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其与中国的合作 被引量:4
1
作者 汤圣祥 丁立 《中国稻米》 2002年第6期16-17,共2页
国际水稻研究所 (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 IRRI) , 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 ( CGIAR) 下属的 16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之一 , 它是一个国际性的、自主的、非盈利性的水稻研究和培训中心 .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评价 品种改良 生物技术 国际水稻研究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水稻研究所更新黄金大米研究现状
2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第11期12-12,共1页
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更新报告,截至2012年9月,黄金大米依然处于开发和评估阶段。一旦黄金大米获得法律认可,被证实在社区条件下可以有效减少维生素A缺乏症,它将在农民和消费者中间获得广泛应用。社区条件是一种需要花费额... 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更新报告,截至2012年9月,黄金大米依然处于开发和评估阶段。一旦黄金大米获得法律认可,被证实在社区条件下可以有效减少维生素A缺乏症,它将在农民和消费者中间获得广泛应用。社区条件是一种需要花费额外的两至三年的实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水稻研究所 大米 黄金 维生素A缺乏症 实验过程 消费者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佳怡 陈强 +3 位作者 张磊 刘宏鑫 郑晓明 逄洪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8,共12页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吲哚胺类生物活性分子,近年来其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已成为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褪黑素在植物低温胁迫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解析其通过多维度调控网络增强植物耐寒...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吲哚胺类生物活性分子,近年来其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已成为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褪黑素在植物低温胁迫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解析其通过多维度调控网络增强植物耐寒性的分子机理。在生理生化层面,褪黑素通过稳定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保护光合系统Ⅱ反应中心复合体、清除过量活性氧(ROS)等核心途径,有效缓解低温引发的膜脂过氧化和光抑制效应。在分子调控网络层面,褪黑素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植物的低温响应,如:(1)激活ICE1-CBF-COR转录级联通路,上调冷响应基因的表达;(2)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传递胁迫信号;(3)调控钙离子、一氧化氮、H_(2)O_(2)等第二信使的动态平衡;(4)与植物激素(如ABA、JA、IAA)协同或拮抗,形成信号网络;(5)激活MAPK、CDPK等蛋白激酶级联反应,放大冷胁迫信号,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增强植物的耐寒性。褪黑素在植物低温耐受性调控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外源施用褪黑素已被证明对多种作物的低温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升植物内源褪黑素的合成能力也是提高作物耐寒性的重要策略。未来研究应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深入探讨褪黑素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为培育更加耐寒的作物品种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低温胁迫 植物 分子机制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性淀粉突变体抗性淀粉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焦桂爱 唐绍清 +3 位作者 罗炬 Melissa FITZGERALD Leslie T.ROFEROS 胡培松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8,共4页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对2个富含抗性淀粉的水稻突变体RS111、AE及其野生型亲本R7954、IR36的抗性淀粉组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2个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差异。RS111的抗性淀粉主要来源于...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对2个富含抗性淀粉的水稻突变体RS111、AE及其野生型亲本R7954、IR36的抗性淀粉组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2个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差异。RS111的抗性淀粉主要来源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很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相对于野生型亲本来说大大提高,从抗性淀粉中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来看,RS111与R7954比较一致,只是RS111中聚合度为10的短链比例明显小于亲本R7954;而另一突变体AE的抗性淀粉来源中,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很大,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相对于野生型亲本来说变化不大,支链淀粉中聚合度为10左右的短链比例大大高于亲本IR36,而聚合度为16、21左右的中长链比例远远低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结构 突变体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钟旭华 彭少兵 +1 位作者 JohnE.SHEEHY 刘鸿先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应用两个水稻茎数动态模型 (TIL和 RGR模型 ) ,分析了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成穗率与最高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支持了“降低苗峰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的结论 ;(2 )最高茎数与穗分化始期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 应用两个水稻茎数动态模型 (TIL和 RGR模型 ) ,分析了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成穗率与最高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支持了“降低苗峰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的结论 ;(2 )最高茎数与穗分化始期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前期干物质积累过快是苗峰过高的原因之一 ;(3)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密切相关。同样的干物质积累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 ,其茎数动态相差很大。在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相近的情况下 ,穗分化以前干物质积累所占的比例越大 ,成穗率越低。采用一组独立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 ,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由此可见 ,优化干物质积累动态是提高成穗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穗率 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 水稻 群体质量 茎数动态模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水稻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磊 鄂志国 +3 位作者 余汉勇 汤圣祥 Graham C.McLAREN Graham C.McLAREN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4,共2页
作为提供全球不同作物种质资源、作物改良和评价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国际作物信息系统(InternationalCrop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CIS)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IRIS (International Ri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RIS)提供了水稻种质... 作为提供全球不同作物种质资源、作物改良和评价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国际作物信息系统(InternationalCrop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CIS)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IRIS (International Ri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RIS)提供了水稻种质系谱、田间试验、分子标记、结构和功能基因组数据以及环境数据。IRIS的数据结构设计使数据库可以储存多语种的信息。目前已有3000多份有中文名称和育种地点等信息的国内品种系谱数据存入中心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单机或因特网(www.iris.irri.org)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作物改良 稻种 品种系谱 种质资源 田间试验 育种 信息系统 国际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模型对国际杂交水稻圃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磊 曾列先 +2 位作者 余汉勇 C.G.McLaren R.C.Chaudhary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8-204,共7页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的1994年杂交水稻圃(IRHON)采用增广设计,包括了6个国家的17个地点和89个品种。为充分了解这类多点试验中关于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以若干项乘积之和估算品种...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的1994年杂交水稻圃(IRHON)采用增广设计,包括了6个国家的17个地点和89个品种。为充分了解这类多点试验中关于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以若干项乘积之和估算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借助双标图,可鉴别对地点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如果有参试地点的环境l因子的数据,AMMI模型还可帮助我们用环境因子解释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通过本文对1994年杂交水稻圃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AMMI模型是分析多点试验数据的非常n效的工具,能为育种项目和决策部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品种适应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适应性 加性主效应 乘积交互作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种类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谢关林 金扬秀 +3 位作者 徐传雨 任小平 余雪芳 T.W.Mew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6-170,共5页
1996~2002年间从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等稻区采集稻种和稻株样本921份,从中分离出11635个细菌菌株,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测试。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31个连同26个对照... 1996~2002年间从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等稻区采集稻种和稻株样本921份,从中分离出11635个细菌菌株,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测试。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31个连同26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进行测试。鉴定出假单胞菌属11个种或型,其中8个种内测到拮抗菌株,平均抑菌率为24.3%;其他非致病细菌14属的25种中13个种内存在拮抗菌,平均抑菌率为14 3%,明显低于假单胞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非致病细菌 拮抗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曾建敏 彭少兵 +1 位作者 崔克辉 黄见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农场试验条件下,选用6个不同的热带水稻材料,其中包括2个常规籼稻、2个杂交籼稻和2个新株型稻(NPT),研究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素光合效率(PNUE)及其相关叶片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农场试验条件下,选用6个不同的热带水稻材料,其中包括2个常规籼稻、2个杂交籼稻和2个新株型稻(NPT),研究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素光合效率(PNUE)及其相关叶片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株型稻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居中。各基因型间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Ci/Gs的差异趋势不同。不同基因型叶片的氮浓度(N%)和比叶重(SLW)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籼稻的单位叶绿素的净光合速率(Pn/Chl)较NPT低,杂交籼稻为中间类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含氮量(N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所选用的热带杂交籼稻的PFP(氮肥偏生产力)和AE比新株型稻和常规籼稻高,两者最低的均为常规籼稻。氮素光合效率与AE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后期的氮素光合效率对氮肥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作用,这对于判断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Pn) 氮素光合效率(PNUE) 热带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研究的现状(英文) 被引量:44
10
作者 彭少兵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知识大力发展精准农业 ,以达到改良作物表现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中国的农学家依据精准农业的原理并结合本国的实践 ,初步提出了水稻等作物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基本苗、施肥和灌溉的定量方法和关键...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知识大力发展精准农业 ,以达到改良作物表现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中国的农学家依据精准农业的原理并结合本国的实践 ,初步提出了水稻等作物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基本苗、施肥和灌溉的定量方法和关键指标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精准栽培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水稻直播省工节本 ,其应用面积在亚洲正逐年增加。杂草控制和倒伏问题是制约水稻直播产量及其应用面积扩大的两大因素。水稻地膜覆盖栽培近几年正在中国兴起。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节约用水和减少氮肥损失。但地膜覆盖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应引起重视。作物栽培已从单纯注重产量 ,转变为产量、优质、高效相统一 ,注重环境的保护 ,重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农业信息技术运用于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 ,将促进栽培技术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施肥 灌溉 精准农业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旭华 黄农荣 +2 位作者 彭少兵 Roland J.Buresh 田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1-907,共7页
2005-2007年晚季,以杂交稻为材料,设置6个氮肥处理,进行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纹枯病病情指数(ShBI)与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的ShBI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施氮量越高,纹枯病发生越严重的趋势。同一... 2005-2007年晚季,以杂交稻为材料,设置6个氮肥处理,进行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纹枯病病情指数(ShBI)与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的ShBI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施氮量越高,纹枯病发生越严重的趋势。同一氮肥水平下,两个供试品种的ShBI也存在显著差异,汕优63的ShBI显著高于博优998。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孕穗期和抽穗期,ShBI都与单位面积茎数、单位面积的叶重、茎鞘重和地上部干重呈正相关趋势,而与茎粗及茎叶比呈负相关趋势,其中穗分化始期、孕穗期和抽穗期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同一生育期,ShBI与叶重的相关系数都高于ShBI与茎鞘重的相关系数,表明与茎鞘重相比,叶重与ShBI的关系更密切。ShBI与稻谷产量呈正相关趋势,其中博优998的相关系数3年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高产与防病存在一定矛盾。ShBI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而与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培育茎秆粗壮、茎叶比高的品种,采取栽培措施增加茎粗、提高茎叶比,适当控制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控病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枯病 茎粗 茎叶比 产量形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升糖指数水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霞 蒋彦婕 +9 位作者 陶亚军 李文奇 王芳权 陈智慧 许扬 王军 范方军 朱建平 Sreenivasulu NESE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7,共12页
大米是典型的淀粉丰富的食物,是全世界大多数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每日主要的卡路里来源。目前水稻品种大多数属高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水稻,会诱发由于高热量摄入而致血糖失调的健康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者在探... 大米是典型的淀粉丰富的食物,是全世界大多数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每日主要的卡路里来源。目前水稻品种大多数属高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水稻,会诱发由于高热量摄入而致血糖失调的健康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者在探索降低大米血糖指数的方法。本文重点对稻米升糖指数的影响因素、筛选方法、遗传基础以及遗传改良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升糖指数(血糖生成指数) 淀粉 遗传机制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春连 刘丕庆 +4 位作者 傅强 Kshirod K J 梁云涛 粱云涛 赵开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9-124,129,共7页
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一种单食性水稻害虫,根据其对水稻品种的危害,可分为生物型1、2、3、4等类型。它对亚洲各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实践证明,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 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一种单食性水稻害虫,根据其对水稻品种的危害,可分为生物型1、2、3、4等类型。它对亚洲各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实践证明,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物学特征和分布、生物类型,着重介绍抗稻褐飞虱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并对今后开展抗稻褐飞虱基因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褐飞虱 抗稻褐飞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稻种上筛选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湘民 华菊玲 +1 位作者 R.S.Pamplona T.W.Mew 《江西农业学报》 2000年第1期33-38,共6页
从 1 3个水稻品种上获得 2 83个细菌分离物 ,其中 2 9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1 0 .2 5 % ,8个菌株对水稻紫鞘病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2 .83 % ,而没有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 (Fusar... 从 1 3个水稻品种上获得 2 83个细菌分离物 ,其中 2 9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1 0 .2 5 % ,8个菌株对水稻紫鞘病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2 .83 % ,而没有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ummoniliforme)产生拮抗作用 ;经离体平板拮抗作用的测定、离体纹枯病病斑面积的抑制和植物生长促进试验 ,筛选出两个有潜在价值的菌株 ,这两个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 (Bacillu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纹枯病 稻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金华地区水稻土养分供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光火 A.DOBERMANN +2 位作者 C.WITT 孙庆祖 傅荣兴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1-205,共5页
自 1997年早稻开始 ,在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区稻田设立了监测水稻土生产力及肥力变化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并在试验区周围 10 km范围内选择了 2 1户农民的稻田进行相应的监测试验。试验区内农户间稻田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相... 自 1997年早稻开始 ,在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区稻田设立了监测水稻土生产力及肥力变化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并在试验区周围 10 km范围内选择了 2 1户农民的稻田进行相应的监测试验。试验区内农户间稻田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相差很大 ,氮供应能力变化于 49~ 116 kg/ hm2 ,磷供应能力变化于 13~ 32 kg/ hm2 ,钾供应能力变化于 6 8~ 183kg/ hm2 。农民常规施肥区的氮肥利用效率很低 ,氮表观回收率的平均值为 14%~ 2 6 % ,氮肥农业效率平均值为 4.6~ 8.2 ,且农户之间、早晚稻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连续种植水稻条件下 ,缺肥区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很快。与 NPK全肥区比较 ,NP区从第 2季水稻起 ,NK区从第 3季水稻起 ,即开始出现减产。针对当地农民现行养分管理的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 养分供应能力 养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PC/C辅激活子CDH1同源基因OsCCS52B的表达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维 王军卫 +5 位作者 楼辰军 赵继新 周雷 KRISHNA Jagadish JOHN Bennett 李自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3-451,共9页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水稻的泛素连接酶APC/C辅助激活子CDH1的同源基因OsCCS52B.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OsCCS52B和苜蓿及拟南芥中的AtCCS52B(细胞周期转换开关基因)基因同源性最高;RNA原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OsCCS52B基因在减数分裂...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水稻的泛素连接酶APC/C辅助激活子CDH1的同源基因OsCCS52B.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OsCCS52B和苜蓿及拟南芥中的AtCCS52B(细胞周期转换开关基因)基因同源性最高;RNA原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OsCCS52B基因在减数分裂期间的表达存在一个高-低-高的波动变化.由于OsCCS52B表达变动的这个模式和减数分裂M-M(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转化过程中对受CDH1调控的细胞周期激酶CDKA活性的要求相一致,所以推测水稻的OsCCS52B基因参与了水稻减数分裂M-M转换期间对染色体复制的调控.同时,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OsCCS52B在核内复制旺盛的组织如根尖分生组织和穗下节的分生区和伸长区表达强烈,证明OsCCS52B可能参与了水稻的核内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数分裂 OsCCS52B RNA原位杂交 APC/C辅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菌落类型及致病力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关林 苗东华 +1 位作者 徐鸿润 陈鹤生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1983~1988年间从182个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和97个中国菌株中获得2万多个单菌落,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大小,色泽)及在鉴别品种上致病性测定的结果,供试菌株可区分为野生型,突变型和中间型三个类型,野生型代表菌株的原始致病力;突... 在1983~1988年间从182个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和97个中国菌株中获得2万多个单菌落,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大小,色泽)及在鉴别品种上致病性测定的结果,供试菌株可区分为野生型,突变型和中间型三个类型,野生型代表菌株的原始致病力;突变型不但在菌落特征上有别于野生型,且致病力接近于无毒菌;中间型菌落的特征和致病力均不稳定,多糖体的产生量与病菌菌株的菌落特征及致病力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可循,突变型菌落的出现频率与致病力有一定关系,但因菌而异,采用低温和冰冻真空干燥保存法、减少移植次数、延长移植间隔时期、选用适宜的培养基有减少突变型菌落而延缓致病力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致病力 突变型 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治理中新的范例和研究机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K.L.Heong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280-286,共7页
病虫害治理研究目前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十字路口。现行的研究已经被流行的概念框架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如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线虫学等)所限制。本文着重论述病虫害治理研究中 的范例转换(paradigm shift)以及探索研究... 病虫害治理研究目前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十字路口。现行的研究已经被流行的概念框架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如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线虫学等)所限制。本文着重论述病虫害治理研究中 的范例转换(paradigm shift)以及探索研究新机会的必需性,尤其是如何与其它学科结合的问题。这些学科包括决策科学、信息科学、植物科学、保护生物学、天敌防治和品种抗性。为了促进有关研究真正集中到解决作物病虫害治理的实际问题上,本文提出了研究途径根本性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持续治理 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志涛 EAHeinrichs FGMedrano 《中国水稻科学》 CAS 1986年第1期74-79,共6页
褐稻虱[Nilapa vata lugens(Stal)]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褐稻虱的有效措施之一。自197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育出高抗品种 IR26 並大面积推广以后,约经过了3年时间,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和越南相继产生了... 褐稻虱[Nilapa vata lugens(Stal)]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褐稻虱的有效措施之一。自197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育出高抗品种 IR26 並大面积推广以后,约经过了3年时间,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和越南相继产生了能侵害 IR26的褐稻虱新生物型(Verca & Feuer,1976;Ho et al,1980)。室内饲养试验,经过8个世代,褐稻虱生物型Ⅰ就可以适应高抗品种 Mudgo 和 ASD7(Pathak et al,1980)。上述事实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高抗品种 国际水稻研究所 褐稻虱 生物型 秧龄 苗龄 筛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91
20
作者 曾建敏 崔克辉 +2 位作者 黄见良 贺帆 彭少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8-1176,共9页
选用水稻氮高效基因型IR72和9311及氮低效基因型Lemont和PECOS,采用土培方法,在5个施氮量(0、0.51、1.02、1.53、2.04 g N钵-1,分别相当于0、75、150、225、300 kg Nhm-2)处理下,研究了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效率的关系。结... 选用水稻氮高效基因型IR72和9311及氮低效基因型Lemont和PECOS,采用土培方法,在5个施氮量(0、0.51、1.02、1.53、2.04 g N钵-1,分别相当于0、75、150、225、300 kg Nhm-2)处理下,研究了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期,氮高效基因型水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低,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高;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间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的差异不大;两种氮效率基因型间的净光合速率(Pn)在幼穗分化期差异不明显。而在齐穗期,氮低效基因型的Pn比高效基因型的低28.66%左右;氮低效基因型在两个时期的单位叶绿素光合速率(Pn/Chl)比氮高效基因型分别低18.51%和29.67%左右。在成熟期,氮高效基因型干物质积累能力强,籽粒产量高。这些结果说明氮效率不同的基因型对氮肥的生理反应差异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氮水平时(0-1.53gN钵-1),GS酶活性与收获时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利用率(AE)及氮素生理利用率(NUEb)分别与GS活性、Pn/Chl和齐穗期的P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含量显著负相关;氮肥吸收效率(RE)与这些生理指标没有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水稻光合特征及氮代谢与水稻氮效率间存在紧密的关系,GS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评价水稻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NUE)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光合特性 Rubisco含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