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珠岩矿床铯异常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1
作者 张耀夫 陈鹤年 +1 位作者 巫全淮 姜耀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8-19,共2页
近年来,我们对东南沿海大量火山非金属矿床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珍珠岩中的铯矿化.铯最高含量可达210ppm,达到或接近伟晶岩型铯矿床的工业品位(200ppm).含铯珍珠岩的成矿地质背景东南沿海是我国珍珠岩资源比较丰... 近年来,我们对东南沿海大量火山非金属矿床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珍珠岩中的铯矿化.铯最高含量可达210ppm,达到或接近伟晶岩型铯矿床的工业品位(200ppm).含铯珍珠岩的成矿地质背景东南沿海是我国珍珠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多数矿床分布在江—绍断裂以东的浙—闽—粤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喷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岩 矿床 异常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郭吉保 钱雅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但大量的资料表明,许多地质体中共生矿物间并非都达到了同位素平衡,矿物的形成温度并非就是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这正是目前一些同位素资料互相矛盾,不能得到合理介释的原因所在。例如,同位素地温计与相平衡证据不符,共生矿物之间没有统一的同位素平衡关系,由共生矿物对计算的同位素温度不一致;同一矿物或共生矿物的氧、氧同位素组成之间及硫酸盐矿物中硫、氧同位素组成之间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仅用平衡分馏原理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地质问题。地质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迭部黑多寺金矿床地质特征
3
作者 姚仲友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0-33,共4页
黑多寺金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印支褶皱带白龙江复背斜北翼,金矿体产于古道岭组上段(相当于下吾那组)的含金碎裂岩带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粉砂质板岩、生屑灰岩等。矿区受两条大断裂控制,矿物组成主要为雄黄、辰砂、辉锑矿、自然金等。成矿分... 黑多寺金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印支褶皱带白龙江复背斜北翼,金矿体产于古道岭组上段(相当于下吾那组)的含金碎裂岩带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粉砂质板岩、生屑灰岩等。矿区受两条大断裂控制,矿物组成主要为雄黄、辰砂、辉锑矿、自然金等。成矿分4个阶段,成矿温度为171℃—250℃。同位素特征表明矿质来源于围岩。该矿属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 地质特征 矿化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伦古河中上游地区金矿氢氧同位素研究
4
作者 赵连才 林蓉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55-258,共4页
本区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的东端、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边缘和准噶尔—北天山板块北部边缘的接合部位,区内为中低山—丘陵戈壁地带,海拔900~2000m。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Ⅰ级水系为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亦流经区内的部分地段。 1.... 本区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的东端、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边缘和准噶尔—北天山板块北部边缘的接合部位,区内为中低山—丘陵戈壁地带,海拔900~2000m。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Ⅰ级水系为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亦流经区内的部分地段。 1.扎河坝西金矿床矿区位于富蕴县境内扎河坝煤矿西南约15km处,乌伦古河海沟带之北东缘,纳尔曼得—扎河坝蛇绿混杂岩的西段南测。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岩性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安山—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和安山玢岩。构造表现为一系列次级小断裂成群成带出现,呈北面—南东向排列。不仅控制着超基性岩及闪长岩的出露,而且还控制着矿化蚀变带和金矿体的展布。扎河坝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蛇绿混杂岩体外侧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围岩蚀变发育,与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测试表明(表1),区内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都不大。在δD<sub>H<sub>2</sub>O</sub>-δ<sup>18</sup>O<sub>H<sub>2</sub>O</sub>相关图上,数据投影点位于岩浆水、变质水的左下方与雨水热液区之间,三个点由上向下排列有序。其成矿热液应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并且大气降水占有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氢氧同位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与古环境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宝柱 李从先 业治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97-404,共8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是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持力层之一,也是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标志层,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古土壤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本文首次从古土壤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该层的古土壤特征,通过粒度分析发现...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是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持力层之一,也是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标志层,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古土壤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本文首次从古土壤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该层的古土壤特征,通过粒度分析发现有粘粒的生成,微形态研究发现有粘粒及铁锰、碳酸盐等化学组分的迁移与淀积,化学全量分析得出该层的硅铝率为2.80~3.37,说明该层已发生较强的成土作用,可以确认该层为古土壤层,并进一步把该层划分为4个B层、3个A层,亦即该层为复合古土壤层。根据该层的成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晚更新世 古土壤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柞水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物质来源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宾 姚仲友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28,共5页
银洞子矿床位于陕西省南部柞水县境内,是一个以银—铅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区内钠长石、碧玉和重晶石条带很发育,岩石碎屑似凝灰质结构,矿带中可见凝灰岩出露。硫同位素以富集重硫为特征,δ^(34)S‰主要集中在2‰—20‰,其形态呈波浪式... 银洞子矿床位于陕西省南部柞水县境内,是一个以银—铅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区内钠长石、碧玉和重晶石条带很发育,岩石碎屑似凝灰质结构,矿带中可见凝灰岩出露。硫同位素以富集重硫为特征,δ^(34)S‰主要集中在2‰—20‰,其形态呈波浪式分布,矿石中的铅组成属正常铅,具有单阶段演化特征。矿石中和凝灰岩中的Rb/Sr值小于1,而Ag含量却相反,都大于1,即Ag含量和凝灰岩具有密切关系。其矿床特征可与麦根矿床、芒特艾萨矿床、霍各乞矿床等国内、外著名的火山成因矿床类比。笔者认为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矿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铅矿 矿床 物质来源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壳演化过程及其构造格架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窦克 姜月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华南大陆基底由两大块体联合组成:即古扬子块和武夷块。古扬子块基底岩石主要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古、中元古代科马提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组成。而武夷块由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等组成。地壳生长由西北向东南,由老到新具有由... 华南大陆基底由两大块体联合组成:即古扬子块和武夷块。古扬子块基底岩石主要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古、中元古代科马提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组成。而武夷块由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等组成。地壳生长由西北向东南,由老到新具有由原始未分异地幔向超镁铁质→偏硅铝质→碱质前进演化。在华南大陆形成过程中,主要构造事件为两次碰撞、三次裂解的主体构造格局。大陆生长和构造动力机制均受地幔柱迁移所控制。燕山期以后,华南形成的构造格局为:扬子—特提斯构造域及太平洋构造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地壳演化过程 构造格架 地幔柱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岩矿中有机碳无机碳及石墨碳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翼华 朱永昌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28,134,共6页
介绍了测定岩矿样品中不同形态碳的方法。样品中加入MnO_2作氧化剂,在气相色谱仪内热解,测定结果是总碳。有机碳、石墨碳是由样品分别除去碳酸盐碳、碳酸盐碳与有机碳后,按总碳测定法测定出。无机碳(碳酸盐碳)是在气相色谱仪... 介绍了测定岩矿样品中不同形态碳的方法。样品中加入MnO_2作氧化剂,在气相色谱仪内热解,测定结果是总碳。有机碳、石墨碳是由样品分别除去碳酸盐碳、碳酸盐碳与有机碳后,按总碳测定法测定出。无机碳(碳酸盐碳)是在气相色谱仪密封系统内加酸分解碳酸盐,不用附加系统分离H_2O与CO_2,直接经色谱柱分离测定。也可分别测定总碳、有机碳或无机碳,用差减法计算无机碳或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总碳 有机碳 无机碳 石墨碳 岩石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宝柱 李从先 业治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首次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的硅铝率在2.80~3.37之间,说明该层已经发生了较强的土壤化作用,可以确定为古土壤。古土壤层土体样品与胶体样品的化学全量分析结果之间有... 首次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的硅铝率在2.80~3.37之间,说明该层已经发生了较强的土壤化作用,可以确定为古土壤。古土壤层土体样品与胶体样品的化学全量分析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只能用胶体样品来研究古土壤特征。在古土壤中,SiO2、Al2O3、MgO、TiO2、K2O相对积聚,而Fe2O3、CaO、MnO、Na2O、P2O5相对淋溶。在剖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古土壤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把地层界线划分得准确些 更好地为找矿服务
10
作者 胡世忠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4-15,共2页
地层划分对比准确与否,对恢复古地理、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地壳发展史的研究都非常重要,这是一项基础工作.许靖华教授在我国四川听取三叠纪钾盐研究情况时,曾有一段坦率的谈话:“
关键词 地层 界线 划分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铁元素的分离与铁帽金的迁移富集
11
作者 贺菊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6,共6页
在硫化矿床氧化成铁帽的过程中,亲铁元素发生明显分离。相对分离程度与表生金的迁移富集密切相关。据此建立了Fe/Mn、Fe/Ni、Co/Ni比值与矿石样品Au含量的相关数学模型,为利用地球化学特征勘查金矿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找矿信息。
关键词 亲铁元素 分离 铁帽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北部山区金的分布型式与区域背景特征
12
作者 王爱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所形成的化学元素的分布为正态分布的原理,利用直方图综合分解法对新疆阿尔泰北部山区金复合总体进行了总体分解。结果表明,该区金的分布型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至少由背景子总体、矿化子总体和成矿子总体构成... 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所形成的化学元素的分布为正态分布的原理,利用直方图综合分解法对新疆阿尔泰北部山区金复合总体进行了总体分解。结果表明,该区金的分布型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至少由背景子总体、矿化子总体和成矿子总体构成。该区金平均背景值为2.18×10 ̄(-9),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原生金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分布型式 区域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