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迈向生态学的新时代
1
作者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生态学报》已走过了34个年头,进入了而立之年,已成为交流我国生态学研究成果、促进生态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1981年创刊时的《生态学报》为季刊,全年发文量50余篇,而目前该刊发展成为半月刊,全年发文量超过800篇,文章涵盖生...
《生态学报》已走过了34个年头,进入了而立之年,已成为交流我国生态学研究成果、促进生态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1981年创刊时的《生态学报》为季刊,全年发文量50余篇,而目前该刊发展成为半月刊,全年发文量超过800篇,文章涵盖生态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主要学科领域,2013年《生态学报》在全部学科总引和他引排行均位列中文学术期刊第一,可以说基本实现了马世骏先生在本刊发刊词中,把该刊作为生态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报》
环境科学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术期刊
微生物
动物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与全球气候治理
2
作者
方恺
邵帅
单钰理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17-I0017,I0016,共2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2024年,地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首次超过1.5℃,气候治理成为国际社会最为紧迫的议题之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在加速全球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
近年来,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2024年,地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首次超过1.5℃,气候治理成为国际社会最为紧迫的议题之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在加速全球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手段。“十四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治理
工业智能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郭二辉
杨喜田
陈利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恢复河岸自然的植被缓冲带、构建生态河堤、恢复河道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的河床物质组成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带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及其对河岸带的植被类型...
恢复河岸自然的植被缓冲带、构建生态河堤、恢复河道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的河床物质组成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带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及其对河岸带的植被类型、河堤的类型、河道的形状、河床的底质类型这些景观的偏好。结果发现参与者对于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平均认知程度依次为:控制侵蚀(71.94%)、净化污染物(58.27%)、调控洪水(51.80%)、景观美学(46.76%)、休闲娱乐(43.17%)和维持生物多样性(28.77%)。河流周边居民及其职业群体对河岸植被类型、河堤类型、河道形状和河床物质组成的偏好也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景观恢复设计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岸植被缓冲带
生态服务功能
河流生态恢复
景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生态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金水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38,共4页
1引言系统中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称为灰色系统。按照灰色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生态系统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内部关系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二是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参数;三是数据有很大的随机性;四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1引言系统中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称为灰色系统。按照灰色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生态系统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内部关系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二是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参数;三是数据有很大的随机性;四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所以生态系统是个典型的灰色系统。生态问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生态破坏也很严重。为了正确反映世界变化规律,并对未来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试图运用灰色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世界生态,改善环境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管理
灰色预测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
被引量:
22
5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4,共7页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碳汇网络技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技术、基于步行友好的街区尺度控制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分布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气候监测技术、模拟技术、调控技术和城市热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等,以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气候适应性规划
减缓
适应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建设误区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
11
6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雷明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6-80,共5页
在高密度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重要方向的背景下,指出绿色开敞空间作为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在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设理念、...
在高密度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重要方向的背景下,指出绿色开敞空间作为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在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设理念、公园体系和建设模式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明确其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前提条件、基本原则和实施标准,总结提出绿色开敞空间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包括生态定量综合评估、优化空间连续布局、多层空间结合的立体发展思路,开展全生命周期分类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高密度城市
绿色开敞空间
建设误区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7
作者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合理规划行道树有望改变道路空气流场进而改善局部空气质量。以北京地安门内大街为例,从改善道路污染的角度展开基于ENVI-met模型的行道树设计与技术探索,得出:1)ENVI-met可用于道路污染物扩散及沉降模拟研究;2)行道树冠幅是影响道路颗粒物扩散的重要因素,冠幅宽度到达道路宽度时,往往会影响颗粒物的快速扩散,导致道路颗粒物浓度升高;3)冠幅较大且冠层高度靠近地面的行道树对道路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研究为行道树树种选择提供有利依据,同时也是国内首次用ENVI-met对颗粒物扩散和沉降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北京
PM10
ENVI-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迈向生态学的新时代
1
作者
傅伯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第三世界科学院
英国爱丁堡皇家学
会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
会
国际生态学会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文摘
《生态学报》已走过了34个年头,进入了而立之年,已成为交流我国生态学研究成果、促进生态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1981年创刊时的《生态学报》为季刊,全年发文量50余篇,而目前该刊发展成为半月刊,全年发文量超过800篇,文章涵盖生态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主要学科领域,2013年《生态学报》在全部学科总引和他引排行均位列中文学术期刊第一,可以说基本实现了马世骏先生在本刊发刊词中,把该刊作为生态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的期待。
关键词
《生态学报》
环境科学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术期刊
微生物
动物
植物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与全球气候治理
2
作者
方恺
邵帅
单钰理
机构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荷兰莱顿大学
中国民主同盟青工委
中国“双法”研究
会
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分
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
会
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委
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
会
生态
环境系统工程专委
会
中国
生态
文明研究
会
碳达峰碳中和专委
会
《环境污染与防治》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World Development
《环境经济研究》
中国自然资源学
会
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
会
中国“双法”研究
会
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
会
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环境学院
伯明翰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研究所学术委员
会
英国皇家地理学
会
《第五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科学通报》
国际
产业
生态学
会
可持续城市分
会
中国投入产出与大数据研究
会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17-I0017,I0016,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2024年,地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首次超过1.5℃,气候治理成为国际社会最为紧迫的议题之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在加速全球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手段。“十四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治理
工业智能化
人工智能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郭二辉
杨喜田
陈利顶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
景观
生态学
会
国际
景观
生态学
会
中国分
会
中国
生态学
学
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2306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140120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570613)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编号154200510019)共同资助
文摘
恢复河岸自然的植被缓冲带、构建生态河堤、恢复河道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的河床物质组成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带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及其对河岸带的植被类型、河堤的类型、河道的形状、河床的底质类型这些景观的偏好。结果发现参与者对于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平均认知程度依次为:控制侵蚀(71.94%)、净化污染物(58.27%)、调控洪水(51.80%)、景观美学(46.76%)、休闲娱乐(43.17%)和维持生物多样性(28.77%)。河流周边居民及其职业群体对河岸植被类型、河堤类型、河道形状和河床物质组成的偏好也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景观恢复设计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岸植被缓冲带
生态服务功能
河流生态恢复
景观偏好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iparian vegetative buffer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river ecosystem restoration
landscape preferenc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生态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金水
机构
国际生态学会
出处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摘
1引言系统中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称为灰色系统。按照灰色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生态系统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内部关系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二是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参数;三是数据有很大的随机性;四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所以生态系统是个典型的灰色系统。生态问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生态破坏也很严重。为了正确反映世界变化规律,并对未来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试图运用灰色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世界生态,改善环境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生态管理
灰色预测
生态环境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
被引量:
22
5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际
城市
生态学
会
中国分
会
中国城科
会
城市更新专业委员
会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4,共7页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智库项目(2016GZZK0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690)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5YJAZH017)
文摘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碳汇网络技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技术、基于步行友好的街区尺度控制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分布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气候监测技术、模拟技术、调控技术和城市热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等,以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能力。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气候适应性规划
减缓
适应
关键技术
Keywords
Urban resilience
Climate adaptability plan
Retard
Adaptability
Key technology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建设误区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
11
6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雷明洋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城乡低碳
生态
建设研究中心
国际
城市
生态学
会
中国分
会
(SURE-CHINA)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6-8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6A030313690)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智库课题(编号2016GZZK0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5YJAZH017)共同资助
文摘
在高密度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重要方向的背景下,指出绿色开敞空间作为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在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设理念、公园体系和建设模式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明确其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前提条件、基本原则和实施标准,总结提出绿色开敞空间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包括生态定量综合评估、优化空间连续布局、多层空间结合的立体发展思路,开展全生命周期分类管控。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高密度城市
绿色开敞空间
建设误区
优化策略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igh density city
green open space
construction error
optim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7
作者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机构
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五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态
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生态学
学
会
自然保护区专业委员
会
国际
景观
生态学
会
中国分
会
国家湿地科学与技术专家
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
会
环境地学分
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绿地滞尘效应多尺度研究”(编号41430638)资助。
文摘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合理规划行道树有望改变道路空气流场进而改善局部空气质量。以北京地安门内大街为例,从改善道路污染的角度展开基于ENVI-met模型的行道树设计与技术探索,得出:1)ENVI-met可用于道路污染物扩散及沉降模拟研究;2)行道树冠幅是影响道路颗粒物扩散的重要因素,冠幅宽度到达道路宽度时,往往会影响颗粒物的快速扩散,导致道路颗粒物浓度升高;3)冠幅较大且冠层高度靠近地面的行道树对道路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研究为行道树树种选择提供有利依据,同时也是国内首次用ENVI-met对颗粒物扩散和沉降开展研究。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北京
PM10
ENVI-met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roadside tree
Beijing
PM10
ENVI-met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迈向生态学的新时代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智能与全球气候治理
方恺
邵帅
单钰理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的调查研究
郭二辉
杨喜田
陈利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世界生态的灰色预测
傅金水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
蔡云楠
温钊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密度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建设误区和优化策略
蔡云楠
温钊鹏
雷明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