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穿戴式手势交互系统与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璇恒
邓宝松
+4 位作者
裴育
范博辉
谢良
闫野
印二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41-2248,共8页
手势识别一直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开展了基于微机电系统惯性测量单元实现手势灵活控制无人机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了手势采集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学习框架ConvBLSTM:利用四个卷积层...
手势识别一直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开展了基于微机电系统惯性测量单元实现手势灵活控制无人机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了手势采集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学习框架ConvBLSTM:利用四个卷积层提取原始传感器数据的局部特征,为学习动态连续手势序列的时间特性,将卷积层提取的特征再输入双向循环层来获取全局时序特征,完成了高精度的手势分类.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定义了十种无人机手势指令来控制其飞行状态.所提出的方法平均达到了99.2%的高识别精度,相比经典的支持向量机、K近邻、长短时记忆网络等模式识别方法,解决了经典模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多次实验来验证算法的适用性以及手势分类的准确性,通过数据点长度准确性实验,缩短了手势识别的滑动时间窗长度,提升了无人机实时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人机交互
微机电系统
深度学习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膜力因子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冲击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新春
王俊瑜
+3 位作者
汪玉林
黄子轩
王凯
覃江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3-1213,共11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短路问题,首先建立了方形电池的简化模型,基于膜力因子法推导出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方程.考虑到外壳厚度和芯材密度的因素,具体研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通过...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短路问题,首先建立了方形电池的简化模型,基于膜力因子法推导出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方程.考虑到外壳厚度和芯材密度的因素,具体研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通过引入膜力因子法改进的运动方程能够反映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机制,预测高速冲击下方形电池的大挠度变形.锂离子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随电池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电池芯材密实区域随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和密实区域均随电池内芯密度增加而增大.该文所提出的冲击模型可为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锂离子电池
冲击响应
膜力因子法
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合贝叶斯动态停止策略对SSVEP-BCIs的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江京
许敏鹏
+2 位作者
印二威
王春慧
明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由于大脑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提取自脑电图中的特征,其质量并不总是足够高以保证脑-机接口(BCI)的可靠输出。提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停止(DS)策略,并将其整合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BCI系统中,以进一步优化和...
由于大脑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提取自脑电图中的特征,其质量并不总是足够高以保证脑-机接口(BCI)的可靠输出。提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停止(DS)策略,并将其整合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BCI系统中,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SSVEP-BCIs的性能。10人次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静态停止(FS)策略,DS策略能有效提升信息传输率(ITR),尤其是使用扩展的典型相关分析的DS策略相比FS策略提升了7.85%。另外,使用总体任务相关成分分析的DS策略得到的平均和最高ITR分别是352.3和435.7 bits/min。因此,证明了通过整合DS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SSVEP-BCIs的性能,并有希望推广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动态停止策略
典型相关分析
任务相关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敬
李彤
+2 位作者
杨钧
朱得糠
张士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8-295,共8页
为适应现有飞控算力,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几何和向量操作快速解决二维区域避障问题,避免全局地图栅格化表示问题,有效减小计算时间,并且保证优化水平,规划时间能够达到毫秒级。同时...
为适应现有飞控算力,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几何和向量操作快速解决二维区域避障问题,避免全局地图栅格化表示问题,有效减小计算时间,并且保证优化水平,规划时间能够达到毫秒级。同时,该方法支持障碍区域实时上传,在线规划动态计算,并且考虑了无人机转弯半径,无需对规划航迹进行平滑。数值仿真和飞行试验对比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规划航迹达到了优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避障
计算几何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结构网格阵面推进生成技术初探
被引量:
13
5
作者
王年华
鲁鹏
+1 位作者
常兴华
张来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0-751,共12页
网格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自动化和智能化仍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领域.随着高性能计算算力的提升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包括流体力学在内的多个领...
网格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自动化和智能化仍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领域.随着高性能计算算力的提升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包括流体力学在内的多个领域,革命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综述机器学习方法在非结构网格生成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基于机器学习进行非结构网格生成的关键问题;其次,设计非结构网格样本数据格式并实现了样本数据集的自动提取,通过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阵面推进法,初步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二维非结构网格阵面推进生成方法;最后,采用新发展的方法生成了几个典型二维各向同性非结构三角形网格(二维圆柱、二维NACA0012翼型和30p30n三段翼型),进一步采用合并法生成了相应的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并测试了网格质量和生成耗时,结果显示本文方法生成的网格质量可以达到商业软件的水平,且生成效率较传统阵面推进法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流体力学
网格生成
阵面推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结构网格尺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年华
鲁鹏
+2 位作者
常兴华
张来平
邓小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82-2691,共10页
网格自动化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质量、效率、灵活性、自动化程度和鲁棒性是非结构网格生成的关键问题.在非结构网格生成中,网格空间尺度分布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网格生成质量、效率和求解精度...
网格自动化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质量、效率、灵活性、自动化程度和鲁棒性是非结构网格生成的关键问题.在非结构网格生成中,网格空间尺度分布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网格生成质量、效率和求解精度.采用传统的背景网格法进行空间尺度分布控制需要在背景网格上求解微分方程得到背景网格上的尺度分布,再将网格尺度从背景网格插值到真实空间点,过程十分繁琐且耗时.本文从效率和自动化角度提出两种网格尺度控制方法,首先发展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插值的网格尺度控制方法,通过贪婪算法实现边界参考点序列的精简,提高了RBF插值的效率.同时,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网格尺度控制,初步引入相对壁面距离和相对网格尺度作为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模型,采用商业软件生成二维圆柱和二维翼型非结构三角形网格作为训练样本,通过训练和学习建立起相对壁面距离和相对网格尺度的神经网络关系.进一步实现了二维圆柱、不同的二维翼型的尺度预测,RBF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效率与传统背景网格法相比提高了5~10倍,有助于提高网格生成的效率.最后,将方法推广应用于各向异性混合网格尺度预测,得到的网格质量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网格生成
网格尺度
背景网格法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的多头旋转注意力网络
被引量:
2
7
作者
施成浩
陈谢沅澧
+3 位作者
郭瑞斌
肖军浩
戴斌
卢惠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7-2197,共11页
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是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实现自主定位的关键技术.目前鲜有方法能够在实现高效地点识别的同时输出准确的6自由度位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头网络,该网络首先在统一的主干网络中提取稀疏而特征显著的点,随后分...
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是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实现自主定位的关键技术.目前鲜有方法能够在实现高效地点识别的同时输出准确的6自由度位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头网络,该网络首先在统一的主干网络中提取稀疏而特征显著的点,随后分别在稠密点匹配头中解决点云配准问题,在全局描述头中解决地点识别问题.其中,在主干网络中创新应用3D-RoFormer机制,以一种低计算和存储复杂度的方式显式地编码特征点之间的相对位姿信息,从而学习到更显著和鲁棒的点特征,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在稠密点匹配头中,首先,构建稀疏点可靠的匹配关系,并据此由粗至精地确定稠密点的匹配关系,进而优化位姿估计.在全局描述头中,网络将稀疏的特征点及其特征向量进行压缩编码,获得对相关点云的全局描述子,实现高效的地点识别.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评估其性能,本文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集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所有测试数据集中都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并较当前先进方法都有更优或相当的表现,降低连续点云配准误差约27%,降低闭环点云配准误差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三维点云配准
深度学习
地点识别
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戴式手势交互系统与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璇恒
邓宝松
裴育
范博辉
谢良
闫野
印二威
机构
天津大学软件学院
军事科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滨海)人工智能
创新
中心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41-22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703407)资助
科技委智创基金项目(18-163-00-TS-003-007-01)资助.
文摘
手势识别一直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开展了基于微机电系统惯性测量单元实现手势灵活控制无人机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了手势采集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学习框架ConvBLSTM:利用四个卷积层提取原始传感器数据的局部特征,为学习动态连续手势序列的时间特性,将卷积层提取的特征再输入双向循环层来获取全局时序特征,完成了高精度的手势分类.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定义了十种无人机手势指令来控制其飞行状态.所提出的方法平均达到了99.2%的高识别精度,相比经典的支持向量机、K近邻、长短时记忆网络等模式识别方法,解决了经典模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多次实验来验证算法的适用性以及手势分类的准确性,通过数据点长度准确性实验,缩短了手势识别的滑动时间窗长度,提升了无人机实时响应速度.
关键词
手势识别
人机交互
微机电系统
深度学习
无人机
Keywords
gesture recognit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
deep learn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膜力因子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冲击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新春
王俊瑜
汪玉林
黄子轩
王凯
覃江毅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电力机械装备健康维护与失效预防重点实验室
军事科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3-1213,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A2020502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MS113)。
文摘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短路问题,首先建立了方形电池的简化模型,基于膜力因子法推导出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方程.考虑到外壳厚度和芯材密度的因素,具体研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通过引入膜力因子法改进的运动方程能够反映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机制,预测高速冲击下方形电池的大挠度变形.锂离子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随电池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电池芯材密实区域随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和密实区域均随电池内芯密度增加而增大.该文所提出的冲击模型可为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方形锂离子电池
冲击响应
膜力因子法
运动方程
Keywords
prismatic lithium-ion battery
impact response
membrane factor method
motion equation
分类号
U469.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合贝叶斯动态停止策略对SSVEP-BCIs的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江京
许敏鹏
印二威
王春慧
明东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
中心
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神经工程与康复实验室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
研究院
天津神经工程国际联合
研究
中心
军事科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3003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30051,81601565,61703407)
+2 种基金
载人航天第四批预先研究基金(030602)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222030301)
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16ZXHLSY00270,17ZXRGGX00020)项目资助
文摘
由于大脑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提取自脑电图中的特征,其质量并不总是足够高以保证脑-机接口(BCI)的可靠输出。提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停止(DS)策略,并将其整合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BCI系统中,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SSVEP-BCIs的性能。10人次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静态停止(FS)策略,DS策略能有效提升信息传输率(ITR),尤其是使用扩展的典型相关分析的DS策略相比FS策略提升了7.85%。另外,使用总体任务相关成分分析的DS策略得到的平均和最高ITR分别是352.3和435.7 bits/min。因此,证明了通过整合DS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SSVEP-BCIs的性能,并有希望推广到实际应用。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动态停止策略
典型相关分析
任务相关成分分析
Keywords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SVEP)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dynamicstopping strategy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ask-related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TH77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敬
李彤
杨钧
朱得糠
张士峰
机构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国防科技
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8-295,共8页
文摘
为适应现有飞控算力,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几何和向量操作快速解决二维区域避障问题,避免全局地图栅格化表示问题,有效减小计算时间,并且保证优化水平,规划时间能够达到毫秒级。同时,该方法支持障碍区域实时上传,在线规划动态计算,并且考虑了无人机转弯半径,无需对规划航迹进行平滑。数值仿真和飞行试验对比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规划航迹达到了优化水平。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避障
计算几何
飞行控制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ath planning
obstacle avoidance
computational geometry
flight control
分类号
V24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O181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结构网格阵面推进生成技术初探
被引量:
13
5
作者
王年华
鲁鹏
常兴华
张来平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
研究
与发展
中心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
科技
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0-75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200701)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SKLA190104)
国家重大专项(GJXM92579)资助项目。
文摘
网格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自动化和智能化仍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领域.随着高性能计算算力的提升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包括流体力学在内的多个领域,革命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综述机器学习方法在非结构网格生成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基于机器学习进行非结构网格生成的关键问题;其次,设计非结构网格样本数据格式并实现了样本数据集的自动提取,通过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阵面推进法,初步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二维非结构网格阵面推进生成方法;最后,采用新发展的方法生成了几个典型二维各向同性非结构三角形网格(二维圆柱、二维NACA0012翼型和30p30n三段翼型),进一步采用合并法生成了相应的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并测试了网格质量和生成耗时,结果显示本文方法生成的网格质量可以达到商业软件的水平,且生成效率较传统阵面推进法提高30%.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流体力学
网格生成
阵面推进法
Keywords
machine lear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sh generation
advancing front method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结构网格尺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年华
鲁鹏
常兴华
张来平
邓小刚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
研究
与发展
中心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
科技
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军事科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82-269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GJXM92579)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SKLA190104)资助项目。
文摘
网格自动化生成和自适应是制约计算流体力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网格生成质量、效率、灵活性、自动化程度和鲁棒性是非结构网格生成的关键问题.在非结构网格生成中,网格空间尺度分布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网格生成质量、效率和求解精度.采用传统的背景网格法进行空间尺度分布控制需要在背景网格上求解微分方程得到背景网格上的尺度分布,再将网格尺度从背景网格插值到真实空间点,过程十分繁琐且耗时.本文从效率和自动化角度提出两种网格尺度控制方法,首先发展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插值的网格尺度控制方法,通过贪婪算法实现边界参考点序列的精简,提高了RBF插值的效率.同时,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网格尺度控制,初步引入相对壁面距离和相对网格尺度作为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模型,采用商业软件生成二维圆柱和二维翼型非结构三角形网格作为训练样本,通过训练和学习建立起相对壁面距离和相对网格尺度的神经网络关系.进一步实现了二维圆柱、不同的二维翼型的尺度预测,RBF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效率与传统背景网格法相比提高了5~10倍,有助于提高网格生成的效率.最后,将方法推广应用于各向异性混合网格尺度预测,得到的网格质量满足要求.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网格生成
网格尺度
背景网格法
径向基函数
Keywor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sh generation
mesh size function
background mesh method
radial basis function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的多头旋转注意力网络
被引量:
2
7
作者
施成浩
陈谢沅澧
郭瑞斌
肖军浩
戴斌
卢惠民
机构
国防科技
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7-219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13202,U22A2059,U181320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C0004,2021JJ40677)资助。
文摘
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是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实现自主定位的关键技术.目前鲜有方法能够在实现高效地点识别的同时输出准确的6自由度位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头网络,该网络首先在统一的主干网络中提取稀疏而特征显著的点,随后分别在稠密点匹配头中解决点云配准问题,在全局描述头中解决地点识别问题.其中,在主干网络中创新应用3D-RoFormer机制,以一种低计算和存储复杂度的方式显式地编码特征点之间的相对位姿信息,从而学习到更显著和鲁棒的点特征,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在稠密点匹配头中,首先,构建稀疏点可靠的匹配关系,并据此由粗至精地确定稠密点的匹配关系,进而优化位姿估计.在全局描述头中,网络将稀疏的特征点及其特征向量进行压缩编码,获得对相关点云的全局描述子,实现高效的地点识别.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评估其性能,本文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集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所有测试数据集中都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并较当前先进方法都有更优或相当的表现,降低连续点云配准误差约27%,降低闭环点云配准误差约37%.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三维点云配准
深度学习
地点识别
闭环
Keywords
autonomous vehicles
3D registration
deep learning
place recognition
loop closing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穿戴式手势交互系统与识别算法研究
刘璇恒
邓宝松
裴育
范博辉
谢良
闫野
印二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膜力因子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冲击动力响应研究
张新春
王俊瑜
汪玉林
黄子轩
王凯
覃江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整合贝叶斯动态停止策略对SSVEP-BCIs的性能提升研究
江京
许敏鹏
印二威
王春慧
明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张敬
李彤
杨钧
朱得糠
张士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结构网格阵面推进生成技术初探
王年华
鲁鹏
常兴华
张来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结构网格尺度控制方法
王年华
鲁鹏
常兴华
张来平
邓小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面向点云配准和地点识别的多头旋转注意力网络
施成浩
陈谢沅澧
郭瑞斌
肖军浩
戴斌
卢惠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