的同震地质灾害类... 2025年定日M_(s)6.8地震和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是最近分别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的两次强震事件。两次事件均导致了比较显著的同震地质灾害现象,但是由于断层类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差异,两个地震影响区内的同震地质灾害类型、空间分布及发育密度等都呈现出显著差异性。为揭示正断层和逆断层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差异性,采用地面调查、遥感综合解译、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定日和积石山地震影响区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控制因子。结果表明:两次地震诱发同震地质灾害的垂向空间展布相反,即定日地震(正断层)主要分布在上盘,而积石山地震(逆断层)主要分布在下盘。研究表明,地震影响区的岩土体特征及地形地貌是导致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类型与发育密度差异性的主控因子,即两个震区均以崩塌和滑坡为主,但定日震区灾害点沿河呈线状分布,发育密度相对较低,积石山震区灾害点主要沿黄土台地边缘或深切台地的沟谷边坡呈散点状分布,而且发育密度相对较高。综合分析认为,在地震活动区,防范地震地质灾害和评价其易发性时,应综合考虑特殊岩土体、气候和地形条件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积石山地震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 控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产出地质特征与找矿矿物学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立今 彭雪峰 +5 位作者 李甲平 任伟 石玉君 陈勇 陈俊华 王世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4-609,共6页
新疆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矿质地优、前景良好。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的成矿基本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并对与祖母绿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矿物—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等进行了找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 新疆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矿质地优、前景良好。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的成矿基本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并对与祖母绿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矿物—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等进行了找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祖母绿的形成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祖母绿(绿柱石)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祖母绿 找矿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威鸿 刘玉平 +3 位作者 杨昌毕 叶霖 刘仕玉 苏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右江盆地是世界上卡林型金矿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盆地南缘的滇东南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花寨金矿床为滇东南地区产于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附近的代表性金矿床,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环带特征明显,为认识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提供... 右江盆地是世界上卡林型金矿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盆地南缘的滇东南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花寨金矿床为滇东南地区产于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附近的代表性金矿床,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环带特征明显,为认识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实例。本文在野外考察及镜下观察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分析技术,对茶花寨金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开展了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以总结不同成矿阶段金的富集特征与关键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存在3个期次:沉积成因的Py1,包括草莓状黄铁矿Py1a和环带状黄铁矿核部Py1b,交代成因的中间环带Py2,热液成因最外侧环带Py3。其中,Py1b富集Sb、Pb、Zn等元素,Py2富集As、Co、Ni,Py3则具有较高的Au、As、Cu、Sb含量和稍高的Se、Hg、Tl含量。三者对比显示,Py2中As含量最高,Py1b和Py2除As以外的其他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或Py2中含量稍低,二者Co/Ni比值均在0.1附近,表明Py2为Py1b受热液交代改造形成;而Py3中微量元素组成与Py1b和Py2差异明显,指示其热液成因,且Py3中Co、Ni含量相较Py1b和Py2更低,Co/Ni比值在0.01~0.1之间,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且不富集Co、Ni,Py3中Co、Ni主要继承自Py1b和Py2。该矿床Au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在Py3中,其进入黄铁矿晶格与As、Sb、Cu、Se等元素相关。综上所述,茶花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富集Au、As、Cu、Sb、Se、Tl等元素的低温热液流体,在到达赋矿地层后,交代Py1b形成高砷的中间环带Py2,流体中Au受高砷的Py2吸附聚集,在Py3形成过程中沉淀下来,最终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LA-ICPMS 微量元素 茶花寨金矿床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地层学的灰黑色黏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7
作者 田臣龙 徐凤琳 +3 位作者 刘康 孙作本 张晋昇 仝根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5-656,共12页
地层的精确划分,是岩土工程中统计地层工程地质特征指标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综合地层学作为地层对比及划分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却是空白。本研究结合济宁市城市地质调查钻井资料,以综合地层... 地层的精确划分,是岩土工程中统计地层工程地质特征指标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综合地层学作为地层对比及划分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却是空白。本研究结合济宁市城市地质调查钻井资料,以综合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岩石地层特征、沉积地层特征、生物地层特征及年代地层特征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灰黑色黏土地层划分的新方案。基于新的地层方案,通过济宁18个工程地点的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数据,对灰黑色黏土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济宁灰黑色黏土整体上具有孔隙比较大、压缩性较高、抗剪强度较低及原位测试指标低等特征;从局部来看黑土湖组灰黑色黏土为一般性黏土,而白云湖组灰黑色黏土属于高液限淤泥质软黏土,为特殊性土,在工程中应加以区分。最后,针对综合地层学及岩土工程两个学科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新方向:运用地质理论去解释岩土工程中的地层问题的同时,也要利用岩土工程的资料去充填地层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黑色黏土 综合地层学 工程地质特征 岩土工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厂镍-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 被引量:35
8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刘和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51,共8页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多数与金矿体在空间上分离,少数重叠、穿插,镍矿化时间晚于金矿化。镍矿体以强烈铬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类型有绿色泥岩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型和石英岩浸染状黄铁矿型两种,含镍0.5%至1.2%。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方硫镍矿_辉砷镍矿_辉锑矿_闪锌矿,镍矿化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了了解金厂镍矿化与超基性岩成岩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在了解区域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两类镍矿体中3个蚀变铬绢云母的40Ar/39Ar年龄。铬绢云母的40Ar/39Ar似坪年龄分别为(63.09±0.16)Ma、(62.05±0.14)Ma和(61.55±0.23)Ma,代表镍矿化时间。镍矿化发生于新生代初,比金厂超基性岩侵入晚240Ma以上,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体是海西期形成的金厂超基性岩在新生代初受热液淋滤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镍矿化 成矿时代 ^40Ar/^39Ar定年 铬绢云母 金厂镍-金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南缘早白垩世普让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瀚霄 龚福志 +4 位作者 李光明 刘洪 陈华安 祝向平 肖万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84,共16页
普让岩体位于西藏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西北部,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为石英二长岩—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侵位于三叠纪日干配错群灰岩中,并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石英二长岩LA-ICP-MS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6±2Ma(MSWD=6... 普让岩体位于西藏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西北部,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为石英二长岩—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侵位于三叠纪日干配错群灰岩中,并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石英二长岩LA-ICP-MS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6±2Ma(MSWD=6.5),与该带上的多龙含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普让岩体不含白云母,且标准矿物中富含透辉石,具有较高的Al_2O_3,较低的Ti O_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显示Nb和Ta的负异常,具有明显的岛弧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准铝质I型花岗岩。与多龙含矿斑岩相比,普让岩体具有相似的ε_(Nd)(t)值(-7.22^-6.81),n(^(87)Sr)/n(^(86)Sr)i值(0.707525~0.708243)和古老的Nd的模式年龄(1.29~1.63Ga)。研究表明:普让岩体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背景下,下地壳重熔,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下形成的。多龙外围的岩浆岩带不仅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也是形成和寻找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岛弧 找矿意义 羌塘南缘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陆块赞坎铁矿赋矿地层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乔耿彪 王萍 +5 位作者 伍跃中 郝延海 赵晓健 陈登辉 吕鹏瑞 杜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629,共14页
布伦阔勒岩群既是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陆块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该区域铁矿床的赋矿地层,在其中已经发现了赞坎、老并、莫喀尔和叶里克等大型磁铁矿床。文章通过对塔什库尔干陆块内赞坎铁矿区布伦阔勒岩群及侵入地层的岩浆岩进行精细的岩相... 布伦阔勒岩群既是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陆块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该区域铁矿床的赋矿地层,在其中已经发现了赞坎、老并、莫喀尔和叶里克等大型磁铁矿床。文章通过对塔什库尔干陆块内赞坎铁矿区布伦阔勒岩群及侵入地层的岩浆岩进行精细的岩相学和SHRIMP年代学研究,确定赋矿地层的形成时代,进而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布伦阔勒岩群斜长角闪片岩中岩浆结晶锆石的的形成年龄为(1845.0±11.0)Ma,限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可能晚于(1845.0±11.0)Ma。再根据次斜长花岗斑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544.5±4.7)Ma,限定地层的形成时代要早于(544.5±4.7)Ma。因此推测赞坎铁矿区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年龄介于1845.0~544.5 Ma,为元古宙。而且在英安岩中的部分锆石核部还发现有3048.0~3054.0 Ma和2032.0 Ma的年龄信息,说明地层中还保留有更古老的基底物质(古元古代甚至中太古代基底岩石),也进一步说明塔县—瓦恰隆起带所出露的布伦阔勒群岩是最古老的地层之一,为塔什库尔干古陆块的存在提供了依据。由于赞坎磁铁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沉积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矿体是与布伦阔勒岩群底部含铁岩系同生的,因此铁矿床的形成时代应与布伦阔勒岩群含铁岩系的形成时代一致,为元古宙全球性前寒武纪铁矿成矿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坎 磁铁矿 布伦阔勒岩群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赞坎铁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类型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智泉 张连昌 +3 位作者 薛春纪 郑梦天 郝延海 石玉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17,共18页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铁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矿石类型以条带状及浸染状磁铁...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铁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矿石类型以条带状及浸染状磁铁矿石为主,兼具少量块状磁铁矿石.在详细矿区地质观察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条带状铁矿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明显富集轻稀土,未呈现明显Ce和Y元素的异常(Ce/Ce^*=0.93 ~1.12、Y/Y^*=0.74~ 1.30);部分矿石显示Eu正异常(Eu/Eu^*=1.66 ~ 4.46),稀土配分形式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相似.矿体围岩变粒岩锆石U-Pb年龄为2 416±54 Ma,大致反映沉积铁矿的形成时代,而807±51 Ma的年龄反映变质作用时代.矿区一有铁矿捕虏体的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04±26 Ma.该期花岗岩的侵入对铁矿有明显的改造和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变质铁矿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赞坎铁矿 西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嘎拉勒大型金铜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 唐菊兴 +4 位作者 陈毓川 何林 李志军 姚晓峰 宋俊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9-60,共2页
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与尕尔穷铜金矿床紧邻,是该带西段最重要的大型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之一。唐菊兴等(2013)将嘎拉勒矿床与尕尔穷矿床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其为同一大地构造背景-岩浆-成矿事件,从而组成班-怒成矿... 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与尕尔穷铜金矿床紧邻,是该带西段最重要的大型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之一。唐菊兴等(2013)将嘎拉勒矿床与尕尔穷矿床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其为同一大地构造背景-岩浆-成矿事件,从而组成班-怒成矿带南缘最具代表性的碰撞期成矿事件响应,并取得了来自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成岩时代、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佐证(姚晓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硫化矿物 嘎拉 金铜矿床 RE-OS OS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沃克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京 徐仕琪 +7 位作者 邓军 何福保 薛小龙 尹得功 薛春纪 郝延海 李平 赵同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3-642,共20页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在野外地质勘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镜下显微观察,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S1)、主(S2)和晚(S3)阶段,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载金硫化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铜矿、方铅矿。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载金硫化物进行分析,结合单元素面扫描成像,笔者认为金矿石主要以细粒金和中粒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显示温度变化范围230~493℃,w(NaCl)_(eq)为1.56%~18.19%,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的特征,表现为NaCl-H_(2)O-CO_(2)体系。石英δ^(18)O值为8.6‰~14.0‰,流体的δD值在−83.7‰~−103.6‰,显示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来源特征;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源自中浅变质岩。笔者认为,沃克金矿床为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的赋存状态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造山型 沃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柱石(祖母绿)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健 王龙江 +4 位作者 汪立今 张春疆 石玉君 陈勇 李甲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3-568,共6页
新疆发现优质绿柱石(祖母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疆绿柱石(祖母绿)矿的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有2种类型: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B型,三相盐水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 新疆发现优质绿柱石(祖母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疆绿柱石(祖母绿)矿的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有2种类型: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B型,三相盐水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70~500℃,主要集中在300~480℃,最高峰值为500℃,属中高温度流体。流体包裹体盐度变化范围为:18%~60%,主要集中在20%~50%,最高峰值为60%,属中高盐度流体。成矿流体密度为0.95 g/cm3。成矿流体的压力约为65 MPa,确定新疆绿柱石矿床类型为中高温气成-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柱石 祖母绿 包裹体矿物学 成矿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在西藏罗布莎地区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伟光 郑有业 +4 位作者 刘婷 王朋冲 王成松 冯泉霖 郭统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4-1293,共10页
研究区位于西藏罗布莎地区,其罗布莎蛇绿岩体蕴藏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与传统多光谱数据ETM+、ASTER等相比,WorldView-2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相... 研究区位于西藏罗布莎地区,其罗布莎蛇绿岩体蕴藏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与传统多光谱数据ETM+、ASTER等相比,WorldView-2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相对较窄且连续的光谱。对研究区WorldView-2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影像融合后,采用最佳指数法选择8-6-4波段组合进行假彩色合成,同时结合真彩色5-3-2波段,突出各地质体单元色调差异。我们利用其空间分辨率优势建立区内主要岩性和构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解译标志。通过野外地质验证,解译结果充分显示了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在海拔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WorldView-2 遥感地质解译 野外验证 罗布莎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东贫水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富集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琳琳 杨传伟 +1 位作者 王新新 吴延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4-96,99,共4页
邹东地区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典型缺水地区之一,尤其是田黄镇水资源贫乏程度严重。通过研究邹东地区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总结邹东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富集规律。研究区主要为岩浆岩、变质岩低山丘陵分布区,区域内地下水划分为... 邹东地区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典型缺水地区之一,尤其是田黄镇水资源贫乏程度严重。通过研究邹东地区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总结邹东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富集规律。研究区主要为岩浆岩、变质岩低山丘陵分布区,区域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岩浆岩类裂隙水、变质岩类裂隙水,其以裂隙水为主。在小流域下游或出口以及西部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补给条件优越,汇水面积大,富水性较好。断裂性质、断裂形态、破碎带宽度等控制研究区地下水分布状况和赋存规律,张性断裂主带、断裂密集带、岩脉沿断层侵入部位富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 富集规律 邹东贫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赞坎铁矿地质特征与富矿成因探讨
17
作者 李智泉 张连昌 +4 位作者 薛春纪 郑梦天 朱明田 郝延海 石玉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30-,共1页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陈俊魁等,2011;冯昌荣,2012)。铁矿体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及霏细斑...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陈俊魁等,2011;冯昌荣,2012)。铁矿体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及霏细斑岩岩体;矿石类型以条带状及浸染状磁铁矿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云母石英片岩 磁铁矿床 磁铁矿石 矿石类型 地质特征 条带状 古元古代 造山带 早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喀来子钡-铁矿床地质特征、时代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梦天 张连昌 +5 位作者 朱明田 李智泉 何立东 石玉君 董连慧 冯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265,共14页
喀来子大型钡-铁矿床位于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矿体赋存于原"布伦阔勒群"变火山-沉积岩序列中。作为西昆仑地区独有的钡-铁矿床,其矿石具条纹-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重晶石为主。矿区出露围岩主要为变泥质碎屑... 喀来子大型钡-铁矿床位于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矿体赋存于原"布伦阔勒群"变火山-沉积岩序列中。作为西昆仑地区独有的钡-铁矿床,其矿石具条纹-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重晶石为主。矿区出露围岩主要为变泥质碎屑沉积岩(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并夹少量变火山熔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等)。矿体夹层黑云斜长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原火山熔岩的形成年龄为(537.2±6.4)Ma,从而间接约束了喀来子钡-铁矿床的成矿年龄。依此,本文建议"原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应分离出一套寒武纪(火山)沉积-成矿系列。矿石中磁铁矿氧同位素(δ18 O=5.0‰~9.2‰)、硫酸盐(δ34S=39.3‰~41.4‰)和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17.0‰~23.5‰)特征表明,喀来子钡-铁矿床为经历细菌还原作用(BSR)的热液喷流沉积型矿床(SEDEX)。具体成因机制可能为:在早寒武世半封闭的海水环境中,富含铁钡的海底热液沿断裂等构造喷流至海底,与周围温度较低的海水混合导致温度、pH和氧逸度等因素发生突变,从而促使相关矿物沉淀。其中,重晶石为热液流体中钡与经BSR作用后残余的SO_4^(2-)反应生成,黄铁矿为含铁热液与SO_4^(2-)还原产物H_2S相结合形成。当H_2S消耗完全后,富铁热液在弱氧化条件下沉淀于海底形成磁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磁铁矿 锆石U-PB定年 硫氧同位素 喀来子钡一铁矿床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奥尔托喀讷什大型碳酸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帮禄 张连昌 +6 位作者 冯京 徐仕琪 冯昌荣 郝延海 郑梦天 彭自栋 董志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1-377,共17页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锰矿床 矿床成因 奥尔托喀讷什 玛尔坎苏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祖母绿(绿柱石)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禹秀艳 李甲平 +3 位作者 汪立今 石玉君 罗卫东 陈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6,共8页
本文通过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主要对新疆祖母绿矿床产出地层——温泉沟组地层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分析,包括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等,确定其构造环境为消减带... 本文通过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主要对新疆祖母绿矿床产出地层——温泉沟组地层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分析,包括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等,确定其构造环境为消减带活动大陆边缘,洋壳向陆壳俯冲形成岛弧之后的弧后拉张环境。总体上为大陆一侧的活动陆缘(或大陆弧)环境,具有由岛弧向大陆过渡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母绿 新疆 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