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9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38,共1页
蜀山峻秀,涪水含章。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80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在"育... 蜀山峻秀,涪水含章。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80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科技大学 校园精神 校舍建筑面积 李白故里 开放包容 专任教师 建筑学院 开放办学 四川省绵阳市 人才培养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 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门类,现有本科专业8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武汉工业大学 教育主管部门 211工程 交通科技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32,共1页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5个系别——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系、工程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和力学系,有6个工程中心或研究所——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防水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及地下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5个系别——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系、工程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和力学系,有6个工程中心或研究所——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防水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与数字化模拟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二所和BIM研发及应用中心;有6个本科专业,11个招生方向——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系 防水材料 建筑设计院 研究中心 桥梁安全 力学系 数字化模拟 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4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共1页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5个系别——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系、工程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和力学系,有6个工程中心或研究所——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防水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及地下工...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5个系别——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系、工程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和力学系,有6个工程中心或研究所——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防水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与数字化模拟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二所和BIM研发及应用中心;有6个本科专业,11个招生方向——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防水材料与工程四个方向和中德2+2合作项目)、工程管理、建筑学(含有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方向)、建筑景观设计、交通工程、力学与土木工程(中法4+2合作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系 工程管理 防水材料 建筑设计院 力学系 研究中心 桥梁安全 数字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5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5个系别——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系、工程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和力学系.有6个工程中心或研究所——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工业大学 湖北省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全监控技术 建筑工程系 工程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邓夕胜 柳军 王泽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28-131,共4页
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 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做到顶岗实习,学生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锻炼,高效开展实习教学。通过对自联实习的教学模式的总结,探讨进一步加强自联实习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土木工程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系统辨识统计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炜明 董莪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47,共6页
土木工程由于内在材料的离散性,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外在环境因素的随机性,有必要引入统计方法来进行面向健康监测的损伤辨识。探讨了土木工程系统辨识的定义,分析了现有研究中与统计方法相关的Bayesian统计、随机有限元、统计模式辨识、... 土木工程由于内在材料的离散性,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外在环境因素的随机性,有必要引入统计方法来进行面向健康监测的损伤辨识。探讨了土木工程系统辨识的定义,分析了现有研究中与统计方法相关的Bayesian统计、随机有限元、统计模式辨识、损伤特征辨识的统计描述及其他等五类研究;根据土木工程系统辨识的特点与已有研究,展望了统计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前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统计方法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9
8
作者 康俊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67,共3页
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就实践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使之能够适应当代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特色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5
9
作者 胡振华 王颖 +1 位作者 王崇革 李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220,共3页
阐述了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服务于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多平台多层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与结构设计竞赛融合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炜明 马腾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6-219,共4页
近年来,结构设计竞赛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的深化形式,已在国内外大学中广泛开展,而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为例,结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本校模型及其他... 近年来,结构设计竞赛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的深化形式,已在国内外大学中广泛开展,而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为例,结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本校模型及其他各校模型,从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融合模式的优点、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初步的教学成果与一定的竞赛成绩,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协作与实践能力,能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及其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竞赛 土木工程 融合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康生 涂建维 +1 位作者 张家瑞 李召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浅层学习神经网络对高维数据进行预测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为此,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1D-CNN)和Deep Dream视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NN深度学习网络的高层建筑... 浅层学习神经网络对高维数据进行预测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为此,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1D-CNN)和Deep Dream视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NN深度学习网络的高层建筑智能控制算法,并完成高精度网络模型训练和1D-CNN数据特征可视化;以20层benchmark模型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工况下1D-CNN深度学习智能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并与BP(back propagation,BP)和RBF(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等浅层学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D-CNN凭借一维卷积和池化特性,可自动提取数据深层次特征并对海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在外界激励作用下,1D-CNN控制器加速度和位移最高减震率分别为69.0%和55.6%,控制性能远高于BP和RBF;改变激励作用后,3种控制器控制性能均有所降低,但1D-CNN性能降幅最小且减震率最高,说明1D-CNN具备更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数据特征可视化 泛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章琼 赵歧林 +2 位作者 徐晓雅 周意 蔡永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598-6607,共10页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须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耐久。人工智能可代替结构设计师进行大量训练及重复操作,从而找到最优设计结果、提高设计效率。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热点,从整个结构设...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须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耐久。人工智能可代替结构设计师进行大量训练及重复操作,从而找到最优设计结果、提高设计效率。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热点,从整个结构设计流程的角度总结当前人工智能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专家系统、决策树、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线性回归等人工智能方法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目前,人工智能方法在地上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但在地下结构(基础、地下室等)中应用较少,需加强其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此外,定量的规范条文转译技术较为成熟,但定性的规范条文转译技术还有待突破,有必要加强基于规则或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优化算法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向锐 李景拓 +2 位作者 吴洋 王智德 韦昌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2-807,共6页
为了探究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规律,以珠海某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基坑与隧道间距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及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坑与隧道不同间距时,邻近建筑物的整体变形... 为了探究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规律,以珠海某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基坑与隧道间距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及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坑与隧道不同间距时,邻近建筑物的整体变形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不同间距相同开挖步时,邻近建筑物水平位移差距不大,砖混住宅的剪力值在150 kN以上,弯矩值在170 kN·m以上,桩基础大厦随基坑的持续开挖,弯矩呈现一定增长;(2)随基坑的持续开挖,不同间距下,隧道无论水平位移还是竖向位移,都随基坑的开挖逐渐增大,其结构受力整体随隧道与基坑的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无论是最大拉应力还是最大压应力,均未超出允许值,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邻近建筑物 隧道变形 数值分析 不同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商业建筑疏散楼梯形式与宽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大川 邓媛 +1 位作者 吴思琳 周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1533,共11页
为探究事故灾害发生时疏散楼梯的形式与宽度对地下商业建筑人员疏散的影响,基于人员上行疏散行为的特征参数,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楼梯形式及宽度下的疏散过程。对疏散时间、行人密度分布等疏散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楼... 为探究事故灾害发生时疏散楼梯的形式与宽度对地下商业建筑人员疏散的影响,基于人员上行疏散行为的特征参数,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楼梯形式及宽度下的疏散过程。对疏散时间、行人密度分布等疏散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楼梯宽度与形式对疏散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疏散时间随楼梯宽度增加呈现先减后增趋势,且单位宽度增加对疏散时间的减少量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当楼梯宽度为2.5 m时,达到基于疏散效率的楼梯宽度临界值。不同楼梯形式的疏散效率存在差异,直跑楼梯的疏散效率最高,折跑楼梯次之,双跑楼梯的疏散效率最低。疏散过程中楼梯平台上的拥堵程度较小,而梯段的起始和转角位置易发生拥堵。此外,人员密度与疏散时间呈现线性正相关,且人员密度越大,楼梯形式对疏散时间的影响越显著,相应的楼梯宽度临界值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下商业建筑 楼梯宽度 楼梯形式 疏散仿真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失稳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振波 李秉欣 +2 位作者 杨茜 刘志春 刘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7,共12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基坑紧邻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日益增多,然而仍然缺乏对近接基坑工程土体失稳模式的系统研究。针对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近接基坑工程对称/非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提出不同失稳...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基坑紧邻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日益增多,然而仍然缺乏对近接基坑工程土体失稳模式的系统研究。针对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近接基坑工程对称/非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提出不同失稳模式下适用条件,分析内支撑数量、基坑深度、基坑与既有地铁车站空间位置关系等对土体稳定性及滑移面性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和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分别有3种和6种情况;(2)随着内支撑数量的增加,滑移体范围不断扩大,且起始位置沿围护结构不断下移,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增加;(3)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滑移体的范围先增大后减小,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4)针对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滑移面分析,随着既有地铁车站覆土厚度的增加,滑移面在既有地铁车站侧的近接范围逐渐减少且起始位置外移。以上研究可以为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的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既有地铁车站安全控制措施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近接增建 有限土体 滑移面 安全系数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前期的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与降碳量预测方法
16
作者 罗智星 云朵 仓玉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F0003,共10页
设计前期作为建筑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的前置环节,其相关决策直接影响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水平.然而,设计信息和清单数据的匮乏,致使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和设计优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对此,本研究依据已有成果、案例统计和标准限额,构建了建筑... 设计前期作为建筑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的前置环节,其相关决策直接影响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水平.然而,设计信息和清单数据的匮乏,致使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和设计优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对此,本研究依据已有成果、案例统计和标准限额,构建了建筑设计前期全生命期碳排放预测模型,形成基于建筑高度和结构形式的隐含碳排放估算公式,以及不同能效等级及能源消耗模式下的运行碳排放量化指标.同时,整合涵盖“六化”设计策略等在内的各项降碳措施量化评估体系,从而为后续设计指明改进优化方向.本研究构建的建筑设计前期碳排放和降碳量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建筑师在项目的设计前期阶段快速评估其碳排放总水平,明确降碳重点要素,最终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碳优化的源头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 全生命期 设计前期 预测模型 建筑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合环境对工程水泥基材料自愈合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刘剑 王双印 +2 位作者 张明伟 杨若冲 高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44-7350,共7页
工程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和自愈合潜力,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已应用于多种不同环境条件。EC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愈合能力不同,而目前针对ECC在不同环境下... 工程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和自愈合潜力,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已应用于多种不同环境条件。EC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愈合能力不同,而目前针对ECC在不同环境下的愈合行为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ECC自修复行为的影响,选取3种不同愈合环境,分别为0.5 mol/L的NaCl溶液、饱和Ca(OH)_(2)溶液、自然环境,将预裂纹ECC试件分别置于3种环境下,通过裂缝闭合试验、强度恢复试验、电镜扫描以及能谱分析来探究不同环境下ECC的愈合行为及机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愈合环境下ECC的裂缝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随着愈合周期的逐渐增长,裂缝的愈合程度也逐渐提高,NaCl溶液和饱和Ca(OH)_(2)溶液对裂缝愈合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环境下ECC的愈合能力排序为:饱和Ca(OH)_(2)溶液>NaCl溶液>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下的愈合物质主要有水化硅酸钙(calcium-silicate-hydrate,C-S-H)凝胶、Ca(OH)_(2);在NaCl溶液中裂缝处愈合物质主要以钙矾石、Ca(OH)_(2)形式填充裂缝;在饱和Ca(OH)_(2)溶液环境中,裂缝处会产生大量愈合物质,主要以CaCO_(3)的形式填充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 自愈合 环境条件 愈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渣土凝聚-脱水-固化处理中的物料归趋及滤液循环回用
18
作者 韩志豪 张明 +4 位作者 孙晓辉 陈长卿 吴思麟 陈佛赐 董紫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04-9612,共9页
利用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渣土的资源转化效率,但工艺中投加物料归趋及压滤滤水循环回用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凝聚-脱水-固化试验,揭示了絮凝固化剂各组分在凝聚-脱水-固化过程中的归趋情况,并在此... 利用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渣土的资源转化效率,但工艺中投加物料归趋及压滤滤水循环回用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凝聚-脱水-固化试验,揭示了絮凝固化剂各组分在凝聚-脱水-固化过程中的归趋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压滤滤液循环回用产生的效益。结果显示,絮凝固化剂中18%~35.57%的Na+和0.1%~0.56%的Si元素存在于压滤滤液中,而Ca、Mg、Al元素主要存在于泥饼之中,比例接近甚至等于100%。将强碱性的压滤滤液循环回用于工艺中,在提高泥砂筛分解离效率的基础上,还相当于对工程渣土后续的凝聚-脱水-固化完成了“预处理”,渣土颗粒吸附了滤液中残留的物料,有助于根据物料变化规律及泥饼性能需求,动态调节物料投加,使流失于水体的物料始终处于动态循环利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脱水固化 物料归趋 碱性滤液 滤液循环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烧变岩工程地质效应
19
作者 袁士豪 孙强 +3 位作者 耿济世 王少飞 胡鑫 陈凯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203,共12页
烧变岩是由煤层自燃对周围岩体高温烘烤形成,在中国西北地区(新疆、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煤田多有分布。笔者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的烧变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实测以及资料收集,研究了神木、府谷、保德–河曲等黄河... 烧变岩是由煤层自燃对周围岩体高温烘烤形成,在中国西北地区(新疆、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煤田多有分布。笔者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的烧变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实测以及资料收集,研究了神木、府谷、保德–河曲等黄河沿线等地及准格尔旗的烧变岩形成模式和工程地质效应。研究表明:烧变岩可划分为烘烤岩、烘变岩、烧结岩、烧熔岩4种类型;在煤层自燃高温烘烤后,烧变岩的微观结构与矿物成分与原岩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孔洞裂隙发育,强度下降,渗透性与导水性增强;岩体结构由层状变为碎裂状,岩体质量降低,并成为矿区重要的地下水储存空间。岩体受煤层自燃影响,承载力降低,烧变岩上部烧空区使边坡产生卸荷作用,在岩体内形成贯通节理面及软弱接触面,在降雨、冻融及地表水入渗下诱发边坡失稳,产生地质灾害;烧变岩区地下水位较低致使地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本次研究从形成机制方面和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烧变岩诱发的工程地质和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烧变岩区边坡崩塌失稳、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矿井水害、植被退化等方面,为烧变岩区工程活动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 烧变岩 工程地质效应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费率测算的PSO-BP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伟 周曼 +2 位作者 叶家军 张季如 付红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151,共6页
为科学合理地测算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费率,考虑数据时效性和施工环境差异性对费率的重要影响,提出精细化限时测算方法。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2部分,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误差BP神经网络模型,以此预测... 为科学合理地测算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费率,考虑数据时效性和施工环境差异性对费率的重要影响,提出精细化限时测算方法。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2部分,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误差BP神经网络模型,以此预测工程结算造价,分析费用后得到与实际安全施工费对应的费率计费基数,进而得到费率。选取41个已完工样本项目进行网络训练,确定模型最优网络结构。对武汉市15个典型在建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限定时间以及调研采集数据时效性约束条件下,用该模型算得的费率能反映不同地域施工环境对安全施工费动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施工费 精细化费率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