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油对小管径强化管内R410A流动冷凝压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海涛 黄翔超 +4 位作者 丁国良 邓斌 郑永新 高屹峰 宋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对环保制冷工质R410A与润滑油混合物在4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滑油对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度小于0.6时,润滑油会减小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减小12%;而在... 对环保制冷工质R410A与润滑油混合物在4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滑油对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度小于0.6时,润滑油会减小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减小12%;而在干度大于0.6时,润滑油会增大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13%.结合已有文献中的数据,基于混合物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关联式,关联式预测值与94%的实验值误差在±3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管 冷凝 压降 R41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管径强化管内R410A-油混合物流动沸腾阻力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海涛 黄翔超 +2 位作者 丁国良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7-1321,共5页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油平均...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油平均质量分数、干度和质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油平均质量分数从0增长到5%时,在干度为0.9的高干度工况下,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120%.R410A-油混合物在5 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与7 mm强化管的相比约增大10%~30%;用已有的7 mm强化管的压降关联式预测5 mm强化管的压降时,误差为±40%.以R410A-油混合物在7和5 mm强化管内摩擦压降的实验值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混合物物性的R410A-油混合物在不同管径强化管内的摩擦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5%的实验值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强化管 小管径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对R410A在小管径水平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翔超 胡海涛 +3 位作者 丁国良 朱禹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实验研究了润滑油对R410A在外径3、5 mm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润滑油的存在减小了R410A在光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比纯R410A的摩擦压降最大下降了19%;润滑油降低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随着平均油... 实验研究了润滑油对R410A在外径3、5 mm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润滑油的存在减小了R410A在光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比纯R410A的摩擦压降最大下降了19%;润滑油降低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随着平均油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混合物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光管内流动冷凝的摩擦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润滑油 光管 冷凝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凡 丁国良 +4 位作者 黄翔超 朱禹 胡海涛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37-1440,共4页
探讨了不同质流密度、测试段入口干度及润滑油的质量分数等制冷工况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内螺纹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质流密度条件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增大,当干度... 探讨了不同质流密度、测试段入口干度及润滑油的质量分数等制冷工况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内螺纹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质流密度条件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增大,当干度为0.7左右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值,当干度大于0.7时,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反而下降;在润滑油的质量分数为3%和5%条件下,油的存在恶化了换热特性,使其换热系数降低了9.39/6~36.5%.基于混合物换热特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换热关联式,其预测值与92%的试验数据误差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6.7%,最大误差为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制冷剂 润滑油 强化管 冷凝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空调器缩小换热器管径的表面反应设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照国 任滔 +3 位作者 丁国良 胡海涛 郑永新 高屹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2,共6页
在缩小管径后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中,为了解决传统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对换热器性能和成本的同时寻优求解问题,采用表面反应法对换热器进行设计。该方法将连续区间内管长和翅片间距与换热性能和成本的关系拟合成可直接求解的二次连续函数,实... 在缩小管径后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中,为了解决传统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对换热器性能和成本的同时寻优求解问题,采用表面反应法对换热器进行设计。该方法将连续区间内管长和翅片间距与换热性能和成本的关系拟合成可直接求解的二次连续函数,实现了多变量连续区间内的寻优。将该方法用于7mm管换热器缩小管径的优化,其设计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为0.3%,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验证后的设计方法,对9.52mm管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表明,在保证热性能不变前提下,换热器管径从9.52mm缩小为5mm,换热器成本降低28.0%,制冷剂充注量减少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冷与低温工程 房间空调器 表面反应法 管径缩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