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和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声速剖面快速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洪臣 李明 +3 位作者 陈希 毛科峰 王鹏皓 刘宇航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重构声速剖面。上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声速与海表信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是逐格点重构对于大区域三维声速场重构而言计算效率低下。为此,本文基于HYCOM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资料,采用三维经验正交函数法(three dimens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3D EOF)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建立声速与海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等海表信息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提出一种区域逐深度层的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重构方法(3D EOF-RF)。声速剖面重构结果表明:3D EOF-RF的重构精度和重构效率均有效提高,且重构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声速剖面重构的平均精度比经典sEOF-r法提高1.5 m/s,重构效率提高7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EOF分解 随机森林 快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庆龄 王一伊 曾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大国竞争视阈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积极有力支持,促进国家整体保持稳定安全并在大国竞争中积累更多战略优势。[研究方法]从大国竞争、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国防科技情报等基础概念出发,综合解构大...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大国竞争视阈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积极有力支持,促进国家整体保持稳定安全并在大国竞争中积累更多战略优势。[研究方法]从大国竞争、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国防科技情报等基础概念出发,综合解构大国竞争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方式,深入诠释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在大国竞争下更加复杂多变的新特征及其需要把握战略重点的新要求。[研究结论]发现情报信息错综复杂、原有发展显著不足、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等困难挑战,就此构建出以协同多方主体、合理共建共享、创新方式方法、统筹规划设计、优化布局结构等为基本内容的实践策略模型,为大国竞争下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提供基本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国防科技情报 科技情报工作 国防科技创新 大国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与物理模型的中尺度涡声速剖面重构
3
作者 李洪臣 李明 +3 位作者 王鹏皓 毛科峰 朱宇航 刘宇航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60,共14页
针对中尺度涡内声速剖面结构复杂且重构误差显著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Argo剖面,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和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提出了PIRF-DEN模型。通过将海表面温度、高度异常、盐度、密度等海表环境参数与Argo密度作为输... 针对中尺度涡内声速剖面结构复杂且重构误差显著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Argo剖面,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和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提出了PIRF-DEN模型。通过将海表面温度、高度异常、盐度、密度等海表环境参数与Argo密度作为输入,建立了“水面-水下”声速映射关系。同时,基于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重构涡旋内密度场,将海表环境参数和涡旋重构密度输入映射关系并重构了涡旋内声速剖面。研究结果表明,PIRF-DEN模型显著提高了声速剖面的重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至0.8324 m/s和1.3869 m/s,较传统的sEOF-r方法降低了87.3%和83.7%,且声速重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重构 随机森林 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 垂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科学计量学的人工智能安全技术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吴集 梁江海 刘书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8,共6页
面对智能化时代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安全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核心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包括国家、机构在内的研究力量分布以及热点、前沿和所涉学科在内的主题内容进行... 面对智能化时代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安全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核心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包括国家、机构在内的研究力量分布以及热点、前沿和所涉学科在内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潜在的人工智能安全议题,构建定性分析框架,对人工智能安全进行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对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发展进行初步探索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安全 科学计量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光纤激光:回顾与展望(特邀)
5
作者 周朴 蒋敏 +7 位作者 吴函烁 邓宇 常洪祥 黄良金 吴坚 许将明 王小林 冷进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7,共16页
光纤激光是20世纪以来国内的研究热点。国防科技大学在光纤激光方向的研究始于“十一五”期间,至今已有约15年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学校光纤激光的研究主体依托于光学工程学科。光学工程学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近... 光纤激光是20世纪以来国内的研究热点。国防科技大学在光纤激光方向的研究始于“十一五”期间,至今已有约15年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学校光纤激光的研究主体依托于光学工程学科。光学工程学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近几轮学科评估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为光纤激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等;另一方面,光纤激光的发展也受益于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和在学科交叉方面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文中从学科交叉视角,梳理学校光纤激光学科方向与电子、材料、控制、智能、纳米等学科方向交叉取得的若干重要突破,从科研范式演进、学科主体驱动、应用需求牵引和科教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交叉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学科交叉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力—扩丰富势能”的蓄势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培育雄厚科技实力,在量变积累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聚集能量—提升能级—释放能效”的赋能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发展成熟中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应在宏观层面紧紧依靠并有力支持国家发展大局,在中观层面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作,在微观层面提高人才队伍实力并建立高能级创新联盟,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蓄势赋能作用,确保新质生产力获得“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高质量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 “蓄势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探析——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现实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和运营是其助力产业发展进而实现效用价值的关键所在。依托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在有序成果转化中赋能高质量发展,各国科研机构组织运营具有自主联结资本、官方集中组织、... 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现实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和运营是其助力产业发展进而实现效用价值的关键所在。依托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在有序成果转化中赋能高质量发展,各国科研机构组织运营具有自主联结资本、官方集中组织、政府市场融合三种模式。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分析案例,发现其组织架构具有递进式有机叠加的纵向层级和对接式明确分工的横向协同,支撑形成以研究院为主体、上下游企业和全球创新资源为补充的“一体两翼”运营模式,为开展行业需求导向的前沿科学研究和优质项目产业孵化创设优质生态。未来应采取现代化管理制度,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有的放矢推动组织管理,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支持下形成差异化组织运营,持续优化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组织管理 科研机构运营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不同海拔白昼星光探测的星敏感器光学参数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倪源蔓 戴东凯 +1 位作者 王省书 周召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3,共11页
极限探测星等、视场内导航星数量及光学系统的尺寸和质量等是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探测系统的重要指标,而各项性能指标的提升往往是存在矛盾制约的,进而导致光学系统的参数设计缺乏明确的优化目标。为提高白昼星光探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文... 极限探测星等、视场内导航星数量及光学系统的尺寸和质量等是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探测系统的重要指标,而各项性能指标的提升往往是存在矛盾制约的,进而导致光学系统的参数设计缺乏明确的优化目标。为提高白昼星光探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文中对光学系统参数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建立了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信噪比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星体跟踪和星图匹配两种不同的导航模式,提出了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参数优化方案。仿真采用Sofradir的InGaAs传感器参数作为典型值,分别对海平面星体跟踪模式和高海拔星图匹配模式进行光学系统参数设计,得到白昼星光探测的最优口径、焦距和截止波长,同时确定了相应的全天时星敏感器星体跟踪/星图匹配导航模式转换的临界海拔。研制的原理样机口径60 mm、焦距515 mm、截止波长1.48μm,利用样机在地面开展了白昼观星实验,对提出的光学系统参数优化理论进行了验证,同时说明了该系统在近地面具备白昼星光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白昼星光探测 参数优化 短波红外探测器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0℃超宽温运行光纤激光器实现2 kW功率输出
9
作者 王鹏 吴金明 +7 位作者 王小林 杨明烨 张汉伟 吴函烁 奚小明 习锋杰 许晓军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共2页
提高光纤激光器的宽温运行能力,可有效提升光纤激光器在极端高低温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与运行可靠性,确保其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输出,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利用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直接泵浦实现... 提高光纤激光器的宽温运行能力,可有效提升光纤激光器在极端高低温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与运行可靠性,确保其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输出,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利用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直接泵浦实现了可在−50~50℃内稳定运行的近单模全光纤激光振荡器,输出功率达到2 kW,是目前公开报道的宽温度范围运行光纤激光器最高输出功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振荡器 宽温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的超快光纤激光放大研究进展(特邀)
10
作者 李灿 任博 +4 位作者 郭琨 王涛 吴坚 冷进勇 周朴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
增益管理非线性(Gain Managed Nonlinearity,GMN)光纤放大技术涉及一种超快激光在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与有源光纤动态增益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吸引子,可在激光脉冲能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上百倍的线性光谱展宽,因而成为近年来超快光纤激光领域... 增益管理非线性(Gain Managed Nonlinearity,GMN)光纤放大技术涉及一种超快激光在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与有源光纤动态增益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吸引子,可在激光脉冲能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上百倍的线性光谱展宽,因而成为近年来超快光纤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从GMN脉冲演化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梳理了GMN光纤放大技术在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在多光子显微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 超快光纤激光 自相位调制 掺镱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矛盾破解之道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安臣 王正明 李志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1,共5页
教学充满活力与管理富有效率,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EQAS)建设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其原因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二元复合体,存在自主性与约束性的内在紧张。破解思路是运用不同的规则,把质量保障标准区分为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 教学充满活力与管理富有效率,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EQAS)建设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其原因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二元复合体,存在自主性与约束性的内在紧张。破解思路是运用不同的规则,把质量保障标准区分为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前者为学术事务的技术要求,体现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价值引领、设置壁垒、内在激励等方法实现;后者为非学术事务的工作协调,体现规范性和约束性,通过统一化、规范化、系统化等方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质标准 程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纳秒级高电压脉冲的D-dot探测器
12
作者 潘子龙 程新兵 +4 位作者 陈绒 陈侠 张瀚文 张仁杰 钱宝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4,共8页
设计了一种测量纳秒级高电压脉冲的D-dot探测器,包括微分探头和无源积分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验。该探测器的探头电极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器件进行更换,探头电极的轴向长度也可以根据测量需求进行调节。采用CST软件对该探头的电场分布开展... 设计了一种测量纳秒级高电压脉冲的D-dot探测器,包括微分探头和无源积分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验。该探测器的探头电极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器件进行更换,探头电极的轴向长度也可以根据测量需求进行调节。采用CST软件对该探头的电场分布开展了静电场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利用OrCAD/Pspice软件对D-dot探头、积分器和探测器的幅频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确保探测器的工作频率满足设计要求。利用设计的D-dot探测器开展了纳秒级高电压脉冲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D-dot探测器满足前沿时间约37 ns、电压幅值约597 kV的高电压脉冲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t探测器 纳秒级 高电压脉冲 可调节探头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隙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成像特性仿真研究
13
作者 潘海涛 陆家加 +4 位作者 龚秋成 王天才 朱亚军 张斌 谭中奇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2,共7页
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多采用气体隙F-P腔结构,常受腔镜调节、稳定性、体积等因素的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固体隙F-P腔结构进行了改进。基于多光束干涉理论对固体隙F-P干涉仪开展仿真研究,对各级次干涉条纹峰值位置和半峰全宽位... 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多采用气体隙F-P腔结构,常受腔镜调节、稳定性、体积等因素的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固体隙F-P腔结构进行了改进。基于多光束干涉理论对固体隙F-P干涉仪开展仿真研究,对各级次干涉条纹峰值位置和半峰全宽位置进行了求解,分析了固体隙F-P腔的腔长、反射率和介质折射率3个因素对固体隙F-P干涉仪的成像质量影响,并根据需求加工了一块16 mm厚的固体隙F-P腔样品。结果表明,1级条纹峰值位置偏差优于5个像素点,其它级次条纹偏差均优于2个像素点,两者吻合性较好。该工作初步验证了固体隙结构在干涉仪成像中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完成了固体隙F-P干涉仪的基础理论探索,并为固体隙F-P干涉仪的相关研发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学检测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固体隙法布里-珀罗腔 多光束干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矢量水听器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4
作者 蔡兵兵 李世阳 +3 位作者 刘科峰 陈希 王斌 谭旭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4,共9页
自容式矢量水听器可以同时获取声压信号和三维矢量场信息,为满足水下长时间工作,对其数据采集平台的功耗、数据处理能力、同步实时存储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现有矢量水听器采集平台仍存在采集通道少、无法同时满足低功耗和时频域分析... 自容式矢量水听器可以同时获取声压信号和三维矢量场信息,为满足水下长时间工作,对其数据采集平台的功耗、数据处理能力、同步实时存储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现有矢量水听器采集平台仍存在采集通道少、无法同时满足低功耗和时频域分析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407的自容式矢量水听器采集存储数据分析平台,不仅实现了八通道的同步信号采集与高速存储,还具有快速傅里叶变换及频域互谱分析、方位估计等功能。实验室与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实现了八通道实时数据采集存储,各通道功耗约为0.16 W。在连续采集存储工作模式下,执行声压和振速联合时频域分析进行方位估计,本系统可工作10 d以上。该平台研究为矢量水听器水声信号长时间多通道同步采集、存储、特征提取和目标探测与识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多路标量水听器阵列的低功耗采集与信号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容式矢量水听器 低功耗 信号处理 数据采集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高功率940 nm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
15
作者 唐英翔 王超 +8 位作者 肖垚 张志成 罗晨 仲崇喜 张燕 赵武 李顺峰 王文鑫 王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720,共8页
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PCSEL)可以利用带边谐振效应实现大面积相干振荡,是一种能实现高亮度单模激射的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这使得PCSEL在激光雷达与3D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正方单晶格非对称锥形空气孔结构的PCS... 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PCSEL)可以利用带边谐振效应实现大面积相干振荡,是一种能实现高亮度单模激射的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这使得PCSEL在激光雷达与3D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正方单晶格非对称锥形空气孔结构的PCSEL,通过增加光子晶体占空比提高基模与高阶模之间的阈值差异,实现大模式面积下高功率单模激光输出。实验表明,研制的940 nm PCSEL在10μs脉冲泵浦下输出功率达到5.1 W,斜率效率达到0.43 W/A,其远场光斑呈现出1°发散角的单瓣分布,并具有80%偏振度的线偏振特性;进一步地,在5 ns脉冲条件下,其输出功率高达35 W。该器件的研发可为激光雷达系统提供良好的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高功率 非对称锥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波段高功率微波变极化可变倾角连续横向枝节天线
16
作者 孙云飞 马照坤 +2 位作者 贺军涛 曹甄强 张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4,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倾角连续横向枝节(VICTS)天线和多层全金属十字开孔透镜的变极化波束扫描方案,通过调整极化层、辐射层以及天线整体的旋转角度,即可实现线极化和左(右)旋圆极化的自由切换,并可实现不同极化输出下的二维波束扫描。设...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倾角连续横向枝节(VICTS)天线和多层全金属十字开孔透镜的变极化波束扫描方案,通过调整极化层、辐射层以及天线整体的旋转角度,即可实现线极化和左(右)旋圆极化的自由切换,并可实现不同极化输出下的二维波束扫描。设计了一个K波段口径150 mm的天线模型,仿真得到天线圆极化辐射时的最大增益为27.61 dB,轴比为1.05 dB,口径效率为58.7%;波束扫描至26°时,增益为25.72 dB,轴比为2.58 dB。线极化辐射时的最大增益为27.63 dB,口径效率为58.7%;波束扫描至26°时,增益为25.82 dB。按真空中金属击穿阈值50 MV/m进行计算,VICTS天线的功率容量为9.6 GW/m^(2),极化层的功率容量超过10 GW/m^(2),该变极化波束扫描天线方案有应用于高功率微波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极化器 变倾角连续横向枝节天线 极化可调天线 二维波束扫描 高功率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光背入射的平面碳化硅光导开关响应特性
17
作者 卢柯润 刘福印 +3 位作者 王日品 刘宇宸 王朗宁 荀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平面碳化硅光导开关因可采用本征光触发而具有实现高光电增益的特点,但正面与背面光入射两种触发方式在响应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TCAD数值仿真软件,对本征光背入射的平面碳化硅(SiC)光导开关的光电流响应进行研究,对比本征光触发下... 平面碳化硅光导开关因可采用本征光触发而具有实现高光电增益的特点,但正面与背面光入射两种触发方式在响应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TCAD数值仿真软件,对本征光背入射的平面碳化硅(SiC)光导开关的光电流响应进行研究,对比本征光触发下不同衬底厚度、不同光功率下器件正面与背面入光输出光电流,并对器件内部电流与电场分布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对厚度为50μm的平面SiC光导开关进行了正面、背面触发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40 kW峰值光功率下,与正面触发相比,背面触发器件的导通电阻减少了40%,验证了背面入光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特点,且背面触发器件内部电场、电流更加均匀,更有利于提高器件高功率容量。结果为平面光导开关本征触发提供仿真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开关 碳化硅 背面光入射 平面型器件 半导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18
作者 董晓娟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共12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组织模式,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当前,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必须着眼实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组织模式,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当前,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必须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探寻新型举国体制赋能的机理与路径。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是“党的全面领导—创新主体协同—市场和政府结合”三位一体,关键是“前沿科技突破—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者并重,重点是突破“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协作有待增强、要素高效配置的政企关系亟需理顺、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等现实障碍,以创新主体密切协同打造科技引擎,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夯实要素支撑,以积极有效的规划政策建强产业载体,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创新 要素高效配置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油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气体主开关后置型脉冲驱动源
19
作者 张仁杰 张瀚文 +5 位作者 陈绒 程新兵 潘子龙 李如培 陈洁 曾刘陆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4,共7页
采用气体主开关后置的结构,研制了一台基于甘油介质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结构的脉冲驱动源。该驱动源由气体开关、Tesla变压器、双螺旋Blumlein线、变阻抗传输线和负载构成。论文就共外筒的双螺旋Blumlein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绝缘耐... 采用气体主开关后置的结构,研制了一台基于甘油介质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结构的脉冲驱动源。该驱动源由气体开关、Tesla变压器、双螺旋Blumlein线、变阻抗传输线和负载构成。论文就共外筒的双螺旋Blumlein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绝缘耐压技术设计,以及开关不同位置对驱动源输出波形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结构优化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驱动源的结构设计、绝缘耐压和负载匹配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驱动源整体的紧凑化和小型化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源可在50Ω的负载上输出峰值电压177 kV、脉冲宽度101.4 ns的准方波脉冲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变阻抗传输线 气体开关 紧凑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20
作者 陈兰剑 周健 金世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38,共7页
连续式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LDV)受连续激光器功率低、光学系统衍射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低空测速当中的应用。通过引入“虚拟距离”对大气分层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了脉冲式LDV的时域回波信号模型。仿真结果表... 连续式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LDV)受连续激光器功率低、光学系统衍射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低空测速当中的应用。通过引入“虚拟距离”对大气分层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了脉冲式LDV的时域回波信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脉冲式LDV可通过累积硬目标回波信号速度反演,而且脉冲式LDV不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可以利用更长的激光脉宽进行探测,理论上验证了脉冲式LDV利用长脉冲进行高精度测速的可行性,为未来脉冲式LDV进行原理实验验证奠定了理论基础。脉冲式LDV可以探测5 km及更远目标散射的回波信号,极大拓展了LDV的工作距离范围,使得LDV可以应用在低空飞行载体组合导航、航天器行星表面着陆导航等需要远距离高精度速度测量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脉冲激光 低空测速 大气分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