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速混合层凹腔隔板的自激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李浩 谭建国 侯聚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418,共8页
为了克服强迫振动诱导混合增强难以工程实现的缺陷,提出隔板自激振动诱导混合增强的新技术,而设计最优自激振动频率的隔板是该技术的难题。采用平板开凹腔的隔板构型,通过实验手段并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凹腔隔板的自激振动特性。研究表... 为了克服强迫振动诱导混合增强难以工程实现的缺陷,提出隔板自激振动诱导混合增强的新技术,而设计最优自激振动频率的隔板是该技术的难题。采用平板开凹腔的隔板构型,通过实验手段并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凹腔隔板的自激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凹腔的声学自激振荡引起压力随时间的波动是隔板自激振动的直接原因;隔板的约束条件与凹腔的构型参数长深比、后缘倾角对自激振动特性有重要影响;自激振动频率与限位尺寸呈反相关,当限位尺寸为0时,频率提高了324.63%;与凹腔长深比K=1时相比,K=7的频率降低了19.36%。自激振动频率与后缘倾角呈正相关,后缘倾角为90°时,频率提高了23.15%。改变约束条件可大幅提高自激振动频率,是隔板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混合层 凹腔 混合增强 自激振动 声学自激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OH~*标识放热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悦 谭建国 吕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5-842,共8页
为了研究化学发光对放热率的标记特性,得到化学发光与放热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当量比0.8~1.4,流速5~25cm/s的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基元反应的放热特性及反应速率与放热率的关系;通过研究激发态粒子浓度分布与放... 为了研究化学发光对放热率的标记特性,得到化学发光与放热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当量比0.8~1.4,流速5~25cm/s的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基元反应的放热特性及反应速率与放热率的关系;通过研究激发态粒子浓度分布与放热率分布,给出了OH*标识放热率的依据,并获得了放热率峰值与OH*浓度峰值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激发态粒子OH*和CH*都集中分布于热量大量释放的狭窄反应区内;OH*浓度分布随当量比的变化规律与基态粒子HCO相同,在当量比为1.0时峰值浓度最大;OH*可以标识放热率,且效果优于CH*;OH*浓度峰值与放热率峰值呈线性关系,当量比增大,比例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粒子 化学发光 放热率 定量化 层流预混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水燃烧UUV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显河 夏智勋 +1 位作者 胡建新 那旭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9-155,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铝水燃烧的UUV混合动力系统(HAC)概念,并在给定燃烧室温度及换热器效率条件下结合系统组件建立性能计算模型。根据结果分析可知,输出功率相同时,系统能量密度随燃烧室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工作深度增加而降低;绝热压缩时较... 介绍了一种基于铝水燃烧的UUV混合动力系统(HAC)概念,并在给定燃烧室温度及换热器效率条件下结合系统组件建立性能计算模型。根据结果分析可知,输出功率相同时,系统能量密度随燃烧室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工作深度增加而降低;绝热压缩时较低涡轮压力比(PR)及等温压缩时较高PR均有利于系统性能提升;HAC系统能量密度相比现有锂电池技术提升10倍,相比SOFC提升近5倍;在考虑中性浮力时仍可达到锂电池的9倍以上。计算结果可为HAC系统评估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水 燃烧 UUV 能量密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