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4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跨学科智能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促进机电工程学科建设
1
作者 彭涛 胡政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49-51,共3页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形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机电工程正是在这种...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形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机电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实验室建设 跨学科 机电工程 工程学科 智能 学科建设 实验室管理 移动机器人 机电一体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惠文 李国喜 +1 位作者 龚京忠 徐国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通过对企业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分析 ,根据LotusDomino/Notes的产品功能特性 ,提出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图 ,最后给出了一个工作流实例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企业办公自动化 LOTUSDOMINO/NOTES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精业 黄柯棣 +4 位作者 邱晓刚 杨学会 谭亚新 徐豪华 徐享忠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270-5274,共5页
仿真科学与技术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仿真建模理论、仿真系统理论和仿真应用理论几个部分。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主要研究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和相似程度,仿真建模理论主要研... 仿真科学与技术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仿真建模理论、仿真系统理论和仿真应用理论几个部分。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主要研究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和相似程度,仿真建模理论主要研究将研究对象抽象映射成各种仿真模型的理论和方法,仿真系统理论研究模型试验的理论和技术,仿真应用理论研究仿真目标牵引的仿真应用的理论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部分理论的具体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科学与技术 理论体系 相似理论 建模理论 仿真系统 仿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型保偏光纤自动对轴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金娥 林哲辉 +1 位作者 吴宇列 李圣怡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7-40,共4页
对匹配型保偏光纤自动对轴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透镜效应法(POL)对轴原理,由此设计了一套自动对轴系统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利用所设计的对轴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不同观测物平面光纤成像存在不同的光强分布特征,其中五点特征的光... 对匹配型保偏光纤自动对轴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透镜效应法(POL)对轴原理,由此设计了一套自动对轴系统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利用所设计的对轴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不同观测物平面光纤成像存在不同的光强分布特征,其中五点特征的光强分布对应的物平面范围最宽,对轴时不需要费时调焦。对五点随光纤方位角的变化规律曲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点特征值法。与原来的透镜效应法相比,此法对轴更简单,而且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更适合于自动对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型保偏光纤 自动对轴 光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自动测量的航空发动机故障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勇 刘冠军 邱静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孔探检测是航空发动机的一种重要无损检测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孔探检查一般依赖工作人员经验对零件的缺陷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差、效率较低。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样条插值的缺陷尺寸自动测量方法,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的故障... 孔探检测是航空发动机的一种重要无损检测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孔探检查一般依赖工作人员经验对零件的缺陷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差、效率较低。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样条插值的缺陷尺寸自动测量方法,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的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快速的对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孔探 自动测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捷联惯导自动化标定与测试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育浩 黄新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4期396-399,404,共5页
为满足某型号挠性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批量生产的需要,设计了挠性捷联惯导系统自动标定与测试系统。研究了目前惯性测量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情况;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监控计算机与捷联惯导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基于串口... 为满足某型号挠性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批量生产的需要,设计了挠性捷联惯导系统自动标定与测试系统。研究了目前惯性测量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情况;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监控计算机与捷联惯导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基于串口的通信机制;分别以惯性测量组件自动测试系统和独立的转台系统为基础,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串口通信机制实现了捷联惯导系统标定与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包括标定流程控制、数据记录、标定结果计算和标定参数装订。该系统能够满足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自动标定与测试的要求,且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降低了自动标定系统的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自动化标定与测试 惯性测量组件 导航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系统故障—时间应力的关联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克洪 邱静 刘冠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102,共5页
时间应力测量装置技术是一种测量和存储各种应力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技术。简要介绍了时间应力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应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应力分析(FMESA)的时间应力与机电系统故障的定... 时间应力测量装置技术是一种测量和存储各种应力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技术。简要介绍了时间应力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应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应力分析(FMESA)的时间应力与机电系统故障的定性关联分析方法和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的定量关联分析方法。最后,以某型航空地平仪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时间应力与机电系统故障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分析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应力因素,为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故障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应力 故障 关联分析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偏光纤自动化定轴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哲辉 王金娥 +1 位作者 吴宇列 李圣怡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以保偏光纤自动化定轴设备研制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对偏振主轴检测方法(POL)在不同像平面上的光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五点特征的改进POL方法,并建立了POL特征随观测平面位置变化的规律。通过在对轴平台上的实验,... 以保偏光纤自动化定轴设备研制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对偏振主轴检测方法(POL)在不同像平面上的光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五点特征的改进POL方法,并建立了POL特征随观测平面位置变化的规律。通过在对轴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本文的仿真结果及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采用中心光强检测的POL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及分辨率,适合应用于自动化对轴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光纤 偏振主轴 POL方法 自动定轴 五点特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7
9
作者 邹逢兴 陈立刚 +2 位作者 徐晓红 滕秀梅 李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7-40,共4页
首先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学科内涵、业务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出发,分析了该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而分析了该专业教学应有的课程体系和系列课程设置。然后着重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和教学经验,从学科发展和教... 首先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学科内涵、业务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出发,分析了该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而分析了该专业教学应有的课程体系和系列课程设置。然后着重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和教学经验,从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出发,紧密围绕创新能力培养,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电子信息类课程特别是其硬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思考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电子信息类课程 硬件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机电装备智能自诊断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峰 邱静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智能自诊断技术集综合状态监控、故障诊断、控制决策技术于一体,用于军用机电设备自诊断。在分析国内外军用机电设备智能自诊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传感、智能诊断、智能决策等智能自诊断关键技术。在武器装备系统或其部件内部... 智能自诊断技术集综合状态监控、故障诊断、控制决策技术于一体,用于军用机电设备自诊断。在分析国内外军用机电设备智能自诊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传感、智能诊断、智能决策等智能自诊断关键技术。在武器装备系统或其部件内部嵌入智能型微处理器,采用嵌入式诊断方法实现综合状态监测、复杂故障诊断、精确故障定位、系统控制、关键部件保护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自诊断 智能传感 智能诊断 智能决策 军用机电装备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内涵及体系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仲明 乔纯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S2期31-35,共5页
以ISO出版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1]为主要依据,重点讨论了国内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专业归属和专业术语问题,提出了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内涵和学科体系结构,以回归测量科学至今仍保持其全部意义的原始定义。
关键词 仪器 测量 计量 传感器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降低机电设备BIT虚警
12
作者 徐永成 陶利民 +1 位作者 温熙森 易晓山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6-99,共4页
机电设备 B I T 的突出问题是虚警率高,重要原因之一是 B I T 系统传感器通路故障。本文选取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传感器通路故障诊断,剖析某大型船舶动力装置机电设备 B I T 系统中传感器通路的故障机理和类型,得到其故障样... 机电设备 B I T 的突出问题是虚警率高,重要原因之一是 B I T 系统传感器通路故障。本文选取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传感器通路故障诊断,剖析某大型船舶动力装置机电设备 B I T 系统中传感器通路的故障机理和类型,得到其故障样本数据,经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后对实际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能够有效地诊断故障并识别出故障类型,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内测试 故障诊断 虚警 神经网络 机电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科学实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13
作者 段红 李焱 +1 位作者 黄柯棣 贺汉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S2期388-391,共4页
着重对自行开发的遥科学虚拟空间实验环境以及一种空间实验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模拟了一个假想的空间实验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头盔系统观察该实验环境,并可以通过三维鼠标对部分虚拟对象实施操作。同时,开发了微重力条件... 着重对自行开发的遥科学虚拟空间实验环境以及一种空间实验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模拟了一个假想的空间实验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头盔系统观察该实验环境,并可以通过三维鼠标对部分虚拟对象实施操作。同时,开发了微重力条件下液体中的固体微粒无沉浮实验虚拟现实仿真程序,用户可以在上述虚拟空间实验环境下从任意角度观察实验,并可与仿真的实验进行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交互 仿真 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P系统中工艺表格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戊开 尚建忠 潘存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企业应用CAPP的需要 ,研制成功了工艺表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建立一个处理工艺表格的通用模型 ,把企业的具体工艺表格当作模型的实例 ,并将工艺表格的形式和要求等作为实例的属性。系统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 )技术 ,为MIS、... 针对企业应用CAPP的需要 ,研制成功了工艺表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建立一个处理工艺表格的通用模型 ,把企业的具体工艺表格当作模型的实例 ,并将工艺表格的形式和要求等作为实例的属性。系统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 )技术 ,为MIS、PDM等系统内部不同模式数据交换提供接口。实践证明系统具有设计方法新颖、通用性强和实用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系统 ODBC 模型 属性 工艺表格自动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战仿真技术综述 被引量:107
15
作者 黄柯棣 刘宝宏 +6 位作者 黄健 曹星平 尹全军 郭刚 张琦 张传富 刘云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887-1895,共9页
作战系统是社会复杂巨系统,仿真可以在实验室研究与学习战争,是对军事学科发展和实验研究的补充。对作战仿真的几个主要共性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任务空间功能模型、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多分辨率建模、基于多智能体的计算机生成... 作战系统是社会复杂巨系统,仿真可以在实验室研究与学习战争,是对军事学科发展和实验研究的补充。对作战仿真的几个主要共性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任务空间功能模型、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多分辨率建模、基于多智能体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建模、复杂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VV&A、仿真支持环境、基于网格技术的网络中心战仿真等。在作战仿真研究过程中,应建立一个综合虚拟战场支撑环境,将作战仿真所有共用部分建成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用户为某种目的的仿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仿真 任务空间功能模型 综合自然环境 多分辨率模型 多智能体 校核、验证和确认 仿真支持环境 网络中心战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00
16
作者 聂博文 马宏绪 +1 位作者 王剑 王建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微小型化是世界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一种新颖的微小型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了介绍,综合了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概念和特性,然后主要从机构设计和飞行控制两方面介绍了世界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详细叙述了小型四旋翼... 微小型化是世界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一种新颖的微小型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了介绍,综合了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概念和特性,然后主要从机构设计和飞行控制两方面介绍了世界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详细叙述了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未来发展、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最后介绍了某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微小型无人机 微机电系统(MEMS) 飞行控制 编队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4
17
作者 朱华勇 牛轶峰 +1 位作者 沈林成 张国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无人机系统是未来进行信息对抗、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火力打击的重要手段。"自主性"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实现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提高其智能程度,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 无人机系统是未来进行信息对抗、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火力打击的重要手段。"自主性"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实现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提高其智能程度,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需求,然后介绍了自主控制的概念和自主等级的划分;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感知与认知、规划与控制、协同与交互等;最后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控制 环境感知 任务规划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里程计技术综述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宇波 朱效洲 +1 位作者 卢惠民 张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01-2805,2810,共6页
视觉里程计是通过视觉信息估计运动信息的技术,其中采用了里程计式的方法。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导航定位方式,已成功地运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中。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两种视觉里程计即单目视觉里程计和立体视觉里程计,然后从鲁棒性、实时性... 视觉里程计是通过视觉信息估计运动信息的技术,其中采用了里程计式的方法。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导航定位方式,已成功地运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中。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两种视觉里程计即单目视觉里程计和立体视觉里程计,然后从鲁棒性、实时性和精确性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视觉里程计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视觉里程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里程计 自主移动机器人 单目视觉里程计 立体视觉里程计 鲁棒性 实时性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干涉位移测量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国超 颜树华 +2 位作者 高雷 谢学东 田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1-664,716,共5页
介绍了经典双光栅测量系统、非对称双级闪耀光栅测量系统、单光栅测量系统、基于2次莫尔条纹的光栅测量系统、同心圆光栅2维位移测量系统、2维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阐述了各系统的关键问题及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双频激光干涉仪外... 介绍了经典双光栅测量系统、非对称双级闪耀光栅测量系统、单光栅测量系统、基于2次莫尔条纹的光栅测量系统、同心圆光栅2维位移测量系统、2维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阐述了各系统的关键问题及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双频激光干涉仪外差干涉思想,在单光栅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波长单光栅式纳米级位移测量方法,并通过分析系统特点指出该方法能实现大量程测量、获得纳米级的精度和分辨力。在对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之后,总结了光栅测量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光栅干涉位移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位移 光栅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协同任务的多UCAV分布式任务分配与协调技术 被引量:34
20
作者 龙涛 沈林成 +1 位作者 朱华勇 牛轶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1-737,共7页
对多架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UCAV)分布式控制中的任务分配与任务协调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合同网实现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任务分配.通过对合同网进行扩展,使UCAV能够在招标和竞标的同时处理任务间的时间约束.设计... 对多架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UCAV)分布式控制中的任务分配与任务协调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合同网实现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任务分配.通过对合同网进行扩展,使UCAV能够在招标和竞标的同时处理任务间的时间约束.设计了一种新的部分全局规划协商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对执行相关任务的UCAV的任务计划进行协调.通过Petri网建模方法,将两种协商机制模型化为Petri网并分析了协商过程的正确性与协商结果的可行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战飞机 任务分配 任务协调 合同网 部分全局规划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