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和连通的晶体相场模拟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英俊 罗志荣 +1 位作者 黄礼琳 林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92-1899,共8页
采用晶体相场模型研究韧性单晶材料在双轴拉伸条件下微裂纹扩展和连通的演化过程,分析应变、初始裂口处原子密度等因素对裂纹扩展和分叉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裂口处原子密度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双轴拉伸作用,当应变较小时,裂... 采用晶体相场模型研究韧性单晶材料在双轴拉伸条件下微裂纹扩展和连通的演化过程,分析应变、初始裂口处原子密度等因素对裂纹扩展和分叉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裂口处原子密度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双轴拉伸作用,当应变较小时,裂纹扩展不分叉;当应变较大时,裂纹扩展才能出现分叉。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体系能量不断降低;当裂纹出现分叉时,体系能量降低更快,这表明裂纹扩展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比表面能的增加要快。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在分叉处会出现与主裂纹断开的孤立的微小空洞。这些微小空洞将成为新的裂纹萌生之地,它们在应力的作用下不断长大,连成一线,形成新的裂纹分支。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条初始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当裂纹尖端靠近时,尖端相互吸引,裂纹相互连通。本研究所得结果与相关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相场模型 微裂纹扩展 应变 韧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CaAl_2O_4:Eu^(2+)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盈 曾超 +3 位作者 邓家桃 李铁 蒲利春 冯文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6-106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稀土Eu2+掺杂的CaAl2O4长余辉发光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析,探讨Eu掺杂量为(助熔剂为0.3 mol%的H3BO3)0.5mol%、4.5 mol%、6.5 mol%情况下,合成CaAl...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稀土Eu2+掺杂的CaAl2O4长余辉发光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析,探讨Eu掺杂量为(助熔剂为0.3 mol%的H3BO3)0.5mol%、4.5 mol%、6.5 mol%情况下,合成CaAl2O4体系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442 nm左右,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所发光正是人眼感觉最舒适的蓝光。蓝色荧光粉Ca0.995Al2O4∶0.5%Eu2+的发光强度最好,并且在此含量下,样品的颗粒较小且分别均匀,形貌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长余辉 高温固相法 CaAl2O4∶E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以赴 郭晓楠 +2 位作者 张坤 李顺林 周本濂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8年第3期4-7,33,共5页
综合评述了脉冲电流作用下的金属的凝固过程、金属的电致塑性效应、非晶结构变化和纳米晶化、金属材料的仿生恢复和愈合等方面的最近进展,着重介绍了脉冲电流在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利用瞬态能量输入进行材料仿生... 综合评述了脉冲电流作用下的金属的凝固过程、金属的电致塑性效应、非晶结构变化和纳米晶化、金属材料的仿生恢复和愈合等方面的最近进展,着重介绍了脉冲电流在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利用瞬态能量输入进行材料仿生复效处理这一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金属凝固 电致塑性 非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发光材料CaAl_2O_4∶Eu^(2+),Gd^(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家桃 冯文林 +2 位作者 曾超 张盈 金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地合成了CaAl2O4∶Eu2+,Gd3+粉晶,并且Eu2+和Gd3+的引入并未引起CaAl2O4晶体结构的改变。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444 nm左右,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所发光为蓝光。蓝色荧光粉CaAl2O4∶3.5%Eu2+,3%Gd3+的发光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发光材料 CaAl2O4∶Eu2+ G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体系介电性质的复合材料理论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滚 张亮 +1 位作者 杜宁 庞小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6-41,共6页
生物体系作为一类特殊材料,其电学性质是研究仿生材料设计、电阻抗成像以及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发生与防护等问题的基础。目前已有较多复合材料模型被应用于生物体系介电性质问题的研究,但由于生物组织离体后的介电特性会发生较大变化,故... 生物体系作为一类特殊材料,其电学性质是研究仿生材料设计、电阻抗成像以及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发生与防护等问题的基础。目前已有较多复合材料模型被应用于生物体系介电性质问题的研究,但由于生物组织离体后的介电特性会发生较大变化,故已有经典复合材料介电特性模型用于阐释生物体系介电特性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从几类典型复合材料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出发,介绍了生物体系介电特性理论研究进展,总结了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分析了复合材料理论模型在生物体系介电性质理论研究中应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复合材料理论模型在生物体系电学特性问题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介电模型 理论模型 生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材料学——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玉庆 周本濂 师昌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简要地总结了仿生材料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论。学习生物体的自愈合、多功能和自适应等特征及合成技术不仅能改善现有材料的设计和性能,而且突破了某些传统观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 仿生材料学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荧光材料ZnMoO_4:Ce^(4+)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芬 冯文林 +2 位作者 杨晓占 李铁 刘相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7-1629,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掺杂钼酸盐的ZnMoO4:Ce4+蓝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按照理论化学计算比成功合成了ZnMoO4:Ce4+的蓝色荧光粉,该...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掺杂钼酸盐的ZnMoO4:Ce4+蓝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按照理论化学计算比成功合成了ZnMoO4:Ce4+的蓝色荧光粉,该荧光粉为纯相的三斜结构;ZnMoO4:Ce4+在395 nm处有强电子吸收,且在440 nm处可发射高强度蓝光,其色坐标为(0.14,0.09);此外,当Ce含量为3mol%时,荧光粉发光强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高温固相法 ZnMoO4 C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平衡相边界的柯石英形成机制及板块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文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72,共16页
本文从热力学、物理学、物质结构和高压高温相变的角度对板块俯冲—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高压高温热力学体系中,地表柯石英超高压变质的非平衡态形成模式比平衡态形成模式有更大的普遍性、多样性;&qu... 本文从热力学、物理学、物质结构和高压高温相变的角度对板块俯冲—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高压高温热力学体系中,地表柯石英超高压变质的非平衡态形成模式比平衡态形成模式有更大的普遍性、多样性;"静态流体地球"模型和静岩压力与深度换算公式,对其中的非平衡态体系,和地表中可能存在的局域准静水压平衡态体系,都不适用。把压力直接换算成地球深度,断言地表矿物柯石英就是产生于上地幔的稳定相的结论,以及回避俯冲原动力,把地表柯石英和金刚石超高压变质物的存在与深俯冲之间划上恒等号,缺乏科学根据。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是一个天然的高压高温体系,为了保存高压高温相柯石英,岩石圈内板块折返冷却速率应与实验室中所进行的保压淬火临界速率具有可比性。从实验室的高压高温相变规律看,如此极端缓慢的板块折返抬升冷却速率很难保持住柯石英。有关影响折返过程保存柯石英的四个重要因素还存在很多矛盾问题。物质中原子扩散和化学反应时间通常落在μs^m s范围,而建立平衡时间在m in^102h之间。在由超高压变质岩的同位素定年法和扩散动力学冷却速率法所得构造变质过程的时间内,己有极其充足的时间在几十千米的有限尺度中,进行扩散反应、产物变质,乃至于建立同位素平衡。由于波速异常成因存在的多解性,板块俯冲—折返通道(轨迹),不应仅由地震层析波速异常图来确定。板块俯冲与折返运动的变化应遵循能量和质量守恒定律,在P—T—t轨迹(通道)中应留下数量较多的俯冲—折返过程陆壳岩石、地幔物质的一次相变或二次相变等产物。回顾板块俯冲—折返假说本身的发展过程,最关键的一步,是忽视了固体地球物质的成分、应力等局部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局部高压微区和其它非平衡热力学因素影响等事实,沿用传统的静流体模型及其压力—深度换算公式。从物理基础看,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壮观地质事件"的猜想,尚需更多更科学的证据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柯石英 超高压变质 非平衡态 压力与深度换算公式 板块深俯冲快折返 同位素定年法 扩散动力学冷却速率法 动态挤压 剪切作用 局域高压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Zr和Nb在TiAl合金中的行为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宇阳 吴伟明 +4 位作者 邓文 钟夏平 熊良钺 曹名洲 龙期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6-799,共4页
测量了TiAl,Ti50 Al4 8Zr2 和Ti50 Al4 8Nb2 的正电子寿命谱 ,并利用正电子寿命参数分别计算了合金基体和缺陷态的自由电子密度。TiAl合金基体的自由电子密度比金属Ti和金属Al基体的低 ,当Ti和Al组成TiAl合金时 ,Ti原子和Al原子的部分... 测量了TiAl,Ti50 Al4 8Zr2 和Ti50 Al4 8Nb2 的正电子寿命谱 ,并利用正电子寿命参数分别计算了合金基体和缺陷态的自由电子密度。TiAl合金基体的自由电子密度比金属Ti和金属Al基体的低 ,当Ti和Al组成TiAl合金时 ,Ti原子和Al原子的部分价电子被局域化 ,TiAl合金中金属键和共价键共存。TiAl合金晶界缺陷的开空间较大 ,晶界缺陷处的自由电子密度较低 ,金属键结合力较弱 ,材料易发生沿晶脆断。在TiAl合金中分别加入Nb和Zr元素 ,合金基体和晶界的自由电子密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正电子寿命 自由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Ga_(1-x)Mg_xO_3作为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国 黄喜强 +5 位作者 刘巍 吕喆 纪媛 裴力 贺天民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83-1285,共3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 Pr Ga1-x Mgx O3( x=0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 .通过掺杂 ,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 ,活化能降低 .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 ,其中 Pr Ga0 .9Mg0 .1O3的氧离子电导率最高 ,在...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 Pr Ga1-x Mgx O3( x=0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 .通过掺杂 ,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 ,活化能降低 .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 ,其中 Pr Ga0 .9Mg0 .1O3的氧离子电导率最高 ,在 80 0℃达到 0 .0 5 S/cm,Pr Ga0 .8Mg0 .2 O3的导电活化能最低 ,为 2 4 .1 9k J/mol.随着温度的升高 ,样品的离子迁移数增加 .Pr Ga0 .9Mg0 .1O3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在 94 0℃短路电流密度为 0 .4 5 A/cm2 ,最大功率密度达 0 .1 31 W/cm2 ,镁掺杂的 Pr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氧离子电导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镨 氧化镓 氧化镁 钙钛矿型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阳 梁勇 +2 位作者 佟百运 黄建宇 师昌诸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8,12,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激光熔覆Ni、Cr、B、Si高温合金涂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得到的熔覆层为细化的树枝晶,由γ基体相和γ′相与硼化物等的多元共晶组成。X射线分析测得平均点阵常数为3.572。界面与基...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激光熔覆Ni、Cr、B、Si高温合金涂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得到的熔覆层为细化的树枝晶,由γ基体相和γ′相与硼化物等的多元共晶组成。X射线分析测得平均点阵常数为3.572。界面与基材形成稀释度很低的冶金结合。同时分别给出γ基体相[013]晶带和硼化物[010]晶带的电子衍射谱,以及界面高分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界面 合金 涂层 组织结构 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加SOFC阳极三相反应区的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喜强 吕喆 +5 位作者 刘巍 刘志国 裴力 贺天民 刘江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47-948,共2页
A new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three phase boundaries in anode of SOFC is repor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three phase boundaries in the SOFC anode Ni+YSZ are greatly increased by doping Ce 0.9 Ca 0.1... A new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three phase boundaries in anode of SOFC is repor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three phase boundaries in the SOFC anode Ni+YSZ are greatly increased by doping Ce 0.9 Ca 0.1 O 2- δ particles ,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oxygen ion in the anode is improved as well. By adding Ce 0.9 Ca 0.1 O 2- δ particles, the composite anode is produced and the anode reaction is accelerated, resulting in an improvement of SOFC output properties. The highest power density of SOFC with the anode of Ni+YSZ doped by Ce 0.9 Ca 0.1 O 2- δ particles in a weight ratio of 15%, which is about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OFC with the anode Ni+YSZ without doping, is obtained.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阳极 三相界面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nO_2纳米晶粉料的Sol-Gel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7
13
作者 方国家 刘祖黎 +1 位作者 胡一帆 姚凯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37-541,共5页
不用金属醇盐而以无机盐为起始物质,采用Sol-Gek法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1~22nm,CuO掺杂的SnO_2粉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失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及BET比表面(SA)... 不用金属醇盐而以无机盐为起始物质,采用Sol-Gek法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1~22nm,CuO掺杂的SnO_2粉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失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及BET比表面(SA)测定等分析手段对粉料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CuO的掺杂抑制了SnO_2晶粒的生长;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取SnO_2(CuO)纳米级晶料是切实可行的,将有利于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表征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 氧化铜 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掺杂对SnO_2薄膜电性及气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国家 刘祖黎 +1 位作者 张杰 姚凯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4,共6页
本研究不用金属酸盐而以无机盐SnCl2·2H2O为主体原料;以Zr(OC3H7)4为掺杂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疑胶(Sol-Gel)工艺制备了不同ZrO2掺杂份量的SnO2薄膜.发现ZrO2掺杂的SnO2薄膜在常温下对H2S气体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同... 本研究不用金属酸盐而以无机盐SnCl2·2H2O为主体原料;以Zr(OC3H7)4为掺杂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疑胶(Sol-Gel)工艺制备了不同ZrO2掺杂份量的SnO2薄膜.发现ZrO2掺杂的SnO2薄膜在常温下对H2S气体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同时本文研究了ZrO2掺杂份量对SnO2薄膜导电率及气敏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气敏性 二氧化锡薄膜 陶瓷薄膜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脉冲电沉积改善Ni镀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子涵 杨滨 +3 位作者 蒋春丽 王庆富 张鹏程 范爱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9-835,共7页
采用高频脉冲电沉积制备纳米Ni镀层,研究高频脉冲频率对纳米Ni镀层组织、腐蚀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室温下,在含50μg/g Cl-的氯化钾溶液中通过测试Ni镀层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脉冲频率范... 采用高频脉冲电沉积制备纳米Ni镀层,研究高频脉冲频率对纳米Ni镀层组织、腐蚀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室温下,在含50μg/g Cl-的氯化钾溶液中通过测试Ni镀层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脉冲频率范围内(30~100 kHz),提高脉冲频率,可使Ni镀层晶粒细化;电极过程的转移电阻从30 kHz时沉积Ni镀层的1.97×104Ω·cm2增大到100 kHz时的6.56×104Ω·cm2,自腐蚀电位从-551.41 mV正移到-420.28 mV,这表明高频沉积的Ni镀层晶粒更细小,致密性更高,因而耐蚀性更强。摩擦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因数由30 kHz时沉积Ni镀层的0.39降低到100 kHz时的0.25,说明高频沉积的Ni镀层具有更强的耐磨性;镀层晶粒细化、较高的致密性和硬度是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镀层 脉冲电沉积 耐蚀性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CVD制备纳米硅粉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卫乡 刘颂豪 +4 位作者 张有 梅宴标 廖健宏 陈强 陈可心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分析了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获得了适宜的制备工艺参数,制得了三种粒径的硅粉样品(15um,25um,80um)。讨论了制备工艺参数与粉末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 激光 化学气相沉积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7)Sr_(0.3)Co_(1-x)M_xO_3的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晓波 吕喆 +4 位作者 黄喜强 刘志国 裴力 刘江 苏文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元素显著影响材料的电导率和导电类型 ,并对其相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 钴酸镧 钙钛矿 导电性 钙钛型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的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天民 裴力 +3 位作者 吕喆 刘江 刘巍 苏文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5-76,共2页
用改进注浆法制得相对密度为 960% 的钇稳定化氧化锆( Y S Z)电解质致密薄管, 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分别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 空气为氧化剂, 考察 500~850 ℃温度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和功率与电流特性. 结果... 用改进注浆法制得相对密度为 960% 的钇稳定化氧化锆( Y S Z)电解质致密薄管, 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分别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 空气为氧化剂, 考察 500~850 ℃温度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和功率与电流特性. 结果表明, 改进注浆法可制备出合用的 Y S Z 电解质致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燃料 电性能 SOFC 氢气 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合金中θ相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英俊 黄创高 +2 位作者 王态成 蓝志强 韦银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03-1106,共4页
运用经验电子理论(EET)对Al-Cu合金薄膜析出相θ(Al2Cu)的价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θ相中的Cu-Cu键最强,其次为Al-Cu键,它们的强度都比金属Cu的最强Cu-Cu键要强.Al-Cu合金薄膜互连线的电迁移寿命与在基体晶粒中析出具有强的共价键... 运用经验电子理论(EET)对Al-Cu合金薄膜析出相θ(Al2Cu)的价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θ相中的Cu-Cu键最强,其次为Al-Cu键,它们的强度都比金属Cu的最强Cu-Cu键要强.Al-Cu合金薄膜互连线的电迁移寿命与在基体晶粒中析出具有强的共价键络的θ相紧密相关.θ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强度,延长了合金电迁移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θ(Al2Cu) 电子结构 热稳定性 电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对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长斌 王胜刚 +2 位作者 杨怀玉 龙康 王福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7,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硫脲对室温下1 mol·L-1盐酸溶液中粗晶和纳米晶工业纯铁的腐蚀行为的影响.从EIS的拟合结果得知,在1 mol·L-1盐酸溶液中,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比粗晶工业纯铁腐蚀倾向小.基于纳米晶和粗晶工业纯铁在...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硫脲对室温下1 mol·L-1盐酸溶液中粗晶和纳米晶工业纯铁的腐蚀行为的影响.从EIS的拟合结果得知,在1 mol·L-1盐酸溶液中,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比粗晶工业纯铁腐蚀倾向小.基于纳米晶和粗晶工业纯铁在添加有硫脲的1 mol·L-1盐酸溶液中阻抗谱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关系,观察到以下现象,当浸泡时间短至5 min时,对应不同浓度(50、100、150、500 mg·L-1)的缓蚀剂添加量,在粗晶工业纯铁的阻抗复平面图上出现-感抗弧,而在纳米晶工业纯铁的阻抗复平面图是-圆心下偏的容抗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两种样品的容抗弧半径增大,在150mg·L-1的浓度时,电荷传递电阻(Rct)出现极值,这表明硫脲是一种吸附型缓蚀剂.抗盐酸腐蚀性能的提高和没有感抗弧的出现,归因于体纳米化的结果,这与体纳米化的制备技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 硫脲 缓蚀作用 电化学阻抗谱(EIS) 盐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