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不对称的地下水位潮汐波动确定滨海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4
1
作者 宋超 周训 +3 位作者 赵敬波 陈瑞阁 张欢 李婧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1476,共6页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正弦潮汐波的传播理论,提出了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分段法,并与振幅衰减法和滞后时间法进行对比,各种方法求出的储水系数与导水系数之比(S/T)很接近,说明分段法是有效的。对于北海市滨海含水层,上升段求出的S/T值比下降段要大,其成因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 海岸带 潮汐效应 储水系数 导水系数 地下水 广西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引起有越流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瑞阁 周训 +2 位作者 宋超 张欢 肖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随潮汐波动的变化。通过对两种情形下的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头的变幅及潮汐效率呈负指数函数衰减,水头倾斜情形下变幅更小,潮汐效率更小,滞后时间更短,地下水头对海潮的滞后时间随距离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承压含水层 潮汐效应 数值模型 滨海含水层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延庆县松山温泉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9
3
作者 龙汨 周训 +4 位作者 李婷 王晓翠 唐丽伟 陈婷 郭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3-1060,共8页
松山温泉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松山森林公园内,附近为燕山期花岗岩,岩体裂隙较发育。在该温泉附近施工的2个钻孔自流热水。温泉及其附近自流孔热水水温为32~42℃,主要阳离子为 Na +、K +和 Ca2+,主要阴离子为 SO2-4、HCO -3和 Cl -... 松山温泉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松山森林公园内,附近为燕山期花岗岩,岩体裂隙较发育。在该温泉附近施工的2个钻孔自流热水。温泉及其附近自流孔热水水温为32~42℃,主要阳离子为 Na +、K +和 Ca2+,主要阴离子为 SO2-4、HCO -3和 Cl -,水化学类型为 SO4-Na 型;热水矿化度为0.548~0.566 g/L,pH 值为9.14~9.21,H2 SiO3含量为87.1~97.1 mg/L,F -含量为19.0~20.8 mg/L。氢、氧同位素资料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估算的补给高程为1256~1351 m,补给区温度为4.4~8.8℃,热水年龄为14.19~48.95 a,地下热储温度为114~119℃,热水循环深度为2236~2274 m。松山温泉为花岗岩中地下水在山区获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在经历深循环过程中获得深部热流加热后上升在山坡上出露形成的温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化学 同位素 成因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温泉形成的一种管道渗流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帅 周训 +3 位作者 吴旸 方斌 赵敬波 刘东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0-626,共7页
自然界中温泉形成的循环机制比较复杂,前人的实验模型研究很少有报导。根据断裂-深循环型温泉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装置,对温泉的形成进行模拟实验。实验采用充满砂的半圆弧形圆管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水温下热水循环的模拟实验,以... 自然界中温泉形成的循环机制比较复杂,前人的实验模型研究很少有报导。根据断裂-深循环型温泉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装置,对温泉的形成进行模拟实验。实验采用充满砂的半圆弧形圆管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水温下热水循环的模拟实验,以便了解地下热水循环过程温泉流量的影响因素。利用室温实验计算出实验用砂的渗透系数K的范围在50.59~57.94 m/d。实验结果表明,温泉流量除与水头差、介质渗透系数和截面积呈正比例关系外,还随温度增大而增大。温泉形成过程是伴随能量转换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地下水从深部热源获得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粘滞性降低,导致其流量增大。利用河北北部和广西东南部温泉的流量、温度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模拟实验 温度 流量 地下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其起源演化
5
作者 韩佳君 周训 +3 位作者 姜长龙 胡良君 方斌 孙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4-1464,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角分布有基岩,盆地西部分布山麓堆积及河、湖相沉积地层,新生界发育有多个北西—南东走向的规模不一的背斜,新近系分布有富钾地下卤水。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卤水中TDS、K+和B2O3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TDS值出现双峰,卤水样品... 柴达木盆地西北角分布有基岩,盆地西部分布山麓堆积及河、湖相沉积地层,新生界发育有多个北西—南东走向的规模不一的背斜,新近系分布有富钾地下卤水。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卤水中TDS、K+和B2O3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TDS值出现双峰,卤水样品富K+和B3+的概率分别为62.8%和61.29%。使用Piper图研究地下卤水时,经常出现样品点过于集中而不易反映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本次研究改进了前人的图示方法,绘制适合于表示地下卤水的水化学图。利用钠氯系数、氯溴系数、氯碘系数、钾氯系数、脱硫系数、钙镁系数对研究区卤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卤水样品多数未达到石盐沉积,少数达到石盐沉积。研究区水样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新近系地下卤水δ18O值和δD值均发生漂移,表明卤水经历长时间的蒸发浓缩。研究区地下卤水起源于早上新世的古大气降水,上新世以后由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柴达木盆地抬升和沉降中心东移,接受沉积形成良好的盖层,同时大气环流的改变致使气候变得干燥,地下卤水经历蒸发浓缩封存,形成现今的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水化学 特征系数 起源演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高褶带三叠系地层卤水和温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8
6
作者 周训 曹琴 +5 位作者 尹菲 郭娟 王晓翠 张永帅 王黎栋 沈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08-1920,共13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沉积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在川东宣汉地区的川25井曾发现富钾卤水。本文对川东高陡褶皱带三叠系碳酸盐岩地下水的分布和富集进行分析,对川25井和卧57井深层卤水以及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进行总...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沉积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在川东宣汉地区的川25井曾发现富钾卤水。本文对川东高陡褶皱带三叠系碳酸盐岩地下水的分布和富集进行分析,对川25井和卧57井深层卤水以及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成因。认为当背斜核部的三叠系地层埋藏较深、封闭性较好时,有利于深层卤水的富集;在半开启-开启型背斜中,背斜核部受到强烈的风化侵蚀作用,三叠系地层裸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入渗淋滤,不利于高TDS卤水保存。深层卤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Cl-Na型,富集Br^-、Li^-、Sr^2-、I^-、B^3+等微量元素,是同生沉积卤水。其中川25井是少见的高TDS富钾卤水,其TDS达352.693g/L,已达到泻利盐沉积阶段,K^+异常富集,达25.955g/L。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为SO4-Ca型,富集Sr^2+、F^-、偏硅酸等。稳定性同位素δ^2 H、δ^18 O数据显示川东深层卤水均起源于古海水,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在背斜核部三叠系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经历深循环获得加热后在地形较低的河谷处呈温泉出露。地下(热)水为溶滤围岩形成TDS不高(2-3g/L)的地下水,其总体趋势是朝着淡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卤水 温泉 水化学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井单位涌水量并不就是含水层导水系数——与兰太权先生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兰太权先生发表3篇文章公布其多年探讨井抽水的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或导水系数的关系,认为其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和论断"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并认为传统径向稳定井流理论是错误的,在行业内应改用他提出的新理论、新公式... 兰太权先生发表3篇文章公布其多年探讨井抽水的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或导水系数的关系,认为其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和论断"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并认为传统径向稳定井流理论是错误的,在行业内应改用他提出的新理论、新公式。本文指出其文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说明其公式或理论的不合理和不能用于实际的情形,并阐明抽水井单位涌水量不能等同于含水层导水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抽水井 稳定流 渗透系数 导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温泉中游离二氧化碳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苗林 周训 +4 位作者 王晓翠 任振华 郑玉慧 李晓露 沈晔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6-163,共8页
CO2气体伴随着温泉的出露而逸出,其中有一部分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泉水中。分析温泉水中CO2的含量特征,研究气体与围岩岩性、断层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活动性和CO2的来源。依据现场测试获得温泉中游离CO2的含量,分析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部... CO2气体伴随着温泉的出露而逸出,其中有一部分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泉水中。分析温泉水中CO2的含量特征,研究气体与围岩岩性、断层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活动性和CO2的来源。依据现场测试获得温泉中游离CO2的含量,分析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部分温泉游离CO2的含量特征,发现该地区温泉水中游离CO2含量普遍较高,最高达到286.0 mg/L,并与p H呈负相关,与Eh、lg PCO2呈正相关。研究区温泉的出露受深大断裂的控制,CO2含量高还反映了断裂较强的活动性,此外,研究还发现出露在红层中的温泉游离CO2含量相对较高。研究区温泉中CO2的δ13C值主要分布在-8‰~0‰,表现出幔源特征。经计算泉水中CO2分压为10-2.19~10-0.57Bar,都大于大气的分压,但只有牛街温泉具备钙化沉积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游离CO2 CO2分压 滴定 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