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及阿特拉津残留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建玲 辜洋建 +3 位作者 于小翠 刘丙顺 陈萍 田兴磊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石墨化碳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s,GCB)净化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及阿特拉津残留的方法。以2%甲酸-乙腈溶液对样品中目标物进行涡旋振荡提取,经加入1 g... 采用石墨化碳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s,GCB)净化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及阿特拉津残留的方法。以2%甲酸-乙腈溶液对样品中目标物进行涡旋振荡提取,经加入1 g无水硫酸镁GCB净化柱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进行洗脱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阿特拉津3种目标物在0.50~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3),检出限分别为0.6、0.4、0.2μg/kg,加标回收率为83.7%~90.9%,相对标准偏差为1.42%~5.67%。实际土壤样品测试中,基体加标回收率为82.1%~92.2%,平行样品测定满足要求。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土壤样品中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及阿特拉津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氯氟吡氧乙酸 烟嘧磺隆 阿特拉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S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评价
2
作者 杨扬 李扬 +4 位作者 程龙 王睿 吉龙江 胡尊芳 张艳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68,共13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手段。现有评价体系大多基于单一视角,缺乏对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对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估和空间差异分析也...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手段。现有评价体系大多基于单一视角,缺乏对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对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估和空间差异分析也有待深入。本文从地貌与空间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岩土工程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各类制约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丘陵山地型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维空间分析、ICMM数学模型等评价指标信息提取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模型等手段,通过EVS软件实现研究区的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三维评价,精细表征了三维空间条件下可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以及可有效开发的区域分布,提出了综合分区管控建议。通过对济南市东拓区域65 km^(2)区域开展实例研究,使用该体系快速、准确地完成了-100 m以浅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评价,按综合潜力划分为综合潜力大、较大、一般和较小区,按可开发程度划分为地下空间可开发、谨慎开发和不可开发区,按开发适宜性划分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区。研究显示该方法体系能够显著提升三维尺度下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潜力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为立体化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更加精细的结果和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可利用程度 地质适宜性 综合潜力评价 EVS三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6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辜洋建 陈璐 +3 位作者 王玉环 周腾飞 王玲玲 高玉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1-736,共6页
提出了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硼、钴、钼、镉、锗、铍等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取样品0.1000 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3 mL 50%王水(体积比为3∶1∶4的盐酸-硝酸-水混合溶液)和0.5 mL氢氟酸,静置... 提出了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硼、钴、钼、镉、锗、铍等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取样品0.1000 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3 mL 50%王水(体积比为3∶1∶4的盐酸-硝酸-水混合溶液)和0.5 mL氢氟酸,静置30 min后,于180℃烘箱中高压消解18 h。消解结束后,用水定容至50 mL,采用ICP-MS测定其中6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硼、钴元素的质量浓度在200μg·L^(-1)以内,钼、镉、锗、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10.0μg·L^(-1)以内与对应的谱峰强度与内标谱峰强度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05~0.12 mg·kg^(-1);方法用于分析国家标准物质,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并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均小于8.0%;方法用于两个实际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其测定结果与DZ/T 0279-2016的基本一致,且相对标准偏差(n=12)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密闭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地球化学样品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联合反演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玲珑复式岩体深部形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贺春艳 王润生 +7 位作者 魏印涛 宋明春 刘洪波 刘晨成 王冉 郭国强 李振涛 李娜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64,共16页
玲珑复式岩体是胶东西北部著名的花岗大岩体,也是胶东金矿集区最为重要的赋矿岩石,以花岗岩为围岩或主要以花岗岩为围岩的金矿约占胶东金矿集区总金金属储量的90%以上。以胶东地区21世纪以来完成的1/5万高精度重磁数据为基础,在已知地... 玲珑复式岩体是胶东西北部著名的花岗大岩体,也是胶东金矿集区最为重要的赋矿岩石,以花岗岩为围岩或主要以花岗岩为围岩的金矿约占胶东金矿集区总金金属储量的90%以上。以胶东地区21世纪以来完成的1/5万高精度重磁数据为基础,在已知地质、钻探和大深度地球物理探测剖面等资料的约束下,采用人机交互的重磁联合反演方法,综合解释了胶东西北部47条剖面的二维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可视化平台构建了玲珑复式岩体三维模型,综合解释的玲珑复式岩体中心厚度约为15 km,呈不规则蘑菇云状,其核部可能有较大规模白垩纪A型花岗岩侵入。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胶东金矿成矿后的变化保存情况和深部金资源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玲珑复式岩体 重磁联合反演 三维可视化 剥蚀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探测技术在胶西北矿集区焦家金矿田适用性试验
5
作者 王润生 陈大磊 +5 位作者 王宁 李健 董磊磊 王珣 王玉 尹召凯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5-976,共12页
焦家金矿田作为典型破碎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突破千吨,是目前胶东金矿地球物理探测的焦点区域。针对研究区内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工业电磁干扰对CSAMT、MT和SIP等传统电磁勘探方法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展了在强工业电磁... 焦家金矿田作为典型破碎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突破千吨,是目前胶东金矿地球物理探测的焦点区域。针对研究区内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工业电磁干扰对CSAMT、MT和SIP等传统电磁勘探方法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展了在强工业电磁干扰环境下地球物理方法对胶西北矿集区主要控矿断裂深部响应特征及适用性研究,在焦家金矿田寺庄典型矿段开展微动探测试验工作,通过多重圆台阵变换和不同半径台阵变换的微动探测试验研究,进行空间自相关法分析。结果表明:微动探测视横波速度场特征与主控矿断裂具有耦合关系,通过试验参数优选,可基本实现3000 m深度区间内焦家断裂带的垂向识别,为今后微动探测方法在胶西北矿集区开展相关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 空间自相关法 视横波速度 焦家断裂 胶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工型园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
作者 宋蕊蕊 李圣玉 +3 位作者 邹少辉 徐佳 范海印 邵丽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为了解精细化工型园区地下水水质特征,探究其污染成因,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其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并对特征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周边地下水水质整体相对较差,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 为了解精细化工型园区地下水水质特征,探究其污染成因,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其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并对特征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周边地下水水质整体相对较差,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超标很大程度上与区域原生水文地质条件相关;通过对超标点位污染现状评价,企业生产以及人为活动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园区存在检出的有机特征指标三乙胺、1,1,2-三氯乙烷、石油烃(C10-C40)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其致癌风险和危害商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空间分布 健康风险评价 化工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东部海域重力场及断裂构造特征
7
作者 刘洪波 王润生 +7 位作者 胡雪平 勇晓宇 吴治国 贺春艳 孟庆发 李嘉 王恩强 张宁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3,共12页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总体表现为强烈波动性和等值线带状展布特征;通过布格重力异常场源分离,对昌邑—大店断裂以东海域的断裂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共推断断裂17条,可划分为NE、NW和EW向3组断裂,其中NE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断裂。研究结果为区内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调查和金矿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高精度重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东部 海底重力 布格异常 重力场特征 断裂构造 金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