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数据压缩的高光谱降维技术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戴晓爱 贾虎军 +1 位作者 吴芬芳 杨晓霞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从波段数目较多的海量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中高效地检索出所需信息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空间数据压缩算法引入到光谱数据降维中,以规则树分组和曲线数据综合技术为基础,设计了十六叉树状变换、垂距光谱检索、偏角光谱检索、道... 针对从波段数目较多的海量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中高效地检索出所需信息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空间数据压缩算法引入到光谱数据降维中,以规则树分组和曲线数据综合技术为基础,设计了十六叉树状变换、垂距光谱检索、偏角光谱检索、道格拉斯-普克光谱检索算子。采用相对光谱识别概率、相对光谱识别熵、相对光谱识别力3种统计学方法,从不同角度通过与常规的光谱角度制图和光谱信息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利用新的检索算子提取光谱曲线特征向量,进行相似性测度,降低了光谱检索的时间频率。在保证相近识别能力的条件下,能够大大提供高程序的检索效率,是几种快速有效的高光谱特征匹配和检索算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降维 数据压缩 高光谱降维 相似性测度 光谱特征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大陆北缘盆山耦合带库斯拉甫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清 杨武年 赵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新疆库斯拉甫地处青藏大陆北缘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大陆南缘的碰撞结合带,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但自然环境恶劣,可进入条件差,有不少重要地质现象和找矿信息若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难以获取。许多应用实践已经证明,日趋成熟的... 新疆库斯拉甫地处青藏大陆北缘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大陆南缘的碰撞结合带,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但自然环境恶劣,可进入条件差,有不少重要地质现象和找矿信息若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难以获取。许多应用实践已经证明,日趋成熟的遥感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以库斯拉甫地区为研究区,以ETM+图像为数据源,在ENVI软件环境下,综合运用比值运算、掩模处理、主成分分析和密度分割等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研究区近矿围岩蚀变信息;并通过与研究区已有矿点信息和化探异常信息进行叠置分析,对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提取羟基蚀变信息是可行的,可为研究区今后开展大范围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蚀变信息 主成分分析 密度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与公共平台数据差异与转换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先琳 杨武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1,共3页
深入比较和分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和公共平台数据在地图表达、多尺度集成、要素组成、图形组织和保密处理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公共平台政务电子地图、公众电子地图的技术流程,解决了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公共平... 深入比较和分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和公共平台数据在地图表达、多尺度集成、要素组成、图形组织和保密处理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公共平台政务电子地图、公众电子地图的技术流程,解决了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公共平台数据的处理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 公共平台数据 地图要素 地图表达 数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列构造型式空间定位研究及其对隐伏矿脉预测的意义
4
作者 杨飞 杨人毅 +3 位作者 王辰 吕古贤 王宗永 黄钗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61-362,共2页
斜列状的断裂、裂隙的排列组合,其中往往充填岩脉或矿脉,被称之为雁列或斜列构造。在内生脉状多金属矿床平面或剖面上,矿脉常出现斜列状排列的组合特征,关于它们的组合型式,特别是从空间上及定位分布规律方面,尚缺乏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斜列构造 空间组合 隐伏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冲江-厅宫斑岩型铜矿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子义 张廷斌 +3 位作者 易桂花 别小娟 王琦 何奕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9-1137,共9页
西藏尼木县冲江和厅宫矿床是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强烈、类型丰富。对陆地卫星运行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光谱数据二维散点图做了结构分析,发现在提取铁染蚀变信息时,若选用OLI2和OLI4波段,则没有干扰端元;提... 西藏尼木县冲江和厅宫矿床是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强烈、类型丰富。对陆地卫星运行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光谱数据二维散点图做了结构分析,发现在提取铁染蚀变信息时,若选用OLI2和OLI4波段,则没有干扰端元;提取羟基蚀变信息时,选用OLI6和OLI7波段,干扰端元只有植被;剔除干扰端元之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该地区的围岩蚀变信息。最后,结合该研究区遥感蚀变信息、控矿和成矿地质特征,圈定了11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蚀变信息 斑岩型铜矿 OLI 二维散点图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秀镇泥石流物源类型及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森 王蕾 周长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6期8-9,18,共3页
汶川地震后山区的地质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频发,灾后泥石流流域的分析与评价,对次生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以映秀镇的四处典型泥石流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目视解译判读泥石流流域物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物源类型中,50... 汶川地震后山区的地质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频发,灾后泥石流流域的分析与评价,对次生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以映秀镇的四处典型泥石流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目视解译判读泥石流流域物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物源类型中,50%~60%为滑坡、崩塌残积物,30%~40%为坡脚堆积物,剩余为沟道堆积物;物源大部分分布在30°~45°的区域,0°~30°与45°~60°的区域相对较少,当坡度在60°以上时,物源几乎没有分布;四处泥石流流域中物源分布大部分处于整片流域高程的中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物源 遥感解译 空间分布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16
7
作者 王强 张廷斌 +3 位作者 易桂花 陈田田 别小娟 何奕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84-3095,共12页
横断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对周边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NPP作为碳收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判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 C6的NPP数据、1∶100万... 横断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对周边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NPP作为碳收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判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 C6的NPP数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采用趋势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横断地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格局、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横断山区植被年NPP总量的介于183.768—223.239 Tg C之间,多年平均为208.498 Tg C,单位面积下的植被年NPP均值为463 g C m^(-2)a^(-1)。整体上,植被NPP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差异明显。(2)植被NPP平均值的年际变化率在-53—97 g C m^(-2)a^(-1)之间,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布在北部与中部的东侧以及南部的东、西两侧地区,而减少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中部的汶川—映秀一带以及南部攀枝花地区。(3)横断山区植被NPP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影响的区域占比8.42%,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大雪山-沙鲁里山地区,而非气候因子占比91.58%,分布在北部的阿坝地区以及南部的低海拔广大地区。该研究将对横断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气候变化 驱动因子 MODIS C6 横断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被引量:24
8
作者 戴晓爱 郭守恒 +2 位作者 任淯 杨晓霞 刘汉湖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2-386,共5页
为挖掘高光谱影像数据的内在光谱特征,该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引用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首先通过稀疏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其次通过逐层学习稀疏自编码器构建深度神经网,输出原始数据的深度... 为挖掘高光谱影像数据的内在光谱特征,该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引用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首先通过稀疏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其次通过逐层学习稀疏自编码器构建深度神经网,输出原始数据的深度特征。最后将其连接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模型的精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的最优分类模型,总体精度可达87.82%,优于实验中的其他方法,证明了深度学习方法在高光谱影像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 特征提取 高光谱影像分类 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盛采矿区土壤As,Cd,Zn重金属含量光谱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练 简季 +3 位作者 谭德军 谢洪斌 罗真富 高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2-817,共6页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很严峻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全球土壤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通过点样测量的方法获取土壤重金属含量虽然精...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很严峻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全球土壤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通过点样测量的方法获取土壤重金属含量虽然精度较高,但是耗时耗力,成本较高,且不能大面积、快速得到所研究区域的重金属含量分布。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使用遥感技术反演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了解其光谱特征是快速、准确建立反演算法的基础。以重庆市万盛采矿区为研究区,分别在2012年3月和8月用ASD FieldSpec Pro Ⅲ地物光谱仪(350-2500nm)对该地区171组和123组土壤样进行了现场光谱测定,并在第二次光谱采集的时候对其中的40个土壤样进行了土壤化学分析以建立土壤中一种莺金属含量的反演模型,为遥感定量反演研究区土壤As,Cd,Zn三种重金属含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万盛采矿区,土壤在近红外波段R2320与R1755波段、R2260与R2210、R1920与可见光波段R480波段的反射值比值分别和土壤中As,Cd和Zn含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可根据采样点光谱及地理插值获得研究区土壤中As,Cd和Zn含量的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盛矿区 土壤污染 光谱测量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多光谱研究攀西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怀勇 武锦辉 +1 位作者 刘萌 杨武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1,共5页
遥感方法定量监测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攀西地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持四川乃至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攀西地区多年MODIS多光谱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植被动态变化以... 遥感方法定量监测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攀西地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持四川乃至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攀西地区多年MODIS多光谱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植被动态变化以及该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NDVI变化和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其中降水是影响攀西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NDVI变化与秋季降水量变化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研究区植被长势与气温和降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主要体现在前1个月气温和降水对植被长势的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NDVI 气候因子 相关性 攀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范坪矿区土壤铜元素的高光谱响应与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滕靖 何政伟 +2 位作者 倪忠云 赵印泉 张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37-3642,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简易方法。研究对西范坪矿区土壤反射光谱进行微分、连续统去除等六种变换,利用逐步回归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选出对土壤铜含... 为解决传统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简易方法。研究对西范坪矿区土壤反射光谱进行微分、连续统去除等六种变换,利用逐步回归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选出对土壤铜含量敏感的特征波段,组成综合特征变量集,再应用不同的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和参数建立估算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光谱变换方法对土壤铜含量信息提取能力不同,每种光谱变换都对应特定的敏感波谱区间;基于综合光谱变换信息建立的土壤铜含量反演模型精度优于基于单种光谱变换信息建立的模型;利用综合光谱变换信息建立土壤铜含量反演模型,后向剔除法优于前向引入法和逐步回归法,当Removal取0.20时得到最优回归模型,其模型决定系数R2和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_(pre)~2分别达到了0.851和0.830,建模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349和0.468mg·kg^(-1),能较好地检测土壤铜含量,同时为其他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光谱检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光谱变换 特征变量选取 高光谱反演模型 西范坪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多光谱遥感地质特征与外围找矿预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廷斌 唐菊兴 +5 位作者 李志军 易桂花 别小娟 吴华 郭娜 张志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8,共9页
尕尔穷铜金矿的发现是近年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取得的重要找矿突破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体类型主要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型2种。前人在该区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矽卡岩与花岗斑岩的成生联系,斑岩型矿产的成矿潜力较大。... 尕尔穷铜金矿的发现是近年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取得的重要找矿突破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体类型主要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型2种。前人在该区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矽卡岩与花岗斑岩的成生联系,斑岩型矿产的成矿潜力较大。该文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以寻找区内斑岩型矿床为目标,开展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铁帽类色要素和围岩分带的遥感解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遥感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主要发育NW-NNW向、NE-NNE向和近SN向3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按组合样式可划分为5个环形构造系;铁帽类色要素与遥感异常较吻合;区内围岩分带较复杂,但多属斑岩铜矿成矿的有利围岩。综合分析认为,5个环形构造系为进一步找矿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尔穷 遥感 找矿预测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分析与角度斜率指数的植被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兵 杨武年 +1 位作者 慕楠 张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6-2552,共7页
植被含水量是植被生长状态的重要指示因子,是农业、生态和水文等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诊断对于监测自然植被群落的干旱状况、预报森林火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植被光谱反射率与植被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植被波谱不同波段的光谱... 植被含水量是植被生长状态的重要指示因子,是农业、生态和水文等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诊断对于监测自然植被群落的干旱状况、预报森林火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植被光谱反射率与植被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植被波谱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植被含水量的相关性差异很大,其中可见光红光波段(620~700 nm)、近红外波段(800~1 350,1 600~1 950,2 200~2 400 nm)的光谱反射率与植被含水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选取了660,850,1 630和2 200 nm的光谱反射率作为RED,NIR,SWIR1和SWIR2的波段值来建立角度斜率指数;分析了植被含水量与角度斜率指数的关系,将角度斜率指数(SANI,SASI,ANIR)作为反演植被含水量的参量,建立植被含水量与角度斜率指数之间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近红外角度指数ANIR改进,提出了近红外角度归一化指数NANI(near infrared angle normalized index)与近红外角度斜率指数NASI(near infrared angle slope index),建立植被含水量与NANI和NASI之间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NANI与Palacios-Orueta等提出的角度斜率指数(SANI,SASI,ANIR)相比有一定的优势,模型可决系数R^2从原最高0.791提高到0.853,RMSE也从原最小0.047降低到0.039。确定了NANI为反演植被含水量的最佳角度斜率指数,并建立了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该研究主要创新点: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原角度斜率指数的改进,提出了NANI和NASI角度斜率指数,使其在植被含水量反演上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角度斜率指数 植被含水量 岷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川县LUCC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萌 杨武年 +1 位作者 邵怀勇 孙小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0-165,共6页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是国家生态试点县和退耕还林实施县,查明该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RS和GIS技术,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相的陆地卫星TM图像,通过图...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是国家生态试点县和退耕还林实施县,查明该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RS和GIS技术,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相的陆地卫星TM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获得了该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川县近10 a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过程,查明了引起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最后,对该区201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的面积比例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青川县2000—2005年间,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005—2010年间,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两段时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减小,林地面积持续增加,增幅减小,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且增幅增大,水域和未利用地先减后增,草地先增后减。究其原因,认为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经过预测,在相关政策不变且没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2015年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将由2010年的58.57%增长为59.01%,到2020年将继续增长为59.44%,耕地面积比例到2020年将减少至29.13%,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继续增加至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LUCC) 转移矩阵 马尔科夫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虎军 杨武年 +2 位作者 周丹 佘金星 许娟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全球环境变化重要的指示因子,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处理的四川省MODIS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研究2001年~2010年全省地表温度和NDVI变化规律,以及高程和坡... 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全球环境变化重要的指示因子,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处理的四川省MODIS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研究2001年~2010年全省地表温度和NDVI变化规律,以及高程和坡度对两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地表温度和NDVI在年时间序列都有较大的波动,地表温度轻微降低,NDVI小幅增加,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地表温度和NDVI线性回归斜率在空间上同样也存在较大的负相关性,回归斜率平均值分别是-0.006和0.0025;NDVI与高程和坡度的相关性呈现分段式特征,而地表温度随高程的升高而平缓降低,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地表温度(LST) NDVI 生态环境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玉 杨武年 +2 位作者 刘恩勤 邵怀勇 谢洪斌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为了了解若尔盖县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该文利用RS与GIS相关理论与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结合四川省若尔盖县生态实际,建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模型。若尔盖县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处于... 为了了解若尔盖县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该文利用RS与GIS相关理论与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结合四川省若尔盖县生态实际,建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模型。若尔盖县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处于中上游水平,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呈现由东到西逐步降低的格局,东部高山区域优于西部草原区,但是若尔盖高原草原沙化、湿地退化等生态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评价 若尔盖县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金属矿开采集中区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仙巍 武锦辉 +2 位作者 孙小飞 向芷莹 邵怀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3S"技术已成为研究地表资源环境最有利的手段之一。基于"3S"技术,利用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其他数据获取攀西裂谷成矿带的遥感、地质、地理、气象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矿... "3S"技术已成为研究地表资源环境最有利的手段之一。基于"3S"技术,利用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其他数据获取攀西裂谷成矿带的遥感、地质、地理、气象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差:①矿山开采对地表景观的破坏较严重,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未进行有序恢复。②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规模大,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③研究区个铜矿、铁矿、铅锌矿等金属矿尾矿库数量较多,雨水冲刷易造成地表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钒钛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盛采矿区粉尘污染农作物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德军 谢巨天 +3 位作者 简季 谢洪斌 罗真富 胡运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为了探索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进行定量监控与防治的方法,尝试利用地物的高光谱特征快速反演区域粉尘污染范围及其相对程度。以重庆市万盛采矿区为研究区,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区域被粉尘污染的典型农作物进行高光谱... 为了探索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进行定量监控与防治的方法,尝试利用地物的高光谱特征快速反演区域粉尘污染范围及其相对程度。以重庆市万盛采矿区为研究区,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区域被粉尘污染的典型农作物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并对植被总体光谱反射率和在1 000 nm与1 200 nm附近的光谱小吸收谷的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受到的粉尘污染以南桐煤矿南部和砚石台煤矿西南部最为严重,其中受粉尘污染影响最明显的农作物为牛皮菜、莲花白和冬寒菜。通过对比各种受粉尘污染农作物光谱数据,间接得出各区域粉尘污染的相对程度,提供了丰富的农作物光谱实测依据,为进一步的大气粉尘污染遥感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粉尘污染 万盛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尕尔勤铜金矿多光谱遥感蚀变分带矿物提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继斌 张廷斌 +4 位作者 易桂花 钟康惠 别小娟 叶红 杨瑞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8-365,共8页
针对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铜金矿床多光谱遥感蚀变分带矿物提取问题,在分析该区典型矿物波谱曲线的基础上,基于ASTER和L8_OLI多光谱数据采用MTMF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蚀变分带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1)用MTMF方法可将Al-OH... 针对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铜金矿床多光谱遥感蚀变分带矿物提取问题,在分析该区典型矿物波谱曲线的基础上,基于ASTER和L8_OLI多光谱数据采用MTMF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蚀变分带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1)用MTMF方法可将Al-OH矿物细分为白云母和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2)尕尔勤铜金矿多光谱遥感地表蚀变分带矿物(组合)由内而外为:白云母→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绿帘石,分别对应于斑岩型铜金矿的绢英岩化带→绢英岩化+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多光谱遥感地表蚀变分带特征对该区斑岩型铜金矿地面勘查和部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遥感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斑岩铜金矿 多光谱 MTMF 尕尔勤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多时相干涉雷达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立 杨武年 黄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132,共8页
获取了川西高原区多时相Sentinel-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引入了地形辐射校正技术,发展了一种阴影双视向补偿算法,综合分析后向散射系数、纹理特征、相干系数、数字高程的统计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对... 获取了川西高原区多时相Sentinel-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引入了地形辐射校正技术,发展了一种阴影双视向补偿算法,综合分析后向散射系数、纹理特征、相干系数、数字高程的统计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对地形起伏大的高原山区,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常绿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天然草地、水体等地物信息,分类总精度为8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分类 遥感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