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传播 |
董璐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33
|
|
2
|
探究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创新:基于“全球中国”的概念透视 |
史安斌
盛阳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1 |
40
|
|
3
|
美国战略传播体系国家安全协同机制研究 |
纪忠慧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4
|
从全球社会安全视角解析微博国际传播的高度趋同性 |
董璐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2
|
|
5
|
战略传播视域下的楔子战略:原理、机制与方法 |
纪忠慧
时盛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从“跨”到“转”:新全球化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再造与路径重构 |
史安斌
盛阳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0
|
|
7
|
口语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 |
王晓晖
韩雪峰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8
|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武术文化的宣传策略 |
刘明亮
马巍
李天宁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3
|
|
9
|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
丁琴海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22
|
|
10
|
文化安全遭受威胁的后果及其内生性根源 |
董璐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4 |
12
|
|
11
|
恐慌传播的自组织临界模型研究 |
张中全
高红玲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2
|
|
12
|
文化安全视阈中汉字安全的潜在危机 |
高玉昆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5 |
7
|
|
13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 |
丁琴海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5
|
|
14
|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凝聚力与软实力 |
郭小聪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4 |
4
|
|
15
|
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方法创新之探讨 |
高红玲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6
|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渊源 |
郭小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1
|
|
17
|
文化软实力研究在中国 |
郭小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0 |
|
18
|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当代影响 |
郭小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0 |
|
19
|
传播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应对 |
董璐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6 |
0 |
|
20
|
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 |
"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
高红玲
董璐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