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系统性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改善 何展翔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34,共17页
节点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节点地震仪因具有多项优势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点地震勘探技术显著提高了地震勘探对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降低了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提高了地震勘探生产效率... 节点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节点地震仪因具有多项优势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点地震勘探技术显著提高了地震勘探对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降低了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提高了地震勘探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了野外作业的HSE性能,但节点地震勘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不仅是地震勘探仪器的变革,同时,也是地震数据采集模式、数据处理模式和数据应用模式的变革。节点地震仪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节点地震仪性能的不断提高与优化,节点地震仪的系列化与多样化,多物理场融合观测节点系统,特殊环境节点地震仪以及相关配套装备的发展。节点地震仪使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模式从集中式变革为分布式,从而将促进地震勘探野外作业流程和施工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变革。节点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模式的变革,正在向长时间连续观测、主动源与被动源融合采集、密集采集与稀疏采集共存、实时监控与实时回传、节点布设与回收自动化辅助等方向发展。节点地震数据处理模式的变革将向自动化处理流程和智能化分析等方向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主动源与被动源地震数据处理、非规则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功能的支持,增量式数据处理功能和处理流程的创新将建立全新的增量式地震数据处理模式,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这种增量式地震数据处理可以按实时和自动化流程模式开展。节点地震数据应用模式的变革将向应用领域与应用场景多样化、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软硬件系统一体化、被动源环境噪声信息深度应用、主动源与被动源信号融合应用等方向发展。建议加强研究形成节点地震仪器装备、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系统化体系,以应用场景为引导实现节点地震勘探技术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节点地震仪和节点地震数据应用的开源架构和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地震仪 采集模式 处理模式 应用模式 增量式处理 环境噪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O绕月探测器精密定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子浩 叶茂 +5 位作者 熊凯 杨永章 陈祎豪 孙雪梅 张胜凯 李斐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为月球科学研究和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其精密轨道的获取是开展其他科学数据研究的前提.利用LRO的白沙站及USN站的S波段射电跟踪数据,使用高精度光压模型并应用高增... 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为月球科学研究和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其精密轨道的获取是开展其他科学数据研究的前提.利用LRO的白沙站及USN站的S波段射电跟踪数据,使用高精度光压模型并应用高增益天线改正,基于自主的WUDOGS软件对LRO进行了精密定轨.将本文结果与NASA GSFC官方公布的精密轨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高精度多帆板模型并进行高增益天线改正后,本文获取的精密轨道与NASA GSFC事后精密轨道的精度相当,位置差距在10 m水平,速度在10 mm/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轨 LRO 月球探测器 高增益天线 射电跟踪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多孔岩石的衰减与孔隙率和饱和度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席道瑛 邱文亮 +3 位作者 程经毅 易良坤 张斌 谢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衰减实际上是指波的振动能量在岩石内部的损耗。本文通过作低频共振实验,获得了不同饱和流体砂岩的衰减与温度关系曲线、衰减与砂岩孔隙率线性关系曲线、以及衰减与饱和度关系曲线。从中可以看出:衰减峰的峰温随砂岩...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衰减实际上是指波的振动能量在岩石内部的损耗。本文通过作低频共振实验,获得了不同饱和流体砂岩的衰减与温度关系曲线、衰减与砂岩孔隙率线性关系曲线、以及衰减与饱和度关系曲线。从中可以看出:衰减峰的峰温随砂岩孔隙率的增大向低温方向移动;峰高随砂岩孔隙率的增大而增高;衰减量随砂岩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加,也随砂岩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砂岩达到全饱和时,其衰减反而减小。这项实验结果对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砂岩 衰减 孔隙率 饱和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的Nd-Sr-O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52
4
作者 魏春生 郑永飞 赵子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111,共17页
对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有代表性的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以及魁岐岩体的 Nd- Sr- O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筛选的全岩 Rb- Sr等时线拟合结果表明 ,基本未遭受岩浆期后大气降水交换的苏州和魁岐 Rb- Sr等时线年龄分... 对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有代表性的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以及魁岐岩体的 Nd- Sr- O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筛选的全岩 Rb- Sr等时线拟合结果表明 ,基本未遭受岩浆期后大气降水交换的苏州和魁岐 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是 10 8± 10 Ma和 10 9± 5 Ma,它们代表岩浆冷却结晶时代。其它遭受热液蚀变较为显著的碾子山、山海关以及崂山岩体 Rb- Sr等时线年龄的地质意义不明确。全岩 εNd(t)、(87Sr/ 86Sr) 0 以及锆石 δ1 8O综合示踪研究表明 ,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曾经历过高温海水热液交换的再循环下部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碾子山、山海关以及崂山等岩体所表现出的 εNd(t) - δ1 8O脱耦变化与大洋沉积物析出流体与下覆辉长岩洋壳之间不同程度的交代有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统一的成因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形成时代 物质来源 交代作用 大气降水 成因模式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长白山年轻火山岩铀系不平衡热电离质谱法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非 陈文寄 +2 位作者 彭子成 张仲禄 胡玉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14-925,共12页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铀系不平衡热电离质谱法年轻火山岩年龄测定的试验流程,并研究了云南腾冲、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的年龄。划分出腾冲晚更新世以来的5个喷发期次:220 ka、80 ka、20 ka、12.8~13 ka、0.75~0.79 ka和长白山天池全新世...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铀系不平衡热电离质谱法年轻火山岩年龄测定的试验流程,并研究了云南腾冲、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的年龄。划分出腾冲晚更新世以来的5个喷发期次:220 ka、80 ka、20 ka、12.8~13 ka、0.75~0.79 ka和长白山天池全新世以来的3次喷发:5.3 ka、1.0ka、0.75 ka。这些年龄值和其他的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方法的可靠性。此外,还介绍了铀系不平衡法火山岩年代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样品的封闭性、火山岩中钍同位素初始组成均一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 长白山 年轻火山岩年龄 铀系不平衡 热电离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1997年110~140°E垂直经圈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月娟 简俊 +1 位作者 张弘 陈新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8,共10页
用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 1961~ 1997各年 1月和 7月的大气垂直 经圈环流的变化特征,特别分析了110~140°E平均的垂直经圈环流和其中的东亚季风环 流。计算了各年的经圈环流与多年平均垂直经... 用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 1961~ 1997各年 1月和 7月的大气垂直 经圈环流的变化特征,特别分析了110~140°E平均的垂直经圈环流和其中的东亚季风环 流。计算了各年的经圈环流与多年平均垂直经圈环流之相似系数、差异系数和相对强度。文 中除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和10年际变化外,还讨论了东亚季风环流强弱变化与ENSO循环的 关系。结果表明:(1)垂直经圈环流除有年变化外,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 月的全球平均经圈环流1966~1974年较弱,1976~1987年较强;7月的全球垂直经圈环流 则是1963~1974年较强,1986~1995年则相对较弱。(2)110~140°E的平均经圈环流主要 特点是: 1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Ferrel环流圈,7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 半球的Hadley环流圈,而且其10年际变化也比较明显。(3)东亚季风环流强弱的变化与 ENSO循环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经圈环流 季风环流 ENSO 厄尔尼诺 相似系数 差异系数 年际变化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赣南非稀土矿区和不同稀土矿区土壤-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系统中的分布、累积和迁移 被引量:23
7
作者 魏正贵 尹明 +6 位作者 张巽 洪法水 李冰 陶冶 赵贵文 汪振立 谢先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00-906,共7页
:ICP-MS法测定了江西赣南地区非稀土矿区和 4处不同稀土矿区内 ,土壤 -铁芒萁系统中 1 5个稀土元素的含量 ,并对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层及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总量在土壤剖面层的底土层含量最... :ICP-MS法测定了江西赣南地区非稀土矿区和 4处不同稀土矿区内 ,土壤 -铁芒萁系统中 1 5个稀土元素的含量 ,并对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层及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总量在土壤剖面层的底土层含量最高 ,但表土层铈相对富集。稀土元素在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是叶、根 >茎 >叶柄。铁芒萁根中稀土元素的丰度与其母土表土层 ,尤其是母土表土层可溶态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基本相似。稀土元素在铁芒萁体内的迁移过程中 ,发生了明显的分馏作用 ,茎、叶柄、叶中的重稀土相对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土壤 铁芒萁 分布 迁移 稀土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拉圾庙苏长辉长岩的痕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曙光 陈移之 +4 位作者 张宗清 叶笑江 张国伟 郭安林 S. R. Hart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0-322,共13页
北秦岭拉圾庙苏长辉长岩体由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组成。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岩浆系列:辉长岩属拉斑系列,TiO_2,Fe^(3+)/Fe^(2+)和REE丰度较高;苏长辉长岩属钙碱系列,低TiO_2,Fe^(3+)/Fe^(2+)和REE,特别是HREE。这说明后者源区较深并受榴... 北秦岭拉圾庙苏长辉长岩体由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组成。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岩浆系列:辉长岩属拉斑系列,TiO_2,Fe^(3+)/Fe^(2+)和REE丰度较高;苏长辉长岩属钙碱系列,低TiO_2,Fe^(3+)/Fe^(2+)和REE,特别是HREE。这说明后者源区较深并受榴辉岩相控制。两种岩石均有与岛弧玄武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较高的Ba,Pb,Sr和较低的Nb、Zr、Ni含量等。拉圾庙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与蛇绿岩类似,其ε_(Nd)值恒定在+2左右,ε^(Sr)变化范围较大(-6.4—+31.2),并与Na_2O,H_2O+,CO_2含量和Fe^(3+)/Fe^(2+)有正相关关系。在ε_(Nd—Nb/Th,ε_(Nd)-La/Nb和ε_(Nd)-Ba/Nb图中,清楚显示了该岩体的地幔源含较多的陆源沉积物组分。它说明古秦岭海板块在古生代俯冲时,携带有较多沉积物进入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苏长辉长岩 同位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及变晶糜棱岩的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曙光 陈移之 +2 位作者 葛宁洁 胡雄健 刘德良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87,共9页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参考年龄为2014±43Ma。其中变质玄武岩具有扁平的REE模型。这说明在早元古,华夏古陆张裂并发生一次陆壳增生事件。对该区与具有逆掩断层性质的M1大型韧性剪切带有关的...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参考年龄为2014±43Ma。其中变质玄武岩具有扁平的REE模型。这说明在早元古,华夏古陆张裂并发生一次陆壳增生事件。对该区与具有逆掩断层性质的M1大型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含石榴石变晶糜棱岩给出1518±16Ma和1001±14Ma的Sm-Nd和Rb-Sr石榴石十全岩等时线年龄。前者指示原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变质时代;后者指示的是糜棱岩化时代。它们可能分别与中元古时华夏古陆的再次张裂,及晚元古时龙泉群沉积盆地闭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系 变晶糜棱岩 同位素年龄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麻粒岩和TTG片麻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宁洁 李惠玉 +2 位作者 秦礼萍 侯振辉 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北大别4个麻粒岩和4个TTG片麻岩样品的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6~0.7461),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0.5108~0.5124),表现出明显的壳源特征。结合铅同位素的组成... 北大别4个麻粒岩和4个TTG片麻岩样品的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6~0.7461),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0.5108~0.5124),表现出明显的壳源特征。结合铅同位素的组成来看,北大别麻粒岩及TTG片麻岩的同位素成分相当于中—下地壳。岩石的物源为古老的地壳,大约在2~3Ga之间。少数样品的同位素特征可能暗示源区有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TTG片麻岩 大别山 铅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温州地球化学剖面及廊区解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炳泉 王一先 +2 位作者 王慧芬 陈道公 陈多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共13页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应用新发展起来的地球化学填图与剖面研究方法,确定了华南-扬子地幔边界在浙江龙游以北(北纬29.1°),向东呈东西走向,而华夏(指华南东部)地壳明显向北逆冲10—37km,存在地壳相对于地幔的左旋滑移;确证了华夏古陆的存在。在剖面线及廊区华夏块体陆壳年龄为1.95—2.5Ga,而扬子块体为1.2—1.9G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扬子块体具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圈 廊区解析 地球化学剖面 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与中强震震中分布关系 被引量:31
12
作者 顾春雷 张毅 +4 位作者 顾左文 王行舟 王雷 徐如刚 朱志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通过对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各分量的零值线分布以30km为缓冲半径建立缓冲区,并对缓冲区内1900年以来MS4.0及以上大陆地震进行统计,探讨华北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分布与中强震震中位置关系,发现7.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与岩石圈... 通过对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各分量的零值线分布以30km为缓冲半径建立缓冲区,并对缓冲区内1900年以来MS4.0及以上大陆地震进行统计,探讨华北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分布与中强震震中位置关系,发现7.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与岩石圈磁异常场磁偏角、N向分量、E向分量以及垂直分量零值线的分布位置关系密切,其中震中分布与磁偏角的相关性最高,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磁异常 零值线 缓冲区 中强震震中 华北地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区垂直形变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初步研究——三维有限元拟合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峡 黄立人 +3 位作者 杨国华 孙东平 张四新 韩月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根据已知的地震地质资料对北祁连 -河西走廊及相邻区进行了三维有限单元剖分 ,在线弹性条件下 ,拟合了其 2 0a来垂直运动的总体趋势。计算表明 ,北祁连 -河西走廊地区垂直形变的拟合结果 ,与背景应力场的约束形式和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 根据已知的地震地质资料对北祁连 -河西走廊及相邻区进行了三维有限单元剖分 ,在线弹性条件下 ,拟合了其 2 0a来垂直运动的总体趋势。计算表明 ,北祁连 -河西走廊地区垂直形变的拟合结果 ,与背景应力场的约束形式和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其中采用构造应力场增强作为加载条件以及稳定地块作为位移约束条件得出的拟合结果与该区域 2 0a来垂直运动的整体分布特点相一致。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得到其背景应力场增强的量值估算 ,其中SN方向的压力变化为 +0 .11MPa(压为正 ) ,EW方向的压力变化为 +0 .0 4MPa(压为正 ) ,EW方向的压力变化量是SN方向的 3倍左右。此外 ,根据计算得到的 10~ 15km深处剪应力增量Δγxy的分布情况 ,对比中强地震震源分布可以看出 ,剪应力增量与震源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关联性。震源往往分布在剪应力增量变化较剧烈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区 垂直形变 构造应力场 三维有限单元 剪应力增量 地震地质资料 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春生 郑永飞 赵子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对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全岩δ18O值为+3.5‰~+9.2‰,全岩δD值在-81‰~-59‰之间变化。主要造岩矿物对保持氧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样品,其D亏损主要受单阶段岩浆去气机理的制约。... 对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全岩δ18O值为+3.5‰~+9.2‰,全岩δD值在-81‰~-59‰之间变化。主要造岩矿物对保持氧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样品,其D亏损主要受单阶段岩浆去气机理的制约。部分全岩样品表现出不同程度D-18O同步亏损,这种亏损要受岩浆期后固相线下与外来渗透大气降水之间进行同位素交换机理的制约。石英δ18O值基本正常,石英与碱性长石之间氧同位素不平衡分馏特征表明,苏州A型花岗岩整体上起源于亏损18O源区物质通过地球动力学再循环产生低δ18O岩浆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氢氧同位素实测值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推测苏州A型花岗岩浆δD和δ18O初始值分别为-50±5‰和7.5±1.0‰,这排除了岩浆起源于曾经历过化学风化循环的地壳上部岩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A型花岗岩 同位素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岩心的高精度TIMS铀系年龄 被引量:9
15
作者 温孝胜 彭子成 +2 位作者 赵焕庭 王俊新 张兆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1,共3页
用高精度 TIMS铀系方法测定了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 5 .90 m长的岩心沉积物样品 ,结果表明 ,由于混合 ,表层样品年龄相近。混合层下的沉积物年龄随深度呈有规律的增加。以最小二乘法拟合 ,岩心底部与顶部的相对年龄相差 16 35 a,其误差小... 用高精度 TIMS铀系方法测定了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 5 .90 m长的岩心沉积物样品 ,结果表明 ,由于混合 ,表层样品年龄相近。混合层下的沉积物年龄随深度呈有规律的增加。以最小二乘法拟合 ,岩心底部与顶部的相对年龄相差 16 35 a,其误差小于 1%是比较合理的 ,据此校正混合层以下的年龄 ,而混合层和柱中个别异常的年龄值 ,改用沉积速率内插求出 ,从而得出了系统的环礁泻湖沉积的高精度 TIMS铀系地质年龄 ,其底部 5 .90 m的年龄为 (16 82± 15 ) a BP,即 317A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S铀系年龄 环礁泻湖沉积 永暑礁 南沙群岛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苏家河地区榴辉岩和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斌 郑永飞 +6 位作者 肖益林 李一良 龚冰 李曙光 孙卫东 张四清 张宗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39,共17页
对大别山西段苏家河地区熊店和杨冲低温榴辉岩及胡家湾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氢、氧和锶、钕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矿物化学分析。熊店榴辉岩和胡家湾榴闪岩的全岩δ^(18)O值较高(8.8‰~11.2‰),而杨冲榴辉岩的全岩δ^(18)O价值较低(4.3‰)... 对大别山西段苏家河地区熊店和杨冲低温榴辉岩及胡家湾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氢、氧和锶、钕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矿物化学分析。熊店榴辉岩和胡家湾榴闪岩的全岩δ^(18)O值较高(8.8‰~11.2‰),而杨冲榴辉岩的全岩δ^(18)O价值较低(4.3‰),它们的全岩δD值均为-55‰~-75‰。结合锶、钕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推测苏家河榴辉岩(榴闪岩)的原岩可能为岛弧玄武岩,变质前曾与海水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过氢、氧同位素交换。苏家河榴辉岩围岩大理岩的δ^(13)C值较低(-2.6‰~0.1‰),与大别山东段大理岩δ^(13)C(0.5‰~5.7‰)较高明显不同,反映其原岩灰岩沉积环境存在差异。熊店大理岩的δ^(18)O值低达2.0‰~2.2‰,说明岩石在成岩—变质作用过程中曾与低δ^(18)O流体(可能是大气降水)发生过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大理岩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碱性花岗岩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春生 郑永飞 赵子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69-183,共16页
对中国东部五个有代表性的碱性花岗岩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基本正常的苏州和福州碱性花岗岩D亏损分别受单阶段与连续岩浆去气作用的影响,后期大气降水的扰动相对较弱.D-18O同步亏损特征明显的碾子山和山海关碱性花岗岩则主要... 对中国东部五个有代表性的碱性花岗岩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基本正常的苏州和福州碱性花岗岩D亏损分别受单阶段与连续岩浆去气作用的影响,后期大气降水的扰动相对较弱.D-18O同步亏损特征明显的碾子山和山海关碱性花岗岩则主要受岩浆期后大气降水高温亚固态同位素交换机理的制约青岛复式花岗岩基则较为复杂,可能受岩浆去气与晚期大气降水交换的联合作用.未明显受后期地质作用扰动、典型的中国东部碱性花岗岩浆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50±5)‰和δ18=(7.5±1.0)‰这表明中国东部碱性花岗岩是由稳定同位素组成基本正常的内地壳或上地幔物质通过低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而不是由再循环亏损源区物质产生的低δ18O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中国东部碱性花岗岩总体上表现出的D亏损纬度效应,预示自中生代以来其所在板块位置未发生过大规模水平位移同时,碱性花岗岩与拉张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至少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壳处于拉张减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地球化学 氢氧同位素 碱性花岗岩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的喷发活动:高精度铀系TIMS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非 陈文寄 +1 位作者 彭子成 李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4,共7页
应用高精度铀系不平衡 TIMS法测定了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锥体中上部的 11个熔岩、浮岩样品的年龄,并据此划分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 6个喷发活动期次,分别为: >350 ka、 70 ka、 18~ 25 ka、 10 ka、 4~ 5 ka和 1~ 0.75 ka... 应用高精度铀系不平衡 TIMS法测定了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锥体中上部的 11个熔岩、浮岩样品的年龄,并据此划分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 6个喷发活动期次,分别为: >350 ka、 70 ka、 18~ 25 ka、 10 ka、 4~ 5 ka和 1~ 0.75 ka。此外,还介绍了铀系不平衡法火山岩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流程,讨论了样品封闭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系不平衡TIMS法 火山喷发 晚更新世 长白山天池火山 火山岩测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过程有害微量元素挥发与其赋存状态及燃烧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桂建 杨萍 +1 位作者 余明高 彭子成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煤在燃烧过程中 ,部分微量元素从燃烧炉中挥发 ,进入大气 ,污染环境 .分析了有害微量元素挥发性与燃烧温度、有害微量元素赋存状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温度下煤的燃烧实验及其微量元素挥发性计算 ,得出燃烧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挥发性... 煤在燃烧过程中 ,部分微量元素从燃烧炉中挥发 ,进入大气 ,污染环境 .分析了有害微量元素挥发性与燃烧温度、有害微量元素赋存状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温度下煤的燃烧实验及其微量元素挥发性计算 ,得出燃烧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挥发性受燃烧条件的制约 ,温度越高 ,则其挥发性越高 ;微量元素的挥发性与其在煤中的存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以有机质存在的有害微量元素 ,在燃烧时 ,其结构分子易被破坏且易挥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有害微量元素 挥发 燃烧温度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饶拔寨退变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元保 陈道公 +1 位作者 程昊 夏群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99-103,共5页
北大别饶拔寨退变质榴辉岩贫Na2 O ,K2 O。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图中富集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 ,Ba) ,其它元素分馏小 ,无明显的Nb ,Ta等负异常。稀土总量低 ,轻稀土亏损到轻度富集 ,无明显的Eu异常。这些特征反映其原岩为大洋拉斑玄武... 北大别饶拔寨退变质榴辉岩贫Na2 O ,K2 O。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图中富集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 ,Ba) ,其它元素分馏小 ,无明显的Nb ,Ta等负异常。稀土总量低 ,轻稀土亏损到轻度富集 ,无明显的Eu异常。这些特征反映其原岩为大洋拉斑玄武岩。北大别可能是扬子俯冲板块的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质 榴辉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洋 俯冲板块 原岩 异常 离子 富集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