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润三 王焰 +2 位作者 李惠民 周鼎武 王居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7-522,共6页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主体为一套蛇绿岩。从该地体顶部单元的岩石中分离出的锆石绝大部分为浑圆形或椭球形,少量为两端略圆化的四方柱状晶体;镜下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分选良好的典型沉积特征;其ZrO2/HfO2比值在45—57之间。结...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主体为一套蛇绿岩。从该地体顶部单元的岩石中分离出的锆石绝大部分为浑圆形或椭球形,少量为两端略圆化的四方柱状晶体;镜下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分选良好的典型沉积特征;其ZrO2/HfO2比值在45—57之间。结合岩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斜长石榴苏辉岩的原岩可能主要由来自洋岛的基性火山激浪沉积碎屑和洋底风化产生的粘土组成。所获锆石系单一来源的火山碎屑,故采用分组多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并依谐和图法,获得(440±18)Ma榆树沟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和(364±5)Ma的第一期(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年龄。该年龄值为确定古生代南天山洋的时、空展布,计算洋壳的俯冲速度,研究麻粒岩相蛇绿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同位素年龄 麻粒岩相 蛇绿岩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微区喇曼光谱研究及成因标型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鲍学昭 李惠民 陆松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462,共8页
通过对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的微区喇曼光谱研究,揭示出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从晶体核部至边缘在喇曼光谱峰强度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岩浆成因锆石由晶体核部至边缘喇曼峰强度逐渐减弱,而变质成因锆石则相反或不变化。这是由于它们形... 通过对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的微区喇曼光谱研究,揭示出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从晶体核部至边缘在喇曼光谱峰强度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岩浆成因锆石由晶体核部至边缘喇曼峰强度逐渐减弱,而变质成因锆石则相反或不变化。这是由于它们形成时晶体中的U、Th分带趋势不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成因 锆石 微区喇曼光谱 红外光谱 成因标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北—吉南早前寒武纪大陆壳的地质特征和演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1 位作者 李双保 毛德宝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1期30-38,共9页
辽北—吉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早前寒武纪大陆壳出露区之一,由花岗岩—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构成,赋存有丰富的Au、Cu、Zn、Fe矿产资源。单颗粒锆石UPb、40Ar/39Ar、SmNd和RbSr等时线年龄表明绿岩带形... 辽北—吉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早前寒武纪大陆壳出露区之一,由花岗岩—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构成,赋存有丰富的Au、Cu、Zn、Fe矿产资源。单颗粒锆石UPb、40Ar/39Ar、SmNd和RbSr等时线年龄表明绿岩带形成时代为2700~2800Ma,三类同构造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555±35)Ma、(2515±4)Ma和2500~2400Ma。高级区表壳岩和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018Ma和2950Ma。绿岩带同构造期和后构造期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2409~2475Ma和180~90Ma。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地幔部分熔融直接添加而形成的初始地壳,另一类是先存地壳深熔或部分熔融的活化再造地壳。其造壳时代可划分为3500~3700Ma、3000Ma、2700~2900Ma和2500~26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前寒武纪 地质特征 年代学 形成 演化 大陆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麻源群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鲍学昭 甘晓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3-79,T001,共8页
本文通过透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喇曼光谱微区分析,对福建建阳县麻源群大金山组斜长角闪岩中两组锆石进行了成因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年龄为2300Ma±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它们结晶于原岩的形成过程中;第二组年龄为4... 本文通过透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喇曼光谱微区分析,对福建建阳县麻源群大金山组斜长角闪岩中两组锆石进行了成因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年龄为2300Ma±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它们结晶于原岩的形成过程中;第二组年龄为400Ma±的锆石为变质重结晶锆石,它们结晶于后期的变质事件过程中。本文总结了它们的矿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源群 斜长角闪岩 角闪岩 锆石 成因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BP-金属络合物极谱波行为研究——Ⅱ.铀-PMBP-甲酸体系极谱行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安树清 卢巽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本文研究了铀与PMBP形成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并建立了痕量铀的极谱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用于地质样品分析可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PMBP 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间断雾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铁民 王尧清 陈耀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前人所用间断雾化的各种进样方式和装置,发现在采用峰值测量时,其灵敏度和精密度差别不大。这样,可以直接将喷雾毛细管瞬间(约3秒)插入试液,进行测定。本文对影响饱和量体积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与对比,包括提升... 本文综合评述了前人所用间断雾化的各种进样方式和装置,发现在采用峰值测量时,其灵敏度和精密度差别不大。这样,可以直接将喷雾毛细管瞬间(约3秒)插入试液,进行测定。本文对影响饱和量体积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与对比,包括提升量的变化。喷雾响应时间,不同粘度,不同溶剂(水与有机)的影响。认为饱和量体积实质上取决于待测元素到达火焰和原子化平衡的时间,以及仪器的响应速度。本文还对高盐基体的测定,有机萃取直接FAAS测定,以及血清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发现间断雾化技术在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AS 间断雾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寒武纪宇宙尘研究的进展
7
作者 李增慧 陈克樵 +3 位作者 马淑兰 魏家秀 郭文歧 王凤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8-39,共2页
宇宙尘包括行星际空间尘埃和彗星、流星、陨石等小天体在陨落过程中,由于增温、气化熔融、冷凝降落的尘埃粒子。对他们的研究可为天体演化、地球形成提供大量信息,也可为航天及宇航提供资料。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天体演化 尘埃粒子 行星际空间 蓟县系 长城系 同位素年龄测定 常州沟组 混合岩化 洪水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石研究的新进展──微生物岩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玉左 朱士兴 +2 位作者 高振家 杜汝霖 邱树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1期57-65,共9页
1992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叠层石讨论会暨IGCP261项全体会议上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叠层石研究又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叠层石是底栖微生物群落(BMCS)1与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沉积... 1992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叠层石讨论会暨IGCP261项全体会议上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叠层石研究又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叠层石是底栖微生物群落(BMCS)1与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沉积物的主要代表。在我国,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岩在不同时代地层中,尤其是元古宙地层中分布十分广泛。为了发展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的理论和新的找矿、找油方法,中国各有关地质学家对微生物岩开展全面的研究,积极参加IGCP344项──《微生物岩隆的生物沉积学和对比》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微生物岩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唐地区地质灾害及成灾条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 刘有民 +1 位作者 李凤林 王淑芳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8期23-25,共3页
京津唐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之北端,北倚燕山,西靠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区内除有部分低山丘陵外,主要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整个平原地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下沉的地质环境中.这种不断沉降的作用,加上外营力的变化趋势,使本区孕... 京津唐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之北端,北倚燕山,西靠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区内除有部分低山丘陵外,主要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整个平原地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下沉的地质环境中.这种不断沉降的作用,加上外营力的变化趋势,使本区孕育着特定的地质灾害.考虑到地球的四大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成灾条件 动力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广涛 曹钦臣 +1 位作者 王德滋 李惠民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382-388,共7页
采用锆石U—Pb稀释法对崂山花岗岩中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4个单元的代表性岩体进行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其淡黄色透明状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别为146.8±0.8,126.... 采用锆石U—Pb稀释法对崂山花岗岩中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4个单元的代表性岩体进行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其淡黄色透明状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别为146.8±0.8,126.2±0.8,113.0±0.9和110.8±0.9Ma,代表岩石各自的结晶年龄;而正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中的红褐色半透明—不透明锆石,因曾遭受严重的晶格破坏和放射性成因铅丢失,表面年龄偏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年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21
11
作者 童国榜 张俊牌 +3 位作者 羊向东 罗宝信 王毓钊 陈佩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104,共14页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环境变迁 晚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钍的地球化学及对地壳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鲍学昭 张阿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本文论述了在含挥发份和贫挥发份条件下U、Th的迁移行为及其对地球和行星演化的影响,并阐述了造成地球独特地质演化历史的原因。提出了U、Th在地球中的迁移模式以及该模式对地壳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和对生物发展演化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壳演化 生物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富根 丁士应 +2 位作者 李增慧 高亚东 赵嘉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6年第3期239-243,共5页
华北地块自太古宙形成统一的克拉通之后,于元古宙时期进入伸展张裂构造演化阶段。在华北地块南部,由于地幔物质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地幔柱上涌,发生南北向伸展运动,继之形成熊耳裂陷盆地,伴随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产生板内熊耳群... 华北地块自太古宙形成统一的克拉通之后,于元古宙时期进入伸展张裂构造演化阶段。在华北地块南部,由于地幔物质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地幔柱上涌,发生南北向伸展运动,继之形成熊耳裂陷盆地,伴随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产生板内熊耳群火山岩系。在熊耳裂陷盆地中,基底是起伏不平的,呈现出盆-岭构造景观。熊耳群火山岩系由拉斑-钙碱和钙碱-碱性两个岩石系列组成。晚期碱性岩浆活动形成的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750±65)Ma和(1731±29)Ma,确定熊耳群上限年龄约为1700Ma。参照中条山区西阳河群下部许山组中锆石U-Pb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宙 地质构造 盆岭构造 形成机制 华北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成分的两种分带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鲍学昭 关雅先 +1 位作者 王公庆 黄顺福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首次报道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两种成分分带趋势,其中斑晶铬尖晶石以核部富Cr、边缘逐渐富Al和Fe ̄(+3)为特征,该铬尖晶石为金伯利岩岩浆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基质铬尖晶石则同上述变化趋势相反,它们是岩浆在温、压增大或母... 首次报道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两种成分分带趋势,其中斑晶铬尖晶石以核部富Cr、边缘逐渐富Al和Fe ̄(+3)为特征,该铬尖晶石为金伯利岩岩浆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基质铬尖晶石则同上述变化趋势相反,它们是岩浆在温、压增大或母岩在熔融程度增加过程中形成的。根据Cr_2O_3含量,基质铬尖晶石可分为两类:一是岩浆演化晚期,岩管爆发前槽压过程中结晶的低铬铁尖晶石(Cr_2O_3<54%);二是来自深源捕虏体的高铬铁尖晶石(Cr_2O_3>60%),本文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岩 铬尖晶石 成分 分带 成因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 被引量:16
15
作者 毛德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3-1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国外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研究概况和矿床类型;着重总结了我国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分布及简况;指出碱性岩是金矿化的重要找矿标志。
关键词 碱性岩 金矿床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溴-PADAP-Triton X-100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钒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含熙 李惠民 《岩矿测试》 CAS 1986年第3期179-182,I0002,共5页
吡啶偶氮染料是测定钒的高灵敏显色剂。以吡啶偶氮染料—过氧化氢(或羟胺)为显色剂的混配络合物测定钒以及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的分光光度法在文献上均已有报道。本文对比了三种吡啶偶氮染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过氧化氢存在下与钒... 吡啶偶氮染料是测定钒的高灵敏显色剂。以吡啶偶氮染料—过氧化氢(或羟胺)为显色剂的混配络合物测定钒以及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的分光光度法在文献上均已有报道。本文对比了三种吡啶偶氮染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过氧化氢存在下与钒的显色反应。发现钒-3,5-二溴-PADAP-Triton X-100显色体系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应用于岩矿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偶氮 分光光度法 显色体系 混配络合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显色反应 岩矿分析 PAD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沿岸现代海蚀机制及危害与对策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凤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一、现代海蚀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据野外调查所见,海岸侵蚀几乎比比皆是,形式多样,程度不一。有的基岩岸成片倒塌;泥沙岸徐徐渐进,似若蚕食,但经今昔对比,却是沧桑巨变。如山海关至黄骅段,就有9座碉堡已被海水淹没,2座临岸,其中乐亭二排... 一、现代海蚀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据野外调查所见,海岸侵蚀几乎比比皆是,形式多样,程度不一。有的基岩岸成片倒塌;泥沙岸徐徐渐进,似若蚕食,但经今昔对比,却是沧桑巨变。如山海关至黄骅段,就有9座碉堡已被海水淹没,2座临岸,其中乐亭二排闸碉堡原系日寇所建,60年代尚在陆侧60米处,而今沉沦海底已不见其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蚀 危害 渤海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寒武时代的新划分和命名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大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43-245,共3页
28届国际地质大会时,国际地层委员会向大会推荐了一个暂行的全球地层划分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了一套新的前寒武划分方案。现将此方案产生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向我国地质界作一简要介绍。 1988年9月18日—21日在天津召开了国际地科联前... 28届国际地质大会时,国际地层委员会向大会推荐了一个暂行的全球地层划分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了一套新的前寒武划分方案。现将此方案产生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向我国地质界作一简要介绍。 1988年9月18日—21日在天津召开了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地层分会第八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时代 地层划分 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界 新元古代 地台盖层 克拉通化 太古宙 古元古代 地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太古宙绿岩带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保丰 骆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1年第1期35-39,共5页
作者对我国太古宙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作了概略的总结。在我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区,各地出露面积较小,一般仅有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其地层发育厚度度为2~7km。绿岩带的层序如下:底部为镁铁质火山岩;中部为安山质—长英... 作者对我国太古宙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作了概略的总结。在我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区,各地出露面积较小,一般仅有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其地层发育厚度度为2~7km。绿岩带的层序如下:底部为镁铁质火山岩;中部为安山质—长英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为沉积岩(碎屑—泥),并含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绿岩带变质程度较高,一般为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它还受到多期构造变形,平卧褶皱,韧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均有广泛发育。绿岩中伴生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TTG岩系的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岩系列。据现有同位素年龄资料,该花岗岩—绿岩地体形成于晚太古代。时限大约在2900—2500Ma之间。绿岩带中赋存的矿产,以金,铁为主。从绿岩带的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它形成于大陆裂谷带或大陆边缘活动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带 太古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闪岩相温度条件下斜长石的变形组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惠初 张翊钧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对采自五台群底部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样品遭受变质变形的温度条件及样品中变形双晶类型和斜长石的晶格组构型式。研究表明:变形时的温度条件是影响变形双晶类型的主要因素,高温变形条件下趋向... 对采自五台群底部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样品遭受变质变形的温度条件及样品中变形双晶类型和斜长石的晶格组构型式。研究表明:变形时的温度条件是影响变形双晶类型的主要因素,高温变形条件下趋向于形成肖钠双晶。随着变形温度的变化,斜长石的晶格优选和双晶滑移系也发生相应变化。本文论及的斜长石组构特点是较高变形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组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变形温度 肖钠双晶 晶格组构 角闪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