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振幅变化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敏
黄丹青
严佩文
-
机构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6-727,共1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07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课题(KLME1502)共同资助
-
文摘
围绕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的振幅异常,分析其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行星波振幅强、弱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副高和北大西洋副高的增强,并伴随着欧亚大陆的低压加深,即表现为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和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加强。在振幅强年,极端降水强度在我国北部明显加强,极端降水雨带异常偏北,而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则减弱,弱年则相反。伴随着增强的季风环流,在振幅强年水汽输送到达我国北部明显增强。同时,在大气低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流不稳定加剧;而在对流层中高层,我国北方地区斜压不稳定加剧,这都有利于振幅强年我国偏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偏强。
-
关键词
行星波振幅
极端降水
不稳定性
季风环流
-
Keywords
amplitude of stationary wave
precipitation extreme
atmospheric instability
monsooncirculations
-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静
安佑志
-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环境遥感与数据同化联合实验室
-
出处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95-100,共6页
-
基金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遥感的中国北部植被变化研究"(KLGIS2015A03)
-
文摘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贵州省
-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atial Distribu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uizhou
-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