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4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国外政治地理学边境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灿松 胡志丁 +1 位作者 葛岳静 别乾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462,共9页
如何在边境地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自由、快速的有效流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防止国际犯罪集团、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毒品和大量破坏性武器通过边境地区进入本国,以保证边境和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对... 如何在边境地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自由、快速的有效流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防止国际犯罪集团、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毒品和大量破坏性武器通过边境地区进入本国,以保证边境和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对边境安全研究的核心。当前围绕这一主题国外政治地理学对边境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边境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探讨、自由贸易与边境安全、恐怖主义与边境安全和先进技术应用与边境安全等4个方面。文章在梳理这4个专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今后边境安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基本问题:1)边境安全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一致性;2)高新技术在边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3)边境安全管理中的双边合作;4)边境安全预警体系构建。最后,提出了国外边境安全研究对中国边境安全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边境 边境安全 “9 11”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政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 被引量:41
2
作者 鲍捷 吴殿廷 +1 位作者 蔡安宁 胡志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共11页
对"十二五"规划海陆统筹战略从空间范围和目标范畴上界定了其内涵,从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态角度进行了初步述评,认为海陆统筹既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的需求,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了我国海陆统筹战略对... 对"十二五"规划海陆统筹战略从空间范围和目标范畴上界定了其内涵,从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态角度进行了初步述评,认为海陆统筹既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的需求,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了我国海陆统筹战略对策建议,认为海陆统筹的核心内容是海陆区域复杂系统的协调,其过程包括海陆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经济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社会子系统的统筹以及海陆之间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从空间层次和规模尺度转换的角度,构建了我国海陆统筹战略选择模式,旨在从地理学的视角搭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同时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海陆统筹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统筹 地理学 “十二五”规划 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 被引量:78
3
作者 唐顺英 周尚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59-1165,共7页
新文化地理学是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它与传统文化地理学有所不同,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关注电影、文学作品、绘画等文本所再现的地方性。近年在英美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研究了由文本再现出来的... 新文化地理学是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它与传统文化地理学有所不同,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关注电影、文学作品、绘画等文本所再现的地方性。近年在英美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研究了由文本再现出来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文化地理学最主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它是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结合的关键概念。梳理这些文章,旨在归纳出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结论如下:①文本可以通过再现3种内容来建构地方性:当地的景观、日常生活实践和业已消失的文化;②文本再现地方性的机制多来自人们的意识形态需要,"我"与"他者"的精神诉求不同,再现的地方性也不同;③文本的再现对地方性既会有强化作用,也会有削弱作用。归纳出这种三种结论后,尚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在地方性的形成中,文本的作用是否是或缺的。如果不是或缺的,而是必须的,那么文化地理学者则必须研究文本中再现的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文本再现 增强地方性 削弱地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尚意 朱华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55-59,共5页
为适应高校战略转型和人才培养体制变革,人文地理学的本科教学工作亟待系统性的改进与创新。本文提出了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创新体系,其基本架构包括主体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三个层次,主要创新层为功能要素层。本文以北京师范大... 为适应高校战略转型和人才培养体制变革,人文地理学的本科教学工作亟待系统性的改进与创新。本文提出了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创新体系,其基本架构包括主体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三个层次,主要创新层为功能要素层。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总结该学校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创新体系中五个创新点的分布,即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编排创新、教学课堂拓展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的综合创新、测评方法多元的创新。教室课堂以及由之拓展的虚拟课堂、野外课堂是重要的创新实施环节。本文以该校若干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证明,该体系适合地理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需要,并有一定的高校间教学互鉴作用。文章最后指出,教学创新体系是一项需要持续增加投入的系统工程,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和师生间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才能促进功能要素持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教学创新体系 功能要素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的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容全 邱维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2,共4页
现代地理学强调过程与演变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热衷于建立各种模型时,地理学的特点或性质却被忽视,这在国内尤其明显。认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对于学习地理学、发展地理学科和从事地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地理学的... 现代地理学强调过程与演变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热衷于建立各种模型时,地理学的特点或性质却被忽视,这在国内尤其明显。认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对于学习地理学、发展地理学科和从事地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地理学的特点可概括为4方面:即地理学是“研究行星地球表面的科学”、“研究关系的科学”、“强调位置的科学”和“考察分布的科学”。这4个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反映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的地理学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行星地球 关系 分布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尚意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6-7,共2页
《旅游地理学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ourism Geographies)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地理学对旅游地“地方性”的研究进展很快。近几十年地理学中的各种“转向”(例如“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导致学者们重新审视关于“... 《旅游地理学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ourism Geographies)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地理学对旅游地“地方性”的研究进展很快。近几十年地理学中的各种“转向”(例如“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导致学者们重新审视关于“地方”的各种讨论⑧,同时也唤起学者们思考——我们在旅游学研究中是否正确运用到地方理论,以之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如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家 人文主义 旅游地理学 “文化转向” “转向” 地方理论 旅游管理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 被引量:42
7
作者 梁进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5,共9页
已有的地理学原理可以概括成十四大要义。其中的"区位选择与放弃、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两条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热力差异是地表差... 已有的地理学原理可以概括成十四大要义。其中的"区位选择与放弃、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两条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关于人地关系的原理包括:"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空间临界点"是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性原理。"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是关涉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原理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维的自然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方修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9-674,共6页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开创了时间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地理学向环境演变研究拓展的过程。以现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建构为主体的古地理学,以时间坐标系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为主的环境演变研究,以从时间的维...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开创了时间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地理学向环境演变研究拓展的过程。以现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建构为主体的古地理学,以时间坐标系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为主的环境演变研究,以从时间的维度探索人地关系为主的人地系统演变研究,分别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和人地关系传统,构成了自然地理学时间维研究的3个基本方面。广义地理解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环境演变以及人地系统演变,它们可以看作是相通的,人地系统演变可以理解为包括了人类作为驱动力和承受者的环境演变,用人地关系来定义自然学地理方向的古地理学,则可以将其定义为关于人地(人类—环境)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古地理学 环境演变 时间维 人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静 杨文琴 王静爱 《地理教学》 2017年第6期6-11,共6页
科研训练是培养本科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国内外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现状,结合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提出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理念;以北京师范大学近10年已结项的132项地理学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分别从... 科研训练是培养本科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国内外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现状,结合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提出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理念;以北京师范大学近10年已结项的132项地理学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分别从专业角度和综合角度构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5种模式: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三实"模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研"模式、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双核多元"模式、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两面两点"模式、各专业通用的"多环节-多过程-多能力,逐层提升"综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 科研训练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转换——呼应保继刚教授的“树木与森林”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尚意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0期3-4,共2页
在参加会议成为日常的时下,我不太喜欢参加"大会"。这几年美国的AAG(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有几千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参会,大家貌似聚在一起,但是忙着在上百个小会场之间"跑会",根本没有深入的思想交流。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地理学研究 社会学视野 人类学 森林 树木 教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系本科生关于中国的心理地图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玲 段玉山 朱良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6期15-18,共4页
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心理地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手绘的中国地图简图,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关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境内河流的心理地图还处在浅层... 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心理地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手绘的中国地图简图,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关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境内河流的心理地图还处在浅层水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没有显著差异。大学地理学习动机和对待地理学系的态度这两个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地图产生了显著影响;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也是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地图 大学生 中国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旅游地理学》序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廷儒 《旅游学刊》 1988年第3期80-80,共1页
读了这部《现代旅游地理学》论著,在我是欣喜不已。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旅游地理学术研究水平的著作。全书有50万言,博采中外,论思纵横,逻辑严密,资料翔实,辩析入理,在我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堪称创举,不失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读了这部《现代旅游地理学》论著,在我是欣喜不已。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旅游地理学术研究水平的著作。全书有50万言,博采中外,论思纵横,逻辑严密,资料翔实,辩析入理,在我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堪称创举,不失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颇具特色、不同凡格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逻辑严密 教学 苏联 北京师范大学 旅游业 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地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探析
13
作者 张旭如 王民 《地理教学》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我监控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它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全新的理解。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人们仍然习惯于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去研究地理学习,很少有人从学习者认知的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地理学习 自我监控 中学生 能力培养 学习过程 地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学的特性与基本问题 被引量:51
14
作者 宋长青 张国友 +1 位作者 程昌秀 陈发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学科通常都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学科问题、独特的学科特征以及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地理学的属性,进而认识现代地理学的时代特征。①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向复杂的变化过程。在研究实践过程中,... 学科通常都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学科问题、独特的学科特征以及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地理学的属性,进而认识现代地理学的时代特征。①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向复杂的变化过程。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地理系统的复杂属性。②地理的要素、空间与时间相互融合构成了独特的学科问题体系,阐述了不同地理问题的本质区别,进而促进解决不同地理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体系建设。③"还原论"与"整体论"并举的地理学哲学思维方兴未艾。地理学强调的综合研究在当今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新兴学科和新兴技术的支撑下,出现了地理要素和地理系统并行研究的新格局。本文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出发,总结了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地理学驱动机制对地理规律的组合效应。理解地理学关键特征和时代价值,有助于探索地理学的社会发展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属性 地理学基本问题 格局-过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遥感指数协同推理的地表异常检测方法
15
作者 王立波 高智 王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9-1678,共10页
地表异常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领域颇具挑战的前沿问题。一方面,地表异常样本搜集困难,可训练样本稀缺。另一方面,地表异常场景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性高,分类混淆问题突出。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遥感指数协同推理的地表异常检测方法(Deep... 地表异常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领域颇具挑战的前沿问题。一方面,地表异常样本搜集困难,可训练样本稀缺。另一方面,地表异常场景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性高,分类混淆问题突出。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遥感指数协同推理的地表异常检测方法(DeepIndex)。DeepIndex在大规模预训练视觉语言模型基础上,设计轻量级自适应微调模块,实现少样本高效学习。同时,DeepIndex引入具有物理机理的遥感指数先验辅助模型推理,改善分类混淆问题。为了验证方法有效性,该文构建了一个多光谱地表异常检测数据集(MS-ESAD),包含2768张多光谱遥感图像,红、绿、蓝、红外等6个波段以及野火、绿潮、蓝藻3种地表异常类型。DeepIndex在MS-ESAD和NWPU45数据集上均表现优异,在少量样本训练(20%)条件下,分别取得92.36%和94.39%的分类精度。同时,消融实验表明,融合遥感指数协同推理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分类混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异常检测 深度学习 遥感指数 视觉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吴殿廷 刘超 +2 位作者 顾淑丹 张若 蔡春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75,共6页
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 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年以前评选出的800多位科学院院士和600多位工程院院士为考察对象,从二者的对比分析入手,努力寻找其中的差异性,探讨高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深层次规律。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有共同的规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培养高级科学人才主要靠重点综合大学和大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靠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级科学人才 高级科技人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岳耀杰 王静爱 +3 位作者 易湘生 史培军 邹学勇 张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开展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对促进中国北方沙区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风沙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区风沙灾害高危城市主要... 开展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对促进中国北方沙区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风沙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区风沙灾害高危城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和古尔班通特沙漠南缘、甘肃省以及宁—陕—蒙3省区接壤区。重度危险以上的城市共计35个,占参评城市的51%,其中,极度危险的城市有12个,由西向东依次为乌鲁木齐、和田、中卫、乌海、包头、榆林、通辽等。近邻沙源是城市风沙灾害的主要诱因,应该加以重点治理;经济发达城市应该重点保护。减轻土壤风蚀的城市周边沙化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方法与技术应是防治城市风沙灾害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沙区 城市风沙灾害 危险度评价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区域”通识课程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静爱 余瀚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共4页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建设为例,论述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网站开发与教学管理建设,并...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建设为例,论述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网站开发与教学管理建设,并对课程的发展作了规划与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通识课程 遥感图像 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科生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晶香 杨胜天 +1 位作者 黄大全 朗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319-1732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 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以及学分设置较为混乱等缺点,为此建议应努力规范区域地理课程群门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及重视乡土地理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区域地理 课程设置 地理野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RNet的遥感影像冬小麦语义分割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旭青 吴冬雪 +2 位作者 王玉博 陈文博 顾会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冬小麦在影像中呈现田块碎小且分布零散等空间特征,同时影像包含的复杂地物对冬小麦识别造成干扰,易出现识别精度低且边界分割模糊等问题。为及时准确获取大范围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该研究以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出一种CAHRNet... 冬小麦在影像中呈现田块碎小且分布零散等空间特征,同时影像包含的复杂地物对冬小麦识别造成干扰,易出现识别精度低且边界分割模糊等问题。为及时准确获取大范围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该研究以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出一种CAHRNet(change attention high-resolution Net)语义分割模型。采用HRNet(high-resolution Net)替换ResNet作为模型的主干网络,网络的并行交互方式易获取高分辨率的特征信息;联合OCR(object-contextual representations)模块聚合上下文信息,以增强像素点与目标对象区域的关联性;3)引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机制,使网络模型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位置信息,以保留分割区域的边缘细节,提高对分布零散、形状多变的冬小麦田块的特征提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制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上,CAHR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和像素准确率(pixel accuracy, PA)分别达到81.72%和97.08%,MIoU相较U-Net、DeepLabv3+分别提高了9.09、2.44个百分点;PA相较U-Net、DeepLabv3+分别提高6.80、1.59个百分点,说明CAHRNet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割识别精度,可为进一步准确获取冬小麦作物分布信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遥感影像 冬小麦 智能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