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信息熵理论和抽样测试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
2
1
作者
蒋国萍
冯国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218-219,222,共3页
该文综合利用香农(Shannon)信息熵理论以及抽样测试理论,对数据库中的关系属性规则进行挖掘。这种全新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完全不同于传统算法的支持度-可信度框架,可以有效减少对数据库扫描的次数。
关键词
数据库
信息熵理论
抽样测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
被引量:
50
2
作者
伏彩瑞
关新
+5 位作者
朱华勇
汤敏
项贤明
张逸中
库逸轩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4,共2页
未来十年教育界的一个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如果一个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兴趣是做重复的工作,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他肯定被替代掉,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效率优先。教育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标准化,让更多的人享受一样的资源。每一...
未来十年教育界的一个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如果一个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兴趣是做重复的工作,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他肯定被替代掉,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效率优先。教育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标准化,让更多的人享受一样的资源。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60年前,在互联网还没有发明的时代,大家都想把机器训练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定制
会将
十年
点对应
沪江
大学四年级
行业排名
学习用户
基础设施领域
授课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与人,走向对立还是趋于共融?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华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9,共3页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带来深刻影响。现在有一个潮流,认为"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征服人类",这种观点将人工智能与人对立起来,在增加了公众关注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恐惧情...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带来深刻影响。现在有一个潮流,认为"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征服人类",这种观点将人工智能与人对立起来,在增加了公众关注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恐惧情绪。教育恰恰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人的认知发育过程、知识技能积累过程、情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给予唤醒、帮助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培育
未来教育
恐惧情绪
经济社会文化
群体智能
认知过程
特种机器人
数据驱动
康复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信息熵理论和抽样测试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
2
1
作者
蒋国萍
冯国柱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研究所
国防科技大学
数学与
系统
科学系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218-219,222,共3页
文摘
该文综合利用香农(Shannon)信息熵理论以及抽样测试理论,对数据库中的关系属性规则进行挖掘。这种全新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完全不同于传统算法的支持度-可信度框架,可以有效减少对数据库扫描的次数。
关键词
数据库
信息熵理论
抽样测试
数据挖掘
Keywords
Association Rule,Information Entropy,Sample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
被引量:
50
2
作者
伏彩瑞
关新
朱华勇
汤敏
项贤明
张逸中
库逸轩
袁振国
机构
沪江网
宽资本
奇点
大学
睿易
研究
院
国防科技大学
无人
系统
研究所
国务院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南京师范
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美国计算机协会
华东师范
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
大学
华东师范
大学
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学会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4,共2页
文摘
未来十年教育界的一个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如果一个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兴趣是做重复的工作,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他肯定被替代掉,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效率优先。教育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标准化,让更多的人享受一样的资源。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60年前,在互联网还没有发明的时代,大家都想把机器训练成人。
关键词
个性化定制
会将
十年
点对应
沪江
大学四年级
行业排名
学习用户
基础设施领域
授课老师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与人,走向对立还是趋于共融?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华勇
机构
睿易
研究
院
国防科技大学
无人
系统
研究所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9,共3页
文摘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带来深刻影响。现在有一个潮流,认为"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征服人类",这种观点将人工智能与人对立起来,在增加了公众关注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恐惧情绪。教育恰恰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人的认知发育过程、知识技能积累过程、情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给予唤醒、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
价值观培育
未来教育
恐惧情绪
经济社会文化
群体智能
认知过程
特种机器人
数据驱动
康复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信息熵理论和抽样测试的数据挖掘
蒋国萍
冯国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
伏彩瑞
关新
朱华勇
汤敏
项贤明
张逸中
库逸轩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智能与人,走向对立还是趋于共融?
朱华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