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0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在航天器热控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东青 程海峰 +1 位作者 郑文伟 张朝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基于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的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能耗少、调控灵活等优点在航天器热控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是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的核心,主要有电致变发射率材料和热致变发射率材料两... 基于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的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能耗少、调控灵活等优点在航天器热控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是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的核心,主要有电致变发射率材料和热致变发射率材料两类。分析了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在航天器热控中应用的原理,重点介绍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1-xBxMO3)、二氧化钒(VO2)、三氧化钨(WO3)、导电高分子(CPs)等四类典型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的研究进展。根据航天器总体和热控技术的发展需求,指出了未来航天器热控用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热控制 电致变色 热致变色 红外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白书欣 张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0,30,共5页
介绍了离子注入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涉及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及功能材料、金属材料、薄膜制备、非金属材料及材料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离子注入在薄膜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 IBED 材料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隐身伪装技术和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穆武第 程海峰 +1 位作者 唐耿平 陈朝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从影响目标热红外辐射度的因素出发,综述了调节目标发射率的方式和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在控制目标表面温度方面,在综述国内外的隐身伪装方法和器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利用热电材料来进行热红外隐身伪装。最后描述了今后热红外隐身的发... 从影响目标热红外辐射度的因素出发,综述了调节目标发射率的方式和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在控制目标表面温度方面,在综述国内外的隐身伪装方法和器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利用热电材料来进行热红外隐身伪装。最后描述了今后热红外隐身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伪装 隐身 热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谷建光 张为华 +2 位作者 王中伟 欧海英 解红雨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8-214,共7页
为了实现对以往设计经验及知识的继承和重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中引入了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思想。首先建立了装药设计的SBF表示模型,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说明了装药设计实质;然后完成了药形选择的神经规则表示;同时,实现了基于案例... 为了实现对以往设计经验及知识的继承和重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中引入了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思想。首先建立了装药设计的SBF表示模型,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说明了装药设计实质;然后完成了药形选择的神经规则表示;同时,实现了基于案例推理的药形几何参量确定,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尺寸无关药形几何参量的案例表示模型,给出基于案例推理的药形几何参数确定算法。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对上述工作进行了具体实践;并针对实际型号进行了装药设计。通过对设计结果的正确性验证,证明该技术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 知识工程 知识重用 神经规则 案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辅助RTM制备复合材料承力筒内腔尺寸控制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刚 张明龙 +3 位作者 曾竟成 刘钧 彭超义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6,共6页
根据气囊充压压力与复合材料承力筒内径之间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成型复合材料承力筒内表面的气囊尺寸计算方程。分析了气囊充压压力增大对承力筒的壁厚、纤维含量和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气囊辅助RTM工艺整体制备出复合材料承力筒。试验结... 根据气囊充压压力与复合材料承力筒内径之间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成型复合材料承力筒内表面的气囊尺寸计算方程。分析了气囊充压压力增大对承力筒的壁厚、纤维含量和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气囊辅助RTM工艺整体制备出复合材料承力筒。试验结果表明,气囊充压压力使复合材料承力筒的壁厚减薄,纤维体积含量增加,弯曲性能提高;选择适当的气囊充压压力可以制备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复合材料承力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力筒 树脂传递模塑(RTM) 气囊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主结构复合材料及其软模辅助RTM成型工艺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加余 曾竟成 江大志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2期49-52,64,共5页
文章对国内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航天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研究作了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采用软模辅助RTM工艺成型聚合物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 主承力结构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过程的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7
作者 肖飞 张为华 王东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13-4019,共7页
介绍了科学工作流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科学工作流全生命周期组成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流程建模与描述、流程映射、流程执行与调度以及数据起源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从科学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协同技术和应用现状等方面分析了... 介绍了科学工作流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科学工作流全生命周期组成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流程建模与描述、流程映射、流程执行与调度以及数据起源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从科学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协同技术和应用现状等方面分析了科学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科学工作流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工作流 流程建模 流程映射 流程调度 数据起源管理 科学工作流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抗氧化烧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利辉 马青松 刘海韬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很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在有氧环境下使用时,氧化烧蚀是导致其失效的首要原因。液相法是实施抗氧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纤维保护、基体改性、整体涂层三个角度,综述了基于液相法的抗氧化烧蚀技术研究现...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很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在有氧环境下使用时,氧化烧蚀是导致其失效的首要原因。液相法是实施抗氧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纤维保护、基体改性、整体涂层三个角度,综述了基于液相法的抗氧化烧蚀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今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抗氧化 液相法 涂层 基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与GPS组合定姿技术在航天器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重量轻、功耗低和可靠性高等较高技术要求下,采用光纤陀螺与GPS组合定姿定轨技术,作为微小型航天器或舱外机动装置上高精度自主姿态确定系统,文中重点研究了光纤陀螺与GPS组合定姿在航天器定姿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光纤陀螺 航天器控制 姿态确定 GPS组合 定姿技术 姿态动力学 机动闭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圆管故障的振动诊断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瑞岩 刘永坚 钱朴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1-46,共6页
本文应用结构的敏感度分析法,以敏感区的频响函数作为观测特征量,建立了故障诊断的识别方程。利用Kalman 滤波迭代算法对某工程圆管进行了刚度型故障诊断的仿真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诊断技术可用于工程结构故障的微机实时监控,... 本文应用结构的敏感度分析法,以敏感区的频响函数作为观测特征量,建立了故障诊断的识别方程。利用Kalman 滤波迭代算法对某工程圆管进行了刚度型故障诊断的仿真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诊断技术可用于工程结构故障的微机实时监控,具有精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圆管 振动 故障诊断 状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燃气的存储技术及吸附存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赫荣安 李效东 +2 位作者 楚增勇 斯永敏 张晓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在以氢和天然气为主的车用燃气的存储技术中,吸附存储材料以其密度小、吸脱气体速度快等优点使吸附存储成为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存储技术。详细介绍了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有机物、氮化硼纳米管和玻璃微球等车用燃气吸附... 在以氢和天然气为主的车用燃气的存储技术中,吸附存储材料以其密度小、吸脱气体速度快等优点使吸附存储成为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存储技术。详细介绍了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有机物、氮化硼纳米管和玻璃微球等车用燃气吸附存储材料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碳基材料超临界吸附理论的研究情况,展望了燃气吸附存储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 吸附存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有序多孔陶瓷接头的制备及其连接技术研究
12
作者 王浩 周卿军 +2 位作者 简科 邵长伟 朱旖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3-768,共6页
采用st ber法制备出单分散氧化硅小球,并以此为模板,结合先驱体转化技术成功制备出C/SiC复合材料纳米有序多孔陶瓷接头,并对该接头制备工艺条件作了优化。对制备出的C/SiC多孔陶瓷接头分别采用先连后浸法(SJM)和直接浸渍法(DSM)进行了... 采用st ber法制备出单分散氧化硅小球,并以此为模板,结合先驱体转化技术成功制备出C/SiC复合材料纳米有序多孔陶瓷接头,并对该接头制备工艺条件作了优化。对制备出的C/SiC多孔陶瓷接头分别采用先连后浸法(SJM)和直接浸渍法(DSM)进行了连接。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连接的连接件的抗弯强度分别达82.4和20.5 MPa,表明C/SiC多孔陶瓷接头采用SJM连接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SIC复合材料 连接 先驱体转化技术 模板技术 有序多孔陶瓷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预置技术制备多孔C/SiC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
13
作者 吉洪亮 张长瑞 曹英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玻璃纤维为成孔剂,采用孔隙预置技术制备了发汗多孔C/SiC复合材料。对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渗透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孔隙预置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孔C/SiC材料开孔率和孔隙结构控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 以玻璃纤维为成孔剂,采用孔隙预置技术制备了发汗多孔C/SiC复合材料。对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渗透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孔隙预置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孔C/SiC材料开孔率和孔隙结构控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C/SiC复合材料 孔隙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酚醛材料烧蚀特性分析与工程计算
14
作者 蔡巧言 陆海波 陈伟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8,共3页
为构建球双锥飞行器使用碳酚醛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环境与烧蚀特性的数学物理模型,建立相关计算软件,研究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热环境及烧蚀特性,应用几何流线法建立了有攻角情况下球双锥体表面热流密度计算方法;基于碳酚醛防热材料的... 为构建球双锥飞行器使用碳酚醛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环境与烧蚀特性的数学物理模型,建立相关计算软件,研究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热环境及烧蚀特性,应用几何流线法建立了有攻角情况下球双锥体表面热流密度计算方法;基于碳酚醛防热材料的烧蚀机理,建立了对应的烧蚀模型,构造了壁面烧蚀的工程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酚醛防热材料 热环境 烧蚀 工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伴飞式航天器交会控制技术
15
作者 赵健康 戴金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首次提出以螺旋伴飞式实现航天器交会的思路.在两航天器符合绕飞条件的前提下,从相对运动的Hill 方程出发,首先推导出实现螺旋伴飞式交会的相对位置反馈控制律,这种相对位置反馈控制表明,航天器在交会过程中可以在只有相对位置测量条... 首次提出以螺旋伴飞式实现航天器交会的思路.在两航天器符合绕飞条件的前提下,从相对运动的Hill 方程出发,首先推导出实现螺旋伴飞式交会的相对位置反馈控制律,这种相对位置反馈控制表明,航天器在交会过程中可以在只有相对位置测量条件下进行工作,因而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进而,对螺旋伴飞式交会控制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稳定性分析与能量估算,分析表明这种交会控制技术,其控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消耗能量较小;最后,通过一个空间圆绕飞轨道的伴星回收实例,给出了控制加速度的特性图和螺线回收轨迹图.仿真结果证明,伴星螺线回收轨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优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伴飞 交会 空间圆绕飞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材料组合件精密组装及加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江希龙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6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章介绍了某异种材料组合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特点。通过对产品加工难点的分析,确定合理的装配及后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了装配工装及后加工工装,加工出的产品形位精度最终满足设计指标。
关键词 组合件 装配 后加工 异种材料 精密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技术在航天器仿真平台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文会 廖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10-212,225,共4页
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出发,对航天器仿真平台中的数据库加密技术进行研究。详细论述数据库的加密算法及其算法实现的主要流程,并给出了某航天器仿真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密实例;同时还阐述了密钥管理,加密解密对系统功能的影响。该研究结... 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出发,对航天器仿真平台中的数据库加密技术进行研究。详细论述数据库的加密算法及其算法实现的主要流程,并给出了某航天器仿真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密实例;同时还阐述了密钥管理,加密解密对系统功能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保证航天器仿真数据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仿真平台 数据库加密技术 加密/解密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料浸渍辅助PIP工艺制备C/Hf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粟毅 史扬帆 +4 位作者 贾成兰 迟蓬涛 高扬 马青松 陈思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6-732,共7页
针对高速飞行器对于防热/承载一体化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反应型HfC先驱体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和致密效果差等不足,本研究将HfC亚微米粉体配制成稳定的陶瓷浆料,利用浆料加压浸渍辅助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 针对高速飞行器对于防热/承载一体化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反应型HfC先驱体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和致密效果差等不足,本研究将HfC亚微米粉体配制成稳定的陶瓷浆料,利用浆料加压浸渍辅助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HfC基体均匀分布的C/HfC-SiC复合材料,探讨了HfC含量对于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与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fC实际体积分数为13.1%~20.3%时,复合材料密度为2.20~2.58 g·cm^(-3),开孔率约为5%。通过单层碳布加压浸渍陶瓷浆料,HfC颗粒能够分散到纤维束内部,且在复合材料中分布比较均匀。提高HfC含量会降低复合材料纤维含量,其力学性能也呈现出降低趋势。当HfC体积分数为20.3%时,复合材料的密度、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58 g·cm^(-3)、147 MPa和9.3 MPa·m^(1/2);经氧乙炔焰烧蚀60 s后,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062 mm/s和0.005 g/s,烧蚀过程中形成的熔融相Hf_(x)Si_(y)O_(z)能覆盖在材料表面,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fC-SiC复合材料 浆料浸渍 力学性能 抗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喷管焊接连接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彦杰 马武军 吴建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0,共6页
C/SiC-金属连接是C/SiC复合材料喷管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对CVD铌和钎焊两种C/SiC复合材料喷管连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试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后续发展的重点。此外,还探讨了工业CT在复合材料喷管... C/SiC-金属连接是C/SiC复合材料喷管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对CVD铌和钎焊两种C/SiC复合材料喷管连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试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后续发展的重点。此外,还探讨了工业CT在复合材料喷管焊接连接件的检测情况,说明微焦点工业CT对C/SiC喷管-金属连接件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以为产品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喷管 化学气相沉积 钎焊 连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石英陶瓷材料介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崔唐茵 王鹏 +3 位作者 刘瑞祥 王洪升 曹俊倡 陈东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6-672,共7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熔融石英陶瓷,通过XRD、SEM和电性能网络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熔融石英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制备石英陶瓷材料最优工艺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制...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熔融石英陶瓷,通过XRD、SEM和电性能网络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熔融石英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制备石英陶瓷材料最优工艺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制备工艺一定时,制备不同厚度的石英陶瓷板,平铺烧结,同一块方板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密度逐渐下降,密度与介电常数呈正相关,密度每上升0.01 g/cm^(3),介电常数对应上升0.01~0.02,密度对损耗角正切数值影响不大;同一块板同样厚度位置,边角与中间位置的密度几乎没有变化;同一块板,同样厚度方向,介电常数变化不大;石英陶瓷板中引入松香导致试样更致密,密度升高,介电常数随之增大;相同密度的试样,采用不同的介电测试方式计算所得的介电常数有约0.03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石英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坯板厚度 坯板密度 松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