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学英语写作“环境教学法” |
粟进英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0 |
3
|
|
|
2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其对策 |
粟进英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0 |
|
|
3
|
中国外语教育的非常史例:福州船政学堂 |
粟进英
段新颖
李淼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4
|
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体观 |
曾祥娟
柳晓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0 |
8
|
|
|
5
|
简论双语教学及其分级 |
黄艳春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1 |
8
|
|
|
6
|
“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 |
周晔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7
|
否定的认知分析 |
梁晓波
|
《外语研究》
|
2004 |
14
|
|
|
8
|
禁忌语翻译的“语用标记对应”原则 |
周晔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9
|
英语段落模式与写作教学 |
粟进英
肖美玲
|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
2000 |
1
|
|
|
10
|
试论翻译中的“陷阱” |
黄志萍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
11
|
死亡对个体存在的观照——鲁迅与海明威死亡意识之比较 |
欧阳晖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2
|
英语听说课的趣与效 |
饶岚
罗田莉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
13
|
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林纾的部分译作读后思考 |
曹旸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4
|
从语言发展的规律看网络新词语中的外来语 |
徐维华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5
|
双语现象的宏观与微观研究——兼评近年出版的两部双语研究专著 |
徐维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