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战略能力的建设与运用 |
杨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2
|
我国周边战略环境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
杨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3
|
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主观因素 |
杨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拓展战略思维 制定合理的安全战略方针和原则 |
杨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构建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战略稳定 |
唐永胜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3
|
|
6
|
中国外交应实现角色和战略视角的转变 |
杨毅
|
《国际展望》
|
2010 |
2
|
|
7
|
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
杨毅
|
《国际展望》
|
2010 |
1
|
|
8
|
大战略的本质与特点 |
周丕启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关于重建全球战略稳定的理论思考 |
潘振强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0
|
浅议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天绪
|
《太平洋学报》
|
1997 |
1
|
|
11
|
亚太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与中国亚太安全利益 |
徐纬地
郭新宁
|
《太平洋学报》
|
2001 |
2
|
|
12
|
破碎地带与冷战后国际武装冲突 |
唐永胜
刘东哲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5
|
|
13
|
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态势评估 |
李小鹿
|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中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 |
郭新宁
|
《太平洋学报》
|
1998 |
2
|
|
15
|
后起大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之际的反思 |
徐弃郁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应对国际安全威胁多元化的挑战 |
杨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7
|
浅析俄罗斯和中亚非政府组织 |
闫文虎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8
|
东北亚核不扩散面临的挑战 |
鹿音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9
|
后小泉时代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
盛欣
刘江永
高洪
马俊威
王屏
高海宽
钱文荣
杨毅
|
《亚非纵横》
|
2006 |
0 |
|
20
|
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分析 |
孟祥青
|
《亚非纵横》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