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3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典型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1
作者 邹惠杰 刘刚 +4 位作者 舒成博 孙波 刘亚 张琼 郭珍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定量了解内蒙古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速率,探究该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侵蚀坡面和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和牙克石市)典型黑土坡耕地的... [目的]定量了解内蒙古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速率,探究该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侵蚀坡面和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和牙克石市)典型黑土坡耕地的土壤样品,利用137 Cs示踪技术计算各采样点土壤侵蚀速率,结合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土壤侵蚀在坡面的分布特征。[结果](1)3个坡面所有采样点137 Cs含量均小于背景值(1984.24 Bq/m^(2)),表现为所有坡面土壤流失。(2)3个地区的采样坡面平均侵蚀速率表现为:海拉尔〔6533.37 t/(km^(2)·a)〕>额尔古纳〔4174.35 t/(km^(2)·a)〕>牙克石〔2765.87 t/(km^(2)·a)〕。相同坡面的3个纵向断面的平均侵蚀速率相近,同一断面侵蚀速率的变异程度较高。(3)土壤侵蚀速率沿坡长呈强弱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但周期长度并不固定。大部分纵向断面存在周期长度为80~160 m和160~200 m的大小两个周期。部分纵向断面只存在一个周期长度为100~120 m的周期。[结论]该地区土壤侵蚀在坡面尺度表现为全坡面侵蚀且在纵向呈现周期性特征,在区域尺度呈现从东到西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典型黑土 农牧交错带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2
作者 张玉斌 郑粉莉 武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详细介绍了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影响因素、预报模型以及防治措施等;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重点,包括侵蚀过...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详细介绍了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影响因素、预报模型以及防治措施等;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重点,包括侵蚀过程对非点源污染物运移和水质的影响,污染物运移的预测预报模型,全国统一的不同污染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农业非点源污染 迁移过程 影响因素 预报模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旱地土壤磷组分及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3
作者 曾祥 孔雪琴 +4 位作者 刘强 程红岩 李世清 岳善超 沈玉芳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目的]从旱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角度,探究不同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及冬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黄土旱塬冬小麦合理施磷提高产量及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旱58”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P0)、60(P60)、120 ... [目的]从旱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角度,探究不同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及冬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黄土旱塬冬小麦合理施磷提高产量及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旱58”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P0)、60(P60)、120 kg/hm^(2)(P120)3个施磷(P2O5)量和撒施(S)、条施(T)2种施磷方式,研究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各形态磷、冬小麦产量、生物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变化对产量形成和磷肥效率的影响。[结果]2种施磷方式下,随着施磷量增加,冬小麦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均显著增加。撒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2.69%、29.57%和157.06%;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5.56%、14.92%和31.84%。条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38.77%、43.57%和133.54%;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7.98%、23.67%和34.26%。不同施磷量下,与S处理相比,T处理增加冬小麦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P120处理下分别增加13.11%、13.24%和128.7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施磷显著增加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盐酸提取态磷(HCl-P)、酶提取态磷(Enzyme-P)、氯化钙提取态磷(CaCl2-P)和微生物量磷(MBP)质量分数;相较于S和T处理显著增加Enzyme-P和MBP,且均以P120处理质量分数最高。与S相比,T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分布更符合冬小麦根系生长区域。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产量与AP呈显著正相关,与TP、MBP、HCl-P、Enzyme-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磷质量分数和磷有效性,且以条施土壤磷有效性和有效磷分布更利于小麦养分吸收,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条施磷120 kg/hm^(2)可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是较高效的施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方式 施磷量 生物有效性磷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廖俊 焦菊英 +2 位作者 严增 李建军 张世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
[目的]为了探究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模拟的效果。[方法]基于陕北安塞区坊塌小流域内10个径流小区2016-2022年的降雨产流产沙监测资料,通过RUSLE模型中各因子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常用算法之间的变换组合,模拟144种... [目的]为了探究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模拟的效果。[方法]基于陕北安塞区坊塌小流域内10个径流小区2016-2022年的降雨产流产沙监测资料,通过RUSLE模型中各因子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常用算法之间的变换组合,模拟144种因子组合下各退耕植被恢复坡面的土壤侵蚀量,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SE)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价模型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利用RUSLE模型144种因子组合模拟的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量,NSE范围为-38.47~0.19,RMSE范围为1.92~12.65 t/(hm 2·a),模拟效果较差,所选各因子算法难以适应退耕植被恢复坡面上的土壤流失量的评估,还需要对RUSLE模型各因子进一步改进。运用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模拟时,建议尽可能采用时间分辨率高的数据减小对R因子的计算误差,综合考虑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粒径与团粒结构组成和容重等土壤理化性质对K因子的影响,以及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枯落物、生物结皮等对C因子的影响,充分考虑10°以上的坡度,细化其LS因子的算法。[结论]RUSLE模型无法很好地适用于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研究结果为土壤侵蚀模型的研发及RUSLE模型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坡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 退耕坡面 植被恢复 径流小区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与多营力复合侵蚀的研究重点 被引量:56
5
作者 郑粉莉 张加琼 +3 位作者 刘刚 范昊明 王彬 沈海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为该区复合土壤侵蚀研究及其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和理论研究以及文献资料,概述了复合土壤侵蚀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结果]东北黑土... [目的]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为该区复合土壤侵蚀研究及其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和理论研究以及文献资料,概述了复合土壤侵蚀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结果]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点主要为:多营力复合侵蚀的季节更替和空间叠加作用,农田沟蚀严重,坡面汇流引起的土壤侵蚀更加突出,雨滴打击作用和壤中流形成是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当前复合土壤侵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冻融作用对风蚀和水蚀的影响,风水复合侵蚀,东北黑土区多外营力复合侵蚀研究。[结论]复合土壤侵蚀的研究重点为:①多种外营力相互作用的坡面复合侵蚀过程机制;②冻融作用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机制;③量化冻融作用、融雪、降雨径流和风力侵蚀对坡面侵蚀和沟蚀的贡献;④多外营力作用的流域尺度泥沙来源诊断;⑤复合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发;⑥复合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⑦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防治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坡耕地 土壤侵蚀特征 复合侵蚀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农业流域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耿华杰 郑粉莉 +4 位作者 莫帅豪 王雪松 张加琼 王彬 付金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3,共7页
研究农业流域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可为土壤侵蚀退化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选择典型薄层黑土区的宾州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各选取2个代表性坡面,基于137 Cs示踪技术估算土壤侵蚀—沉积速率,分析流... 研究农业流域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可为土壤侵蚀退化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选择典型薄层黑土区的宾州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各选取2个代表性坡面,基于137 Cs示踪技术估算土壤侵蚀—沉积速率,分析流域和坡面尺度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和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速率在流域上游最大,分别是流域中游和下游的1.9,11.2倍;坡面尺度上土壤侵蚀速率在坡中部最大,分别是坡上部和坡下部的1.3~2.6,2.8~12.2倍。(2)在流域尺度上,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与土壤侵蚀速率空间分布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流域下游皆大于流域中游;坡面尺度上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坡下部>坡中部,说明农地土壤侵蚀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3)流域沉积区土壤沉积速率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4)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对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表明土壤侵蚀—沉积引起的土壤养分再分布是造成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沉积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空间分布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梓超 周蓓蓓 +2 位作者 陈晓鹏 彭遥 王全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在冬小麦田表层5~10 cm条施(宽5 cm×长100 cm)纳米碳(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kg·kg~(~(-1))),研究了纳米碳对农田土壤水分、养分、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条... 通过在冬小麦田表层5~10 cm条施(宽5 cm×长100 cm)纳米碳(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kg·kg~(~(-1))),研究了纳米碳对农田土壤水分、养分、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条施纳米碳后,冬小麦根系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深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且土壤水分分布波动减小,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小区从冬小麦幼苗期到灌浆期5~10 cm土壤深度内土壤平均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5%和6.8%;纳米碳在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田间土壤剖面吸持养分的能力,且同一生育期内,纳米碳含量越高,土壤表层剖面养分浓度越大,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小区在灌浆期5~10 cm土壤深度内平均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5%、33.6%,43.7%、51.3%,6.6%、17.5%;冬小麦茎粗、叶面积与生物量大体上与施用纳米碳的含量成正相关,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4%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冬小麦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链内细沟浅沟切沟流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文龙 雷阿林 +1 位作者 李占斌 唐克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1-475,共5页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细沟流流速与流量、水深与流量、流速与水深及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雨强与坡度对细沟流水力特性的影响,不同细沟流流型、流态及水动力要素作用下的侵蚀特点,并对浅沟与切沟流的水动力特性及侵...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细沟流流速与流量、水深与流量、流速与水深及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雨强与坡度对细沟流水力特性的影响,不同细沟流流型、流态及水动力要素作用下的侵蚀特点,并对浅沟与切沟流的水动力特性及侵蚀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土壤侵蚀链内不同侵蚀方式下的水沙流动力学机制,以及土壤侵蚀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链 细沟 浅沟 切沟 动力机制 黄土高原 坡沟系统 侵蚀物质 侵蚀能量 侵蚀形态 雨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和地形因子对黑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2
9
作者 李桂芳 郑粉莉 +1 位作者 卢嘉 安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7-154,182,共9页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地形因子(坡度和坡长)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2个降雨强度(50、100mm/h),2个坡度(5°、10°),2个坡长(5、10m)。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当降雨强度由...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地形因子(坡度和坡长)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2个降雨强度(50、100mm/h),2个坡度(5°、10°),2个坡长(5、10m)。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当降雨强度由50mm/h增加到100mm/h,坡面径流量增加1.4~12.4倍;当坡长由5m增加到10m,坡面径流量增加0.1~3.1倍;坡度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较复杂,受降雨强度和坡长的综合影响。降雨强度、坡度和坡长皆对坡面侵蚀量有重要影响。当降雨强度由50mm/h增加到100mm/h时,坡面侵蚀量增加4.2倍;当坡度由5°增加到10°时,侵蚀量增加0.4倍;当坡长由5m增加到10m时,侵蚀量增加0.5倍,表明降雨强度增加对黑土区坡面侵蚀量影响最大。而当降雨强度、坡度和坡长均增大时,坡面侵蚀量增加18.0倍,说明这3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远大于各因素的单独影响或2个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坡面径流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降雨强度-坡长交互作用和降雨强度-坡度-坡长交互作用;坡面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坡长交互作用的相关关系最显著,其次是降雨强度和降雨强度-坡长交互作用。分别建立了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和坡长的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坡面 土壤侵蚀 降雨强度 坡度 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型对东北典型黑土区顺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郑粉莉 边锋 +2 位作者 卢嘉 覃超 徐锡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雨型对东北黑土区顺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典型黑土区侵蚀性降雨标准及雨型特征,试验设计了总降雨量相同(降雨量为87.5 mm)的5种不同雨型,即增强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分布为50-75-100-125 mm/h)...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雨型对东北黑土区顺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典型黑土区侵蚀性降雨标准及雨型特征,试验设计了总降雨量相同(降雨量为87.5 mm)的5种不同雨型,即增强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分布为50-75-100-125 mm/h)、减弱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分布为125-100-75-50 mm/h)、峰值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分布为50-75-100-125-100-75-50 mm/h)、谷值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分布为100-75-50-75-100 mm/h)和均匀型(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保持75 mm/h不变),以及1个坡度(即顺坡垄作改横坡垄作的临界坡度5°)。结果表明,受前期预降雨的影响,各雨型处理的顺坡垄作坡面径流量差异较小,但坡面侵蚀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峰值型雨型引起的坡面侵蚀量最大,分别是谷值型、减弱型、均匀型和增强型雨型处理下的1.20、1.63、1.78、1.80倍。引起侵蚀量较大的雨型(峰值型、谷值型和减弱型)在典型黑土区天然降雨中出现频次超过70%,这可能是该区夏季顺坡垄作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降雨强度在不同雨型中出现的时序不同,其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对总径流量和总侵蚀量的贡献率也不相同。除125 mm/h外,同一降雨强度出现在起始阶段产生的侵蚀量对坡面总侵蚀量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出现在其他阶段对坡面总侵蚀量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垄作 雨型 坡面侵蚀 东北典型黑土区 模拟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土壤侵蚀和养分损失定量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张铁钢 汤姗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67,296,共9页
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的定量研究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文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 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的定量研究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文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估算了丹江鹦鹉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并进行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140t/km2,侵蚀强度为中度。其中强度侵蚀以上的土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4.1%,侵蚀量为4573.0t,却占年侵蚀总量的84.8%,其主要是坡度较大的坡耕地,是流域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量差异较大,林地、草地和农地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509.7、1511.8和4606.5t/km2。林草地年侵蚀量较小,农地土壤侵蚀量占流域总侵蚀量的95.3%。坡度每增加5°,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模数增加量比坡长每增加5m的增加量要大1~2倍。研究区表土流失造成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损失量分别为3.81、3.52和101.45t,其中农地的养分损失量最为严重。流域泥沙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年均流失模数分别为1.01、0.75和38.43t/(km2a)。该研究可为水源区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治理以及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土地利用 水土保持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丹江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滴溅蚀和结皮效应对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唐泽军 雷廷武 +1 位作者 张晴雯 赵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2-635,共4页
关键词 雨滴溅蚀 结皮效应 土壤侵蚀 输沙系统 细沟 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草地植被调控坡面土壤侵蚀过程 被引量:40
13
作者 甘卓亭 叶佳 +2 位作者 周旗 周正朝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87-2396,共10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及裸地坡面的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并通过降雨前剪掉冠层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牧草根系与冠层在减少坡面径...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及裸地坡面的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并通过降雨前剪掉冠层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牧草根系与冠层在减少坡面径流与侵蚀产沙中的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与裸土坡面相比,两种牧草都能有效的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在试验末期黑麦草和红豆草的减流效益分别为65%和45%,而两者的减沙效益均在93%以上。两种牧草根系与冠层减少坡面径流与泥沙贡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黑麦草冠层比根系具有更大的减流贡献率,除最后试验阶段冠层减流贡献率为44.7%外,在其他试验阶段黑麦草冠层的贡献率大于60%。相反,红豆草对坡面径流的减少则主要依赖于根系的作用。植物根系在控制坡面土壤侵蚀产沙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实验初期到实验末期,黑麦草和红豆草根系的减沙贡献率分别由72%和16%增加到96%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与冠层 减流减沙 坡面侵蚀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措施(英文)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长星 山仑 +3 位作者 邓西平 赵丽英 张煜 王周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0-285,共6页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要注视发展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及旱地农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旱地农业在节水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认为我国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提高用水...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要注视发展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及旱地农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旱地农业在节水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认为我国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提高用水效率作为农业节水的核心,提高旱地作物生产力为目标,服务于旱地农业地区社会经济、食物、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针对我国旱地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工程节水及生物节水等若干技术措施,探讨了未来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业 节水 水分利用效率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占礼 邵明安 雷廷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28-1335,共8页
耕作能直接造成大量的土壤向坡下运动 ,却在以往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忽视。为了定量评价耕作侵蚀以及在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 ,通过耕作侵蚀示踪试验及铯 - 1 37示踪的方法对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 ... 耕作能直接造成大量的土壤向坡下运动 ,却在以往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忽视。为了定量评价耕作侵蚀以及在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 ,通过耕作侵蚀示踪试验及铯 - 1 37示踪的方法对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如下结果 :( 1 )一次耕作造成的单宽土壤搬运量为 2 3.60~ 45 .68kg/m,并从坡地上部和下部向中部逐渐变大 ;( 2 )耕作侵蚀强度主要集中在 70 0~ 2 0 0 0 t/km2 和- 1 2 0 0~ - 2 0 0 0 t/km2 之间 ,分别发生在坡地凸型和凹型部位 ;( 3)总土壤侵蚀强度主要集中在 2 60 0~890 0 t/( km2· a)和 - 2 75 0~ - 3390 t/( km2· a)之间 ,分别发生在坡地凸型部位与凹型部位的上部及坡地凹型部位的下部 ;( 4 )耕作侵蚀占总土壤侵蚀的百分比 ,主要集中在 1 0 %~ 2 8%、- 2 7%~ - 398%和 36%~ 5 4 %之间 ,从坡顶向坡底 ,依次分布在两种侵蚀皆呈侵蚀的部位、耕作侵蚀呈沉积而总土壤侵蚀呈侵蚀的部位及两种侵蚀皆呈沉积的部位。结果表明 ,耕作侵蚀是黄土区坡耕地的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 ,是总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耕作侵蚀 总土壤侵蚀 空间格局 示踪 耕作搬运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田风霞 王占礼 +1 位作者 牛振华 王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①坡面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15 m in和35 m in是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转折点;②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幂...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①坡面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15 m in和35 m in是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转折点;②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强度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更明显;③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抛物线相关方程进行描述,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临界坡度在25°附近;④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大体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但坡长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比较复杂,随雨强大小的变化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⑤坡度、坡长及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综合影响可用多元线性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雨强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远大于坡长及坡度因子,且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较坡长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坡面 土壤侵蚀过程 坡度 坡长 雨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青森 郑粉莉 +3 位作者 温磊磊 耿晓东 安娟 王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个施肥水平(纯N为150kg/hm2;纯P为75kg/hm2),3个秸秆覆盖度(翻耕裸露,低覆盖2kg/m2,高覆盖4kg/m2),1个降雨强度(90mm/h,降雨历时60min... 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个施肥水平(纯N为150kg/hm2;纯P为75kg/hm2),3个秸秆覆盖度(翻耕裸露,低覆盖2kg/m2,高覆盖4kg/m2),1个降雨强度(90mm/h,降雨历时60min)和1个坡度(5°),试验小区长10m,宽1m。研究结果表明,低秸秆覆盖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坡面的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分别减少了87%和99.86%;在高秸秆覆盖条件下,坡面不产生径流。低秸秆覆盖条件下,径流中的NO3-—N和PO34-—P的浓度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5.52倍和4.25倍,但NO3-—N和PO34-—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基本相同。同样,低秆覆盖条件下侵蚀泥沙中NO3-—N和PO43-—P的含量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4.38倍和2.93倍,但NO3-—N和PO43-—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99.3%和99.6%。因此,在东北黑土区选取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对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秸秆覆盖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占礼 王亚云 +1 位作者 黄新会 牛振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和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雨强条件下,坡...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和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地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相似,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侵蚀强度变化的转变点在降雨开始后的10~15min之间;(2)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近且可用抛物线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侵蚀强度变化的临界坡度在25~30°间;(3)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地土壤侵蚀总量随坡长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但坡长对侵蚀模数的影响比较复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4)不同坡度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似且均可用线性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随雨强增大而增加的越明显;(5)裸坡次降雨侵蚀经验模型为多元幂函数统计方程,裸坡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坡长与坡度的影响基本大体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不同措施增加地面覆盖、停止陡坡耕种、截断坡地径流是治理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裸坡 土壤侵蚀过程 坡度 坡长 雨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39
19
作者 穆兴民 李朋飞 +3 位作者 刘斌涛 赵广举 高鹏 孙文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5,共10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保持作为新兴学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制约了对历史时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认识的深化。为解决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历史数据缺乏问题,并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演...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保持作为新兴学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制约了对历史时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认识的深化。为解决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历史数据缺乏问题,并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研究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实施等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首次建立了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逐年序列1 km分辨率栅格数据集,采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期的22个黄河支流水文站实测输沙量验证了RUSLE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模拟计算的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基于该数据集评估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在1924年左右和1981年左右发生了2次突变,20世纪30—70年代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模数持续上升,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土壤侵蚀模数持续降低,至21世纪初降为百余年来的最低值,2010—2016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受极端降雨影响出现小幅反弹;人类活动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退耕还林(草)等正确的水土保持政策是控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根本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导致森林过度砍伐、耕地扩张及过度放牧是20世纪30—70年代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土保持工程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及农村能源结构变化是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的重要原因;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依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治理的重点区域;鉴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极端暴雨事件或将更加频繁,亟须创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策略,重视沟谷坡侵蚀治理,强监管、重维护、提标准,提高防御极端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RUSLE 百年尺度 黄土高原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孝存 郑粉莉 +1 位作者 安娟 王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6,共5页
基于对黑土区松花江流域东山沟小流域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及土壤侵蚀速率的分析,研究了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坡面侵蚀、沉积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侵蚀强... 基于对黑土区松花江流域东山沟小流域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及土壤侵蚀速率的分析,研究了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坡面侵蚀、沉积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侵蚀强度在流域分布呈现上游>中游>下游;土壤侵蚀强度沿坡面分布呈现出较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侵蚀强弱交替变化规律。小流域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特征相对应,表现为流域上游<中游<下游;三种土壤养分沿坡长分布呈现较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土壤侵蚀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证实了土壤侵蚀是影响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质量下降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有机质 坡耕地 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