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翻译的隐秀观
被引量:
9
1
作者
孟东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和描述了“隐秀”这样一个文学文本的诗性特征,以此完成了“言意之辨”的诗学转换。“隐秀”这一重要特征在文学翻译中同样不可忽视:文学译作应当像原作一样有秀有隐、秀隐得宜,这样才能体现“文学性”,确保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和描述了“隐秀”这样一个文学文本的诗性特征,以此完成了“言意之辨”的诗学转换。“隐秀”这一重要特征在文学翻译中同样不可忽视:文学译作应当像原作一样有秀有隐、秀隐得宜,这样才能体现“文学性”,确保文学的恒久延续,据此,译者还能找到有助于解决言意矛盾的文学翻译策略。文学翻译隐秀观是为建立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进行现代诠释和现代转换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隐秀
传统诗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翻译的隐秀观
被引量:
9
1
作者
孟东红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科技外语系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文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和描述了“隐秀”这样一个文学文本的诗性特征,以此完成了“言意之辨”的诗学转换。“隐秀”这一重要特征在文学翻译中同样不可忽视:文学译作应当像原作一样有秀有隐、秀隐得宜,这样才能体现“文学性”,确保文学的恒久延续,据此,译者还能找到有助于解决言意矛盾的文学翻译策略。文学翻译隐秀观是为建立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进行现代诠释和现代转换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隐秀
传统诗学理论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latent and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翻译的隐秀观
孟东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