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思“修昔底德陷阱”:权力转移进程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永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77,共6页
"修昔底德陷阱"是因对权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进行粗略概括和简单类比而产生的过度解读。权力转移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进程,并不必然导致战争。权力转移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主导国或崛起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这不可简单归因于...
"修昔底德陷阱"是因对权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进行粗略概括和简单类比而产生的过度解读。权力转移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进程,并不必然导致战争。权力转移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主导国或崛起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这不可简单归因于实力增长引起的恐惧。当前中美正处于新一轮权力转移的初始阶段,两国发生军事冲突对抗的风险主要也在于彼此的核心利益可能受到挑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在认真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旨在实现合作共赢的尝试。不过,中美就相互尊重核心利益问题分歧严重使得两国难以有效化解冲突与对抗的风险。在战略安全互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中美只有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才能有效进行核心利益调适和危机管控,进而避免冲突与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权力转移进程
核心利益
战争风险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忠义
盛中超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受到国内外 ,尤其是国内诸多因素的限制 ,这些限制是美国环境外交跌宕起伏的原因。总体来看 ,冷战后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是完全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全球环境领导责任” ,我们有必要分析、认识这一演变过程及其政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环境外交政策
全球气候谈判
国家利益
克林顿
布什
京都议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中心:理解全球城市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灿燃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9,80-81,共6页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成了生产、贸易、金融等要素大规模的跨国流动与配置。由此促使世界各大城市联结而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城市产生新的经济活动特征和产业结构,其中枢角色与影响力变得更突出。"全球城市...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成了生产、贸易、金融等要素大规模的跨国流动与配置。由此促使世界各大城市联结而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城市产生新的经济活动特征和产业结构,其中枢角色与影响力变得更突出。"全球城市"的演生是全球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深化的结果。全球城市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也是国家实现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桥梁和基地,故此对"全球城市"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研究便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全球化"现象具体作用于经济实体的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诠释视角。据此,本文尝试检视"全球城市"此一理论概念,并进而剖析"全球城市"演生成形的背后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城市
跨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临挑战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4
作者
熊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2008年3月7日,俄罗斯总统大选公布最终结果: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以70.28%的得票率当选为新总统。两个月后的5月7日.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三任总统。尽管俄罗斯民众对这位普京的接班人普遍持支...
2008年3月7日,俄罗斯总统大选公布最终结果: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以70.28%的得票率当选为新总统。两个月后的5月7日.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三任总统。尽管俄罗斯民众对这位普京的接班人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他的当选毫无悬念,但对于梅德韦杰夫而言,上任后不仅要带领国家保持强势上升的劲头,还要面临诸多艰巨挑战,因为这些问题无论对踌躇满志的他还是对正在崛起的俄罗斯来讲,都是无法回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总统
杰夫
俄罗斯历史
总统大选
副总理
接班人
宣誓
普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游说集团对美游说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邢海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因为美国因素的卷入 ,本是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变化也就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最直接和最有分量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因为美国因素的卷入 ,本是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变化也就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最直接和最有分量的因素。比较全面地理解多年来美国不肯抽身于台湾问题及其台海政策调整的原因 ,除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外 ,了解美国国内政治中亲台势力所组成的“台湾游说集团”的作用 ,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梳理台湾游说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对其组织网络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并总结归纳其对美游说的特点和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台湾省
政治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长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中有不容忽视之作用。它们或利用通达的外交谋略 ,将自身的“砝码”添置于体系中的强国或国家集团 ,起到均衡体系强国间权势分布之功能 ;或维持一种由大国保证的中立地位 ,充当强国间的安全缓冲地带 ,在很大程度上消...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中有不容忽视之作用。它们或利用通达的外交谋略 ,将自身的“砝码”添置于体系中的强国或国家集团 ,起到均衡体系强国间权势分布之功能 ;或维持一种由大国保证的中立地位 ,充当强国间的安全缓冲地带 ,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国际体系中“安全两难”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甚或在被大国瓜分、遭受强国集体干涉的过程中 ,满足各大国的权势欲望 ,减少体系中的“零和游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均势体系
国际关系
民间制衡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析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强化及内在矛盾
7
作者
李伟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7,共6页
冷战后,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伴随美国对霸权的追求,美国的不扩散政策也由防扩散发展为反扩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不扩散政策的基本特点是“防反结合、以防为主”,但已经开始向积极主动...
冷战后,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伴随美国对霸权的追求,美国的不扩散政策也由防扩散发展为反扩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不扩散政策的基本特点是“防反结合、以防为主”,但已经开始向积极主动的反扩散政策转变。2 0 0 1年布什政府执政开始,特别是“9·1 1”事件后,美国的不扩散政策实现了向反扩散的转变。在先发制人的对外战略出台后,美国的反扩散政策不断的得到强化。美国已经将反扩散政策纳入它谋求霸权的总体战略框架。美国反扩散政策和反扩散战略的霸权属性使之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内在矛盾,对国际不扩散机制和国际社会防扩散的努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反扩散政策
强化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当前亚太地区几种安全理论
8
作者
曹仕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45,共4页
冷战后,亚太各国和地区对多边安全体系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这些主张都以提出者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纵观整个亚太地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有四种理论:霸权稳定理论、亚洲自主论、均势理...
冷战后,亚太各国和地区对多边安全体系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这些主张都以提出者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纵观整个亚太地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有四种理论:霸权稳定理论、亚洲自主论、均势理论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理论的依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太地区
均势理论
安全体系
冷战后
安全理论
稳定理论
自主论
霸权
亚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亲密的伙伴给美国火上浇油
9
作者
熊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49,共2页
2007年11月24日,澳大利亚大选结果揭晓,主张对华实行友好政策的陆克文击败倡导追随关国的霍华德,成为新总理。在同月的22日,日本在野党民主党领袖小泽一郎坚决拒绝与福田康夫政府就新反恐法问题合作,这导致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在国...
2007年11月24日,澳大利亚大选结果揭晓,主张对华实行友好政策的陆克文击败倡导追随关国的霍华德,成为新总理。在同月的22日,日本在野党民主党领袖小泽一郎坚决拒绝与福田康夫政府就新反恐法问题合作,这导致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在国会无法获得通过,日本不能继续在海外给美军以军事协助。根据目前的最新进展,2008年1月11日日本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在参议院遭否决。尽管这个结果是日本现今政坛两强——自民党和民主党激烈争斗的显著体现,但是最受打击的并非福田政府本身,而是目前深处困境且急需盟友声援的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伙伴
澳大利亚
小泽一郎
民主党
日本
霍华德
反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思“修昔底德陷阱”:权力转移进程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永
机构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7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3BGJ0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修昔底德陷阱"是因对权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进行粗略概括和简单类比而产生的过度解读。权力转移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进程,并不必然导致战争。权力转移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主导国或崛起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这不可简单归因于实力增长引起的恐惧。当前中美正处于新一轮权力转移的初始阶段,两国发生军事冲突对抗的风险主要也在于彼此的核心利益可能受到挑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在认真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旨在实现合作共赢的尝试。不过,中美就相互尊重核心利益问题分歧严重使得两国难以有效化解冲突与对抗的风险。在战略安全互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中美只有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才能有效进行核心利益调适和危机管控,进而避免冲突与对抗。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权力转移进程
核心利益
战争风险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忠义
盛中超
机构
武汉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文摘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受到国内外 ,尤其是国内诸多因素的限制 ,这些限制是美国环境外交跌宕起伏的原因。总体来看 ,冷战后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是完全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全球环境领导责任” ,我们有必要分析、认识这一演变过程及其政策实质。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环境外交政策
全球气候谈判
国家利益
克林顿
布什
京都议定书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中心:理解全球城市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灿燃
机构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9,80-81,共6页
文摘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成了生产、贸易、金融等要素大规模的跨国流动与配置。由此促使世界各大城市联结而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城市产生新的经济活动特征和产业结构,其中枢角色与影响力变得更突出。"全球城市"的演生是全球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深化的结果。全球城市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也是国家实现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桥梁和基地,故此对"全球城市"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研究便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全球化"现象具体作用于经济实体的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诠释视角。据此,本文尝试检视"全球城市"此一理论概念,并进而剖析"全球城市"演生成形的背后动力因素。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城市
跨国网络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临挑战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4
作者
熊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硕士研究生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文摘
2008年3月7日,俄罗斯总统大选公布最终结果: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以70.28%的得票率当选为新总统。两个月后的5月7日.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三任总统。尽管俄罗斯民众对这位普京的接班人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他的当选毫无悬念,但对于梅德韦杰夫而言,上任后不仅要带领国家保持强势上升的劲头,还要面临诸多艰巨挑战,因为这些问题无论对踌躇满志的他还是对正在崛起的俄罗斯来讲,都是无法回避的。
关键词
俄罗斯总统
杰夫
俄罗斯历史
总统大选
副总理
接班人
宣誓
普京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游说集团对美游说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邢海燕
机构
南京解放军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因为美国因素的卷入 ,本是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变化也就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最直接和最有分量的因素。比较全面地理解多年来美国不肯抽身于台湾问题及其台海政策调整的原因 ,除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外 ,了解美国国内政治中亲台势力所组成的“台湾游说集团”的作用 ,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梳理台湾游说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对其组织网络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并总结归纳其对美游说的特点和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台湾省
政治
政策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长春
机构
南京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文摘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中有不容忽视之作用。它们或利用通达的外交谋略 ,将自身的“砝码”添置于体系中的强国或国家集团 ,起到均衡体系强国间权势分布之功能 ;或维持一种由大国保证的中立地位 ,充当强国间的安全缓冲地带 ,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国际体系中“安全两难”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甚或在被大国瓜分、遭受强国集体干涉的过程中 ,满足各大国的权势欲望 ,减少体系中的“零和游戏” 。
关键词
传统均势体系
国际关系
民间制衡
国家安全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析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强化及内在矛盾
7
作者
李伟
机构
解放军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7,共6页
文摘
冷战后,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伴随美国对霸权的追求,美国的不扩散政策也由防扩散发展为反扩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不扩散政策的基本特点是“防反结合、以防为主”,但已经开始向积极主动的反扩散政策转变。2 0 0 1年布什政府执政开始,特别是“9·1 1”事件后,美国的不扩散政策实现了向反扩散的转变。在先发制人的对外战略出台后,美国的反扩散政策不断的得到强化。美国已经将反扩散政策纳入它谋求霸权的总体战略框架。美国反扩散政策和反扩散战略的霸权属性使之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内在矛盾,对国际不扩散机制和国际社会防扩散的努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反扩散政策
强化
矛盾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当前亚太地区几种安全理论
8
作者
曹仕银
机构
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45,共4页
文摘
冷战后,亚太各国和地区对多边安全体系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这些主张都以提出者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纵观整个亚太地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有四种理论:霸权稳定理论、亚洲自主论、均势理论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理论的依据不同。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太地区
均势理论
安全体系
冷战后
安全理论
稳定理论
自主论
霸权
亚洲意识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亲密的伙伴给美国火上浇油
9
作者
熊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硕士研究生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49,共2页
文摘
2007年11月24日,澳大利亚大选结果揭晓,主张对华实行友好政策的陆克文击败倡导追随关国的霍华德,成为新总理。在同月的22日,日本在野党民主党领袖小泽一郎坚决拒绝与福田康夫政府就新反恐法问题合作,这导致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在国会无法获得通过,日本不能继续在海外给美军以军事协助。根据目前的最新进展,2008年1月11日日本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在参议院遭否决。尽管这个结果是日本现今政坛两强——自民党和民主党激烈争斗的显著体现,但是最受打击的并非福田政府本身,而是目前深处困境且急需盟友声援的美国。
关键词
美国
伙伴
澳大利亚
小泽一郎
民主党
日本
霍华德
反恐
分类号
D861.1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思“修昔底德陷阱”:权力转移进程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陈永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何忠义
盛中超
《国际论坛》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中心:理解全球城市
吴灿燃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临挑战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熊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台湾游说集团对美游说的特点及影响
邢海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小国家在传统均势体系中的作用
魏长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析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强化及内在矛盾
李伟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当前亚太地区几种安全理论
曹仕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最亲密的伙伴给美国火上浇油
熊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