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密资产交易监管安排及国际实践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皮六一
                                薛中文
                
            
- 
                    机构
                    
                            国际证监会组织二级市场监管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2,共9页
            
- 
                    文摘
                        随着分布式记账技术和代币等新技术的发展,加密数字资产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异军突起。一般来说,加密资产是一种加密后的价值或契约权利的数字化表现,可以以电子化方式进行存储、传输或交易。目前加密资产尚未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带来威胁,但发展中暴露出的诚信缺失、投资者保护不足、监管套利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关注。目前,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监管实践的基础上,以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为代表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已就加密资产监管形成一定共识,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已着手研究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框架。本文将就加密资产的定义、风险、发展情况、监管原则、监管重点以及全球主要市场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实践进行介绍,针对加密资产无国界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强监管机构跨境监管合作的具体建议。
                        
                    
            
- 
                    关键词
                    
                            加密资产
                            交易平台
                            代币
                            监管原则
                            跨境监管合作
                    
                
- 
                    Keywords
                    
                            crypto-asset
                            crypto-asset trading platform
                            token
                            regulatory principles
                            cross-border regulatory cooperation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D912.28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实践及主要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皮六一
                                薛中文
                                刘苏
                
            
- 
                    机构
                    
                            国际证监会组织二级市场监管委员会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1,76,共8页
            
- 
                    文摘
                        国际证监会组织及各国监管机构在总结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后,就建立看穿式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形成了广泛共识。看穿式监管有提高市场监察效率、加强市场风险监测等优势。它有多种实现方式,通常由监管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向投资者配发全市场唯一的编码,来识别投资者名下的不同账户的交易、持股等信息。本文研究了美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经济体在看穿式监管方面的做法,和看穿式监管的定义、成果、问题,分析了识别码模式、报告模式和连通模式等看穿式监管的主要模式。我国资本市场在吸收借鉴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建立的股票市场看穿式监管制度受到国际证监会组织成员国的高度重视,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中国经验。
                        
                    
            
- 
                    关键词
                    
                            看穿式监管
                            监管机制
                            监管模式
                            国际证监会
                    
                
- 
                    Keywords
                    
                            see-through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supervision model
                            IOSCO
                    
                
- 
                    分类号
                    
                            
                                
                                    F930.9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