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8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厂废碱液污染土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琦 施斌 王友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18,共3页
分析了我国造纸厂废碱液的组成成分,受污染土的环境岩土工程特性和污染机理,介绍了污染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内容、评价以及一些主要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造纸厂 废碱液 污染土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岩土工程及其环境地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国煜 李晓昭 +1 位作者 闫长虹 储同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它主要覆盖了环境工程、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从地学角度对环境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特色、初步分类和内涵系统作了探讨。对作为环境岩土工程主体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两...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它主要覆盖了环境工程、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从地学角度对环境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特色、初步分类和内涵系统作了探讨。对作为环境岩土工程主体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两类环境问题和两类悬河的概念、研究技术途径和方法 ,以及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环境地学 城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陡山沱期古地理环境及“雪球地球”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知明 杨振宇 +4 位作者 裴军令 Jean BESSE Melina MACOUIN Stuart GILDER Magali ADER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8-731,共4页
华南地块陡山沱组的古地磁和C同位素研究揭示了其形成于赤道附近的古地理环境。对冰期后的盖帽白云岩的C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从-5‰开始有缓慢升高的趋势,与世界上Marinoan冰期其他剖面的C同位素变化相一致。陡山沱期大气中CO2含量的... 华南地块陡山沱组的古地磁和C同位素研究揭示了其形成于赤道附近的古地理环境。对冰期后的盖帽白云岩的C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从-5‰开始有缓慢升高的趋势,与世界上Marinoan冰期其他剖面的C同位素变化相一致。陡山沱期大气中CO2含量的升高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及火山活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陡山沱期 古地理环境 雪球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西三合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俞缙 李普涛 于航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采用发射光谱法(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广西省靖西县三合铝土矿区7个典型堆积铝土矿石样品中的硼(B)、镓(Ga)、铍(Ga)、锶(Sr)、钡(Ba)、钍(Th)及铀(U)等7个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 采用发射光谱法(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广西省靖西县三合铝土矿区7个典型堆积铝土矿石样品中的硼(B)、镓(Ga)、铍(Ga)、锶(Sr)、钡(Ba)、钍(Th)及铀(U)等7个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试分析和相关比值计算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此探讨该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与成矿环境.研究认为,本区铝土矿的微量元素地化特征表明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并显示出了明显的淡水沉积物特征,沉积环境陆相特征明显,局部存在残积作用,沉积后受到明显的海水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石灰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蔡奕 施斌 +2 位作者 高玮 陈峰军 唐朝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3-1287,共5页
为了解决石灰改良引发的填筑土脆性破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分散的聚丙烯纤维丝掺入到石灰土中的设想,并对不同纤维和石灰掺量的6组土样分别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剪切试验、膨胀率试验和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不仅提高了... 为了解决石灰改良引发的填筑土脆性破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分散的聚丙烯纤维丝掺入到石灰土中的设想,并对不同纤维和石灰掺量的6组土样分别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剪切试验、膨胀率试验和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不仅提高了石灰土的强度,而且还增强了石灰土的塑性,使其破坏形式从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此外,在胀缩性方面,纤维的掺入减小了石灰土的膨胀性,但增加了收缩性。研究表明,纤维的强抗拉性是导致石灰土工程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因此,纤维和石灰的混合掺入可以为填筑土工程性质的改良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石灰 强度 胀缩性 破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光纤温度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崔何亮 施斌 +2 位作者 徐洪钟 张丹 丁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布里渊光频移量不仅与光纤的应变状态相关,还与光纤的温度存在相应的线性关系,因此BOTDR可以用作分布式的温度监测。本文对基于BOTDR的分布式温度监测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布里渊光频移量不仅与光纤的应变状态相关,还与光纤的温度存在相应的线性关系,因此BOTDR可以用作分布式的温度监测。本文对基于BOTDR的分布式温度监测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实验研究,研究选用的是美国康宁公司900μm单模紧套光纤,实验标定布里渊光频移量对温度的敏感度为1.43 MHz/℃。通过室内外实验以及在实际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验证了BOTDR的温度测量精度达2℃,因此将该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温度监测是可行的,长期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DR 光纤传感 分布式温度监测 土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青顶和大尹格庄金矿床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凌洪飞 胡受奚 +2 位作者 孙景贵 倪培 沈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和金青顶金矿床的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等特征。结果表明郭家店花岗岩和金青顶花岗岩Nb、Ta、P、Ti相对亏损 ,εNd(t)值为 - 11.9~ - 14.5 ,为前寒武纪地壳岩石熔融的产物。大尹格庄... 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和金青顶金矿床的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等特征。结果表明郭家店花岗岩和金青顶花岗岩Nb、Ta、P、Ti相对亏损 ,εNd(t)值为 - 11.9~ - 14.5 ,为前寒武纪地壳岩石熔融的产物。大尹格庄围岩蚀变较强 ,主要为沿断裂带发育的绢英岩化及深部的钾长石化 ,金青顶蚀变较弱。在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蚀变过程中 ,两矿床Na2 O和REE降低 ,Au、Ag升高 ,金青顶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热液带入的组分均为Au、Ag、As、Co、Cu、K2 O等 ,在大尹格庄带入组分还包括Pb、Zn、Fe、SiO2 。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均使两矿区K2 O显著升高 ,Au和Ag略有升高 ,其余组分降低 ,尤其轻稀土降低显著。引起大尹格庄矿床围岩发生绢英岩化和似伟晶状钾长石化的初始流体δ18O值下限分别为 3.3‰和 4.4‰ ,以岩浆热液占主导 ;引起金青顶矿床围岩发生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的初始流体的δ18O值下限分别为 2 .1‰和 1.2‰ ,也以岩浆热液为主 ,但不排除有大气降水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氧同位素 围岩蚀变 金矿床 花岗质围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熊孝波 施斌 张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45-350,共6页
介绍了国外在垃圾填埋场衬垫层、覆盖系统 (帽子 )。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衬垫层 覆盖系统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0铀矿田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繁荣 沈渭洲 +1 位作者 王德滋 刘昌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9-77,共9页
1220铀矿田分布于中生代后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带中1220破火山口周围。成矿过程中有三期热液活动和两期矿化作用。第一期是碱交代型矿他,第二期是萤石-水云母型矿化。将沥青铀矿的^(238)U/^(204)Pb—^(206)Pb/^(204)Pb等时年龄作为成矿年... 1220铀矿田分布于中生代后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带中1220破火山口周围。成矿过程中有三期热液活动和两期矿化作用。第一期是碱交代型矿他,第二期是萤石-水云母型矿化。将沥青铀矿的^(238)U/^(204)Pb—^(206)Pb/^(204)Pb等时年龄作为成矿年龄,它略低于火山活动年龄。通过氧、碳、硫、铅和锶同位素研究,对成矿溶液来源及演化、成矿过程和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成矿溶液由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组成,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田 同位素 地球化学 矿床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隋海波 施斌 +3 位作者 张丹 魏广庆 朴春德 王宝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分布式、长距离、实时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可满足基坑工程安全监测和基坑失稳早期预警的要求。本文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套基于BOTDR的新型基坑工程分布式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工程应用中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法、光纤保护和温度补偿技术等。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基坑工程分布式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基坑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用于基坑工程稳定性的监测和失稳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体系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 变形监测 分布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 被引量:158
11
作者 张旗 潘国强 +2 位作者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83-2698,共16页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许多人认为,利用地球化学标志可以判别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勿庸置疑,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方法是仿效玄武岩提出来的。因此,本文从回顾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开始,详细剖析了Pe...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许多人认为,利用地球化学标志可以判别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勿庸置疑,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方法是仿效玄武岩提出来的。因此,本文从回顾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开始,详细剖析了Pearce et al(1984b)和Barbalin(1999)关于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花岗岩地球化学性质主要反映的是花岗岩源区的性质和构造环境,而非花岗岩形成时的构造环境。本文按照全球花岗岩的分布将花岗岩分为产于大洋及其边缘(海岸)的、产于板块边缘和陆内与碰撞有关的和产于陆块内部的三类花岗岩。(1)产于大洋及其边缘(海岸)的花岗岩源于洋壳类型的玄武岩(MORB、IAT、OIB等),花岗岩具明显的地幔印记ε_(Nd)(t)同位素比值高,Sr同位素比值低),大体可以用现有的判别图判别其形成的构造环境。(2)与碰撞作用有关的花岗岩大多分布在陆块边缘,同碰撞和后碰撞指的是构造(变形)事件,与板块构造环境(洋脊、岛弧、洋岛、裂谷等)在概念上是不同的。区分同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不能单靠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标志,也不能单靠花岗岩构造判别图,而应当从岩石组合和岩石性质两方面入手:碰撞有利于形成埃达克岩和(具低Sr低Yb特征的)淡色花岗岩;碰撞后的伸展背景有利于形成非常低Sr高Yb的A型花岗岩。(3)产于陆块内部的花岗岩其形成主要与地幔来源的热有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源岩及形成时的深度,与地表浅层构造作用和事件无关。研究表明,地球上只有大约10%的花岗岩可以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20%左右的花岗岩需要研究它们与构造事件的关系(同碰撞或后碰撞),而约70%的产于陆壳上的花岗岩,既无从考虑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也无需研究其与构造事件的关系。因此,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不具有普遍的意义。文中指出,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方法既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和概念上的混淆,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难,需要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玄武岩 构造环境 同碰撞 碰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工程粘性土胀缩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瑾 施斌 +1 位作者 黄河 姜洪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820-825,共6页
针对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TW型土壤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土颗粒粒径的大小、稳定剂的掺量对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平均粒径为0.75mm时,改良土和素土... 针对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TW型土壤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土颗粒粒径的大小、稳定剂的掺量对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平均粒径为0.75mm时,改良土和素土的无荷膨胀率均达到最低值;改良土的胀缩性随着稳定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稳定剂 粘性土 胀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台糜棱岩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鹤年 张景荣 +3 位作者 戴爱华 凌井生 陈础庭 季明钧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1-71,共11页
产于麋棱岩带的河台金矿是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主要控矿因素有:①矿源层(含金建造)——提供金的来源;②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岩浆热液作用——促使金发生活化转移;③韧性剪切带——提供了导矿通道及容矿空间。矿床形... 产于麋棱岩带的河台金矿是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主要控矿因素有:①矿源层(含金建造)——提供金的来源;②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岩浆热液作用——促使金发生活化转移;③韧性剪切带——提供了导矿通道及容矿空间。矿床形成于中温(250℃)、中深(573.5×10~5Pa)的条件。成矿流体富含HCO_3-及CO_2,并具Na^+>K^+>ca^(2+),HCO_2^->C1^->F^->ΣS,CO_2>CH_4的特点。介质从早到晚由中性到弱碱性,氧逸度f_(o2)为10^(-37)-10^(-39)。矿床是多阶段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变质热液起着主导作用,海西—印支期断裂重熔岩浆热液活动使金局部富集。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河台金矿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带 蚀变岩型 金矿 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悬河稳定性环境地学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罗国煜 储同庆 +3 位作者 阎长虹 刘怀璞 温彦 张连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1-448,共8页
本文从地壳、地基和堤坝三系统对黄河下游悬河做了初步工程地质研究,对悬河的地质背景,河道稳定性的地学控制因素和地质工程治理对策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明确以稳定现有河道(延寿)为目标,采用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大系统环境治理方... 本文从地壳、地基和堤坝三系统对黄河下游悬河做了初步工程地质研究,对悬河的地质背景,河道稳定性的地学控制因素和地质工程治理对策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明确以稳定现有河道(延寿)为目标,采用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大系统环境治理方法,是消除悬河威胁解决中国这一重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工程地质 堤坝 黄河 稳定性 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陆边缘渣滓溪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何江 马东升 刘英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52,共12页
本文通过控矿地层和矿床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后指出,湘西元古界板溪群发育的Sb、Au矿化与控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高离散性、多峰态分布特征相协调。由沃溪Au-Sb-W矿化到渣滓溪Sb矿化,其矿化流体的∑S浓度显著降低,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升高... 本文通过控矿地层和矿床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后指出,湘西元古界板溪群发育的Sb、Au矿化与控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高离散性、多峰态分布特征相协调。由沃溪Au-Sb-W矿化到渣滓溪Sb矿化,其矿化流体的∑S浓度显著降低,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升高。成矿流体的∑S浓度及成矿温度是控制渣滓溪Sb矿化及湘西Sb、Au矿化分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带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冻土工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吴青柏 刘永智 +2 位作者 施斌 张建明 童长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冻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 90年代开展的冻土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冻土工程地质、路基下冻土温度场、冻土环境的影响、冻土工程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5个侧面 ,来反映近年来在青藏公路... 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冻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 90年代开展的冻土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冻土工程地质、路基下冻土温度场、冻土环境的影响、冻土工程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5个侧面 ,来反映近年来在青藏公路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公路 冻土研究 多年冻土 温度场 工程地质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被引量:25
17
作者 许崧 阎长虹 孙亚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近年来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 ,交通与住房拥挤状况日趋突出 ,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 ,道路交通隧道、地铁工程、地下商城等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在逐年增多。由于城市工程环境特殊性和地下工程的特点 ,在其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基坑失稳 (... 近年来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 ,交通与住房拥挤状况日趋突出 ,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 ,道路交通隧道、地铁工程、地下商城等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在逐年增多。由于城市工程环境特殊性和地下工程的特点 ,在其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基坑失稳 (明挖 )、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洞室失稳、巷道突水等多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地下工程建设和周围建筑物环境安全 ,而且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一问题已引起岩土工程领域很许多专家的关注 ,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南京市区地下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探讨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特点和形成机理 ,并提出解决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工程 环境岩土工程 基坑失稳 地面沉降 岩溶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对策(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施斌 蔡雨亭 +1 位作者 王光亚 张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1-97,共7页
东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城市垃圾堆放和处理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的4个阶段;对比了城市垃圾卫生... 东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城市垃圾堆放和处理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的4个阶段;对比了城市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方法的费用;提供了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垃圾的组成、增长和处理的相关数据;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地貌特征、地质环境和地质结构,对我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了分类,即丘陵型、平原型、滨海或河滨型和矿山型4类,并对这4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今后的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卫生填埋场 环境岩土工程 中国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被引量:25
19
作者 罗国煜 李晓昭 +1 位作者 张春华 SalahBishir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梁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梁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南京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地质环境 岩土工程环境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乳山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翟建平 胡凯 陆建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141-149,共9页
乳山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的昆嵛山花岗岩体内,是胶东近年来探明的一个重要石英脉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液相中的阳离子贫Na+、K+,富Ca2+、M... 乳山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的昆嵛山花岗岩体内,是胶东近年来探明的一个重要石英脉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液相中的阳离子贫Na+、K+,富Ca2+、Mg2+,而且Na+/K+>1、(Ca2++Mg2+)>(Na++K+);成矿流体的盐度(NaCl当量)约为5%-9%,主要成矿期的温度为220-280℃,矿后期则为130-200℃。昆嵛山岩体和乳山金矿床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34.3-124.5Ma和80±Ma,矿岩时差大(45-55Ma),氢、氧同位素研究证实,金矿床成矿热液中的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在不同的w/R值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乳山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成分特征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