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教学在研究生光电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光宗 卢广锋 +2 位作者 汪之国 梁永辉 毛宏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219,共3页
介绍研究型教学方式在研究生光电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指出在研究生实验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实验,介绍针对研究型教学... 介绍研究型教学方式在研究生光电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指出在研究生实验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实验,介绍针对研究型教学的实验内容设置和阶段划分,总结每个阶段中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方法。最后,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比较,总结研究型实验教学的优点和教学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实验课程 研究型实验教学 光电技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技术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的运行与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宏军 刘进 +1 位作者 梁永辉 黄宗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164,258,共4页
光电技术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为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起到从理论学习走向科研实践的过渡作用。在分析实验中心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实验课程、课程实验和创新实践活动等三种运行模式,从岗位设置、设备管理... 光电技术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为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起到从理论学习走向科研实践的过渡作用。在分析实验中心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实验课程、课程实验和创新实践活动等三种运行模式,从岗位设置、设备管理和文档管理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实验中心的管理方法,并介绍了实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技术 研究生 实验中心 运行模式 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光电技术及应用”MOOC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建华 段成芳 +2 位作者 胡浩军 谢文科 马浩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246-249,共4页
针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光电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了面向全军基层官兵的"军用光电技术及应用"MOOC课程。在详细介绍课程内容、教学视频、课程展示与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讨论区运行情况,提出了进... 针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光电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了面向全军基层官兵的"军用光电技术及应用"MOOC课程。在详细介绍课程内容、教学视频、课程展示与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讨论区运行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光电技术 MOOC 教学视频 课程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全程光电对抗技术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剑英 刘列 周玉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88-193,共6页
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作为一种光电精确制导武器,以其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对各种地面和海上军事平台和重点军事目标构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系统和典型作战武器分析,在传统单一光电对抗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半... 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作为一种光电精确制导武器,以其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对各种地面和海上军事平台和重点军事目标构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系统和典型作战武器分析,在传统单一光电对抗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多层次全程对抗的作战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寻的导弹 全程 光电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检测电路中的噪声匹配条件及工程近似估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文杰 蔡建乐 +1 位作者 施建华 曾学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1期2509-2511,2519,共4页
根据低噪声电路理论,应用解析方法推导出了光电探测器与前置放大器噪声匹配条件的理论修正表达式,并对工程近似估算光电检测电路噪声系数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最佳源电阻 噪声匹配 噪声系数 低噪声放大器 光电检测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技术在信息化作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富强 林亚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70,共5页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决定了未来信息化作战中交战双方更加注重争夺制信息权、制空权。各类用于争夺制空权、制信息权的光电武器装备纷纷投入战场,加之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式和方式,催生了新的作战模式。主要探...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决定了未来信息化作战中交战双方更加注重争夺制信息权、制空权。各类用于争夺制空权、制信息权的光电武器装备纷纷投入战场,加之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式和方式,催生了新的作战模式。主要探讨了未来信息化战场光电子技术在夺取制信息权、制空权,精确打击中的一些典型运用,并就弱势一方如何进行有效手段进行光电对抗,在强大的光电武器打击下如何取得战场生存,最后取得胜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技术 信息化作战 制信息权 制空权 精确打击 光电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表面散射光偏振差异的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20
7
作者 黎全 刘泽金 +2 位作者 舒柏宏 陆启生 陈前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克斯穆勒体系测量物体消偏特性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一些物体作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滑表面可以较好地保留入射光偏振度,而粗糙表面则有很强的消偏作用,因此偏振成像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目标识别 激光散射场 穆勒矩阵 主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多位置对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于旭东 龙兴武 +3 位作者 王宇 张鹏飞 汤建勋 魏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4-828,共5页
激光陀螺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精度受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位的限制,为了减少对准误差,对多位置对准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单轴旋转惯导系统误差方程,利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对多位置对准时的系统各状态变量的可观测性进行分析,利... 激光陀螺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精度受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位的限制,为了减少对准误差,对多位置对准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单轴旋转惯导系统误差方程,利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对多位置对准时的系统各状态变量的可观测性进行分析,利用卡尔曼滤波仿真研究了多位置对准过程中方位失准角估计误差收敛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卡尔曼滤波器参数P0、Q、R的选取对陀螺漂移的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的影响规律。对单轴旋转惯导系统进行了动基座对准的跑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位置对准可以提高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位的估计精度,提高系统对准精度,系统跑车定位误差优于1 nautical mile/72 h(1 853.2 m/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多位置对准 单轴旋转 卡尔曼滤波 可观测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抖动法主振荡功率放大器相干合成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马阎星 司磊 +5 位作者 周朴 王小林 马浩统 李霄 许晓军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39-1644,共6页
采用多抖动相位控制方法实现了两路和三路1 W量级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中,将种子光源输出激光分为两路(或三路),分别通过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采用多抖动法实现相干合成。控制系统开环时,远场光斑... 采用多抖动相位控制方法实现了两路和三路1 W量级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中,将种子光源输出激光分为两路(或三路),分别通过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采用多抖动法实现相干合成。控制系统开环时,远场光斑条纹模糊不清,两路和三路合成时条纹对比度分别为0.19和0.12;系统闭环时,远场光斑条纹清晰可见,对比度提高到0.93和0.81,合成效率分别为80%和77%。此外,对两路和三路的合成效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各路的控制资源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多抖动法 相位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材料的光束偏转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邹永超 司磊 +2 位作者 陶汝茂 周朴 马浩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8,304,共7页
基于液晶材料的光束偏转系统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系统轻便、可随机指向等优点。介绍了该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详细阐述了基于液晶材料光束偏转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研究进展及发展瓶颈;介绍了液晶材料与大角度步进器件组合使用实... 基于液晶材料的光束偏转系统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系统轻便、可随机指向等优点。介绍了该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详细阐述了基于液晶材料光束偏转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研究进展及发展瓶颈;介绍了液晶材料与大角度步进器件组合使用实现大视场角光束偏转的几种新型技术;综合比较评价了各种液晶光束偏转技术发展前景;对新型液晶光束偏转技术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光束偏转 液晶 光学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水听器探头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倪明 胡永明 +1 位作者 孟洲 张仁和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光纤水听器的探头技术是光纤水听器系统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国内外光纤水听器探头设计的一些典型方案,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就光纤水听器探头技术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探头 光纤水听器 设计 灵敏度 方向性 耐静水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单矢量水听器高分辨定向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羽 王伟 +2 位作者 王建飞 马树青 孟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单矢量水听器高分辨定向技术研究对于远距离目标测向有重要意义.根据单矢量水听器自身具有流型的特点,将矩阵滤波器用于定向前的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不感兴趣方向的噪声.将滤波后的数据协方差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新的噪声子空间,并修改... 单矢量水听器高分辨定向技术研究对于远距离目标测向有重要意义.根据单矢量水听器自身具有流型的特点,将矩阵滤波器用于定向前的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不感兴趣方向的噪声.将滤波后的数据协方差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新的噪声子空间,并修改传统MUSIC算法方位谱表达式,得到了适用于噪声条件下单矢量水听器的高分辨定向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足够高的信噪比条件下改进算法方位估计结果可以达到渐近无偏估计.当信噪比较低时,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分辨概率并减小了波束宽度,能在噪声环境下实现高分辨方位估计.试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矢量水听器 矩阵滤波器 MUSIC算法 高分辨方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兵 冯莹 +1 位作者 魏立安 刘泽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7-414,共8页
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对于获得高功率和良好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对光纤激光器的相干合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介绍了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按照不同的合成机理对各种... 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对于获得高功率和良好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对光纤激光器的相干合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介绍了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按照不同的合成机理对各种相干合成方案进行了分类,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案的合成机理和技术难点,并对各种方案作了简要的对比和优劣性评价,指出了三种比较有前途的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相干合成 锁相 光纤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器的相干合成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涧秋 许晓军 +1 位作者 侯静 陆启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6-460,共5页
光纤激光器合成技术作为有望突破单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限制的方案之一而备受关注,发展非常迅速。利用相同数量的激光器,相干合成理论上能够得到更高的轴上光场强度,更集中的远场能量分布,从而得到广泛关注。文中从4个方面对光纤激光... 光纤激光器合成技术作为有望突破单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限制的方案之一而备受关注,发展非常迅速。利用相同数量的激光器,相干合成理论上能够得到更高的轴上光场强度,更集中的远场能量分布,从而得到广泛关注。文中从4个方面对光纤激光器的相干合成技术进行了介绍:自组织相干合成技术、外腔选模相干合成技术、相位实时控制相干合成技术和SBS相干合成技术。详细介绍每一种方案的发展现状和实验进展,并讨论了各方案的可扩展性。最后,对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技术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激光器 相干合成 锁模 相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频激光陀螺脉冲细分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宗升 王省书 +2 位作者 秦石乔 胡春生 胡浩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文章对传统的激光陀螺整脉冲计数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精确测量陀螺输出脉冲尾数的脉冲细分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细分方法采集了某型四频激光陀螺的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脉冲细分方法... 文章对传统的激光陀螺整脉冲计数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精确测量陀螺输出脉冲尾数的脉冲细分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细分方法采集了某型四频激光陀螺的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脉冲细分方法的角分辨率优于0.1角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频激光陀螺 脉冲细分 高精度角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泽锋 罗洪 胡永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而信号检测技术是它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方法。首先简单分析了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相位衰落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然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抗相位衰落信号检测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而信号检测技术是它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方法。首先简单分析了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相位衰落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然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抗相位衰落信号检测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着重讨论了其中几种主要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应用场合以及技术难点。最后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信号检测 相位跟踪检测 合成外差 差分延迟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开关技术的长脉冲驱动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景明 李嵩 +3 位作者 杨汉武 刘朝夕 钱宝良 张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8-252,共5页
基于磁开关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功率长脉冲驱动源方案,主要包括脉冲变压器、磁脉冲压缩、低阻抗脉冲形成网络、磁开关类型主开关,以及感应电压叠加器等关键子系统;研制了各关键子系统并开展了单独的实验调试,基于跑道型磁芯制作了闭环磁芯... 基于磁开关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功率长脉冲驱动源方案,主要包括脉冲变压器、磁脉冲压缩、低阻抗脉冲形成网络、磁开关类型主开关,以及感应电压叠加器等关键子系统;研制了各关键子系统并开展了单独的实验调试,基于跑道型磁芯制作了闭环磁芯脉冲变压器,采用硬连接绕组方式制作了方便调节的两级磁压缩系统,利用陶瓷电容器制作了圆周对称的Blumlein型低阻抗脉冲形成网络,配合低阻抗脉冲形成网络研制了磁开关类型主开关,基于单端口馈电和角向传输线技术建立了四级IVA实验装置;在上述关键子系统调试基础上,开展了全系统的初步联合实验,验证了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冲驱动源 磁开关 低阻脉冲形成网络 感应电压叠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窗技术在微带EBG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敦豹 高强 +1 位作者 付云起 袁乃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63,共4页
研究了加窗技术在微带电磁带隙 (EBG ,ElectromagneticBand Gap)结构中的应用 ,仿真结果表明加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通带的平坦度 ,减小插损 ,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3GHz以下的通带插损可以减小到0 .4dB以内。制作了相应的实际电... 研究了加窗技术在微带电磁带隙 (EBG ,ElectromagneticBand Gap)结构中的应用 ,仿真结果表明加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通带的平坦度 ,减小插损 ,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3GHz以下的通带插损可以减小到0 .4dB以内。制作了相应的实际电路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 通带 插损 仿真结果 平坦度 电磁带隙 电路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的激光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天华 钟海荣 +2 位作者 陆启生 姜宗福 王云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激光辐射各种光电探测器及其相似材料结构时 ,所产生各种破坏效应的物理机制 ,进而分析讨论产生各种破坏效应时的理论计算模型及其适用性。最后探讨光电探测器及其相似材料的激光破坏机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激光 破坏机理 破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光纤的气溶胶探测应用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苗心向 袁晓东 +3 位作者 吕海兵 程晓锋 卫正统 周国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6-219,共4页
为获得激光装置密闭空间内部气溶胶分布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光纤传感的密闭空间气溶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微纳光纤表面吸附气溶胶后传输能量的变化情况,得到能量损耗与气溶胶折射率、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火焰熔融扫描... 为获得激光装置密闭空间内部气溶胶分布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光纤传感的密闭空间气溶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微纳光纤表面吸附气溶胶后传输能量的变化情况,得到能量损耗与气溶胶折射率、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火焰熔融扫描拉锥法拉制微纳光纤,并放置在激光装置中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直径为1.5μm的微纳光纤可以有效检测密闭空间内直径为1μm和2μm尺度的颗粒污染物,并可以通过微纳光纤的附加损耗评估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及尺寸,得到附加损耗与空间环境洁净度之间的关系,且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纤 气溶胶 损伤 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