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禹池 冯文强 +4 位作者 秦鱼生 曾祥忠 周相玉 王昌全 涂仕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0-247,共8页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最佳施肥方案和明确土壤培肥效果,2005-2011年,在成都平原灰色冲积水稻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还田配施不同用量氮磷钾...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最佳施肥方案和明确土壤培肥效果,2005-2011年,在成都平原灰色冲积水稻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还田配施不同用量氮磷钾肥连续免耕轮作种植水稻和小麦,研究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5~15和15~30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对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化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能显著增加水稻和小麦产量。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氮肥和钾肥都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而磷肥只能增加小麦产量,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秸秆覆盖还田比单施化肥每季每公顷至少能节约60 kg N/hm2、60 kg P2O5/hm2和90 kg K2O/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了0~5和5~15 cm的土层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团聚体数量、耕层土壤养分速效量以及有机质含量,特别是0~5 cm土层,说明连续秸秆覆盖加免耕促进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在表土层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长期试验 稻麦轮作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下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4
2
作者 刘禹池 曾祥忠 +4 位作者 冯文强 秦鱼生 王昌全 涂仕华 陈道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0-1459,共10页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共有8个处理,3次重复。这8个处理包括对照(只施化肥、无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还田下4个氮肥用量、2个磷肥用量和3个钾肥用量的7个组合处理。自2005年起每季收获时采集植株样本,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和油菜的农艺形状与产量变化情况,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 cm、5—15cm和15—30 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演化趋势。【结果】在稻-油轮作下,同一处理水稻和油菜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始于覆盖后的第三年,即秸秆覆盖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相同施氮量的无覆盖对照处理,油菜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减磷和减钾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当或高于对照处理。按此计算,秸秆还田在水稻季每公顷可节约大约N 60 kg和K2O 90 kg。在油菜季,稻草覆盖似乎不能明显减少氮肥投入,减磷处理的油菜产量始终最低。因此,施用充足的磷肥成为油菜高产的关键,该结果为稻-油轮作制度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即磷肥应重点施在油菜上,水稻上可少施或不施磷肥。在油菜季,秸秆还田每公顷能节约大约N 30 kg和K2O 90 kg。连续秸秆覆盖+免耕使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在0—5 cm土层聚集,但对下层土壤影响不大;减磷、减钾处理使土壤磷、钾耗竭,但无覆盖对照处理的土壤钾耗竭大于减钾处理;在磷钾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氮肥施用量降低了土壤速效钾与有效磷含量。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免耕能显著改善0—5 cm土层的土壤物理性状,即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但增加了下层土壤的容重和降低了土壤孔隙度。【结论】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免耕能显著提高水稻-油菜轮作下的作物产量,减少肥料投入和提高表层土壤肥力水平,但油菜季必须注意施用足够的磷肥以保证油菜籽高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长期试验 稻-油轮作 产量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云周 刘建香 +1 位作者 贾秋鸿 涂仕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3-728,共6页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为177.24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99.42%,水土流失带走1.03kg·hm-2的氮,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0.58%;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仅为120.31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79.36%,而水土流失带走31.29kg·hm-2的氮,占带走氮总量的20.64%。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13.3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18.53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因占用少量土地而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6.0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5.73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5.3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29.97kg·hm-2;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49.6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6.00kg·hm-2。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的平衡主要与氮肥、钾肥施用量和玉米籽粒、秸秆产量有密切关系,施氮量高,氮素投入高于带走;平衡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高,氮带走总量较多,氮素带走略高于投入;习惯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低,氮素投入高,带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习惯施肥 平衡施肥 等高植物篱条带 氮素带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影响的微区模拟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云周 涂仕华 +1 位作者 刘建香 贾秋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3-1346,共4页
通过红壤旱坡地铲土覆土微区试验,模拟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与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坡耕地表土冲刷损失数量的增加,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极显著减产。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 通过红壤旱坡地铲土覆土微区试验,模拟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与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坡耕地表土冲刷损失数量的增加,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极显著减产。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减产29.62%;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减产17.31%;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减产12.69%;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增产10.00%;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增产15.77%;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增产1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耕地生产力 微区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甸县清水海水源保护区夏播油菜氮磷钾肥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香 涂仕华 +5 位作者 郭云周 张国建 吴杏红 杨袁刚 戴洪福 韩慧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61-1764,共4页
在昆明市寻甸县清水海水源保护区红壤旱坡地进行夏播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52.5 kg/hm2使油菜籽产量增加29.49%,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氮肥的农学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磷30.0 kg/hm2使油菜籽产量增加9.83%... 在昆明市寻甸县清水海水源保护区红壤旱坡地进行夏播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52.5 kg/hm2使油菜籽产量增加29.49%,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氮肥的农学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磷30.0 kg/hm2使油菜籽产量增加9.83%,但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趋于下降,磷肥的农学效率降低;施钾60.0 kg/hm2使油菜籽产量增加9.30%,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趋于增加,钾肥的农学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夏播油菜 平衡施肥 油菜籽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和华南地区几种作物施用钾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6
作者 涂仕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总结近10年来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开展的作物平衡施肥试验与示范的基础上,对不同作物施用钾肥增产、增收和产投比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在今后10年内,水稻、马铃薯和香蕉3种作物在施用钾肥的第25%、第50%和第75%个增... 在总结近10年来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开展的作物平衡施肥试验与示范的基础上,对不同作物施用钾肥增产、增收和产投比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在今后10年内,水稻、马铃薯和香蕉3种作物在施用钾肥的第25%、第50%和第75%个增产值(按过去的试验增产数据计算)时,以及在钾肥和农产品价格不变和变化条件下,3种作物产品产投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必须根据肥料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实时、适度调整,才能保证农民的种田收入和种田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钾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