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写作“环境教学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粟进英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环境教学法”是希罗克斯在调查研究不同的母语写作教学法时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该作文法以完成某一任务为目的 ,把过程写作教学法和成品写作教学法结合起来 ,借助于从多方面收集起来的素材 ,采用较合理的写作标准作指导 ,... 环境教学法”是希罗克斯在调查研究不同的母语写作教学法时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该作文法以完成某一任务为目的 ,把过程写作教学法和成品写作教学法结合起来 ,借助于从多方面收集起来的素材 ,采用较合理的写作标准作指导 ,教师的现场监控 ,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初稿 ,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教学方法 环境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其对策
2
作者 粟进英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弊端 教学技巧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语教育的非常史例:福州船政学堂 被引量:8
3
作者 粟进英 段新颖 李淼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7,共5页
以翔实史料为依据,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追溯和阐释了福州船政学堂外语教育教学的非常模式及其产生的非常成效。史实表明,福州船政学堂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凸显语言社会建构... 以翔实史料为依据,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追溯和阐释了福州船政学堂外语教育教学的非常模式及其产生的非常成效。史实表明,福州船政学堂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凸显语言社会建构的本质,是我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的一次非常经验,其中蕴藏着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挖掘、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船政学堂 外语教育 非常模式 非常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体观 被引量:8
4
作者 曾祥娟 柳晓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语言因使用的情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变体。掌握不同的语体的选词选,选句语主篇的特点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在写作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语体训练,主要从词,句,语篇三个层面对正式体,普通体以及非正式体... 语言因使用的情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变体。掌握不同的语体的选词选,选句语主篇的特点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在写作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语体训练,主要从词,句,语篇三个层面对正式体,普通体以及非正式体语篇进行语体分析。通过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方法,在加强对学生的语体输入的同时,又可通过写作训练进行语体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年级英语 写作 教学 语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双语教学及其分级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艳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双语教学指的是同时使用母语和一种外语进行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形成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教师不仅要明确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原则,更需按照维持型、过渡型和浸入型三种模... 双语教学指的是同时使用母语和一种外语进行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形成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教师不仅要明确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原则,更需按照维持型、过渡型和浸入型三种模式实行分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必要性与可行性 基本原则 分级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晔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前,国内外文学界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美学内涵有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作品汉译研究的个案分析却不多见。笔者以《永别了,武器》为例,阐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刘勰的"隐秀"观在美学效果上有异曲同... 目前,国内外文学界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美学内涵有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作品汉译研究的个案分析却不多见。笔者以《永别了,武器》为例,阐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刘勰的"隐秀"观在美学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以"隐秀"风格的传译为视角,通过对大陆和台湾两个汉译本的比较与分析,指出汉译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出"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刘勰 “隐秀”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晓波 《外语研究》 2004年第5期12-18,共7页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否定在语义学中的特点 ,分类及其在语用学中的研究地位 ,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否定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文中重点论述和分析了否定现象的标记性 ,图与底的关系 ,距离相似性 ,语义原型和语义范畴的变化以及否定概...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否定在语义学中的特点 ,分类及其在语用学中的研究地位 ,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否定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文中重点论述和分析了否定现象的标记性 ,图与底的关系 ,距离相似性 ,语义原型和语义范畴的变化以及否定概念的心理空间等诸方面。论文证明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研究否定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宽对否定的传统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内部否定 认知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忌语翻译的“语用标记对应”原则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晔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5,共3页
在小说作品中,禁忌语的运用往往是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表现手法之一,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现有译本中对禁忌语的翻译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两个现有汉译本的比较,提出"语用标记对应... 在小说作品中,禁忌语的运用往往是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表现手法之一,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现有译本中对禁忌语的翻译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两个现有汉译本的比较,提出"语用标记对应"可以作为禁忌语翻译的一种指导原则。作者并已尝试将这一原则应用于该书的重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忌语 翻译 文学表现手法 语用标记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段落模式与写作教学 被引量:1
9
作者 粟进英 肖美玲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年第4期84-88,共5页
英语段落常见的模式是一般 -具体型 ,即通常以话题陈述句开始 ,后面跟有若干分述部分。从总体上看 ,英语段落呈线性展开 ,段落中的每个句子顺其自然地从其前面的句子中产生出来。英语篇章中的段落 ,尤其是议论文、说明文的段落 ,其发展... 英语段落常见的模式是一般 -具体型 ,即通常以话题陈述句开始 ,后面跟有若干分述部分。从总体上看 ,英语段落呈线性展开 ,段落中的每个句子顺其自然地从其前面的句子中产生出来。英语篇章中的段落 ,尤其是议论文、说明文的段落 ,其发展模式可细分为三种 :纵向流动、横向并列流动、纵横流动兼用。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的初级阶段灵活套用这三种模式 ,可以帮助构架英语段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落模式 纵向流动 横向流动 英语教学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翻译中的“陷阱”
10
作者 黄志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论翻译 “陷阱” 英文翻译 高尔夫球 美国南北战争 多种译法 照字面 可译 相信他 moreth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对个体存在的观照——鲁迅与海明威死亡意识之比较
11
作者 欧阳晖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4,共4页
鲁迅和海明威都是死亡真切的观察者、体验者和思考者,对死亡的诗意言说再现了他们复杂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他们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部分,把死亡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最终归宿和最本质规定,把死亡与人的生存态度、生存方式、生存价值... 鲁迅和海明威都是死亡真切的观察者、体验者和思考者,对死亡的诗意言说再现了他们复杂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他们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部分,把死亡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最终归宿和最本质规定,把死亡与人的生存态度、生存方式、生存价值和生存本质等方面紧密相联,在死亡的痛苦观照下,肯定和张扬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要求重塑本真的人格。鲁迅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对立的角度,呼唤人性的觉醒,彰显个性独立自由;而海明威则从现代战争和西方文明对人异化的方面,主张保持人格独立和复苏人性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意境 死亡意识 个体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听说课的趣与效
12
作者 饶岚 罗田莉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听说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主要有 :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 ,进行有用的审题训练 ,穿插讲述背景知识 ,解释生动灵活 ,选材广泛 。
关键词 英语听说课 学习兴趣 学生 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林纾的部分译作读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旸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5-108,240,共5页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涵盖了一些较为偏激的理论观点,因而争议较大。但是通过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分析不难发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重新确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处理原文与译文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涵盖了一些较为偏激的理论观点,因而争议较大。但是通过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分析不难发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重新确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处理原文与译文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解构主义视角对林纾先生的部分译作进行解读,通过对原文与译文关系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地位的分析,得到与传统的翻译理论迥然不同的结论,并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翻译理论 原文 译文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发展的规律看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维华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92-94,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用语风行,网络新词语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是外来语。如何看待网络新词语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学界并无统一认识。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的来源、构成方式及其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其它媒体语言的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用语风行,网络新词语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是外来语。如何看待网络新词语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学界并无统一认识。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的来源、构成方式及其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其它媒体语言的影响,并以此预测其发展趋势。然后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如理据性规律、简化规律、丰富化规律、不平衡规律等分析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形成、存在、流行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现象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观点,并提出应以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科学指导,正确分析、认识和规范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展规律 网络新词语 外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现象的宏观与微观研究——兼评近年出版的两部双语研究专著
15
作者 徐维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双语既是一种个体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双语现象的宏观研究一般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出发,关注双语现象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维度;双语现象的微观研究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把双语... 双语既是一种个体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双语现象的宏观研究一般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出发,关注双语现象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维度;双语现象的微观研究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把双语者作为个体来进行研究,关注双语现象的微观结构。本文选取CarolMyers-Scotton的《多种声音:双语研究导论》(2006)和Francois Grosjean的《双语者研究》(2008)两部专著作为代表,对双语现象的宏观和微观研究作简要评介,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幅双语研究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宏观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