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结构的地面核磁共振数据噪声压制技术
1
作者 张洋 王美婷 尚新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没,很难获取有效的SNMR信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结构的SNMR数据噪声压制技术,采用两个接收线圈等距设置在发射线圈上下位置。这种分布可以实时抵消大部分环境噪声以及消除收发线圈耦合影响。理论建模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能够有效压制噪声,并可靠获取到早期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噪声压制 FID信号 消除收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提取变换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
2
作者 陈亮 张田玉 +2 位作者 王言章 周海根 蒋川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4,共8页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算子使电磁数据时频谱能量更为集中;采用贪心算法提取脊线,得到时频图的高能量带;通过自回归模型自适应地补充了脊线中的0值,解决了由窗函数引起的端点效应问题。根据脊线位置的时频图复数值,得到各频率分量幅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基于SET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5%;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提取效果良好。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霍拉山隧道工程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中,成功提取了多频电磁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与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非平稳信号幅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幅度提取结果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 时频分析 非平稳信号 参数估计 同步提取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R-2宽频带地震记录仪的研制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祖斌 滕吉文 +1 位作者 林君 张林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75-1481,共7页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数字地震记录仪,系统采用双CPU结构、GPS授时同步与高精度恒温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新型24位A/D、完全超大容量电子固态存储以及内建自测试(BIST)等新技术,非常适合于天然地震的野外流动观测,也可应用在...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数字地震记录仪,系统采用双CPU结构、GPS授时同步与高精度恒温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新型24位A/D、完全超大容量电子固态存储以及内建自测试(BIST)等新技术,非常适合于天然地震的野外流动观测,也可应用在人工源反射、折射地震勘探等其他领域,是一种数据可靠、使用方便、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仪 天然地震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地面磁共振信号提取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琦 田宝凤 +1 位作者 张健 蒋川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46-3456,共11页
在多孔隙含水层中地面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信号呈现多弛豫衰减特性,常规盲源分离方法和单指数拟合方法引起信号严重失真和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随机噪声背景下多弛豫SNMR信号的提取方法... 在多孔隙含水层中地面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信号呈现多弛豫衰减特性,常规盲源分离方法和单指数拟合方法引起信号严重失真和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随机噪声背景下多弛豫SNMR信号的提取方法.根据SNMR信号的衰减特征,设计了精确刻画SNMR信号且与随机噪声不相关的离散衰减余弦冗余字典.其次,针对多弛豫SNMR信号稀疏度未知的问题,通过设置合理的残差比阈值控制迭代次数,改进了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gOMP)算法,使得该方法应用于SNMR信号的提取时,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普适性.再次,鉴于SNMR测量数据为多次独立重复采集的结果,提出了基于数据流的SNMR信号提取策略,在提高算法鲁棒性的同时,保证了信号提取结果的唯一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证明了基于gOMP算法的稀疏表示方法可以显著地提升多弛豫SNMR信号的提取质量,降低随机噪声对含水层反演结果的影响,提高SNMR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稀疏表示 广义正交匹配追踪 冗余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共生深部驱动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江涛 牛璞 +4 位作者 刘立家 吴懿豪 辛中华 李卓阳 贾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0-1968,共19页
地球内部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不仅控制了全球地质格局的形成演化,也控制着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地震活动的发生。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讨论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的共生深部驱动机制。首先,总结了全球高温地热带及大型/超大型地震... 地球内部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不仅控制了全球地质格局的形成演化,也控制着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地震活动的发生。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讨论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的共生深部驱动机制。首先,总结了全球高温地热带及大型/超大型地震带的形成背景,大多数高温地热与大型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重合性,形成于活跃的板块边缘,而板内常形成中—低温地热且周缘伴随地震活动;其次,总结了地热资源及地震活动共生的深部驱动要素,发现流体及断裂构造在热能和地震的释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深部主要的控制要素;再次,总结了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成果,表明大地电磁等方法可揭示地热与地震形成的同源关系与因果关系,地热与地震源于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最后,对地热资源与地震活动的共生深部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震活动 共生机制 深部控热要素 深部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方向波束定向的地震记录信噪比改善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贾海青 姜弢 +1 位作者 徐学纯 林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时,该方法未能实现全方向波束加强,波束定向结果的整体信噪比仍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方向波束定向方法(Omnidirectional Beam-forming,OB),该方法基于波场叠加原理,通过不同方向有效波场的叠加,实现地震记录全方向有效信号的增强。其具体实现包括5个步骤:单炮记录的复制、角度域划分、延时参数计算及波束定向、有效波场的提取和有效波场的合并。利用数值模拟的含随机噪声单炮记录,验证了OB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将OB方法应用于某地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使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得到明显压制,信噪比提高了6.7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向波束定向 单炮记录 信噪比 随机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电磁式可控震源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超 姜弢 +4 位作者 徐学纯 林君 贾海青 马瑞琪 陈振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因,并提出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Correlation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Excitation Signal,CDRSBRES).首先,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点,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分离、提取直达波.然后,利用直达波重构震源激发信号并作为参考信号对地震数据进行相关检测.最后,应用谱白化技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重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9869,达到高度线性相关,CDRSBRES方法检测的地震记录在子波到时和波形特征上均与模型相符.随后,在某金属矿区开展了可控震源对比实验.与液压式可控震源MiniVib T15000检测结果相比,电磁式可控震源PHVS 500的检测结果中:基于震源控制信号的检测结果存在子波到时误差约0.012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11.16m;基于基板附近信号的检测结果部分区域出现虚假多次波,信噪比降低;而CDRSBRES方法的检测结果子波到时误差约0.001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0.93m,波形特征一致,相同区域无虚假多次波.综上,本方法适用于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检测,尤其对于地下结构复杂区域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可控震源 相关检测 参考信号 激发信号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相关加权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贾海青 姜弢 +2 位作者 林君 徐学纯 葛利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7,共12页
定向地震波束能够加强主波束方向信号,但同时在主波束方向外产生畸变信号,导致多波束定向地震记录的信噪比降低。为此,依据地震波束定向记录中主波束方向内外的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局部相关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局部相关加权的时域地震波... 定向地震波束能够加强主波束方向信号,但同时在主波束方向外产生畸变信号,导致多波束定向地震记录的信噪比降低。为此,依据地震波束定向记录中主波束方向内外的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局部相关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局部相关加权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提取中心地震记录与延时后的地震记录或波束定向结果之间的局部最大相关系数谱,然后利用多种滤波方法和编码技术提高局部相关系数谱对有效信号的表征能力,最终实现对主波束信号的有效提取以及畸变信号的消除。理论模型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波束定向前、后进行局部相关加权都能够准确提取主波束方向信号,消除畸变信号对有效信号的影响,改善地震记录和地震剖面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局部相关 相关加权 信噪比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衰减因子粒子群的最优潮流计算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淑琴 吴晨悦 +3 位作者 颜文丽 李铭男 刘育杰 杨博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3-52,共10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自身存在的易早熟收敛和在问题复杂时无法寻找到最优解等缺陷,分析了其位置和速度状态转移公式中各项的含义及各项绝对值在搜索过程中的增减变化趋势和特点,并据此改进标准粒子群算法中的转移公式和初始化过程。与已...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自身存在的易早熟收敛和在问题复杂时无法寻找到最优解等缺陷,分析了其位置和速度状态转移公式中各项的含义及各项绝对值在搜索过程中的增减变化趋势和特点,并据此改进标准粒子群算法中的转移公式和初始化过程。与已有活跃目标点改进方法对比的同时,提出了基于随机衰减因子粒子群算法。分析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中的方法,包括N−1粒子维度设定方式以及将适应度函数与惩罚函数结合的思想,用以控制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越限情况,得到较为完整的计算流程和优化模型。使用IEEE-7节点、某实际37节点、IEEE-118节点的三个网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随机衰减因子 粒子维度 惩罚函数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随机源时间域航空电磁响应系统辨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凯光 景春阳 +2 位作者 范天姣 杨洋 彭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1-1889,共9页
在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中,采用高频伪随机序列作为激励源是实现浅层高分辨地质探测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大地脉冲响应的辨识精度,在基本相关辨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循环相关计算的高精度辨识方法,通过消除旁瓣效应影... 在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中,采用高频伪随机序列作为激励源是实现浅层高分辨地质探测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大地脉冲响应的辨识精度,在基本相关辨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循环相关计算的高精度辨识方法,通过消除旁瓣效应影响和在时间域下求解维纳-霍夫方程获取大地脉冲响应。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辨识大地响应相对误差均方根为2.2×10^(-7),早期大地响应辨识误差小于10^(-10)。该高精度辨识方法具有较好的噪声压制能力,在观测时间较短时,单周期辨识提升的信噪比为8.7 dB,优于同等条件下线性叠加降噪方法提升的信噪比6.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 伪随机序列 M序列 相关计算 高精度辨识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角度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弢 邹艳艳 +1 位作者 岳永高 徐学纯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675,683,共10页
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在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记录时,因叠加记录数量过大,导致有效波束宽度不能覆盖全部接收排列,波束宽度外的信号产生畸变。而且,当地震记录中相干噪声和随机噪声很强时,该方法压制噪声不均匀,降噪效果不佳... 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在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记录时,因叠加记录数量过大,导致有效波束宽度不能覆盖全部接收排列,波束宽度外的信号产生畸变。而且,当地震记录中相干噪声和随机噪声很强时,该方法压制噪声不均匀,降噪效果不佳。为此,针对相干噪声和随机噪声强、目标信号弱的地震记录,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角度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根据地震记录中噪声与信号之间的相干性差异,利用角度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增强整个反射信号的能量和相干性,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压制相干噪声和随机噪声,从降噪和增强有效信号的双重处理上,较大程度地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仿真实验和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增强有效信号,还能进一步压制记录中相干噪声和随机噪声,明显提高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划分 波束形成 奇异值分解 去噪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发信号估计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杨志超 姜弢 +2 位作者 林君 贾海青 马瑞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194,共4页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中,常规方法采用基板附近信号估计激发信号。研究发现,复杂地质条件下,该方法估计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征,通过匹配滤波技术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提取直达波来估计震源激...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中,常规方法采用基板附近信号估计激发信号。研究发现,复杂地质条件下,该方法估计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征,通过匹配滤波技术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提取直达波来估计震源激发信号的新方法。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方法估计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相关系数为0.957 4,达到高度线性相关,说明方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的高精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 激发信号 估计 直达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地面核磁共振信号包络提取方法
13
作者 田宝凤 孙士聪 +1 位作者 刘隆昌 蒋川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6-774,共9页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由于其直接、定量、高效探测等优势在水文环境调查、预警灾害水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纳伏级别的SNMR信号往往淹没在复杂的环境噪声中难以分离,导致反演出...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由于其直接、定量、高效探测等优势在水文环境调查、预警灾害水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纳伏级别的SNMR信号往往淹没在复杂的环境噪声中难以分离,导致反演出的结果准确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的SNMR信号包络提取方法.首先,对含噪SNMR信号的实部包络与虚部包络从高频到低频依次进行分解;进而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干扰,提取所需的信号成分;最后合成有效的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获得目标SNMR信号包络.结果表明:LMD算法提取SNMR信号包络获得初始振幅的拟合误差在±4.17%之内,平均横向弛豫时间拟合误差在±5.63%以内,信噪比提高了30.3~37.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包络提取 局部均值分解 信噪比 拟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下水磁共振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邦 蒋川东 +3 位作者 王远 田宝凤 段清明 尚新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5-784,共10页
磁共振探测(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定量、准确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等领域.MRS信号的质量对于磁共振数据的解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强环境干扰情况下MRS信号的随机... 磁共振探测(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定量、准确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等领域.MRS信号的质量对于磁共振数据的解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强环境干扰情况下MRS信号的随机噪声压制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框架,采用监督学习的训练方式,得到含噪信号的时频谱与原始无噪声信号的时频谱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而实现磁共振信号噪声的压制.仿真结果表明,CNN方法对含噪MRS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可达15dB以上.并对比分析了CNN方法与时频峰值滤波(time-frequency peak filtering,TFPF)方法的噪声压制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使用该方法对野外实测数据的噪声压制,进一步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磁共振探测 卷积神经网络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探地雷达多极化数据融合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薛策文 冯晅 +3 位作者 李晓天 梁文婧 周皓秋 王颖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对于相同地下目标体,相比大部分传统单极化探地雷达,全极化探地雷达(FP-GPR)可以测得更全面的极化数据,称为VV,HH,VH。为了对地下目标体进行更全面精细的成像和识别,数据融合技术被应用于FP-GPR将3种不同极化模式的极化信息结合起来。然... 对于相同地下目标体,相比大部分传统单极化探地雷达,全极化探地雷达(FP-GPR)可以测得更全面的极化数据,称为VV,HH,VH。为了对地下目标体进行更全面精细的成像和识别,数据融合技术被应用于FP-GPR将3种不同极化模式的极化信息结合起来。然而,目前全极化探地雷达数据融合常用的加权平均融合方法,它会掩盖全极化的优点,同时也无法同时适应不同的散射机制。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拉普拉斯金字塔(LP)以及多尺度小波变换(WT)的3种FP-GPR数据融合方法。为了检验几种数据融合方法的可靠性,该文在实验室分别测量了代表3种不同基本散射机制目标体的FP-GPR数据进行分析,引入瞬时振幅为主、梯度为辅的方法将加权平均融合方法与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所应用的3种数据融合方法效果均优于加权平均融合,并且3种方法可以分别适应不同散射机制的目标体,主成分分析融合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未知散射机制目标体。最后,将主成分分析融合应用于实际冰裂缝数据成像,得到很好的融合效果,且优于加权平均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探地雷达 数据融合 主成分分析 拉普拉斯金字塔 小波变换 目标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A的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及其在路面塌陷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晓天 冯晅 +3 位作者 薛策文 梁文婧 周皓秋 王颖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浅层无损探测技术,是进行路面塌陷勘探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商业单极化探地雷达相比,全极化探地雷达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极化信息,这些极化信息可以对地下异常体进行更加准确的探测。文中利用Vivaldi天线阵列(VAA)搭建了...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浅层无损探测技术,是进行路面塌陷勘探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商业单极化探地雷达相比,全极化探地雷达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极化信息,这些极化信息可以对地下异常体进行更加准确的探测。文中利用Vivaldi天线阵列(VAA)搭建了一套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应于该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在实验室中进行了金属二面角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可以有效探测地下目标体。然后,将该系统应用于路面塌陷后的修补路面的检测,并对获取的全极化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塌陷后的修补路面。与传统单极化探地雷达相比,该系统可以获取更丰富的路面塌陷信息,为更加准确地评估路面塌陷风险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系统 Vivaldi天线阵列 路面塌陷 全极化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分析的探地雷达阻抗介电常数反演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天琪 李静 +2 位作者 白利舸 李晶 李飞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1-570,共10页
阻抗反演是利用波阻抗与介电常数关系开展地下介质参数估计的重要技术,在探地雷达以及叠后地震资料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规阻抗反演需要钻孔或测井曲线作为约束项,约束项信息直接影响阻抗反演的估计精度。在缺少钻孔数据的实际应用... 阻抗反演是利用波阻抗与介电常数关系开展地下介质参数估计的重要技术,在探地雷达以及叠后地震资料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规阻抗反演需要钻孔或测井曲线作为约束项,约束项信息直接影响阻抗反演的估计精度。在缺少钻孔数据的实际应用中,如何开展探地雷达阻抗反演是该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速度分析的探地雷达阻抗反演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多偏移距雷达数据开展速度谱分析和Dix反演,以获得不同深度的速度信息作为阻抗反演的约束项;同时,采用K-means方法自动拾取速度谱信息,大大降低了常规人工拾取误差,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典型随机土壤介质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无钻孔条件下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介电常数估计结果,并测试噪声适应能力强。最后通过美国密歇根州Wurtsmith AFB, in Oscoda区域的探地雷达数据测试了本文提出方法在探地雷达实测数据参数估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法速度分析 探地雷达 阻抗反演 约束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率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全波形反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辉 李静 迟本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84-3598,共15页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与传统地震检波器相比,DAS具有耐受恶劣环境,易实现大区域高密度观测等优点.传统地震检波器测量质点速度,而DAS接收沿光纤的轴向应变...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与传统地震检波器相比,DAS具有耐受恶劣环境,易实现大区域高密度观测等优点.传统地震检波器测量质点速度,而DAS接收沿光纤的轴向应变率(或应变)信号,传统基于速度—应力场弹性波方程全波形反演无法直接用于DAS数据反演.在前人DAS数据全波形反演研究中,将DAS数据转换为沿光纤的质点速度,但会放大低波数噪声,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影响反演精度.本文提出了直接基于应变率数据的DAS信号全波形反演方法.首先推导实现了直接基于应变率参数的DAS数据全波形反演理论.其次通过典型模型测试和DAS实测数据验证了直接基于应变率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在DAS数据速度反演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 应变率全波形反演 频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分解在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恩超 姜弢 +1 位作者 林君 冯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5-50,共6页
可控震源相位畸变使地震子波旁瓣能量增强,主瓣分辨率降低,从而降低地震勘探的分辨率。由于可控震源-大地耦合条件多变,导致可控震源激发力信号中含有较强随机噪声,在锁相环中采用常规过零检测方法难以对该反馈信号进行准确的相位检测,... 可控震源相位畸变使地震子波旁瓣能量增强,主瓣分辨率降低,从而降低地震勘探的分辨率。由于可控震源-大地耦合条件多变,导致可控震源激发力信号中含有较强随机噪声,在锁相环中采用常规过零检测方法难以对该反馈信号进行准确的相位检测,这严重影响了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中反馈信号的相位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K-L分解的可控震源激发力信号相位提取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对于通带内含有强高斯噪声的可控震源激发信号,K-L分解方法利用其去除信号与噪声相关性的能力,不但能够显著提高可控震源反馈信号的信噪比,而且不损害原有信号的相位特性。将其应用于轻便电磁式可控震源的锁相控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解决了锁相环的噪声敏感问题,而且显著提高了可控震源的相位控制质量和地震子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相位畸变 锁相控制系统 K-L分解 地震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