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矿部门海洋地质工作发展对策
1
作者 莫杰 刘守全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1期16-19,共4页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而资源和环境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海洋地质学是一门全球性的科学,它在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环境地质变化两方面都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无疑。
关键词 地矿部门 海洋地质科学 地质勘测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早古生代古海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玉贵 王红霞 +1 位作者 杨森楠 杨巍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7-96,共10页
本文在岩石地层、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古地磁学与构造地质学原理与方法对东秦岭早古生代古海洋的构造演化及其构造古地理格局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化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古秦岭海的发展与演化。
关键词 东秦岭 早古生代 古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海洋地质科学发展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莫杰 谢弘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1,共3页
80年代以来,海洋地质科学发展形成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现代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出现一系列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边缘学科,使其研究成为地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其次,基础理论研究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如仅有30年发... 80年代以来,海洋地质科学发展形成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现代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出现一系列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边缘学科,使其研究成为地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其次,基础理论研究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如仅有30年发展史的古海洋学,现已成为海洋地质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地质科学 矿产 资源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拥军 文凤英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1期4-7,共4页
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于19世纪初,到本世纪70年代才在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目前证实和推测的存在于全球各大洋及湖泊等水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点多达近60处,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方面的潜力及其对气候、环境和海底... 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于19世纪初,到本世纪70年代才在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目前证实和推测的存在于全球各大洋及湖泊等水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点多达近60处,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方面的潜力及其对气候、环境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的潜在影响,近十多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天然气水合物 研究现状 研究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同位素在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蓝先洪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同位素海洋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钕同位素的发展。钕同位素已在确定沉积层年龄、区分物质来源以及原油与生油岩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关键词 钕同位素 沉积层年龄 物质来源 地球化学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海洋地质科技发展动向
6
作者 莫杰 谢弘阳 《海洋地质动态》 1991年第3期20-22,共3页
本文对九十年代海洋地质科技发展三个方面的动向进行了展望:(1)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资源调查将出现新高潮;(2)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将有新的突破;(3)新技术方法向现代化高精度发展。
关键词 海洋地质 矿产资源 板块构造 沉积学 古海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
7
作者 刘守全 莫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12,共2页
我国海域辽阔,总面积达484万km^2(包括与周边邻国交界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Law of rhe sta Convetion,1982)规定,可能划归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2。
关键词 海洋 区域地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类资源的环境地质研究
8
作者 丁东 《海洋地质动态》 1997年第4期4-6,共3页
黄河三角洲近海受黄河的影响,海水营养丰富、有机物多、饵料充足,为沿海水产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海洋贝类资源随着海洋水动力、河口变迁、底质沉积物和地质灾害的变化而受到重大影响。对贝类资源的环境地质进行研究,将... 黄河三角洲近海受黄河的影响,海水营养丰富、有机物多、饵料充足,为沿海水产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海洋贝类资源随着海洋水动力、河口变迁、底质沉积物和地质灾害的变化而受到重大影响。对贝类资源的环境地质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类资源 环境地质 沿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译文集》(第5集)即将出版
9
作者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6期25-25,共1页
由海洋地质研究所情报室组织编译的《海洋地质译文集》(第5集)——"石油地质"专集即将于今年6月底出版,内部发行。本专集选译了英、俄文近年期刊中11篇论文,共约13万字,附插图76幅。该文集包含有关沉积盆地的分类体系,盆地含... 由海洋地质研究所情报室组织编译的《海洋地质译文集》(第5集)——"石油地质"专集即将于今年6月底出版,内部发行。本专集选译了英、俄文近年期刊中11篇论文,共约13万字,附插图76幅。该文集包含有关沉积盆地的分类体系,盆地含油气性的岩性-建造标志,太平洋区中、新生代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的地质类比法,含油气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沉积相变化和油气储集层的预测模式,油田规模的地质评价,预测油气圈闭类型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先决条件以及生油岩的形成及缺氧环境和新生代拗陷深部油气藏形成的温压条件等内容的文章,可供从事陆地、海洋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地质院校广大师生阅读参考,欲订阅者请与青岛市18号信箱情报室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性 海洋地质 石油地质 译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情报文集》征订启事
10
作者 《海洋地质动态》 1991年第12期26-26,共1页
为了对海洋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更好的发挥"大洋钻探计划"航次报告的作用,我所情报室特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联合海洋研究所陆续赠寄我所的航次调查成果按航次顺序安排翻译,13期为大洋钻探计划第101—105航次,1... 为了对海洋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更好的发挥"大洋钻探计划"航次报告的作用,我所情报室特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联合海洋研究所陆续赠寄我所的航次调查成果按航次顺序安排翻译,13期为大洋钻探计划第101—105航次,14期为大洋钻探计划第106—110航次,并将此两期文集定名为"大洋钻探专辑",13期已经出版,14期年底出版,两期成本费共1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海洋地质 《海洋地质情报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成果与前景展望
11
作者 莫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2-24,共3页
我国海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末。30年来完成了陆架区近150×10~4km^2海域不同比例尺的重力、磁力、地震、声纳浮标、测深。
关键词 海洋 地质 矿产 资源 勘查 成果
全文增补中
渤海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浅层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政 丁东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3期26-32,共7页
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剖面分析了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浅部地质构造特征。震中及余震区范围内,海底地形平缓,相对上隆。全新统(海相)厚度7—10米,较周围地区要小,上更新统最上部(陆相)厚度42—45米,较周围地区稍大,二者等厚... 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剖面分析了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浅部地质构造特征。震中及余震区范围内,海底地形平缓,相对上隆。全新统(海相)厚度7—10米,较周围地区要小,上更新统最上部(陆相)厚度42—45米,较周围地区稍大,二者等厚线形态、走向都是 NE 向,与7.4级地震的余震区长轴方向(N45°E)一致。断裂较发育且数量多(6条),并多集中在震中西南4—6公里处,皆是高角度(80°)的正断层。较老的断裂在22000年前生成与活动,继承性多期活动的(NW 向,一条)、新生的(NE 向,一条)断裂在22000年之后,甚至在全新世时期还在活动、生成。断裂每次活动的垂直滑动量约3米。7.4级地震的发生主要与 NE 方向的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地震 浅层 地质 构造 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太平洋(CC区)海底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测试及其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世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5-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中太平洋(CC区)海底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测试方法。样品经碱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后溶于盐酸介质,再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15个稀土元素;并根据淋洗稀土元素溶液中所残存的杂质元素量,在人工合成稀土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 本文研究了中太平洋(CC区)海底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测试方法。样品经碱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后溶于盐酸介质,再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15个稀土元素;并根据淋洗稀土元素溶液中所残存的杂质元素量,在人工合成稀土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杂质元素进行补偿,用感耦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试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取得满意结果。采用本文方法分析了中太平洋(CC区)不同类型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并对其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稀土族 海底 分布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学高技术发展战略与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杰 陈邦彦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7期22-25,共4页
一、国外海洋地学高技术发展的趋势目前国际海洋高技术领域主要有三大技术系统:探测技术系统、资源开发技术系统和深海采样(矿)技术系统。已形成的海洋高技术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海洋资源调查技术、
关键词 海洋 地质学 高技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海洋砂矿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谭启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26,共4页
海洋砂矿主要是在海洋水动力等因素的作用之下,具有工业价值的重矿物在有利于富集的海底地貌部位形成的一种固体矿产资源。据重矿物所处的成矿区域可分为滨海(岸)砂矿和浅海砂矿。 一、滨海(岸)砂矿 系指位于现今海岸低潮线以上分布的... 海洋砂矿主要是在海洋水动力等因素的作用之下,具有工业价值的重矿物在有利于富集的海底地貌部位形成的一种固体矿产资源。据重矿物所处的成矿区域可分为滨海(岸)砂矿和浅海砂矿。 一、滨海(岸)砂矿 系指位于现今海岸低潮线以上分布的砂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砂矿 成矿规律 矿种 地理分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昌岭 张经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4期4-7,共4页
河口区由于其水环境中物理、化学、地质及生物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开阔海洋相比有很大差异。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口化学元素的测量、分析及其与河流之间的对比上,并由此产生了一批突出的成果,提出了一些... 河口区由于其水环境中物理、化学、地质及生物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开阔海洋相比有很大差异。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口化学元素的测量、分析及其与河流之间的对比上,并由此产生了一批突出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描述河口生态—地球化学系统的理论,然而,关于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的模式化研究至今仍相当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生物地球化学 营养元素 有机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中碳酸钙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苏顷 夏宁 +3 位作者 李学刚 刘昌岭 张红 林学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探讨了海底沉积物中CaCO3的测定方法。用1mol/LNaAc+HAc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剂,1mol/LNaAc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在沸水浴中30min分解样品,然后用AAS或ICPAES分别测定离子交... 探讨了海底沉积物中CaCO3的测定方法。用1mol/LNaAc+HAc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剂,1mol/LNaAc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在沸水浴中30min分解样品,然后用AAS或ICPAES分别测定离子交换相+碳酸盐相及离子交换相中的Ca,差减法计算样品中CaCO3含量。方法经深海沉积物、水系沉积物等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同一样品进行12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沉积物 碳酸钙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石油合作在中国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贵卿 卢鸿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10期5-7,共3页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前景潜力很大,在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的含油气盆地内,预测石油资源量24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8万亿立方米。目前为止,中国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国际石油合作已取得了重大发展,找到了石油储量...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前景潜力很大,在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的含油气盆地内,预测石油资源量24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8万亿立方米。目前为止,中国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国际石油合作已取得了重大发展,找到了石油储量数亿吨,天然气储量千亿立方米,正在建设和已经投产的海上油气田18个,原油年产量达500~600万吨。中国海上石油合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石油技术发展和进步,更新发展了一批现代化装备,尤其重要的是促进了海洋石油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懂得石油专业技术和国际石油惯例的精干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石油资源 开发利用 国际合作 海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隆与台向斜构造对比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玉贵 杨巍然 杨森楠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槽隆与台向斜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阐述了其各自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测定了均一温度,进而探讨了流体包裹体特征所显示的两大构造单元的古地理环境。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台向斜构造 液包体 槽隆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太平洋中新世古海洋环境与事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宗团 许东禹 +1 位作者 刘季花 崔汝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0-91,共12页
中新世可以说是东北太平洋发生“深刻变化”的地史时期,许多古海洋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取自该区4个柱状样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7°~10°N,140°~150°W)仅发育下中新统地层,中中新统只有零星分布... 中新世可以说是东北太平洋发生“深刻变化”的地史时期,许多古海洋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取自该区4个柱状样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7°~10°N,140°~150°W)仅发育下中新统地层,中中新统只有零星分布。除1个柱状样外,其余3个均为下中新统直接与上上新统或第四系相接触。在中新世,研究区CCD出现多次波动,古水深变化幅度达500m。受南极底层流的强烈影响,出现多次间断时间长短不一的沉积间断和CaCO3含量出现旋回性变化。古气候出现9次冷暖交替变化,海平面受其影响而出现频繁波动。此外,该区在中新世期间生物生产力与沉积速率出现较大变化。由于该区在中新世出现上述这些特定沉积环境与事件,形成一个对多金属结核生长特别有利的环境,从而成为分布广泛的现代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的主要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环境 中新世 多金属结核 东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