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荞麦黑翅叶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传金
冯维卓
徐学芹
-
机构
江苏国营黄海农场
江苏省农垦总公司
国营黄海农场植保站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22,共2页
-
文摘
黑翅叶蜂是荞麦的重要食叶害虫,在江苏响水以蛹在浅土中作土室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羽化,每年发生5代,荞麦4叶前和开花前受幼虫为害对产量损失最大是防治重点,常规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对幼虫均有杀伤力。
-
关键词
黑翅叶蜂
形态
防治
荞麦
害虫
-
分类号
S435.1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苏北沿海甜菜筒喙象初步观察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周传金
-
机构
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植保站
-
出处
《中国甜菜》
1989年第3期29-32,共4页
-
文摘
甜菜筒喙象Lixus subtilis Boheman在苏北沿海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主要危害露地越冬采种甜菜.以第一代危害最重,成虫取食刮菜叶片.幼虫蛀食二年生甜菜花茎和叶柄。作者对甜菜筒喙象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指出了当气温高、湿度低、田邻杂草多情况下该虫发生量大、危害重.对该虫除搞好农业防治外,药剂防治应采用内吸作用强的,如久效磷等农药,但更理想的防治办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甜菜
筒喙象
形态
生活史
习性
-
Keywords
Lixus subtilis Bohema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Life history, Habit
-
分类号
S435.6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甜菜筒喙象分布型与防治指标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周传金
-
机构
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植保站
-
出处
《中国甜菜》
1991年第2期16-19,共4页
-
文摘
本文首次报道了甜菜筒喙象卵和幼虫的田间分布型与防治指标。通过田间顺行逐株查卵,经概率分布分析看出,在百株有卵(虫)6~21粒(头)时为聚集分布。人工接卵模拟筒喙象为害采种甜菜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呈幂函数相关(r=0.9913)。根据预测模型,在亩产种子100kg、单价2.2元/kg、防治费用2.85元/亩时,初拟防治指标为亩有卵420~640粒或亩有成虫20~28头为宜。
-
关键词
甜菜
甜菜筒喙象
分布型
防治指标
-
Keywords
Lixus subtilis Boheman, Distribution form,Controlling targe
-
分类号
S435.6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薄荷上花生蚀叶野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标准的初探
- 4
-
-
作者
周传金
-
机构
国营黄海农场植保站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我场种植薄荷已近20年历史,过去薄荷上的食叶害虫主要是银纹夜蛾。近年来发现花生蚀叶野螟(Lamprorsema diemenalis池为害薄荷。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为害,1985-1986年我们对其形态物征、生物学特件、防治标准做了初步探讨。现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7-8毫米,翅长12-14毫米,前翅有2条黑褐横带,两带之间有7块不规则的黄色斑纹,后翅前有1条黑色宽横带,内侧有1条黄色横线。 卵 长圆形,中间隆起,周围扁平。长0.9毫米,宽0.5毫米,卵面有网纹。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10毫米,体黄绿色,有3条纵线,即背线和两条气门上线。前胸背板黄色,有12个毛片,分成3排,前6个中2后4。中后胸均有4个毛片,外面两个成弧状。腹部各节背面均有6个毛片,前4后2排成两排,前排中间2个和后排2个组成梯形,且前排2个毛片较后排2个大。幼虫趾钓为2序缺环。
-
关键词
薄荷
花生蚀叶野螟
生活习性
防治
-
分类号
S435.67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灭多威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 5
-
-
作者
沈进松
孙文中
-
机构
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植保站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1-12,共2页
-
文摘
1993~1995年,用灭多威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24%万灵水剂750~1125ml·hm ̄(-2),喷后3天防效达89.4%~93.6%;喷后7天防效达66.1%~77.6%,明显高于40%久效磷用1500ml·hm ̄(-3)的防效。灭多威与辛硫磷、久效磷混用防治棉铃虫具一定的增效作用,灭多威与辛硫磷混用的c·f值高于与久效磷混用的c·f值。
-
关键词
棉花
灭多威
有机磷
棉铃虫
增效作用
药效试验
-
分类号
S435.62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