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彧 程雯 +6 位作者 李森 蒋继兰 杨思勤 孙峰 齐英 俞超芹 许泓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A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化瘀方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临床试验,化瘀方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俞氏化瘀止血方治疗,安慰剂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安慰剂治疗,俞氏化瘀止血方和安慰剂均服用3个月。共95例完成随访,其中化瘀方组47例、安慰剂组48例;脱落7例,脱落率为6.86%。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点滴出血天数、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服药3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化瘀方组患者PBAC评分、点滴出血天数、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均P<0.05),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化瘀方组患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安慰剂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与化瘀方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俞氏化瘀止血方可明显改善AM患者的点滴出血情况,促进子宫体积缩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AM中医证候。建议AM患者在放置LNG-IUS后常规服用俞氏化瘀止血方制剂,以减少LNG-IU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俞氏化瘀止血方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00c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林霞 李双弟 +1 位作者 杨懿霞 万小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观察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及肿瘤组织microRNA-200c(miR-200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比较人卵巢癌母细胞系(HO-8910)、卵巢癌高转移能力变异细胞株(HO-8910PM)及HO-8910细胞团簇中miR-141、m... 目的观察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及肿瘤组织microRNA-200c(miR-200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比较人卵巢癌母细胞系(HO-8910)、卵巢癌高转移能力变异细胞株(HO-8910PM)及HO-8910细胞团簇中miR-141、miR-200c的表达差异。同法测定上皮性卵巢癌(n=83)、交界性卵巢肿瘤(n=13)及正常卵巢组织(n=8)中miR-141、miR-200c的表达,并分析卵巢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二者的表达差异。结果与HO-8910、HO-8910PM相比,HO-8910细胞团簇中miR-200c表达下调(P<0.05);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癌中miR-141、miR-200c表达依次上调(P<0.05)。转移性卵巢癌、低分化卵巢癌及透明细胞卵巢癌中miR-200c表达下调(P<0.05)。miR-200c高表达患者预后优于miR-200c低表达者(P<0.05)。结论 miR-200c表达下调与卵巢癌进展相关,可能提示卵巢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雌激素受体介导脱氢表雄酮对OPG/RANKL的升调节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东 陶敏芳 +2 位作者 王丽华 黄勇 万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β雌激素受体(ERβ)介导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ERβ沉默表达(pLVTHM-GFP/ERβ-shRNA)和ERβ高表达(pWPT-ERβ)重组质粒,并转染人成骨细胞系hMG63,... 目的探讨β雌激素受体(ERβ)介导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ERβ沉默表达(pLVTHM-GFP/ERβ-shRNA)和ERβ高表达(pWPT-ERβ)重组质粒,并转染人成骨细胞系hMG63,使hMG63的ERβ沉默表达(hMG63-shERβ)和高表达(hMG63-ERβ)。有或无U012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中特异抑制分子)作用后,给予生理浓度(10-7mol.L-1)的DHEA作用24、48和72 h,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MG63培养上清中OPG和细胞中RANK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中pERK1/2、JNK和p38分子的表达。结果给予DHEA作用48和72 h后,hMG63分泌的OPG明显增高(P<0.01),而RANKL表达无明显变化;与hMG63细胞相比较,在DHEA作用下hMG63-shERβ和hMG63-ERβ组的ERα表达无明显改变;而hMG63-ERβ细胞中ERβ表达增高,伴随着pERK1/2和OPG的升高(P<0.05,P<0.01);相反,hMG63-shERβ组ERβ表达减少并伴随pERK1/2和OPG分泌的降低(P<0.05)。另外,DHEA对pERK1/2和OPG的升调节可部分被U0126阻断。结论 ERβ可能通过激活pERK1/2-MAPK途径介导了DHEA对成骨细胞OPG/RANKL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成骨细胞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ERΒ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健 张丽君 +1 位作者 洪青青 程利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与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住院治疗的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患者91例(病例组),以同期在门诊就诊的未婚未育宫内早期妊娠者18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住院治疗的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患者91例(病例组),以同期在门诊就诊的未婚未育宫内早期妊娠者18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危险因素。结果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原因不明慢性盆腔疼痛、经期性交、多个性伴侣,其本身和(或)性伴侣为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社会职业为无业、个体、服务员等。病例组上述情况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性伴侣饮酒情况显著多于病例组,提示性伴侣饮酒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未婚未育妇女的妇科疾病史、性生活状况、文化程度、社会职业以及性伴侣人口学特征等均与输卵管妊娠发病有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加强保健检查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介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对MPA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晶 孙笑 +1 位作者 王丽华 王玉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明确孕激素受体B(PRB)介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对醋酸甲羟孕酮(MPA)的敏感性,及观察干扰PRB表达,MPA对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对孕激素敏感的Ishikawa细胞,干扰PR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 目的明确孕激素受体B(PRB)介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对醋酸甲羟孕酮(MPA)的敏感性,及观察干扰PRB表达,MPA对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对孕激素敏感的Ishikawa细胞,干扰PR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shikawa细胞PRB的mRNA和蛋白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技术(FACS)、Transwell法分别检测MPA对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P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Ishikawa细胞明显抑制了PR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MPA对Ishikawa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侵袭,并促进凋亡的作用(P<0.01);干扰PRB表达后,孕激素作用则相反,且激活MAPK/ERK通路。结论 PRB介导了子宫内膜癌细胞对MPA的敏感性,干扰PRB的表达,MPA可通过激活ERK1/2-MAPK通路,影响内膜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醋酸甲羟孕酮 孕激素受体B 孕激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kB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鲍伟 于晓辉 万小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52-1655,共4页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NT-Trk)信号通路在神经细胞的发育、生长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Trk还参与了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认为TrkB表达与肿瘤生成有关,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Trk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赋予肿瘤存活...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NT-Trk)信号通路在神经细胞的发育、生长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Trk还参与了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认为TrkB表达与肿瘤生成有关,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Trk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赋予肿瘤存活、血管生成、化疗耐药和失巢凋亡抑制能力。该文就TrkB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失巢凋亡抑制 Tr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拉嗪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静 孙笑 +2 位作者 王晶 王丽华 王玉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2,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三氟拉嗪(TFP)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FP体外干预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选择最佳作用时间。流式细胞仪分... 目的观察盐酸三氟拉嗪(TFP)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FP体外干预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选择最佳作用时间。流式细胞仪分析TFP对Ishikawa细胞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FP对Ishikawa细胞内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和抑癌基因Kruppel样因子6(KLF6)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TFP对Ishikawa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C50为16.56μmol/L;20μmol/L作用24 h的抑制效果最佳。20μmol/L TFP干预Ishikawa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KLF6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三氟拉嗪体外干预可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癌基因KLF6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三氟拉嗪 细胞生长 细胞增殖 Kruppel样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L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思勤 何晓英 +2 位作者 田福举 史蔚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4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335例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子宫内膜癌RNA-SEQ数据并结合患者的完整生存期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PLP2表达与...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335例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子宫内膜癌RNA-SEQ数据并结合患者的完整生存期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PLP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各30例冰冻组织中APLP2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PLP2蛋白的表达。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APLP2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整体生存率明显降低(HR=2.87,P=0.00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提示,APLP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3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PLP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25),其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相关(P=0.010)。结论 APLP2在子宫内膜癌中起到抑癌基因的功能。APLP2基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途径起作用。APLP2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预后预测及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 子宫内膜癌 数据挖掘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郑轩 陆海茜 林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至少随访5年或随访至死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A125,并划分为q1、q2、q3和q4共4个区间。比较CA125在不同... 目的探讨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至少随访5年或随访至死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A125,并划分为q1、q2、q3和q4共4个区间。比较CA125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比较4个区间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CA125在年龄、病理类型、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和术后残留病灶大小不同的病例中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2、q3和q4区间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8、40、19和11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30/62)、32.3%(20/62)、21.0%(13/62)和11.5%(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q1比较,q2、q3和q4预后死亡的OR(95%CI)分别为1.624(1.445~1.825)、2.447(1.785~3.355)和4.121(2.624~6.472)。结论 CA125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术前CA125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 上皮性卵巢癌 预后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盆底重建术后腓总神经麻痹一例报道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彦卿 邱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术 腓总神经麻痹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线性切开术中局部预防性应用MTX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花琪 谢康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局部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MTX)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2例有生育要求且输卵管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手术中是否局部应用小剂量MTX(20 mg)分为用药组(n=51)和对照组(n=51)。分别就...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局部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MTX)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2例有生育要求且输卵管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手术中是否局部应用小剂量MTX(20 mg)分为用药组(n=51)和对照组(n=51)。分别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发生率、术后3月随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用药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组术后1例发生PEP,对照组9例发生PEP,两组患者PEP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0%vs17.6%,P<0.001)。术后3月有共93例患者随访行HSG检查,用药组(n=48)与对照组(n=45)患者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62.5%vs71.1%,P>0.05)。用药组患者未见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血象无明显变化。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局部预防性应用MTX可明显降低持PEP的发生率;药物使用不影响手术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保守治疗 持续性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8
12
作者 武辰雨 陆钰唯 +5 位作者 黄一杰 朱晨锋 秦恒伟 吴欣睿 吴佳皓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接受职工体检的239例育龄期健康女性...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接受职工体检的239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AMH值。经离群值判断,最终纳入234例女性,并按年龄将其分为6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AMH水平的参考区间。对血清AMH水平的自然对数和年龄进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各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AMH参考区间以M(P_5~P_(95))表示,分别为:19~24岁4.76 (0.96~14.17) ng/m L,25~29岁6.03 (1.38~16.56) ng/m L,30~34岁4.30 (0.95~10.73) ng/m L,35~39岁2.40 (0.33~9.27) ng/m L,40~44岁1.04 (0.05~4.00) ng/m L,45~49岁0.21(0.01~3.04) ng/m L。血清AMH水平经对数变换后与年龄能较好地服从二次回归模型(R^2=0.502)。结论·首次建立上海地区育龄期健康女性的血清AMH参考区间,将为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育龄期 参考区间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妇产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谷婷婷 赖东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7-972,共6页
机体中肠道菌群的总细菌数约为100万亿,远超人体细胞总数,在人类的进化、发育、代谢和免疫防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甚至还可进一步影响各种疾病的转归。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生态系统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转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机体中肠道菌群的总细菌数约为100万亿,远超人体细胞总数,在人类的进化、发育、代谢和免疫防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甚至还可进一步影响各种疾病的转归。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生态系统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转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期糖尿病和早产的孕妇中确实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的症状。正常肠道微生态的建立不仅对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还对子代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妇产科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 益生菌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频率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江静 赵伟红 +2 位作者 张朵 何晓英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CBF)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例人输卵管上皮组织在体外经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分别培养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CBF)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例人输卵管上皮组织在体外经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分别培养24 h后(另设空白对照组),测得CBF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经米非司酮处理后人输卵管上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10μmol/L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在0.1、1、10μmol/L浓度时对输卵管CBF无显著影响(P=0.728,P=0.405,P=0.941);孕酮10μmol/L组CBF明显下降(P=0.000),米非司酮在0.1、1、10μmol/L浓度时,呈剂量-反应拮抗孕酮下调CBF的效应(P=0.484,P=0.000,P=0.000)。经米非司酮培养24 h后,输卵管上的ERα、PR表达上调;输卵管上皮纤毛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在人输卵管上发挥孕酮拮抗效应,这可能是这类常用口服紧急避孕药的输卵管避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纤毛摆动频率 人输卵管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内化作用及其在基因输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学敏 刘黎 +1 位作者 许泓 张琳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基因药物的细胞内高效输送是基因治疗走向临床转化的关键环节。基因等生物大分子药物往往借助载体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入胞后若不能及时从内涵体/溶酶体中逃逸则极易被降解失活。光化学内化作用(photochemical internalization,PCI)... 基因药物的细胞内高效输送是基因治疗走向临床转化的关键环节。基因等生物大分子药物往往借助载体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入胞后若不能及时从内涵体/溶酶体中逃逸则极易被降解失活。光化学内化作用(photochemical internalization,PCI)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促药物输送技术,利用光照下光敏剂分子产生活性氧破坏生物膜,促进内涵体/溶酶体膜逃逸,从而避免溶酶体中酶对药物的破坏,将生物大分子等药物有效递送到细胞质中。近年来,该技术在基因等大分子药物的细胞内有效可控输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基因治疗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供了可能。该文综述了PCI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输送中的应用概况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输送 光化学内化作用 光敏剂 活性氧 内涵体/溶酶体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合并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后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熠璇 祝红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LUS)或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合并骶棘韧带悬吊术(TVH-SSLF)后的疗效。方法:共纳入符合条件接受手术的POP患者共86例,43例接受LUS术(LUS组),43例接受TVH-SSLF术(TVH-SSLF组);对比分...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LUS)或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合并骶棘韧带悬吊术(TVH-SSLF)后的疗效。方法:共纳入符合条件接受手术的POP患者共86例,43例接受LUS术(LUS组),43例接受TVH-SSLF术(TVH-SSLF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PFIQ-7量表及PFDI-20量表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LUS组患者失血量(47.44±29.12 ml)显著低于TVH-SSLF组(62.33±22.34 ml)(P<0.05);两组手术时间[75(65,90)分钟vs 75(65,80)分钟]、住院时间[6(6,7)天vs 6(5,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术前与术后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DI-20问卷仅术后3个月的POPDI-6中LUS组得分均值(0.047±0.138分)显著高于TVH-SSLF组(0.004±0.025分)(P<0.05)。除此之外,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其他各分类项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Q-7问卷除了第7个问题“挫折感”的肠道直肠症状TVH-SSLF组得分显著高于LUS组(0.090±0.294分vs 0.000±0.000分,P<0.05)外,其他各分类项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S在术后恢复和症状改善上与TVH-SSLF无明显差异,对于有子宫保留意愿、无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是一个安全、更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骶棘韧带悬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妇产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璐璐(综述) 赖东梅(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9-826,共8页
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来源于羊膜的最内层,由胚泡内细胞团发育而来。hAECs可易分离,并具有部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特性,在特定条件下,hAECs能分化为3个胚层的不同类型的细胞;hAECs... 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来源于羊膜的最内层,由胚泡内细胞团发育而来。hAECs可易分离,并具有部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特性,在特定条件下,hAECs能分化为3个胚层的不同类型的细胞;hAECs还具有免疫原性低、免疫调节性和非致瘤性等优点。另外,hAECs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和抗炎因子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AECs有助于修复患病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并促进组织再生,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hAECs在妇产科相关疾病(包括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子宫内膜损伤、妇科恶性肿瘤、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 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损伤 妇科恶性肿瘤 复发性流产(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