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湘黔 周德 +1 位作者 林琳 黄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3-108,共6页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庆龄 王一伊 曾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大国竞争视阈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积极有力支持,促进国家整体保持稳定安全并在大国竞争中积累更多战略优势。[研究方法]从大国竞争、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国防科技情报等基础概念出发,综合解构大...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大国竞争视阈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积极有力支持,促进国家整体保持稳定安全并在大国竞争中积累更多战略优势。[研究方法]从大国竞争、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国防科技情报等基础概念出发,综合解构大国竞争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方式,深入诠释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在大国竞争下更加复杂多变的新特征及其需要把握战略重点的新要求。[研究结论]发现情报信息错综复杂、原有发展显著不足、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等困难挑战,就此构建出以协同多方主体、合理共建共享、创新方式方法、统筹规划设计、优化布局结构等为基本内容的实践策略模型,为大国竞争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提供基本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国防科技情报 科技情报工作 国防科技创新 大国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汤薪玉 李湘黔 孙浩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6-124,共9页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产业集聚 价值链 区域创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浡洲 李湘黔 董晓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6,共5页
通过梳理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分析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动因,提出为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结构,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打造世界级军工企业集团,建立合理高效的产权交... 通过梳理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分析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动因,提出为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结构,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打造世界级军工企业集团,建立合理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注重集中化专业化整合,从而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市场集中度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的体系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汤薪玉 李湘黔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国防科技工业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必由之路。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的体系框架,认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现... 国防科技工业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必由之路。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的体系框架,认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现代化,必须兼顾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党对国防科技工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的制度供给能力,完善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形成“党政军研商”各类主体融合治理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治理 时代需求 体系框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自由场爆炸冲击波计算网格尺寸优化研究
6
作者 邓鹏 李霖炜 +3 位作者 张舵 冉宪文 张超 陈仁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71,共8页
网格尺寸是影响地下爆炸数值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地下岩石自由场爆炸场景,以炸药半径与网格尺寸之比“λ”作为划分依据,对空气域及岩石域开展了网格敏感性分析,通过与峰值应力试验数据的对比,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当量... 网格尺寸是影响地下爆炸数值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地下岩石自由场爆炸场景,以炸药半径与网格尺寸之比“λ”作为划分依据,对空气域及岩石域开展了网格敏感性分析,通过与峰值应力试验数据的对比,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当量工况的地下岩石自由场爆炸网格划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当空气及炸药的网格尺寸取λ=80时,空气域峰值应力及峰值速度结果已经收敛;当岩石域网格尺寸取λ=16时,自由场峰值应力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对于渐进网格划分方法而言,当渐进开始比例距离取50 m/kt^(1/3)、渐进比例系数取1.01时,各测点相较于均匀网格模型的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38%和1.10%,且网格数量减少了57.7%,计算效率提升了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爆炸 网格划分 炸药当量 比例爆炸距离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内爆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累积毁伤研究
7
作者 邓鹏 杨文汐 +3 位作者 胡世君 张舵 张超 陈仁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内部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建立了2/3缩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内部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建立了2/3缩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房间单独爆炸作用下顶板和剪力墙构件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以及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后的累积毁伤发展规律.研究表明:采用1 kg TNT单独爆炸时,毁伤主要发生在沿顶板的塑性铰线方向和墙板构件的连接支座处,顶板的破坏程度、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显著高于剪力墙,房间二和房间三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达到41.5 mm和63.1 mm,残余位移分别为32.2 mm和46.1mm;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工况下,对于强度较低、初始毁伤较大的板构件,二次连续内爆作用下的累积毁伤明显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房间二和房间三的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高出133.6%和24.9%,残余位移分别高出144.6%和29.4%,因此必须考虑累积毁伤效应;但是,对于强度较高、初始毁伤较弱的墙构件,二次连续爆炸作用下的累积毁伤略微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可认为二者近似相等,此情况下可不考虑累积毁伤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连续爆炸 累积毁伤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语义关联与融合的视觉问答模型
8
作者 周浩 王超 +1 位作者 崔国恒 罗廷金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45,共7页
弥合视觉图像和文本问题之间的语义差异是提高视觉问答(VQA)模型推理准确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相关模型大多数基于低层图像特征的提取并利用注意力机制推理问题的答案,忽略了高层图像语义特征如关系和属性特征等在视觉推理中的... 弥合视觉图像和文本问题之间的语义差异是提高视觉问答(VQA)模型推理准确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相关模型大多数基于低层图像特征的提取并利用注意力机制推理问题的答案,忽略了高层图像语义特征如关系和属性特征等在视觉推理中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语义关联与融合的VQA模型以建立问题与图像之间的语义联系。首先,基于场景图生成框架提取图像中的多种语义并把它们进行特征精炼后作为VQA模型的特征输入,从而充分挖掘图像场景中的信息;其次,为提高图像特征的语义价值,设计一个信息过滤器过滤图像特征中的噪声和冗余信息;最后,设计多层注意力融合和推理模块将多种图像语义分别与问题特征进行语义融合,以强化视觉图像重点区域与文本问题之间的语义关联。与BAN(Bilinear Attention Network)和CFR(Coarse-to-Fine Reasoning)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VQA2.0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9和0.4个百分点,在GQA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7.2和0.3个百分点。这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像场景中的语义并回答组合式视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义特征融合 视觉问答 场景图 属性注意力 关系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9
作者 曲嘉 陈荣 +1 位作者 张磊 雷红帅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冲击动力学专门研究短暂而强烈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力学行为与结构的动态响应.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或结构具备特殊的力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体育运动、交通运输等过程中广泛涉及摔倒跌落、冲击碰撞乃至爆炸侵彻等力学现象,又与航空航天、汽... 冲击动力学专门研究短暂而强烈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力学行为与结构的动态响应.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或结构具备特殊的力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体育运动、交通运输等过程中广泛涉及摔倒跌落、冲击碰撞乃至爆炸侵彻等力学现象,又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海洋平台、核能结构、防护装备乃至国防工程息息相关.大至载人探月舱的着陆、飞机与鸟或冰雹撞击防护、防弹装甲结构设计、汽车与桥梁的安全防护,小至电子产品的跌落、运动防护装备的设计、爆炸焊接与零件冲压成型,都需要对冲击动力学有足够的理解和科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行为 交通运输 冲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技术
10
作者 杨峻巍 张旭 +1 位作者 王炯琦 高梦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平滑伪距+扼流环多径抑制技术解决海上动平台条件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基于常数模算法的盲均衡技术解决海上多径环境下遥测信号码间串扰,通过遥测帧多符号平滑处理降低时差测量抖动误差,最后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最小二乘法实现多站实时高精度时差定位。仿真及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平台条件下定位精度优于100 m,可满足海上靶场目标定位精度需求,为未来海上靶场目标回收及装备鉴定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建设提供了工程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平台 海上靶场 PCM-FM信号 时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11
作者 王泽龙 吴宇航 +1 位作者 李健 杨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10,共20页
扩散模型是一种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相比生成对抗网络、变分自编码网络、流模型等传统网络,具有训练稳健、生成保真性与多样性高、数学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在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多模态学习等领域应用广泛。扩散模型能够充分学习... 扩散模型是一种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相比生成对抗网络、变分自编码网络、流模型等传统网络,具有训练稳健、生成保真性与多样性高、数学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在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多模态学习等领域应用广泛。扩散模型能够充分学习挖掘训练图像的深度生成先验,为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提供了一类全新解决范式。为了系统性梳理扩散模型发展现状,特别是其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最新进展,对面向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扩散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扩散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扩散模型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的主要技术路线,以及在该方向的具体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逆问题 深度生成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猛 梁民族 +2 位作者 陈荣 林玉亮 张玉武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为高效防护弹药近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联合载荷,设计了包括抗侵彻层、协调支撑层和缓冲吸能层的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近场爆炸试验进行验证。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构建了复合防护结构的响应面代理模型,... 为高效防护弹药近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联合载荷,设计了包括抗侵彻层、协调支撑层和缓冲吸能层的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近场爆炸试验进行验证。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构建了复合防护结构的响应面代理模型,并以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和总厚度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分别对破片单独作用、冲击波单独作用以及两者联合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厚度配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结构,破片单独作用下优化后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19.2%,厚度最高可降低10.0%;冲击波单独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34.9%,厚度最高可降低27.5%;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19.2%,厚度最高可降低10.0%。对于限制厚度不超过40 mm的典型应用场景,优化后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比初始构型降低约17.5%,总厚度降低约9.1%。同时观察到,破片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下得到的Pareto最优解集几乎相同,这表明加装复合防护结构后冲击波对破片后续作用的影响明显减弱,即复合防护结构有效抑制了冲击波和破片的联合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爆炸 破片 冲击波 复合防护结构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强爆炸X射线辐照铝靶板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余润洲 张昆 汤文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值压力p,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非常依赖数值计算。利用X射线热激波数值计算程序TSHOCK3D对矩形铝靶板在0.1~3.0 keV范围的普朗克黑体温度和220~400 J/cm^(2)辐射能通量下的汽化反冲冲量及峰值压力进行计算,并与理论模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SHOCK3D程序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正辐照靶板中心处近似一维工况下的BOI与Whitener、BBAY和MBBAY三个理论模型下的BOI基本相符。通过单变量分析可得,靶板中BOI和峰值压力p均与入射能通量呈近似线性关系;而对于不同的黑体温度,BOI和峰值压力则在1.5~2.0 keV处存在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汽化反冲冲量 热激波 TSHOCK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积变化率对冲击波在射线管中传播的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黄诗麒 张昆 +3 位作者 蔡镇清 冉宪文 田占东 张舵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6,共7页
针对几何激波动力学(GSD)模型计算冲击波绕射问题的局限性,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截面积变化率对射线管中冲击波传播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射线管截面积变化产生的扰动由管壁向中轴线位置传播,中轴线位置激波状态变化存... 针对几何激波动力学(GSD)模型计算冲击波绕射问题的局限性,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截面积变化率对射线管中冲击波传播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射线管截面积变化产生的扰动由管壁向中轴线位置传播,中轴线位置激波状态变化存在滞后性,滞后程度与截面积变化率成正比;当截面积变化率小于0.2时,波后流动效应对激波波阵面的影响以及相邻射线管之间的物质交换可以忽略,此时波阵面在射线管中近似保持平面波状态传播。在后续研究中,建议采用考虑截面积变化量与沿冲击波法向方向传播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截面积变化率替代截面积比作为GSD模型计算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变截面射线管 几何激波动力学模型 峰值超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探测附着段导航陆标高效优选方法
15
作者 侯博文 王大轶 +1 位作者 王炯琦 徐超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针对小天体探测附着段精度要求高的需求,在星上资源严重受限且可用于附着段导航陆标数量多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陆标-探测器”几何关系的导航系统状态估计精度评价指标,在推导导航陆标与小天体探测器几何关系解析表达式的基础上,结... 针对小天体探测附着段精度要求高的需求,在星上资源严重受限且可用于附着段导航陆标数量多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陆标-探测器”几何关系的导航系统状态估计精度评价指标,在推导导航陆标与小天体探测器几何关系解析表达式的基础上,结合Fisher信息矩阵设计了系统状态估计方差下界的标量计算方法,避免了传统精度评价过程中复杂矩阵的运算,并采用“模拟退火-枚举法”对导航陆标组合优化选取,在保证系统状态估计精度的同时,提升了导航陆标优化选取的效率。将该方法应用到小行星“爱神”(Eros)探测附着段光学导航场景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导航陆标优化选取效率和系统状态估计精度,可为小天体探测导航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探测 附着段 导航陆标 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密码分析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萃取
16
作者 熊黎依 刘阳 +2 位作者 陆金玉 刘国强 孙兵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95,共17页
近年来,参数萃取技术已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关键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提取关键的模型参数,包括连接权重和偏置项等.参数萃取技术对于深入理解网络内部机制、优化模型结构以及提高模型透明度具有重要的理论... 近年来,参数萃取技术已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关键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提取关键的模型参数,包括连接权重和偏置项等.参数萃取技术对于深入理解网络内部机制、优化模型结构以及提高模型透明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然而,当前的参数萃取技术主要适用于采用ReLU激活函数的网络模型.考虑到更复杂网络的高度非线性特征,参数萃取的难度显著增加.对于更复杂结构和不同类型激活函数的研究仍相对匮乏.为弥补这一缺口,本文借鉴密码学中差分密码分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单隐层Leaky ReLU和Parametric ReLU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参数萃取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仅通过网络访问准确地提取包括激活函数参数在内的网络参数.此外,通过对MNIST数据集上训练的网络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在密码学中神经网络区分器的简化版本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解释性研究和优化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连接神经网络 模型萃取 差分密码分析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TiZNbVr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的参数分析与参数反演
17
作者 马培源 林玉亮 陈荣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3-581,共19页
难熔高熵合金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其细观特征行为对其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理解.随着对材料细观力学行为研究需求的增加,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已成为揭示晶体材料细观机制的关键工具.由于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包含众多复... 难熔高熵合金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其细观特征行为对其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理解.随着对材料细观力学行为研究需求的增加,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已成为揭示晶体材料细观机制的关键工具.由于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包含众多复杂参数,深入分析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合金的细观力学行为至关重要.研究中采用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考虑了Peierls应力,这一因素能够反映材料的短程势垒,从而更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应变率行为.通过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识别了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本构参数.单因素分析明确了关键参数对材料力学特性的具体影响.在参数反演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设计的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和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从宏观力学测试数据中反演出晶体塑性本构参数.针对铸态TiZrNbV合金,成功反演出一组最优参数,仿真与试验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为难熔高熵合金的力学行为预测、材料设计以及性能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晶体塑性理论 参数反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性能和温度对PTFE/Al活性材料冲击点火的影响
18
作者 周敬辕 雷思扬 +1 位作者 冉宪文 汤文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14,共9页
为探究聚四氟乙烯/铝(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uminum, PTFE/Al)活性材料力学性能与温度对其冲击点火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控烧结条件,制备了八种PTFE/Al活性材料试样,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得到了八种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为探究聚四氟乙烯/铝(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uminum, PTFE/Al)活性材料力学性能与温度对其冲击点火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控烧结条件,制备了八种PTFE/Al活性材料试样,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得到了八种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借助落锤装置测定了八种试样在相应温度下的点火阈值。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时间对PTFE/Al弹性模量具有重要影响,温度升高会使得PTFE/Al试样软化;在高温条件下,烧结时间为40 min的PTFE/Al试样屈服强度更高,同时在落锤加载下更易发生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材料强度与冲击点火阈值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且该线性关系的斜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降低趋势。上述研究为PTFE/Al活性材料性能的优化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 冲击点火 力学性能 落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扩散室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衰减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陆邱 彭永 +3 位作者 王子国 程浩 李翔宇 李志斌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3-713,共11页
为高效衰减坑道内爆炸冲击波强度,提出了在坑道内设置连续多个扩散室的防护设计思想。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系统探讨了多级扩散室结构参数对消波效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冲击波压力为2~11 MPa、正压时长为18.25~1000 ms在含单/双/三级扩散室... 为高效衰减坑道内爆炸冲击波强度,提出了在坑道内设置连续多个扩散室的防护设计思想。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系统探讨了多级扩散室结构参数对消波效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冲击波压力为2~11 MPa、正压时长为18.25~1000 ms在含单/双/三级扩散室坑道内的传播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扩散室数量的增加可有效提升坑道的消波效率,冲击波经过三级扩散室坑道后的压力峰值比经过相同长度无扩散室直坑道的压力峰值低81.08%,而扩散室之间的间距对坑道消波效率的影响比较有限;在扩散室总长度相等条件下,相比单个长的扩散室以及二级扩散室,三级扩散室对冲击波的衰减效果最好;相同正压时长下随着冲击波压力的增大,多级扩散室坑道的消波效率缓慢增强;相同超压峰值条件下,三级扩散室坑道的消波效率随正压时长的增加而大幅降低,但在1000 ms正压时长下仍能保持43.38%的消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扩散室 爆炸冲击波 传播规律 消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的政策议程分析——基于多源流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晓雷 梁晓波 庞超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本研究旨在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的产生背景和制定过程。研究表明,美军长期存在的外语需求、美国政府问责局披露的外语人才危机和"9·11"事件,是促使外语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美国... 本研究旨在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的产生背景和制定过程。研究表明,美军长期存在的外语需求、美国政府问责局披露的外语人才危机和"9·11"事件,是促使外语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防部原有的外语政策、人事管理办公室提出的人力规划模型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为解决外语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美国政府人力资源改革的大背景、新一届政府上任和"9·11"事件后的社会舆论,为《路线图》出台奠定了合适的政治氛围。最后,来自国防部和国会的政策企业家充分利用了"9·11"事件开启的时间窗口,促成了问题、政策和政治三个源流的汇合。本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美国国防语言政策的本质,对于推动我国国防语言政策制定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语言战略 政策议程 多源流理论 《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