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图库一体更新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校东 孟妮娜 +1 位作者 谢鹏 何列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地图与DLG数据的更新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研究DLG数据增量更新及地图与DLG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理信息图库一体更新方法,以地理实体为单位进行几何、属性和地图表达信息组织管理,获取DLG数据的增量信息并对增量信... 地图与DLG数据的更新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研究DLG数据增量更新及地图与DLG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理信息图库一体更新方法,以地理实体为单位进行几何、属性和地图表达信息组织管理,获取DLG数据的增量信息并对增量信息进行地图表达得到符号图形增量信息。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其具有易于计算机实现、效率高、可扩展性强、适于地图与DLG数据一体化更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库一体 增量更新 地理信息更新 地图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面阵航测相机实验室标定及系统几何校正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勇 胡海彦 江振治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实验室标定结果的多面阵复合航测相机几何畸变校正方法。利用由二维精密转台、平行光管和大面阵相机构成的实验室标定装置,沿方位向和俯仰向均匀测定复合焦平面上成像星点位置,然后根据复合大面阵航测相机畸变模型,由最... 介绍了一种基于实验室标定结果的多面阵复合航测相机几何畸变校正方法。利用由二维精密转台、平行光管和大面阵相机构成的实验室标定装置,沿方位向和俯仰向均匀测定复合焦平面上成像星点位置,然后根据复合大面阵航测相机畸变模型,由最小二乘回归算出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值,最后对复合面阵影像进行几何校正,生成无畸变等效大面阵影像,解决了复合大面阵航测相机室内精确标校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精度高,能够满足测绘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大面阵 航测相机 实验室标定 几何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缘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冯长强 刘宗毅 +2 位作者 曹一冰 杨学伟 张晓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2,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和基础应用平台,近年来在地缘研究领域受到较大关注并获得了初步应用。该文从地缘环境建模、地缘环境数据管理、地缘环境分析、地缘环境数据可视化的角度解析了GIS在地缘领域的应用模式,构...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和基础应用平台,近年来在地缘研究领域受到较大关注并获得了初步应用。该文从地缘环境建模、地缘环境数据管理、地缘环境分析、地缘环境数据可视化的角度解析了GIS在地缘领域的应用模式,构建了地缘领域GIS应用框架,分析了地缘领域GIS应用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GIS在地缘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以期GIS这门学科能够在地缘研究领域获得充分重视及广泛深入应用,不断提高地缘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今后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地缘领域GIS应用研究:1)加强地缘环境数据管理平台与机制建设;2)加强模糊定性因素量化研究;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研究;4)加强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可视化等方法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缘 数据管理 空间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地理空间情报流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晴晴 张慧 寇静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研究目的]地理空间情报质量及体系运行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建立合理的地理空间情报流程模型对有效开展研究及发挥其价值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PDCA循环的研究方法,建立以情报需求为中心的情报流程理论模型,将情报流程划... [研究目的]地理空间情报质量及体系运行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建立合理的地理空间情报流程模型对有效开展研究及发挥其价值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PDCA循环的研究方法,建立以情报需求为中心的情报流程理论模型,将情报流程划分为情报需求明确、情报计划、情报生产、情报检查和情报增值五个阶段,对地理空间情报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随着各阶段情报工作持续开展,新的经验和成果不断促进已有情报环节修正,各环节不停运转、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增强地理空间情报决策支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情报体系运行效率,实现地理空间情报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情报 PDCA循环 情报流程 情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定向参数精化的稀疏控制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试验分析
5
作者 张昊 熊新 王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数的InSAR区域网平差方法,系统分析控制点数量与空间分布对平差精度的影响。基于陕西渭南长条带状测区的双航带机载毫米波InSAR数据,采用三角形、四角形及距离向居中等布设策略开展控制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控制点沿距离向均匀布设为三角形时,平差解算稳定性最佳;在仅需3个控制点的条件下,该方案可满足地形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该方案可减少外业控制测量,为多云雨山区水利工程勘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定向参数 区域网平差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A的2024年新疆乌什M_(W)7.0地震地表形变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2
6
作者 柳姣姣 张永志 +1 位作者 郝小叶 吴文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基于覆盖震中的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D-InSAR技术解算新疆乌什M_(W)7.0地震地表同震形变场;利用四叉树方法对同震形变场进行降采样,以降采样后的数据为约束对断层几何和物理参数进行优化反演。结果表明,升轨和降轨最大隆升值分别为7... 基于覆盖震中的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D-InSAR技术解算新疆乌什M_(W)7.0地震地表同震形变场;利用四叉树方法对同震形变场进行降采样,以降采样后的数据为约束对断层几何和物理参数进行优化反演。结果表明,升轨和降轨最大隆升值分别为72 cm和39 cm;发震断层位于以逆冲为主兼少量左旋走滑的迈丹-沙依拉姆断裂,断层走向为230°,倾角为67°,滑动角约为45°,断层面上最大滑动量为3.53 m,地震矩为3.78×10^(19)Nm,对应矩震级为M_(W)7.02。库仑应力结果表明,托什干断裂、阔克沙勒断裂、大石峡断裂、库如克玉祖木断裂、库齐断裂北端等区域均处于应力加载区,未来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地震 InSAR同震形变场 断层滑动 库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及其在装备效能评估上应用
7
作者 李奎 张侹 +2 位作者 张晨阳 吴娟 廖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9,共8页
传统粗糙集理论在执行属性约简时并未充分考虑条件属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这限制了模型在揭示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间深层关联方面的潜力。提出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简要分析了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基本原理,引... 传统粗糙集理论在执行属性约简时并未充分考虑条件属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这限制了模型在揭示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间深层关联方面的潜力。提出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简要分析了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基本原理,引入一个基于改进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赋权策略,并应用于加权邻域粗糙集以增强属性间相关性的分析。构建了针对装备效能评估的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模型,给出了具体效能评估流程。通过对实例数据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属性约简效率和分类准确率上均优于传统方法,体现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邻域粗糙集 相互依赖性 属性约简 改进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多锚点弹性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
8
作者 罗豪龙 李建胜 +3 位作者 徐志涛 王力 张世田 李广云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5,共14页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为了降低系统的配置难度和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无需提前获取UWB锚点位置、具有普遍适用性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导航紧耦合方法。首先,基于即插即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UWB多锚点在线异步位置估计方法,以确保UWB锚点信息的及时利用。其次,采用弹性因子图优化框架建立视觉惯性UWB紧耦合的因子图模型,从而实现视觉/惯性/UWB多锚点的紧耦合导航。最后,利用开源VIRAL数据集和真实世界采集的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先进的VINS-MONO和VIR-SLAM开源算法,本文方法的定位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30.61%和23.19%。这表明所提出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多锚点 异常值检测 锚点位置估计 因子图优化 紧耦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定标算法
9
作者 黄志勇 李姗姗 +5 位作者 蔡林 李桢 黄令勇 肖云 李世忠 周泽兵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9-2091,共13页
为了满足GRACE型重力卫星加速度计的正常观测条件,加速度计检验质量中心距卫星质心的偏差不应超过100μm.然而,地面初始安装误差、卫星入轨后的应力释放和不对称的气瓶冷气消耗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卫星质心发生变化.故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并... 为了满足GRACE型重力卫星加速度计的正常观测条件,加速度计检验质量中心距卫星质心的偏差不应超过100μm.然而,地面初始安装误差、卫星入轨后的应力释放和不对称的气瓶冷气消耗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卫星质心发生变化.故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并利用质心调节器调节卫星质心是GRACE型重力卫星成功运行的保证.为此,本文以GRACE-FO为例,提出采用三种算法同时估计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偏差.首先,基于GRACE-FO卫星质心定标姿态机动期间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加速度计测量的线加速度观测值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序列.其次,根据卫星安置的气瓶存在冷气消耗不对称的情况,基于卡尔曼滤波估计卫星X方向质心偏差.最后,由于GRACE-FO卫星搭载了激光测距系统,能够在质心定标机动时观测到卫星姿态变化与质心和三面镜顶点偏差产生的TTL(Tilt-to-Length,角度-长度)耦合效应,可以间接解算Y/Z方向的质心偏差.基于以上三种算法估计的GRACE-FO卫星质心偏差序列实现了互相验证的效果,且与JPL、CSR的估计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采用的三种质心定标算法可应用于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偏差估计.同时发现卫星Y方向质心偏差存在与β角(太阳矢量和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关的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RACE-FO 重力卫星 定标 卫星质心 激光测距系统 Tilt-to-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杂环境下低成本GNSS接收机PPP自适应随机模型
10
作者 闫健文 蔡昌盛 +1 位作者 敖敏思 陈春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低成本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PPP)的自适应随机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单个历元所有GNS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权重比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升PPP性能。采用和芯星通UM982型号低成本GNSS接收机,在树荫、高... 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低成本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PPP)的自适应随机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单个历元所有GNS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权重比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升PPP性能。采用和芯星通UM982型号低成本GNSS接收机,在树荫、高楼和玻璃墙3种复杂环境下进行PPP实验。静态PPP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经验定权随机模型,自适应随机模型定位精度在3种复杂环境下分别提升24%、45%和50%,收敛时间分别缩短49%、27%和24%。动态PPP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随机模型定位精度在复杂环境下提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接收机 精密单点定位 自适应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靶技术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时延校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梁言 安宁 +4 位作者 韩兴伟 梁智鹏 管斌 张海涛 刘承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5,共9页
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作为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构建与维护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影响测距精度的关键因素,SLR系统时延的校准与测量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 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作为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构建与维护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影响测距精度的关键因素,SLR系统时延的校准与测量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SLR系统时延的根源及其影响机制,提出利用测地卫星LAGEOS-1作为空间靶标来获取SLR系统时延值,并基于长春站的SLR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近地靶标测量方法,采用空间靶标测量能够提供亚厘米级的SLR系统时延值,并将SLR测距数据精度提升13.5~100.7 mm,距离偏差减小了13.7~142.1 mm,为标定SLR系统时延提供一种独立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系统时延 系统误差 距离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端GNSS和音频信号的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模型构建与优化方法
12
作者 李昂 张学东 +2 位作者 马悦 杨振 李林阳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当前,基于机器学习和智能手机的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模型存在仅利用室外GNSS信号和感知精度差的问题。我国自主可控的音频定位技术的推广,为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提供了新的可用信号。本文优化选取手机端12个GNSS和音频信号的特征,... 当前,基于机器学习和智能手机的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模型存在仅利用室外GNSS信号和感知精度差的问题。我国自主可控的音频定位技术的推广,为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提供了新的可用信号。本文优化选取手机端12个GNSS和音频信号的特征,设计基于鲸鱼优化(WOA)和随机森林(RF)的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特征,音频信号特征和GNSS信号特征组合显著提高了场景感知的精度;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RF 5种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的效果最优,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F1均超过了96%,本文所提算法与传统RF算法的计算速度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室外导航场景感知 GNSS和音频信号 智能手机 随机森林 鲸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S精密产品的BDS-3轨道和钟差质量评估
13
作者 李慧达 王亚峰 +3 位作者 刘畅 王虎 何丽娜 文援兰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4,共13页
为了分析和验证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CASM)轨道和钟差产品的质量,利用4个常用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采用轨道互差、卫星激光测距(SLR)残差、钟差二次差、阿伦(Allan)方差、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SRE)、精密单点定位(PPP),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 为了分析和验证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CASM)轨道和钟差产品的质量,利用4个常用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采用轨道互差、卫星激光测距(SLR)残差、钟差二次差、阿伦(Allan)方差、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SRE)、精密单点定位(PPP),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的中圆轨道(MEO)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轨道和钟差进行多方面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CGS与各分析中心的MEO卫星轨道一致性优于6.5 cm,IGSO卫星轨道一致性优于2.5 dm;通过SLR残差分析,其轨道精度在厘米级;MEO卫星钟差精度在0.2~0.3 ns水平,IGSO卫星钟差精度优于0.9 ns;Allan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钟差短期稳定性介于10^(-12)~10^(-13) s之间;MEO卫星的SISRE优于0.1 m,IGSO卫星优于0.4 m;利用CGS产品进行PPP解算结果的三维均方根误差(3DRMSE)为厘米级。质量分析的结果表明,CGS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精密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精密产品一致性 精密单点定位(PPP) 阿伦方差 空间信号测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滤波的水下重力匹配导航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明达 杨元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14-1521,共8页
为缩小惯导初始指示航迹与真实航迹偏差,有效提高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精度,降低失误风险,本文将粒子滤波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分析了粒子滤波算法中不同蒙特卡罗采样样本量、不同重力异常观测误差、不同惯导指示航迹初始偏差对重力匹配... 为缩小惯导初始指示航迹与真实航迹偏差,有效提高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精度,降低失误风险,本文将粒子滤波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分析了粒子滤波算法中不同蒙特卡罗采样样本量、不同重力异常观测误差、不同惯导指示航迹初始偏差对重力匹配导航结果精度的影响。联合粒子群优化改进算法,削弱了初始配准误差对后续粒子滤波的影响。将初始航迹匹配误差作为平移参数,修正惯性导航整体航迹,提升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匹配导航精度。本文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联合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滤波 粒子滤波 粒子群优化算法 重力匹配导航 蒙特卡罗采样 贝叶斯估计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投票的纹理合成技术在遥感影像信息隐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昱 赵斐 +1 位作者 吕源 牛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4-136,173,共4页
信息隐藏是遥感影像信息交换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将基于张量(tensor)的影像纹理合成技术应用于遥感影像信息隐藏领域,首先应用影像分类方法将空洞附近的影像按照纹理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张量投票技术解决空洞部分影像与周围影像的... 信息隐藏是遥感影像信息交换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将基于张量(tensor)的影像纹理合成技术应用于遥感影像信息隐藏领域,首先应用影像分类方法将空洞附近的影像按照纹理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张量投票技术解决空洞部分影像与周围影像的连通问题;最后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纹理生成技术完成空洞部分的纹理的自动填充。试验表明,所述方法不仅达到了信息隐藏的目的,而且纹理过渡平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张量投票 纹理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点云测距影像的城市环境动态目标检测优化方法
16
作者 乌萌 熊超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针对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影像开展动态目标检测中存在的区域过度生长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环境动态目标检测优化方法。在二维测距影像中进行三维点云空间快速分割旋转,准确、高效地保证了不依赖目标模型情况下的目标正确区域生长;同时... 针对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影像开展动态目标检测中存在的区域过度生长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环境动态目标检测优化方法。在二维测距影像中进行三维点云空间快速分割旋转,准确、高效地保证了不依赖目标模型情况下的目标正确区域生长;同时针对场景流检测动态目标作了分类特性分析,通过目标聚类和目标区域生长解决了检测场景流后动态目标漏检测、超长目标误检测等问题,在显著提升检测查准率和查全率的同时,保证了较好的计算效率。相比直接在三维点云进行动态目标检测的算法,本文算法的帧平均计算时间是其1/11,计算查准率提升了12.67%,查全率提升了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 激光点云 测距影像 动态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坡面拟合的异源点云配准及三维地形精细重建
17
作者 唐一亮 杨耘 +3 位作者 万宇 徐永节 王锐 辜第桢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9-590,共12页
针对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无人机影像点云和三维激光点云密度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匀以及特征不明显等现象,提出了一种点云数据关键坡面特征增强的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与迭代最邻近点... 针对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无人机影像点云和三维激光点云密度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匀以及特征不明显等现象,提出了一种点云数据关键坡面特征增强的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与迭代最邻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组合配准算法。首先,分别对两源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基于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预处理后面特征弱的点云区域进行拟合,增强点云的面特征并构建多个关键坡面;进而,组合SAC-IA与ICP算法对两源点云进行配准,再进行冗余和重叠点消除处理,实现了两源点云的融合;最后,选取渐近加密不规则三角网滤波(Progressive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PTIN)算法对融合后的点云提取地面点,利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算法进行三维地形重建,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与传统的SAC-IA与ICP组合算法相比,本文算法配准后的点云数据精度(均方根误差值)降低了3.325 m;利用融合后点云数据重建的DEM点位精度(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表示)值分别降低了0.18 m和0.14 m。本文算法生成的DEM满足1:500比例尺国家规范要求,DEM更能反映地形细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抽样一致 坡面拟合 点云配准 数字高程模型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P-AR的低成本接收机宽巷FCB误差削弱方法
18
作者 陈斌 郑文科 +4 位作者 王利 舒宝 李新瑞 吴震宇 耿天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201,共12页
针对低成本接收机使用服务端提供的宽巷相位小数周偏差(FCB)改正产品会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宽巷FCB误差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AR)优化方法:利用历史数据计算各卫星对的宽巷FCB误差,并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宽巷FCB误... 针对低成本接收机使用服务端提供的宽巷相位小数周偏差(FCB)改正产品会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宽巷FCB误差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AR)优化方法:利用历史数据计算各卫星对的宽巷FCB误差,并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宽巷FCB误差的时间特性,筛选出宽巷FCB误差稳定的卫星对;然后,遍历所有筛选后的卫星对,计算当前卫星对历史数据宽巷FCB误差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该卫星对的宽巷改正值,进而建立宽巷FCB误差改正模型;最后,在后续的PPP-AR解算固定星间单差宽巷模糊度时,进行宽巷FCB误差改正。同时,考虑到滑坡监测站具有空间位置基本不懂的布设特性,可将其作为“自基准站”实现“一站一改正”,与提出的方法相契合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使用低成本滑坡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提出的方法,固定率可由48.1%提升至87.7%,首次固定时间可由60.5 min缩短至38 min,东、北、天3个方向的均方根误差可分别由1.21 cm、0.40 cm和0.81 cm提升至0.93 cm、0.30 cm和0.6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巷相位小数周偏差(FCB) 精密单点定位(PPP) 模糊度固定 低成本接收机 滑坡场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监督分类的GNSS多径误差识别方法
19
作者 卢少骥 舒宝 +4 位作者 王利 李新瑞 李东旭 许豪 吴震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了解决全球导卫星航系统(GNSS)应用于滑坡灾害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中,须识别并削弱多路径误差影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非监督分类识别方法:通过对筛选出的特征因子进行特征分解,在得到无关联的正交特征因子后进行聚类处理,... 为了解决全球导卫星航系统(GNSS)应用于滑坡灾害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中,须识别并削弱多路径误差影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非监督分类识别方法:通过对筛选出的特征因子进行特征分解,在得到无关联的正交特征因子后进行聚类处理,以降低特征空间维度数据的冗余性和相关性,进而有效识别并削弱GNSS多路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轮廓系数、聚类结果准确率等指标上均优于常规归一化处理方法;将识别出的受多路径影响较大的观测值剔除后,与原始和归一化处理方案相比,模糊度固定率和水平解定位精度可分别提高10.1%和21.4%,以及6.0%和8.3%。所提方法在多路径误差识别和定位精度提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路径误差 非监督分类 特征分解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11参数的GEO卫星轨道快速拟合和预报
20
作者 张政浩 黄勇 +1 位作者 杨鹏 贾小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8-493,共6页
对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发布的利用11参数计算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 GEO)的算法进行拓展应用,针对4颗GEO卫星开展轨道的快速拟合与预报工作。首先对11参数的反算求解进行算法说明,然后对GEO卫星的动力学外推轨道和... 对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发布的利用11参数计算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 GEO)的算法进行拓展应用,针对4颗GEO卫星开展轨道的快速拟合与预报工作。首先对11参数的反算求解进行算法说明,然后对GEO卫星的动力学外推轨道和导航卫星的漏信号数据进行仿真,最后对不同拟合时长和预报时长的轨道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拟合6 h数据时,计算时长小于0.9 s,拟合轨道精度优于100 m;利用不同拟合数据时长的反算参数进行轨道预报时,随着拟合时间的增加,预报轨道精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拟合时长为2 d时,整体预报的轨道精度最高,预报1 d的轨道精度优于1 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拟合 轨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