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晓静 张辉 +1 位作者 刘月涛 秦雪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2-1078,共7页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隐形器官成为研究机体代谢和疾病治疗的新热点,在中药分析中也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口服后部分原型成分经肠道菌群转化为药效更强的物质,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解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中药成分在体内仍能发挥强大药理作用...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隐形器官成为研究机体代谢和疾病治疗的新热点,在中药分析中也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口服后部分原型成分经肠道菌群转化为药效更强的物质,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解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中药成分在体内仍能发挥强大药理作用的关键突破口。该文总结了传统的肠道菌群孵育技术与新兴的类肠道模型,并对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其中传统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与成分的生物转化领域,但后者的应用研究较少。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分析提供了新的方向,或可进一步挖掘菌群与中药作用的新机制。该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有益于指导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推动中药新药研发等,对提升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孵育技术 类肠道模型 中药分析 生物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黄芪质量评价及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庆伟 张瑞 +3 位作者 李科 李爱平 刘月涛 秦雪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54-859,共6页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与文化的瑰宝,是否能走向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即中药材质量优劣问题。自古以来,中药材形成了“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市场规律。依据传统经验即“辨状论质”来判断中药材的好坏,逐渐形...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与文化的瑰宝,是否能走向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即中药材质量优劣问题。自古以来,中药材形成了“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市场规律。依据传统经验即“辨状论质”来判断中药材的好坏,逐渐形成了商品规格等级。但随着中药材栽培品大范围人工种植,且栽培药材在性状及品质上发生明显改变,导致现行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无法准确评价中药材质量优劣。本文以蒙古黄芪为例,总结黄芪药材优劣性评价方法及黄芪商品规格等级研究,修订黄芪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期为黄芪质量等级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质量评价 生长年限 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质量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慢性病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森岩 武小玲 +4 位作者 赵思俊 陈士剑 李顺勇 秦雪梅 刘晓节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慢性病具有多发、起病隐匿、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1],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4%... 慢性病具有多发、起病隐匿、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1],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4%[2]。在我国,慢性病发生发展形势也极为严峻,慢性病死亡率已占总死亡率88.5%[3]。因此,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的有效预测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慢性病 疾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弯弯 赵茂娇 +4 位作者 李科 冯仕红 文雨薇 秦雪梅 杜昱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63-871,共9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生、熟地黄水提物及多糖,并测定生、熟地黄多糖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将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S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生...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生、熟地黄水提物及多糖,并测定生、熟地黄多糖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将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S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生地黄水提物组(RR组)、熟地黄水提物组(PR组)、生地黄多糖组(RRP组)、熟地黄多糖组(PRP组),每组10只。第1~7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饮用3%的DSS;第8~14天,空白组和DSS组小鼠饮用无菌水,5-ASA组、RR组、RRP组、PR组和PRP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生地黄水提物、生地黄多糖、熟地黄水提物及熟地黄多糖,给药剂量均为200 mg/kg。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小鼠的体质量、粪便硬度及直肠出血情况(疾病活动指数);测量小鼠结肠长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LPS水平。结果生、熟地黄多糖分子量均可分为约200 kD和4 kD。生地黄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鼠李糖、木糖、岩藻糖7种单糖所组成,熟地黄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木糖、岩藻糖6种单糖组成。与空白组相比,DSS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01),DAI评分显著提高(P<0.0001),小鼠结肠长度缩短(P<0.05),脾脏质量增加(P<0.0001),结肠组织中MPO酶活性和血清中LPS含量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5-ASA组、RR组、RRP组和PR组疾病活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PRP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最低(P<0.0001);PR组结肠长度显著增长(P<0.05);5-ASA组、RR组、PR组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1);多糖组(RRP和PRP组)下降最多(P<0.001);RR组、RRP组、PR组和PRP组结肠中MPO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PR组血清中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熟地黄多糖及水提物均能够改善结肠病理组织,且熟地黄水提物及多糖对结肠炎小鼠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地黄多糖 葡聚糖硫酸钠 小鼠 美沙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究竹叶青酒缓解急性肝损伤作用机理
5
作者 涂慕鑫 孟亦浩 +4 位作者 王庆亮 张鑫 杨晨 江涛 田俊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4,共9页
该研究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竹叶青酒中潜在的功效成分进行筛选与检测,然后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成分及疾病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 该研究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竹叶青酒中潜在的功效成分进行筛选与检测,然后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成分及疾病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而构建“功效成分-潜在靶点-作用通路”网络以筛选关键功效成分与作用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潜在靶点和关键功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网络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从竹叶青酒中共获得113个潜在活性成分。竹叶青酒可能以柚皮素、京尼平、金合欢素、山奈酚、川陈皮素、苜蓿素为关键功效成分,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上的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JUN原癌基因(JUN)、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靶点,发挥缓解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酒 网络药理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急性肝损伤 功效成分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崔佳佳 胡英还 +2 位作者 秦雪梅 杜冠华 刘月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之一,其病理表现伴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该病病程长且易恶变,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19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之一,其病理表现伴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该病病程长且易恶变,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列为胃癌前状态。目前,CAG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低龄化现象,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质量[2]。因此,做到对CAG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由于CAG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因此易被忽视。目前,消化内镜技术、病理活检、尿素呼气试验和尿素酶试验快速检测等手段被用作CAG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清胃蛋白酶原 早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叶总提物对急性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罗丹 李媛媛 +2 位作者 秦雪梅 杜冠华 周玉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芩叶总提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leaf extract,SBLE)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叶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3.2,1.6,0.8 mg/kg)、水飞蓟宾组(0.06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小鼠... 目的探讨黄芩叶总提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leaf extract,SBLE)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叶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3.2,1.6,0.8 mg/kg)、水飞蓟宾组(0.06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小鼠予以蒸馏水灌胃;模型组小鼠灌胃同体积蒸馏水30 min后,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给药组药物干预30 min,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共2周。通过检测神经行为学指标(转棒实验、攀爬实验、爬杆实验、步态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来观察SBLE对醉酒小鼠平衡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此来评价黄芩叶总提物的解酒功能。最后一次灌胃酒精2 h后处死。通过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的水平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乙醇脱氢酶(ADH)的含量,考察SBLE的保肝作用。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芩叶总提物低剂量组小鼠的转棒掉落次数和爬杆时间显著减少(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转棒掉落次数、爬杆时间和逃逸潜伏期显著减少(P<0.01或P<0.001);高剂量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攀爬时间、平均步长和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延长(P<0.05或P<0.001),而转棒掉落次数、爬杆时间和爬杆行为障碍的评分等级显著降低(P<0.05~0.001)。保肝实验显示,与模型相比,黄芩叶总提物低剂量组小鼠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小鼠的AST、ALT和MDA显著降低(P<0.001或P<0.01),并且SOD、GSH-Px和ADH显著回调(P<0.05);黄芩叶高剂量组小鼠AST、TG和MDA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GSH-Px显著升高(P<0.05)。此外将肝组织ADH活性与神经行为学进行关联分析,发现ADH活性与乙醇诱导的醉酒行为学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与转棒停留时间呈正相关(r=0.7563,P<0.001),与转棒掉落次数呈负相关(r=-0.6350,P<0.001),与攀爬时间呈正相关(r=0.5010,P<0.05),与爬杆时间呈负相关(r=-0.5376,P<0.01),与逃逸潜伏期呈负相关(r=-0.6702,P<0.001),与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r=0.6330,P<0.001)。结论SBLE可以通过增强ADH活性来改善酒精代谢,从而缓解酒精诱导的小鼠醉酒症状,同时通过逆转氧化应激来保护酒精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叶 酒精性肝病 神经行为学 解酒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MS结合化学计量法的竹叶青酒无机元素模式识别分析
8
作者 江涛 王庆亮 +5 位作者 孟亦浩 张鑫 杨晨 蔚慧欣 秦雪梅 田俊生 《分析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为了保障竹叶青酒安全生产和质量可控,提升竹叶青酒产品品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竹叶青酒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 为了保障竹叶青酒安全生产和质量可控,提升竹叶青酒产品品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竹叶青酒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含量测定方法线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118.0%,适用于竹叶青酒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可以将3种竹叶青酒进行有效区分。偏最小二乘判别结合重要性因子建立验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竹叶青酒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无机元素是Na、P、K、Al。研究利用ICP-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建立的无机元素间含量差异的模式识别分析,可为竹叶青酒质量控制和安全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化学计量法 无机元素 模式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