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的基准时间: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3
1
作者 巴里.布赞 乔治.劳森 +1 位作者 赵雪丹 王文华 《国际安全研究》 2015年第4期32-52,156,共23页
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 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基准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轻动词的层级制图看兼语句的生成机制
2
作者 胡皓月 何宏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50,共18页
本文以句法制图理论为框架,从轻动词结构的层级制图角度出发,认为兼语句可以分为致使类兼语句和原因类兼语句两类,均由轻动词的上域和下域组成,每个轻动词域各代表一个事件,上下域的外部轻动词构成了一条语义链。其中,致使类兼语句两个... 本文以句法制图理论为框架,从轻动词结构的层级制图角度出发,认为兼语句可以分为致使类兼语句和原因类兼语句两类,均由轻动词的上域和下域组成,每个轻动词域各代表一个事件,上下域的外部轻动词构成了一条语义链。其中,致使类兼语句两个外部轻动词形成的语义链为CAUSE-BECOME,原因类兼语句两个外部轻动词形成的语义链为DO-FOR,从而证明了兼语句的底层结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实现了对兼语句的统一分析。同时,通过对兼语句微观层面的考察,本文提出兼语句“身兼两职”的句法成分实质上是第一个事件的受事题元与第二个事件的施事题元在音系层面上同音删略的结果,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制图 轻动词层级 致使类兼语句 原因类兼语句 同音删略 经济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评论探讨中美游客对北京美食旅游的感知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兴松 牛一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129,共8页
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以探索品尝当地美食为旅游的一项重要目的。目前,从对比视角探讨美食旅游的研究尚少。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美两大旅游网站美食版块的用户评论进行对比分析,从美食文化、美食品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4... 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以探索品尝当地美食为旅游的一项重要目的。目前,从对比视角探讨美食旅游的研究尚少。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美两大旅游网站美食版块的用户评论进行对比分析,从美食文化、美食品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4大维度对中美游客关于北京美食旅游评价的异同进行对比,阐释潜在文化差异。研究发现,味道、服务、品牌3个因素均被中美游客高频论及,有关服务和价格的负面评价最多。针对北京风味美食,中国游客对“人气”“装潢”的关注度显著高于美国游客;针对其他风味美食,美国游客对“氛围”“选址特色”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中国游客。结果表明,北京美食旅游业在品牌文化内涵、食物性价比、服务质量方面仍有改善空间。文章最后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网站 用户评论 内容分析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在中美安全竞争间的选择 被引量:11
4
作者 J.詹姆斯.金 石延芳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9-32,共14页
由于中国的崛起,东亚的地区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正处于过渡阶段。在过渡期的地区秩序下,像韩国这样的中等国家面临严重问题,即随着中美大国竞争导致地区旧秩序削弱,韩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观察家们为中等国家指出了一系列策略选择... 由于中国的崛起,东亚的地区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正处于过渡阶段。在过渡期的地区秩序下,像韩国这样的中等国家面临严重问题,即随着中美大国竞争导致地区旧秩序削弱,韩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观察家们为中等国家指出了一系列策略选择:从制衡到追随,从防范到接触。有些观察家认为,中等国家将通过不同方式扮演稳定局面的角色,保持双重等级体系,因为中等国家有可能从大国僵持中获益。作者则认为,中等国家可以采用的策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国竞争的背景。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中等国家在战略结盟时很难做出自己的选择,更多是被迫接受某种选择。作者使用基本议价理论作为工具,阐述该观点背后的逻辑支撑是:在影响过渡期地区秩序的相对稳定性方面,中等国家的作用很小;在调和各种选择的影响方面,中等国家也不如大国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韩国 双重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西方世界秩序下的核武器与核威慑 被引量:1
5
作者 巴里.布赞 韩宁宁 王文华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72,共20页
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些事件表明,作为世界秩序核心的英语世界,已失去其主导力量。目前的发展格局将朝着多元化的后西方世界秩序发展。在此秩序下,没有超级大国,只有大国,并且这些大国大多比较自我封闭,因此,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争夺全球霸权的现象。文化差异将比意识形态差异更为重要。文章首先将这一秩序的轮廓做一大致勾勒,然后探讨这一秩序对未来几十年核武器与核威慑所要扮演的角色来说将意味着什么。最为关注的着眼点是,全球格局从全球层面向区域层面的转变以及复杂的核扩散与核威慑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威慑 核威慑扩散 全球国际社会 核扩散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核武器条约:接下来做什么? 被引量:3
6
作者 乔治.佩科维奇 孙硕 张国帅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8,158-159,共16页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器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器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器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尼尔·德龙达》对非利士主义的批判
7
作者 徐颖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共5页
"非利士主义"在维多利亚文化研究中具有丰富的语义,阿诺德将英国中产阶级命名为"非利士人",凸显了这个基督教国家主流社会庸俗市侩、追逐实利和远离理性的特征。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中并... "非利士主义"在维多利亚文化研究中具有丰富的语义,阿诺德将英国中产阶级命名为"非利士人",凸显了这个基督教国家主流社会庸俗市侩、追逐实利和远离理性的特征。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中并置着两个世界:一是非利士主义占据的基督教社群,一是文化视野更为光明博大的犹太社群。爱略特对非利士文化进行了自内而外的审视和反思。本应与犹太教希伯来宗教传统一脉相承的基督教英国,却被信仰缺失的现代非利士人占据,而边缘犹太人中却出现护佑希伯来传统的"光明之子",为倾颓的基督教文明提供了光明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尔·德龙达》 非利士主义 光明之子 希伯来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利益与目标确立的特点和原因探析
8
作者 王荣 《亚非纵横》 2015年第1期36-52,122+126,共17页
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基于对不同时期国际格局的认识,美国对其国家安全利益和战略目标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和调整,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点却是连贯和明确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1987年以来美国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战略... 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基于对不同时期国际格局的认识,美国对其国家安全利益和战略目标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和调整,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点却是连贯和明确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1987年以来美国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战略性文件。本文结合对这一系列《报告》的分析阐明了美国在不同时期界定国家利益、确定战略目标时所体现出的总体特点,即全面性、广泛性、复杂性和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平衡;并进而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利益 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