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政治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编辑出版工作以传播媒体的形式表现出国家政权对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的文化导向。编辑的政治意识对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考验。编辑增强政治意识... 编辑出版工作以传播媒体的形式表现出国家政权对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的文化导向。编辑的政治意识对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考验。编辑增强政治意识,具体应增强作为前瞻思维的忧患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意识,以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政治意识 国家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的编辑风格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3-57,共5页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创办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一系列期刊,以其才气、学识、性情、品位,形成卓然不群的编辑风格,主要体现在"开卷有益,掩卷有味...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创办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一系列期刊,以其才气、学识、性情、品位,形成卓然不群的编辑风格,主要体现在"开卷有益,掩卷有味"的办刊宗旨;独抒性灵,以人为本的办刊特色;灵活独特,注重效益的办刊之道。他编辑刊物的探索实践,对我们今天期刊的创办,刊物的定位,个性的显示,市场的营销,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编辑家 编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的新境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
作者 苏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63-68,共6页
中国编辑要想毫无愧色地充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守护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建设,就需要具备新的境界:在广度上具有更广阔的国际文化视野,在深度上具有更深厚的专业文化素养,在高度上具有更自觉的... 中国编辑要想毫无愧色地充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守护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建设,就需要具备新的境界:在广度上具有更广阔的国际文化视野,在深度上具有更深厚的专业文化素养,在高度上具有更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新一代文化大厦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而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当代编辑出版者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编辑境界 国际文化视野 专业文化素养 民族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际政治类期刊学术规范的倡议书
4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69,共1页
第二届国际政治类期刊工作交流会于2008年11月7—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20家国际政治类期刊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与会代表就加强国际政治类期刊学术规范建设取得了许多共识。并提出以下倡议:
关键词 政治类期刊 学术规范建设 国际 倡议书 工作交流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代》周刊的定位 被引量:6
5
作者 齐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0,共3页
期刊定位是指为使期刊以最佳方式进入市场而进行的目标设计,是期刊长期的、持续的宏观总体编辑构思的重要内容。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周刊,以其无可争议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新闻周刊类杂志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刊物,并为世界... 期刊定位是指为使期刊以最佳方式进入市场而进行的目标设计,是期刊长期的、持续的宏观总体编辑构思的重要内容。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周刊,以其无可争议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新闻周刊类杂志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刊物,并为世界各国的新闻周刊所争相效仿。该刊风格鲜明、内容广泛、信息权威,具有他刊难以超越的品牌优势,这种优势的形成,是与其准确、有效的期刊定位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周刊 期刊定位 总体编辑构思 新闻周刊 品牌优势 国际影响力 发行量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安全观及其三层次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跃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9,共7页
现时代安全形势的复杂化 ,需要人们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认识国家安全问题 ,确立一种系统安全观。系统安全观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普遍性安全问题为对象的“普遍点”层次 ,二是以现时代安全问题为对象的“时代点”层次 ,三是以特定国家 (例... 现时代安全形势的复杂化 ,需要人们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认识国家安全问题 ,确立一种系统安全观。系统安全观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普遍性安全问题为对象的“普遍点”层次 ,二是以现时代安全问题为对象的“时代点”层次 ,三是以特定国家 (例如中国 )安全问题为对象的“国别点”(例如“中国点”)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系统方法 国家安全观 系统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跃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9-64,共6页
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领域和科学技术众多学科广泛涉及和研究的概念 ,是贯穿于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是在当今世界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而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根据“安全”... 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领域和科学技术众多学科广泛涉及和研究的概念 ,是贯穿于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是在当今世界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而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根据“安全”概念在日常生活及不同学科中的不同用法 ,我们认为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状态。从哲学上看 ,主观与客观是有严格区别的 ,“安全”与“安全感”因而也是有严格区别的。安全与利益、价值、安全度等指向客观对象的概念 ,以及安全与安全观、安全判断、安全理论等指向主观意识的概念 ,其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安全哲学的研究 ,既具有深化安全科学研究和丰富哲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服务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安全需求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安全 价值 利益 安全科学 安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湘林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19-27,共9页
近来索马里海盗事件频发,对亚丁湾一带海上通道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海上安全通道的普遍关注。打击海盗,护航亚丁湾,维护世界和平,确保海上通道安全,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我国安全... 近来索马里海盗事件频发,对亚丁湾一带海上通道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海上安全通道的普遍关注。打击海盗,护航亚丁湾,维护世界和平,确保海上通道安全,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索马里海盗问题,着眼点应是我国的海上安全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海盗 国家利益 中国经济 海上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传播中的文化“贸易逆差”与中国电视文化的自觉 被引量:7
9
作者 隋岩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5-20,共6页
在跨国传播和文化全球化交互作用的历史语境中 ,电视文化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现象。它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在国际关系中的成败。为此 ,中国电视文化必须树立高度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意识中坚持本土独立性、在国际视野中坚... 在跨国传播和文化全球化交互作用的历史语境中 ,电视文化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现象。它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在国际关系中的成败。为此 ,中国电视文化必须树立高度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意识中坚持本土独立性、在国际视野中坚持华夏文化策略。这个问题的深层动因是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化 跨国传播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凄凉·悲凉·苍凉——张爱玲小说审美取向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张爱玲作为没落贵族后裔的身世体验 ,使她在小说创作中的审美直觉和审美表述 ,直接取向于凄凉的故事背景、氛围的营造 ,悲凉的人情关系的揭示和苍凉的人生感悟的描摹 ,从而形成其独具一格的审美世界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 张爱玲 审美取向 凄凉 悲凉 苍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跨国犯罪的主要类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湘林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9-26,共8页
对跨国犯罪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跨国犯罪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同的危害。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日益突出,因而对跨国犯罪类型的研究也日显重要。但是,对不同的类型的跨国犯罪应该作... 对跨国犯罪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跨国犯罪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同的危害。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日益突出,因而对跨国犯罪类型的研究也日显重要。但是,对不同的类型的跨国犯罪应该作不同的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打击跨国犯罪,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跨国犯罪 犯罪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大众文化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岩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5-48,共4页
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 ,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 ,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 ,更与延安时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大相径庭 ,而是... 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 ,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 ,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 ,更与延安时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大相径庭 ,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众化 商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哲学起始阶段的理性主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跃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哲学起源于原始宗教。古希腊哲学在其起始阶段就表现出不同于宗教幻想的理性主义。从米利都学派开始,经过爱菲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到爱利亚学派,理性主义一直在起始阶段的古希腊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 理性主义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 爱利亚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作品中的代表意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8-72,共5页
   张爱玲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月亮、镜子、电车为代表的凄楚、悲凉、孤寂等特定含意的意象的选择与主观物化,足见这位时代、社会的“弃女”没落感伤、苍凉虚无、无家可归的精神指归。这些意象的使用,成为她作品...    张爱玲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月亮、镜子、电车为代表的凄楚、悲凉、孤寂等特定含意的意象的选择与主观物化,足见这位时代、社会的“弃女”没落感伤、苍凉虚无、无家可归的精神指归。这些意象的使用,成为她作品人物心灵被扭曲的最好见证,也使她的小说更好地传达出她特有的审美风格。张爱玲作品中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意象系统,而且进一步营造成她荒凉而华美的文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 月亮 镜子 电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化视角下的国家安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国家安全研究的任务之一是经过科学议程来确定某个问题成为或者不成为"安全问题",推动它被"安全化"或者"去安全化",进而促进它进入或者不进入政治议程,最终得到或者得不到政治对待的优先权。通过对2010年... 国家安全研究的任务之一是经过科学议程来确定某个问题成为或者不成为"安全问题",推动它被"安全化"或者"去安全化",进而促进它进入或者不进入政治议程,最终得到或者得不到政治对待的优先权。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的国家安全研究专著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从研究内容上,安全研究的论题大量集中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安全研究扩大化的趋势仍在继续;从研究人员分析,安全研究的主体出现了领域化、专业化的趋势,研究者日益将自身的专业领域研究与国家安全研究结合起来;从研究成果分析,最终成果往往是权威性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研究人员自身身份不够权威,另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过程中基本概念论述囫囵吞枣,论证逻辑性不够严密,对所选择论据的分析力度不足;从研究模式分析,安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议程与政治议程、学术探讨与行政治理界限模糊,所提"启示"、"对策",往往具有非务实性、非操作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研究 哥本哈根学派 科学议程 政治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安全近况分析
16
作者 齐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近年来,我国生态安全工作在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和完善的同时,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央政府设计了宏伟蓝图、颁布了良好政策、制定了法律法规等,但在基层政府和具体单位,却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执行。地方政府及其决策者忽视生态安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安全工作在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和完善的同时,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央政府设计了宏伟蓝图、颁布了良好政策、制定了法律法规等,但在基层政府和具体单位,却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执行。地方政府及其决策者忽视生态安全是造成各种生态灾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明代诗文论坛竞相更迭、频繁纷争的现象
17
作者 马鸿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5-20,共6页
明代诗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已退居次要地位,但明代诗文流派众多,各派之间不停纷争,各流派竞相更迭主宰诗文论坛的现象却是此前任何时代所罕见的。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各流派竞相更迭主宰诗文论坛的现象?本文从明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该... 明代诗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已退居次要地位,但明代诗文流派众多,各派之间不停纷争,各流派竞相更迭主宰诗文论坛的现象却是此前任何时代所罕见的。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各流派竞相更迭主宰诗文论坛的现象?本文从明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该时期各主宰诗文论坛流派自身的特点、优劣(特别是它们的弊端),我国古典诗文发展、行进的历程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和论述,从而指出明代诗文论坛竞相更迭、频繁纷争状况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坛 更迭 前、后七子 唐宋派 公安派 竟陵派 台阁体 茶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