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报学”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与命名
1
作者 陶野 刘跃进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为“信息资源管理”,使“情报”一词在学科设置及学术研究语境下不再指向“information”,而得以正确指向“intelligence”。以intelligence为研究对象的... [研究目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为“信息资源管理”,使“情报”一词在学科设置及学术研究语境下不再指向“information”,而得以正确指向“intelligence”。以intelligence为研究对象的情报学回归名副其实的情报研究本位,但也随之不再位列于一级学科之中。对此,应明确情报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尤其在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新背景下,明确两学科间的位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回应将其命名为“情报学”还是“国家安全情报学”之争议。[研究方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以《国家情报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为法律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综合运用学科交叉、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结论]鉴于情报工作的本质属性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服务,现阶段应将情报学确立为国家安全学下的二级学科;未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安全理念之指导思想下,应将国家安全学升格为综合性学科门类,并将情报学确立为其下的一级学科。在命名上,在统筹安全和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大战略思维下、遵循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对应我国现有情报机构设置情况、沿革我国情报学科历史、同时参考国外相关情况,应确定为“情报学”而非“国家安全情报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 情报学 学科定位 国家情报法 国家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十年回眸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0,164,共21页
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了根本遵循,标志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进入新时代。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 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了根本遵循,标志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进入新时代。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为先导、加快国家安全学及其学科理论研究和推进中国本土化国家安全学自主理论体系探究的新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日益清晰明确,国家安全学理论本土化进一步彰显,国家安全学理论构建日趋完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稳步推进。虽然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存在一些短板,但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所作为,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为此,中国学界需要做“深”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厚度和深度;做“专”领域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强化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做“强”工具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凸显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 中国特色安全理论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国国家治理实践与经验的世界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丑则静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
发展和安全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议题及需要统筹实现的两大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构想,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的国家治理实践全面展... 发展和安全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议题及需要统筹实现的两大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构想,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的国家治理实践全面展开。从世界范围而言,发展和安全的价值目标得到普遍性认同,但发展和安全并未受到同等重视,发展与安全相互促进的治理实践也尚未实现。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践与经验的世界意义正不断凸显。中国相继提出并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全面正视全球发展和安全问题的基础性地位,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国家治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助力世界范围内发展与安全治理统筹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国家治理 时代价值 实践要求 三大全球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安全范式下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面向
4
作者 曾一涵 杨华锋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9,197,共8页
[研究目的]为应对科技快速变革所带来的网络空间安全挑战,需基于场域安全的研究范式对网络空间安全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安全理论的实际应用,剖析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维度的基本面向。[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场域安... [研究目的]为应对科技快速变革所带来的网络空间安全挑战,需基于场域安全的研究范式对网络空间安全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安全理论的实际应用,剖析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维度的基本面向。[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场域安全范式的“情境-意识-行动”框架以及对应的行为体维度,分析网络空间安全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维度特性。[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场域安全,即网络空间安全可通过场域安全范式的三维框架检视其场域安全关注的基本内容,在实现行为体间优态共存的基础上,维护与塑造网络空间安全的可持续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 安全范式 “情境-意识-行动”框架 基本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国民安全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跃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2-44,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求在国家安全方面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以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求在国家安全方面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从而确立了以人民安全、国民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在不断健全的现代化国家安全“总体系”中,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第一要素、核心要素、宗旨性要素、目的性要素。在亟需构建的国民安全“子体系”中,国民安全内容丰富、层级复杂,既包括国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安全等,也包括国民生活资源、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安全。当前,国民安全仍面临多方面风险挑战,全方位保障国民安全既是国家安全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总体性国家安全工作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民安全 人民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 国民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人才引进中的挑战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葛蕾蕾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有力支撑。在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人才引进政策,但也存在政策执行机构协调不畅、缺乏企业和社会多元力量助力、线上线下政策宣传不到位、引进准入门槛较高、国际人才竞争...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有力支撑。在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人才引进政策,但也存在政策执行机构协调不畅、缺乏企业和社会多元力量助力、线上线下政策宣传不到位、引进准入门槛较高、国际人才竞争形势日益激烈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建设人才强国,需进一步着力政策引领、优化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搭建平台、健全升级国际人才引进体系;共享共建、全力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国际人才 人才引进 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安全研究的出场及核心概念的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颖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文化安全研究”是在一定语境下出场的。这一研究是中国知识界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地区军事、物质扩张直接引发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回应;是对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外部挑战、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困境的因应;是国家安... “文化安全研究”是在一定语境下出场的。这一研究是中国知识界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地区军事、物质扩张直接引发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回应;是对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外部挑战、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困境的因应;是国家安全研究这一学术探讨深化的结果。学界既立足国家这一主体、立足文化,也从“安全”属性的角度建构文化安全这一核心概念及其内涵。从文化安全研究的出场及其核心概念的建构看,这一研究是中国学术界在吸收国外学术成果基础上的自主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研究 出场 核心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跃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11,共4页
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严格区分“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胁”两个不同概念和问题,是明晰生物领域其他安全类概念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人们还需要深入研究生物科学、生物武器、生物实验等领域存在的各种更广泛的安全... 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严格区分“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胁”两个不同概念和问题,是明晰生物领域其他安全类概念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人们还需要深入研究生物科学、生物武器、生物实验等领域存在的各种更广泛的安全类概念和问题。人类认识和防范化解生物威胁的历史进程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人类难以完全控制和化解的生物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物威胁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安全领域的七个统筹
9
作者 刘跃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先后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七大关系的七个统筹,分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先后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七大关系的七个统筹,分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十分丰富,这“七个统筹”正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就需要对这“七个统筹”作深入研究。研究这“七个统筹”,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统筹好这“七大重要关系”,才能全面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搞好大安全背景下的总体性国家安全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七大关系 七个统筹 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视角下京津冀区域政策的演变逻辑与优化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卡 霍海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针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过程,基于政策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索三大源流在区域政策演进中的作用和互动机制。研究表明,三大源流中问题流与政治流是目前京津冀区域政策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问题源流表现为空间失衡与对一体化协作的迫切需求... 针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过程,基于政策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索三大源流在区域政策演进中的作用和互动机制。研究表明,三大源流中问题流与政治流是目前京津冀区域政策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问题源流表现为空间失衡与对一体化协作的迫切需求;政治流的关注和主动识别作用突出;政策流中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相关者主动或被动涉入,需继续提升政策企业家和焦点事件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区域政策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治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逻辑--基于间断平衡的分析框架
11
作者 杨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市问题、区域问题本质理解的变化,政策图景与政府注意力转换,以及政策场域的轮换更替等;其中,政策场域变化是新时期区域政策间断式变迁的核心推动力量,宏观政治体系的介入促进了政策系统的快速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治理政策 间断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