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作业教学”模式在军校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乐平 莫甲凤 朱彦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0,共5页
结合我国军校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分析了"问题作业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和理论基础,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模式的"五大策略"以及教学准备和实现条件。
关键词 问题作业教学模式 军校研究生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科学气球下降过程航迹与热性能耦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希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8-612,共5页
考虑高空科学气球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关系,研究分析下降过程飞行航迹与内部氦气热性能.建立高空科学气球热模型和下降过程动力学模型,包括太阳辐射模型、红外辐射模型、对流换热模型等,仿真得到了某高空气球下降过程高度、速度等飞行航... 考虑高空科学气球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关系,研究分析下降过程飞行航迹与内部氦气热性能.建立高空科学气球热模型和下降过程动力学模型,包括太阳辐射模型、红外辐射模型、对流换热模型等,仿真得到了某高空气球下降过程高度、速度等飞行航迹参数和氦气体积、温度等热性能参数,分析了参数变化规律与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气球下降过程存在严重超热现象,超热状态变化导致下降速度变化,下降速度变化又导致超热状态改变;下降初始阶段氦气排放质量对下降速度、下降时间和超热状态均存在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科学气球 下降过程 航迹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网络的集群航天器控制系统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训 王兆魁 张育林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年第3期341-346,共6页
集群航天器由多个自主协同工作执行在轨任务的成员航天器构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集群航天器控制系统,除了成员航天器间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成员航天器内部同样采用无线网络通信,取代传统的CAN总线连接,同时提出了一种系统重构方案和... 集群航天器由多个自主协同工作执行在轨任务的成员航天器构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集群航天器控制系统,除了成员航天器间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成员航天器内部同样采用无线网络通信,取代传统的CAN总线连接,同时提出了一种系统重构方案和多线程设计方案,用以实现集群航天器的系统重构和功能增强,并通过实验演示了集群航天器系统的重构和功能增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航天器 无线网络 系统重构 多线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管窥该校材料学科近22年来的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炼 袁继桐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1,177,共5页
1993-2014年《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刊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基本反映了该学科在此区间的发展轨迹和成果,显示出学术力量的排布,以及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就学报而言,该学科的学术活跃度为62.09%(77/124),但论文贡献率仅为5.0... 1993-2014年《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刊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基本反映了该学科在此区间的发展轨迹和成果,显示出学术力量的排布,以及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就学报而言,该学科的学术活跃度为62.09%(77/124),但论文贡献率仅为5.09%(170/3335),提示在更加均衡、更有力度地利用学报来彰显学科优势方面还有上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大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碰撞预警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5
作者 白显宗 陈磊 +1 位作者 张翼 唐国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7-1039,共13页
随着在轨空间目标数量的不断增加,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对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的相关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地介绍。给出了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的总体框架、关键技术和涉及的理论问题,... 随着在轨空间目标数量的不断增加,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对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的相关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地介绍。给出了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的总体框架、关键技术和涉及的理论问题,对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供从事空间目标监视和碰撞预警等任务和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预警 接近分析 轨道误差 碰撞概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初始自对准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智坚 周欢 +2 位作者 张士峰 杨华波 蔡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620,共9页
针对框架式惯性平台系统能够绕框架轴自主转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粗对准+精对准的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快速初始自对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重力矢量随地球自转的特点,快速实现惯性平台的粗对准。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加矩方案令平台绕天向... 针对框架式惯性平台系统能够绕框架轴自主转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粗对准+精对准的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快速初始自对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重力矢量随地球自转的特点,快速实现惯性平台的粗对准。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加矩方案令平台绕天向轴旋转并采用Kalman滤波技术,完成惯性平台的精对准。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在720 s内实现惯性平台水平姿态角小于5"(1σ),方位姿态角小于12"(1σ)的自对准精度,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平台 初始自对准 KALMAN滤波 静基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估计的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鲁棒次优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银辉 杨华波 +1 位作者 江振宇 张为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针对存在系统参数不确定与外界干扰的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估计的鲁棒次优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总干扰的概念,将不确定参数与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统一为各控制通道总干扰,而后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实现对系... 针对存在系统参数不确定与外界干扰的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估计的鲁棒次优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总干扰的概念,将不确定参数与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统一为各控制通道总干扰,而后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实现对系统总干扰的估计;借鉴状态相关的黎卡提方程(SDRE)方法,将系统模型改写为状态相关的线性形式,并采用近似方法实现基于干扰估计的次优控制参数的在线求解。通过对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的仿真分析,校验所提方法不仅较传统SDRE方法计算效率更高,而且较大程度上提高系统对参数偏差与外界干扰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状态相关的黎卡提方程 次优控制 大角度姿态机动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LS技术及其在高速飞行器气动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易仕和 陈植 +2 位作者 何霖 武宇 田立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近年来,与高速飞行器相关的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受到了极大关注。这类流动所具有的非定常性、强梯度和可压缩性对试验研究提出了挑战。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是2005年由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研发的非接触光学测试技术。它能够... 近年来,与高速飞行器相关的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受到了极大关注。这类流动所具有的非定常性、强梯度和可压缩性对试验研究提出了挑战。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是2005年由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研发的非接触光学测试技术。它能够获得超声速三维流场的某个剖面的瞬态流动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NPLS是研究超声速湍流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近年来,作者应用NPLS技术在超声速湍流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基于NPLS开发了其它几种技术,比如基于NPLS的密度场测量技术(NPLS-DT),能够获得超声速流动的密度场信息并还能进一步得到雷诺应力分布。本文介绍了NPLS技术并回顾了其在超声速边界层、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等流动中的应用。由于能够获得雷诺压力和湍动能等统计量,NPLS技术有望在发展可压缩湍流模型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LS 超声速湍流 精细结构 密度场测量 雷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斑成像技术的扩展目标高分辨率复原 被引量:3
9
作者 任晨纲 梁永辉 于起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大气湍流对实现扩展目标的高分辨率重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散斑成像算法.传统散斑成像算法在相位恢复计算中存在双谱数据量大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改进算法利用图像的厄米特对称性和查找表技术将相位恢复和双谱... 大气湍流对实现扩展目标的高分辨率重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散斑成像算法.传统散斑成像算法在相位恢复计算中存在双谱数据量大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改进算法利用图像的厄米特对称性和查找表技术将相位恢复和双谱计算紧密结合,通过计算截止频率内的每个空间频率点邻域双谱和添加双谱坐标约束使得双谱数据量减小.建立傅里叶频域相邻两象限共用的坐标查找表,确定双谱和相位恢复计算顺序,避免了双谱的对称操作从而使得整个计算简单易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对于双谱截切法使得双谱数据量至少减少了24%并准确恢复出目标相位谱,恢复相位谱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后清晰地显示了目标的轮廓和结构,再结合Labeyrie-Kroff法得到了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最后对实际天文图像进行处理,使恢复后图像的分辨率相对于原始图像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改进算法以更少的计算时间获得了与双谱截切法几乎同样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图像处理 图像复原 散斑成像 相位恢复 双谱计算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领域高性能并行计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龚春叶 包为民 +3 位作者 汤国建 王玲 孙学功 刘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9-1636,共8页
航天领域的大规模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既依赖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支撑,同时也是高性能并行计算发展的动力。综述了航天领域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研究进展,对高性能并行计算环境进行简单介绍,对相关研究领域包括气动力、气动热、化学非... 航天领域的大规模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既依赖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支撑,同时也是高性能并行计算发展的动力。综述了航天领域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研究进展,对高性能并行计算环境进行简单介绍,对相关研究领域包括气动力、气动热、化学非平衡、结构强度、热防护、蒙特卡罗方法和湍流研究等进行分类和详细阐述;总结了航天领域高性能并行计算存在科学计算高并行效率和工程计算低实用价值、并行应用的多样性和缺少科学的并行方法的矛盾,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并行计算 航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的返回舱外形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洋 荣伟 +2 位作者 江长虹 张青斌 霍霖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5期7-13,共7页
针对返回舱再入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复杂气动力热条件,在典型高超声速条件下以升阻比和阻力系数为目标,以驻点热流和容积率为约束条件进行返回舱外形多目标优化设计。气动特性分析采用基于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结构网格的计算流体力学... 针对返回舱再入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复杂气动力热条件,在典型高超声速条件下以升阻比和阻力系数为目标,以驻点热流和容积率为约束条件进行返回舱外形多目标优化设计。气动特性分析采用基于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结构网格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CFD)方法,采用Fay-Riddell经验公式计算驻点热流,采用NSGA-II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为了增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计算效率,利用Kriging代理模型替代CFD计算,并引入改进的EI函数加点策略,大大减少了构建代理模型时所需的样本点数目。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代理模型计算结果与CFD计算结果误差可以控制在7%以内,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的优化过程可以节省95%以上的计算开销。因此,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为返回舱外形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舱 代理模型 高超声速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纹影的几何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鑫海 易仕和 +1 位作者 丁浩林 牛海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4,共6页
光学传递函数是评价像质的重要指标,是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辅助参数.基于背景纹影技术获取光线通过折射率场的位移场数据,结合马吕斯定理,获取了对应的波前梯度数据.结合光学传递函数计算方法,实现对光学传递函数的获取.利用上述思路完... 光学传递函数是评价像质的重要指标,是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辅助参数.基于背景纹影技术获取光线通过折射率场的位移场数据,结合马吕斯定理,获取了对应的波前梯度数据.结合光学传递函数计算方法,实现对光学传递函数的获取.利用上述思路完成了对某平凸透镜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并将其与ZEMAX计算得到的光学传递函数进行比较.对比了低频处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其误差不超过4.0%.分析了误差产生原因并验证了基于背景纹影技术对低通系统进行光学传递函数测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纹影 测量 几何光学 光学传递函数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模式在航天学科创新实践项目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希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0,40,共4页
分析了我国高校航天学科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项目选题由教师限定、实施环节教师干预过多、实施过程工程模式模拟借鉴不足等。以高空科学气球系统为例,探讨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创新实践项目指导中的应用,规划... 分析了我国高校航天学科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项目选题由教师限定、实施环节教师干预过多、实施过程工程模式模拟借鉴不足等。以高空科学气球系统为例,探讨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创新实践项目指导中的应用,规划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4个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分工,为高等院校航空航天学科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学科 创新实践项目 CDIO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集群构形控制的虚拟弹簧阻尼网络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琪锋 石永峰 许展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6-454,共9页
针对航天器集群质心相对运动构形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网络的分布式控制方法。航天器间以虚拟的弹簧阻尼器相互连接,弹簧的原长根据期望的相对运动构形来设定。各航天器的控制输入是与其相连的所有弹簧阻尼器的合力。在... 针对航天器集群质心相对运动构形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网络的分布式控制方法。航天器间以虚拟的弹簧阻尼器相互连接,弹簧的原长根据期望的相对运动构形来设定。各航天器的控制输入是与其相连的所有弹簧阻尼器的合力。在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拓扑结构连通且固定的假设下,基于代数图论的方法推导出了闭环系统稳定性条件。对近地轨道上100个航天器形成格点相对运动构形和20个航天器形成时变距离的椭圆构形的实例进行了仿真,考虑了轨道摄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通过虚拟弹簧阻尼网络控制可实现期望构形,并能达到厘米量级的构形保持控制精度。该控制方法不改变集群的质心,只需施加很小的控制加速度;仅基于局部的邻居交互,能够适应大规模集群对分布式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集群 编队飞行 编队控制 弹簧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的分层优化方法
15
作者 唐宇 陈小前 姚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7-1214,共8页
针对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优化中存在计算量大、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的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优化方法。该方法将系统优化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进行,顶层规划模块数和轨道高度,中间层优化组件配置,底层优化运载发射方案。其... 针对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优化中存在计算量大、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的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优化方法。该方法将系统优化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进行,顶层规划模块数和轨道高度,中间层优化组件配置,底层优化运载发射方案。其中顶层嵌套调用中间层,中间层嵌套调用底层,底层直接计算求解最优运载发射方案,避免了直接基于分离模块航天器全寿命周期仿真来优化运载发射方案。应用该方法对虚拟对地遥感分离模块航天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过程简单,计算量小,算法复杂度低,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模块航天器 分层优化 运载发射方案优化 组件配置优化 模块数与轨道高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材料的地表景物光学特性模拟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谷建光 张凤林 +2 位作者 周旭 程海峰 张朝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光学特性模拟材料设计技术与人工景象区设计技术,构建了设计结果的试验验证体系。成果成功应用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考核试验,对提高试验保障能力和模拟材料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光学特性模拟材料 人工景象匹配区 光学成像系统 等效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航天器太阳能电池阵减扰驱动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仕尧 雷勇军 +1 位作者 谢燕 李家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6-30,37,共6页
为减小太阳能电池阵对日跟踪驱动过程所产生的扰动,基于电池阵及其驱动装置机电一体化模型分析了激起电池阵驱动扰动的主要因素,并从稳态力矩平衡方程出发提出了适用于电池阵闭环和开环输入补偿的减扰驱动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步进电机... 为减小太阳能电池阵对日跟踪驱动过程所产生的扰动,基于电池阵及其驱动装置机电一体化模型分析了激起电池阵驱动扰动的主要因素,并从稳态力矩平衡方程出发提出了适用于电池阵闭环和开环输入补偿的减扰驱动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步进电机谐波电磁力矩可近似为电池阵转动规律的比例控制环节,其齿槽效应是激起电池阵驱动过程扰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两种减扰驱动策略都能有效改善跟踪驱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力矩稳定度,且不会降低电池阵对日跟踪指向精度,但其减扰效果会随齿槽力矩峰值误差增大而逐渐降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条件下开环减扰驱动方法较优,在±11%参数误差范围内该驱动方法可以将转速稳定度控制在1%以下,且力矩稳定度优于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阵 跟踪驱动 齿槽效应 减扰驱动 输入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S技术的气动光学流场传输效应成像偏移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浩林 易仕和 +2 位作者 吴宇阳 张锋 何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9-206,共8页
高速成像制导导弹在大气中飞行时,受到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目标成像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间出现偏差。实现对气动光学效应成像偏移校正,对于提高制导精度意义重大。气动光学效应成像偏移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校正起来十分困难。通过... 高速成像制导导弹在大气中飞行时,受到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目标成像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间出现偏差。实现对气动光学效应成像偏移校正,对于提高制导精度意义重大。气动光学效应成像偏移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校正起来十分困难。通过利用背景纹影技术测量光线穿过变折射率场后的光线偏移量,建立畸变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的控制点对,采用局部加权平均拟合方法构建用于图像校正的映射函数,利用双三次卷积方法对图像灰度值进行重采样处理,完成对畸变图像的校正。分别对固定相位物(透镜)和喷流马赫数3.0的超声速气膜引起的成像偏移进行校正,实验结果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偏移校正 气动光学 背景纹影 本征正交分解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轨道机动的闭环控制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洋 闫野 +1 位作者 黄煦 朱正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5-1021,共7页
利用线性协方差分析法对航天器在闭环控制作用下轨道机动的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误差,给出了误差影响下航天器轨道机动闭环控制的系统框图。然后建立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轨道方程线... 利用线性协方差分析法对航天器在闭环控制作用下轨道机动的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误差,给出了误差影响下航天器轨道机动闭环控制的系统框图。然后建立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轨道方程线性化给出了脉冲速度修正算法。对赤道大椭圆轨道卫星开环和闭环控制下轨道机动的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与Monte Carlo仿真结果与一致,校验了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机动 线性协方差分析法 精度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运营在轨任务并行规划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邱冬阳 卜慧蛟 +2 位作者 王帅 王功波 罗亚中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6期680-686,共7页
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技术是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营的核心技术。面向我国空间站建设运营需求,对空间站运营任务层建模与规划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任务层规划任务类型多样、约束复杂及资源受限等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建立了任务层规划模型;... 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技术是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营的核心技术。面向我国空间站建设运营需求,对空间站运营任务层建模与规划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任务层规划任务类型多样、约束复杂及资源受限等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建立了任务层规划模型;同时针对任务层规划问题规模大、耦合性强及难于求解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任务层规划问题并行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并行求解方法相较传统的串行规划算法加速比可达14.19,能有效快速求解空间站运营任务层规划问题。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空间站运营相关规划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运营 任务规划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