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孔全 徐言岗 +3 位作者 张文淮 肖海燕 唐黎明 张玉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泥岩裂隙方解石脉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97.6℃、106℃、122.5℃、168.8℃四组,反映了四期以上微裂隙的排烃过程。断陷盆地储层中包裹体发育,以气相为主,十厘、伏龙泉断陷有一定量的石油包裹...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泥岩裂隙方解石脉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97.6℃、106℃、122.5℃、168.8℃四组,反映了四期以上微裂隙的排烃过程。断陷盆地储层中包裹体发育,以气相为主,十厘、伏龙泉断陷有一定量的石油包裹体,十屋断陷包裹体均一温度分70~80℃、90~110℃、120~140℃三组,反映了三期油气运聚过程。伏龙泉断陷与十屋断陷相似。柳条断陷以120~140℃为主,油气运聚期次少。包裹体的丰度、类型分布说明,十屋断陷油气运聚作用活跃,以侧向运移为主,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伏龙泉断陷次之,以垂向运移为主。其它断陷油气运聚作用相对较弱,以垂向运移为主,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有机包裹体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宁盆地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董秀芳 熊永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25,共9页
伊宁复合盆地成生发展可划分为石炭纪一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和新生代3个构造发展阶段,相应地先后形成了孤内盆地、孤内残余盆地和远源碰撞山间盆地3种性质各异的原型盆地。弧内盆地属典型拉张型盆地,弧内残余盆地属地幔冷却收缩沉降... 伊宁复合盆地成生发展可划分为石炭纪一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和新生代3个构造发展阶段,相应地先后形成了孤内盆地、孤内残余盆地和远源碰撞山间盆地3种性质各异的原型盆地。弧内盆地属典型拉张型盆地,弧内残余盆地属地幔冷却收缩沉降盆地,生油岩系均较发育;远源碰撞山间盆地属压性盆地,生油岩系不发育。前两类盆地油气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类型 伊宁盆地 石油地质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推广抚顺煤矿经验综合利用瓦斯资源
3
作者 段俊琥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12期23-24,共2页
瓦斯是赋存在煤层内的煤层甲烷,是一种以吸附瓦斯为主包括部分游离瓦斯的气态矿种,即以煤层为生气母岩,又以煤层为储集岩,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潜力巨大的非常规能源,是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新领域.根据我国煤炭部对煤炭资源的预测,埋深小于... 瓦斯是赋存在煤层内的煤层甲烷,是一种以吸附瓦斯为主包括部分游离瓦斯的气态矿种,即以煤层为生气母岩,又以煤层为储集岩,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潜力巨大的非常规能源,是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新领域.根据我国煤炭部对煤炭资源的预测,埋深小于2000m的煤炭资源量约为50882亿吨,如果按我国主要含煤盆地(煤田)每吨煤平均含瓦斯为7.14m^3,我国瓦斯资源的总量为36.3万亿m^3,参照美国高挥发份烟煤(A)瓦斯脱附数据(最低的),可采瓦斯最多为68%(逸散气和脱附气占总含气量之百分比),在没有其它资料情况下采用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资源 应用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四环二萜烷 被引量:2
4
作者 梅博文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厚仁 陈孔全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从华北西部和南部五个煤矿取得的石炭、二叠系腐殖煤的饱和烃馏分中,经GC和GC/MS分析,检测出了较丰富的二萜类生物标志物.根据质谱特征与卡瓦保留值,并对照文献谱图,确认其中包括五个具有贝壳松烷骨架的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 从华北西部和南部五个煤矿取得的石炭、二叠系腐殖煤的饱和烃馏分中,经GC和GC/MS分析,检测出了较丰富的二萜类生物标志物.根据质谱特征与卡瓦保留值,并对照文献谱图,确认其中包括五个具有贝壳松烷骨架的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H)-和16β(H)-扁枝烷、16α(H)-和16β(H)-贝壳松烷).以及一个三环的异海松烷.一个完整的四环二萜烷系列在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发现在北半球很可能属首次.这些二萜类内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古植物群演化与分布的变化.扁枝烷和贝壳松烷的立体化学构型,可提供重要的有机成熟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腐殖煤 四环二萜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钦州稔子坪矿褐煤地球化学特征Ⅰ.饱和烃馏分的生物标志物组合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凡刚 王铁冠 +1 位作者 盛国英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0-308,共9页
稔子坪褐煤属于富含壳质组的腐殖型褐煤,腐殖质反射率R0=0.44%,壳质组以壳屑体为主,总烃丰度高达23736×10 ̄-6,多项热解参数(Tmax,D,IH和Pg)呈“腐泥型”有机质面貌,富氢组分含量和氢指数I_... 稔子坪褐煤属于富含壳质组的腐殖型褐煤,腐殖质反射率R0=0.44%,壳质组以壳屑体为主,总烃丰度高达23736×10 ̄-6,多项热解参数(Tmax,D,IH和Pg)呈“腐泥型”有机质面貌,富氢组分含量和氢指数I_H都说明该煤属于好的烃源岩。饱和烃馏分生物标志物组合与生源构成相对定量表明,陆生高等植物是主要的烃类生源母质,微生物(细菌)对原始有机母质的改造提高了“腐泥化”程度及生烃潜力,有利于早期生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 饱和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种褐煤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凡刚 王铁冠 +1 位作者 盛国英 彭平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本文对广西百色、南宁、合浦第三系褐煤中的饱和烃馏分作了研究。生物标志物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Ro)表明,这些褐煤中的烃类是不成熟的。但是,在未成熟阶段,高等植物的树脂和蜡质,特别是细菌可形成大量未成熟烃类。
关键词 广西 褐煤 生物标志物 未成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类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被引量:62
7
作者 吴亚军 张守安 艾华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共形成了三大类,六个亚类的不整合。这些不整合面(带)是油气良好的运移通道和有利的聚集场所,它们对下伏地层的储集性能有很大的改造作用,同时它们对早期油气藏又具破坏作用。另外,它们还具...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共形成了三大类,六个亚类的不整合。这些不整合面(带)是油气良好的运移通道和有利的聚集场所,它们对下伏地层的储集性能有很大的改造作用,同时它们对早期油气藏又具破坏作用。另外,它们还具重建封闭作用,有利于晚期成藏。不整合类型的差异性、继承性和迁移性控制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断褶不整合和褶皱不整合是最有利的控油不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不整合 类型 油气藏 油气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广阔勘探前景的一种新型浅层天然气───油层、煤层厌氧菌解再生生物气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赞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再生型生物成因天然气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浅层天然气,它是浅层的油层、煤层在还原条件下受厌氧细菌(主要是产甲烷菌)降解作用新生成的一种再生能源。它突破了只能在热不成熟的地层中勘探生物天然气的束缚,将其勘探领域扩展到目前... 再生型生物成因天然气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浅层天然气,它是浅层的油层、煤层在还原条件下受厌氧细菌(主要是产甲烷菌)降解作用新生成的一种再生能源。它突破了只能在热不成熟的地层中勘探生物天然气的束缚,将其勘探领域扩展到目前处于浅埋的热成熟含油含煤盆地以及某些含盐含碱盆地。它是我国今后浅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并可能成为代国生物气的主要资源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天然气 厌氧菌解 生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长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4-342,共9页
笔者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初步解释了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的层序,──4个层序可从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中解释,每个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体系域。体系域的沉积和岩相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沉降为主、水面升降为... 笔者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初步解释了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的层序,──4个层序可从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中解释,每个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体系域。体系域的沉积和岩相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沉降为主、水面升降为辅的双重控制。同时建立了两种层序地层格架,指出具有十屋断陷型地层格架的断陷盆地生储盖配置良好,有较好的油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断陷盆地 油气勘探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艾华国 兰林英 张克银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对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序列和孔隙特征的研究表明:(1)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有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硅化及硅质充填作用、裂缝... 对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序列和孔隙特征的研究表明:(1)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有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硅化及硅质充填作用、裂缝及其充填作用。其中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硅化及硅质充填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不整合形成时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溶作用、破裂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2)不整合面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进油期的孔隙全为次生型,主要的孔隙类型有晶间孔、晶间溶孔、胶结物溶孔、基质溶孔、溶洞、溶缝、缝合线。孔径一般为001~1mm,溶洞直径为2~10mm,孔隙度一般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样式与油气关系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龚铭 邵鸿良 +2 位作者 伍泓 段铁军 王泽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21,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发育八种断裂构造样式。属于盖层滑脱型样式有叠瓦逆冲构造、被动顶板反冲,双重道冲构造和对冲构造。属于基底卷入型样式有背冲构造、冲断构造、走滑构造、同向旋转断块构造和地堑构造(平直正断层)。其中背冲、叠瓦...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发育八种断裂构造样式。属于盖层滑脱型样式有叠瓦逆冲构造、被动顶板反冲,双重道冲构造和对冲构造。属于基底卷入型样式有背冲构造、冲断构造、走滑构造、同向旋转断块构造和地堑构造(平直正断层)。其中背冲、叠瓦道冲和双重逆冲构造与油气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盖层滑脱 油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和模式 被引量:11
12
作者 牟泽辉 朱德元 卿崇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48,共14页
本文在大量岩石、地层、构造及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以活动论为依据,将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划分为3个相区、11个相带、13个相,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又将它们归纳为6个相系。根据沉积相分布规律及大地构造背景等建立了石炭纪、早二... 本文在大量岩石、地层、构造及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以活动论为依据,将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划分为3个相区、11个相带、13个相,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又将它们归纳为6个相系。根据沉积相分布规律及大地构造背景等建立了石炭纪、早二叠世及晚二叠世的沉积体系模式,并阐述了主要生油气层、储油气层及盖层有利相带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二叠纪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断裂世代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铭 邵鸿良 +1 位作者 伍泽厚 段铁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塔里本盆地断裂演出序列经历了4个世代,即加里东期的正断层世代、海西期的逆冲断层世代、印支—燕山期的逆冲-走滑断层世代和喜山期的逆冲-滑脱-走滑断层世代。这种由一元结构世代向三元结构世代的演化,反映了断裂在演化过程中受... 塔里本盆地断裂演出序列经历了4个世代,即加里东期的正断层世代、海西期的逆冲断层世代、印支—燕山期的逆冲-走滑断层世代和喜山期的逆冲-滑脱-走滑断层世代。这种由一元结构世代向三元结构世代的演化,反映了断裂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多用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或改造,4个世代的断裂构造反映的区域应力场除Ⅰ世代为甫北向拉张外,其余3个世代均为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断裂 区域构造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T_5~0面对油气运移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克银 杨克明 +1 位作者 艾华国 兰林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T^05面是塔里木盆地中13个不整合面中的一个,它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油气沿T^05面上下输导层运移,遇有良好的圈闭即可形成油气藏。T^05面与断层配合构成了“歹”字型,“丰”字型和“井”字型等3种... T^05面是塔里木盆地中13个不整合面中的一个,它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油气沿T^05面上下输导层运移,遇有良好的圈闭即可形成油气藏。T^05面与断层配合构成了“歹”字型,“丰”字型和“井”字型等3种主要油气成藏运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不整合面 油气运移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崇禧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地下水中物质的对流-扩散是水化学找油的理论基础。地球化学场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文章在概要介绍了工作方法之后,以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含油气信息。
关键词 水化学指标 找油 对流-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波谱特性及其微量元素分析在油气遥感解译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津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3年第4期34-37,7,共5页
对新疆塔北地区卫片上显示的环形影像异常,实地进行了植物波谱测试和植物微量元素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影像异常内外,植物波谱特性和植物内微量元素含量都存在明显差异。在影像异常内,植物中锂元素明显高于影像异常外,而且过渡类微... 对新疆塔北地区卫片上显示的环形影像异常,实地进行了植物波谱测试和植物微量元素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影像异常内外,植物波谱特性和植物内微量元素含量都存在明显差异。在影像异常内,植物中锂元素明显高于影像异常外,而且过渡类微量元素镍富集,碱金属微量元素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遥感 植物波谱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盆地圈闭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5-25,共11页
西北地区在板块演化的不同地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它们构成了圈闭赋存的实体,并影响圈闭发育丰度、类型及布局。原型盆地的发展及多旋回迭加改造对圈闭的形成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同生期、同褶皱期、成盆期前、继承性... 西北地区在板块演化的不同地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它们构成了圈闭赋存的实体,并影响圈闭发育丰度、类型及布局。原型盆地的发展及多旋回迭加改造对圈闭的形成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同生期、同褶皱期、成盆期前、继承性及穿时性。盆地的迭加既有沉积的迭加又有构造的迭加,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发育时代复式圈闭的特征,并归纳为九种圈闭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西北地区圈闭的形成机理、封闭因素划分出三大类、七亚类和十八细类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圈闭特征 分布 圈闭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主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克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西北地区位于现今欧亚板块内部,构造发展经历了元古代、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多期板块构造旋回。在不同时代、板块构造不同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复杂的叠加关系(表1)。本文将从分析西北9个主要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入手,讨论盆地的形... 西北地区位于现今欧亚板块内部,构造发展经历了元古代、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多期板块构造旋回。在不同时代、板块构造不同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复杂的叠加关系(表1)。本文将从分析西北9个主要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入手,讨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进而对其演化特点和构造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板块 弧后盆地 形成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尔金构造带中段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俊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阿尔金构造带位于天山—昆仑山之间,宽约200km,延伸1500km以上,是一个以东西向构造为背景,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导的断裂隆起构造带。前者控制着构造带的基底构造格架,后者控制着区域构造格架。北东向构造、东西向构造,以... 阿尔金构造带位于天山—昆仑山之间,宽约200km,延伸1500km以上,是一个以东西向构造为背景,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导的断裂隆起构造带。前者控制着构造带的基底构造格架,后者控制着区域构造格架。北东向构造、东西向构造,以及它们的联合、复合构造,构成了阿尔金构造带的主要构造面貌。在阿尔金构造带内及其邻近地区发育着拉张型、扭动型、挤压型三种盆地。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其中以扭动型盆地最具有找油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盆地类型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感在中国西北部荒漠覆盖区寻找隐伏构造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青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8年第4期49-53,共5页
西北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但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辽阔的地域是充分发挥遥感优势的有利用武之地。本文总结了在西北地区应用遥感寻找隐伏构造的方法,并提出遥感与其它非地震勘探方法相配合,可在油气资源勘查中发挥... 西北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但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辽阔的地域是充分发挥遥感优势的有利用武之地。本文总结了在西北地区应用遥感寻找隐伏构造的方法,并提出遥感与其它非地震勘探方法相配合,可在油气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构造 遥感 油气勘探 矿产资源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