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壮侗语族7个少数民族21个Y-SNP多态性
1
作者 张秀秀 喻艳琴 +4 位作者 田薇 张婷 王婵娟 单可人 何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调查贵州壮侗语族7个少数民族(水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壮族、毛南族、仫佬族)人群Y染色体上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该人群与其他民族以及其他语族之间的遗传关系。采用SN... 调查贵州壮侗语族7个少数民族(水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壮族、毛南族、仫佬族)人群Y染色体上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该人群与其他民族以及其他语族之间的遗传关系。采用SNapShot法对445例贵州壮侗语族7个少数民族男性个体21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检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与单倍群频率,运用SPSS 24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在贵州水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壮族、毛南族和仫佬族中,21个Y-SNP组成的单倍型多态性值(haplotype diversity,HD)分别为0.5977、0.9456、0.8856、0.8869、0.7686、0.3587和0.7078;与已报道的其他9个民族人群单倍群分布频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壮侗语族与苗瑶语族聚在一起。从父系遗传角度分析,壮侗语族与苗瑶语族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侗语族 Y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高霄 王正薇 +5 位作者 蔡娜 唐智 吴昌学 齐晓岚 官志忠 肖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MAM以及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到荧光标记后的外泌体在24 h时即在PC12细胞内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同时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与线粒体出现共定位现象;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仪检测线粒体压力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的基础呼吸、质子漏、最大呼吸和ATP相关呼吸都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OGD/R+exo组与OGD/R组相比4项指标都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线粒体和内质网共定位结果表明,MAM受到氧糖剥夺再复氧伤害时,结构出现距离减小的聚合现象,而As-exo处理后MAM聚合现象减弱;流式结果表明,As-exo,一定程度恢复由氧糖剥夺损伤带来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ROS升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s-exo能显著抑制由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TEN induced kinase 1,PINK1)和Parkin蛋白(parkin RBR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升高,加入As-exo可降低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升高P6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由此可见,OGD/R处理能引起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MAM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自噬增加,As-exo处理后能改善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弱MAM的形成和降低线粒体自噬,从而具有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tic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髓样白血病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机制
3
作者 吴昌学 赵艳 +4 位作者 张婷 张健 禹文峰 柏华 张启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水平,用Caspase 3/7 Glo assay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 3/7活性,用q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Stattic可明显抑制磷酸化STAT3的水平,显著加剧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增强ATO诱导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产物。Stattic显著抑制ATO上调的Nrf2的表达以及下游基因的表达。结论Stattic可增强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和Nrf2下游基因表达引起ROS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tic 三氧化二砷 THP1细胞 细胞生存 凋亡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H1受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控及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定宇 何小凤 +6 位作者 程薇 全欣莹 张瑜 赵艳 王琴容 周建奖 谢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对E-钙黏蛋白(CDH1)表达的影响及CDH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CDH1在Hp引起胃癌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Hp灌胃蒙古沙鼠,3、12、24个月后分别取其胃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H...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对E-钙黏蛋白(CDH1)表达的影响及CDH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CDH1在Hp引起胃癌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Hp灌胃蒙古沙鼠,3、12、24个月后分别取其胃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Hp感染胃上皮细胞AGS,24 h后收集样本,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H1的表达。通过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H1的表达差异及CDH1与胃癌的预后分析;通过R语言对CDH1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另收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各10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结果Hp灌胃蒙古沙鼠胃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p感染3、12、24个月胃组织CDH1阳性率分别为13.70%、13.20%、22.90%,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0.04%、4.50%、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AGS细胞组CDH1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胃癌数据库中共收集449例具有临床病理参数的病例及其对应的CDH1 mRNA表达量,癌旁组织中CDH1 mRNA表达水平(76.36±0.48)显著低于胃癌组织中CDH1 mRNA的表达水平(147.5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表明胃癌CDH1高表达时,生存率降低(P<0.05);KEGG富集显示CDH1表达与胃癌、甲状腺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相关,功能显著富集到细菌侵袭上皮细胞和黏附连接,通路显著富集到Apelin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等;CDH1阳性率在人胃癌组织为76.27%,高于癌旁组织4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引起CDH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Hp引起胃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蛋白 幽门螺杆菌 TCGA Kaplan-Meier Plotter KEGG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AT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小凤 陈定宇 +4 位作者 周建奖 赵艳 鲍利雅 王琴容 谢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4-720,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癌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胃癌相关RNAseq数据,比较ATM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ATM...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癌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胃癌相关RNAseq数据,比较ATM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ATM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ATM相关基因,用R语言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选用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胃癌细胞系AGS和BGC823,用感染复数40∶1的Hp GZ7菌感染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ATM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中ATM mRNA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显示胃癌和Hp感染胃癌组织中ATM mi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胃癌组织中ATM miRNA表达与患者的T分期、AJCC分期等病理参数呈正相关(均P<0.05),ATM高表达时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检测显示,胃癌组织标本中ATM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Hp感染胃癌细胞中ATM mi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胃癌细胞(P<0.01)。胃癌中ATM基因与NPAT等12461个基因呈正相关(P<0.05),与MIF等7764个基因呈负相关(P<0.05)。GO、KEGG富集分析显示,ATM富集到DNA修复复合体、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信号通路。结论:ATM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随表达水平的增高而降低,其与患者的T分期、AJCC分期等病理参数相关,且Hp感染引起ATM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Hp引起胃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GS细胞 BGC823细胞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 TCGA数据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明 石鹏 +2 位作者 夏明燕 龙婷婷 禹文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Longa神经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及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区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不同浓度(1、5、1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神经炎症模型,qRT-PCR检测IL-6、TNF-α、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IV的表达;运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GIV基因的表达后进行OGD/R培养处理;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IV的敲低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的MCAO/R及OGD/R模型均激活了神经炎症应答反应,诱导了GIV的蛋白表达降低;MCAO/R诱导了小鼠外周血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增加,促进了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LPS激活了BV2细胞IL-6、IL-1β和TNF-α表达,但不影响GIV的表达;siRNA干扰GIV基因的表达后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GIV基因可能特异性地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其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V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 氧糖剥夺/复氧 BV2细胞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δ在6-OHDA诱导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飞 夏克明 +3 位作者 杨斌 李成朋 吴昌学 禹文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δ(PKCδ)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5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6-羟基多巴胺注射组(6-OHDA)。通过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OHDA...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δ(PKCδ)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5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6-羟基多巴胺注射组(6-OHDA)。通过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OHDA溶液构建PD模型。运用旋转实验和圆筒实验检测平均旋转速率和右上肢使用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黑质致密部(SNc)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Nc部位线粒体中PKCδ和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 c)及TH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KCδ定位。结果:6-OHDA组大鼠平均旋转速率及右上肢使用率明显增加,TH阳性神经元形态及分布异常且TH蛋白表达减少,线粒体PKCδ表达增多,胞质中Cyt c增多,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KCδ与线粒体蛋白发生共定位现象。结论:PKCδ可能通过线粒体转移参与调节6-OHDA诱导的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δ 线粒体转位 6-羟基多巴胺 帕金森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上皮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及相关酶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桂书琴 何小凤 +4 位作者 吴丽霞 赵艳 王琴容 周建奖 谢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9-1645,共7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上皮细胞中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及相关酶FTO、METTL3和YTHDF2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在线网站分析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Hp GZ7菌株感染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感染复数为30∶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上皮细胞中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及相关酶FTO、METTL3和YTHDF2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在线网站分析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Hp GZ7菌株感染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感染复数为30∶1,24 h后收集细胞总RNA和总蛋白,斑点杂交实验检测细胞总RNA的m^(6)A修饰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TO、METTL3和YTHDF2的mRNA和蛋白表达。GEPIA网站分析FTO、METTL3和YTHDF2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Stage分期中表达,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FTO、METTL3和YTHDF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未感染组比较,Hp感染GES-1和AGS细胞中总RNA m^(6)A修饰水平均明显降低,FTO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METTL3和YTHDF2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FTO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THDF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METTL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O和METTL3表达较高的胃癌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而YTHDF2高表达患者有较高的生存率。FTO表达与患者的Stage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METTL3与YTHDF2表达与Stage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p感染可引起细胞m^(6)A水平及相关酶FTO、METTL3和YTHDF2表达改变,提示m^(6)A甲基化可能在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m^(6)A FTO METTL3 YTHD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壮族人群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9
作者 国学红 何燕 +3 位作者 张秀秀 张婷 王婵娟 官志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7,共8页
调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壮族无关男性个体的25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与其他12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采用Y27plex荧光检测试剂盒复合扩增67例样本,采用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Arlequin 3.5、Mega... 调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壮族无关男性个体的25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与其他12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采用Y27plex荧光检测试剂盒复合扩增67例样本,采用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Arlequin 3.5、Mega 7.0、SPSS19.0等一系列遗传学软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统计。除2个双拷贝基因座DYS385ab、DYS387S1分别检出8、10个等位基因外,其余23个单拷贝基因座共检出86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个数为2~7不等,等位基因频率为(0.014 9~0.970 1),基因多样性GD值为0.058 8(DYS456)~0.823 6(DYS387S1),25个Y-STR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共检出36种,其中66.7%为唯一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57 9。Rst遗传距离矩阵显示:贵州壮族人群父系遗传结构与文献中的福建畲族、内蒙古的蒙古族、山西汉族人群较为相似,与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新疆维吾尔族、辽宁满族、吉林朝鲜族、萨尔茨堡人群差异明显。而与新疆哈萨克族、安多藏族、西非人群差异显著。25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壮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父系亲权关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